1. 就業服務機構有哪些
公共就業服務是指對離校後未就業回到原籍的畢業生由當地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部門提供版的公益性就業服務權,包括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就業訓練、社區服務崗位就業和其他有關服務內容。
地方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主要有:
市、區、縣、鎮(街道)各級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
市、區、縣、鎮(街道)各級勞動就業服務中心 ;
市、區、縣、鎮(街道)各級職業介紹服務中心;
社區勞動服務站。
2. 鄂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調整
(一)將原市人事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職稱管理、人事爭議仲裁、人事考試、人才交流服務、事業單位(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人事管理的職責、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將原市衛生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的職責劃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三)加強事業單位人員統籌管理的職責,完善勞動收入分配製度。
(四)加強統籌全市城鄉就業政策的職責,依法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統籌全市城鄉社會保障政策的職責,建立健全社會保險管理和服務體系,提高經辦能力。
(五)加強統籌全市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整合的職責,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統籌開發各類人力資源。
(六)加強統籌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的職責,深化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險制度,推進城鄉養老保險一體化建設。
(七)加強促進就業的職責,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和職業(技工)教育培訓制度,促進全市社會就業更加充分。
(八)加強統籌規劃全市城鄉一體化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職責,做好相關醫療保障制度配套政策實施工作。
(九)加強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建設、勞動保障執法監察、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農民工工作協調的職責,切實維護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促進全市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3.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是什麼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主要是指:各區縣就業促進中心,人才交流中心。
4. 湖北省公共就業服務中心電話多少關於怎麼提檔案的問題
兄弟,我的檔案也放在湖北省
公共就業服務
中心了,具體地址是東一路38號
就業大廈
,但我人不在武漢,網上又查不到這個第二的電話,我也准備把我的檔案提走,你要查到了這個地兒的電話,麻煩告知我一聲,謝謝了!
5. 鄂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實施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政策法規,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地方政府規范性文件草案,並負責發布後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並組織實施,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並負責監督管理,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加強區域人才合作。
(三)負責全市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訂年度就業再就業專項資金使用計劃,擬訂就業援助制度,推動創業帶動就業。負責全市就業、失業、失業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工作,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全市就業形勢穩定和失業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四)統籌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擬訂全市社會保險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擬訂全市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企業年金政策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擬訂全市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實施辦法,實施全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市級統籌,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與監督制度並組織實施,參與制定全市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政策,負責擬訂中央、省轉移支付社會保險資金和市級專項資金及調劑金的分配方案,編制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並組織基金預算的執行,承擔參加養老保險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工作。
(五)負責全市職業能力建設工作。統籌建立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統籌建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擬訂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技工學校和民辦培訓機構的資格認定和監督管理,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組織實施勞動預備制度。
(六)負責擬訂除機關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以外的企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和離退休政策並組織實施,建立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擬訂企業勞動標准政策和勞動定額標准,監督檢查實施情況。
(七)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負責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擬訂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政策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加強事業單位人員宏觀管理。
(八)負責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政策,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引進海外高層次急需人才。負責全市專業技術職務綜合管理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擬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負責全市專業技術資格、職(執)業資格考試工作的監督管理。
(九)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十)擬訂全市協調勞動關系的政策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擬訂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製度並組織實施,依法處理市管勞動人事爭議案件。主管全市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依法對中央、省駐鄂州單位和市屬單位實施監察,組織查處重大案件,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十一)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6. 鄂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設14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信訪工作科)
綜合協調機關重要政務、事務,擬定機關工作制度,督促檢查工作進展;負責機關公文審核、文電、機要、保密、檔案、安全保衛和應急管理;負責機關政務(政府信息)公開;負責信息宣傳和新聞發布;負責機關公共事務、行政後勤管理工作;指導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負責機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負責組織重大政策和綜合性政策調研;承辦重要會議文稿、綜合性材料的起草;承辦機關法律事務、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
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訪工作,綜合分析和反映信訪動態,開展信訪工作調查研究,督辦重要來信、來訪案件,協調處理有關信訪事項;協調維穩、應急工作;負責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工作。
(二)規劃財務科
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編制全市社會保險基金、再就業等專項資金預決算草案;負責中央、省轉移支付社會保險、就業等專項資金分配方案擬訂和匯審,以及市本級專項就業資金使用計劃審核工作;負責市本級社會保險基金計劃審核申報和資金支付工作;參與擬訂全市社會保障基金、就業資金財務管理制度;承擔局機關財務、資產管理工作;指導局屬事業單位財務、資產管理工作;歸口管理有關信息統計工作;承擔有關科技項目和國際國內援貸款項目管理工作。
(三)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科
擬訂全市促進城鄉勞動者就業政策、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全市公共就業服務管理體系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全市就業專項資金使用計劃和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擬訂就業援助和特殊群體就業政策;負責全市促進就業扶持政策的審核落實;擬訂國(境)外人員在鄂州就業管理政策,承辦外國人來鄂州就業行政許可;擬訂全市失業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擬訂全市失業保險基金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失業預警制度並組織實施;擬訂失業保險基金征繳政策、待遇項目和給付標准。
擬訂全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組織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督促檢查相關單位責任履行和任務落實情況,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協調處理涉及農民工的重大事件;協調農民工進城落戶的相關工作;指導、協調農民工工作信息建設;承擔市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日常工作。
(四)職業能力建設科
擬訂全市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和職業能力開發規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就業前培訓、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企業職工技能培訓、創業培訓以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激勵措施和勞動預備制度實施辦法;擬訂全市技工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及管理規則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職業資格管理,承辦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職業資格審核和綜合評審;負責全市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負責組織實施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工勤人員技術等級崗位考核(鑒定)工作;制訂全市職業技能競賽辦法並組織實施。
(五)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科
綜合管理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和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工作;負責制定人才發展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負責組織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津貼人員以及市級拔尖人才選拔考核、推薦和管理服務工作;負責指導專家服務團的組織、實施及服務工作;研究制定吸引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留學人員來鄂州工作、服務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協調做好市博士後基地服務管理工作;負責協調回市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工作;指導二次人才開發;負責全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改革工作,研究制定全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方案和職稱工作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全市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聘任、專業技術執業資格考核、評審和資格證書核發的工作;承擔全市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設置管理工作;負責各類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審核申報和各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建設工作;指導受聘專業技術人員的聘後管理工作;承擔市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六)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
承擔全市非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參與全市事業單位人員人事管理政策的擬訂和組織實施;按照管理許可權,承辦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和崗位設置方案核准或備案事宜;負責全市非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人員年度考核工作;負責全市非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擬訂事業單位招聘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並參與實施,承擔非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人員流動調配工作。
(七)人力資源市場管理科
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市場准入管理制度;承辦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職業中介機構、中外合資(合作)職業介紹機構行政許可;承辦市屬企事業單位和中央、省駐鄂州有關單位人員調配工作;負責協調部分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服務項目和計劃。
(八)勞動關系科
擬訂全市勞動關系政策以及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制度實施規范並組織實施;負責市屬企業裁員報告和企業改組的職工安置方案審核;承辦文藝體育單位特招和用人單位特殊工時制度行政許可以及集體合同審查登記工作;負責政策性安置進入企業人員工作;擬訂全市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政策,按分工審核市屬企業工資總額和負責人工資收入;負責勞動標准和勞動定額管理工作;擬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
(九)工資福利科
擬訂全市非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工資政策、標准和調控措施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非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獎金、津補貼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各類津補貼制度並組織實施;承擔非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工作。
(十)養老保險科
執行機關企事業單位、城鎮居民和其他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以及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政策;擬訂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管理辦法並指導實施;擬訂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項目和給付標准及基金預測預警制度;擬訂基本養老金領取條件和完善企業職工退休政策,辦理參保職工退休條件審批;擬訂企業死亡職工遺屬待遇和非因工傷殘職工待遇政策和給付標准,並辦理參保人員的相關審批手續。
執行農村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的政策、標准及農民工養老保險政策;會同有關方面落實返鄉農民工養老保險及其他社會保險與農村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村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籌集和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並組織實施;擬訂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負責征地方案中有關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運行程序的監督,對社會保障費及有關材料進行復審或審核。
(十一)醫療保險科
統籌規劃全市城鄉一體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擬訂全市醫療保險、生育保險政策、規劃、辦法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擬訂全市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基金管理辦法;擬訂疾病、生育停工期間的津貼標准;組織全市定點醫療機構、葯店的資格審查與年審;擬訂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補充醫療保險政策和管理辦法;負責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綜合協調工作;承擔市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具體工作。
擬訂全市工傷保險政策、規劃、辦法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擬訂全市工傷保險基金管理辦法、待遇項目和給付標准;組織擬訂定點醫療機構、葯店、康復機構、殘疾輔助器具安裝機構的資格標准;負責全市勞動能力鑒定工作。
(十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科
擬訂全市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監督制度、運營辦法和運營機構資格標准;依法監督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運營,並組織查處重大案件;擬訂社會保險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審計規則並組織實施;負責局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財務內部審計工作。
(十三)調解仲裁管理科
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制度和政策,推進仲裁工作和隊伍規范化建設,指導全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指導用人單位依法規范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立勞動、人事爭議預防機制,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合同(聘用合同)鑒證服務;依法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協調處理市內重大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承擔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
(十四)人事教育科
負責局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幹部人事、工資福利、離退休幹部管理等工作;負責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組織實施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爭先創優工作。
紀檢監察機構 按有關規定設置。
7. 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是個什麼樣的單位事業單位還是參公管理待遇如何請詳細告知,有分加
中心是參公,但所就不是了。正式編制的人不多,但工作不算忙,因為真正想專找工作的,都通過私屬營的獵頭公司或網路招聘公司,就業服務中心提供的崗位大多數是缺乏勞動技能的,而且很大部分是政府機關提供的類似於工勤崗位的工作。因為中心可以有便利聘請工勤人員,所以總的來說,工作不算忙。如果是正式參公編的員工,就跟公務員的待遇差不多(略差一點),如果是中心聘用的工勤人員,那就基本上只比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高15%-20%左右。
8. 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到底是干什麼的
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就是一切直接為勞動就業服務的部門,綜合構成勞動就業服務機構。我國勞動就業跟務機構,除各級政府的勞動行政部門外,還有各主管部門和各基層單位的勞動工資部門和勞動服務公司(集體企業管理處或就業服務處)。
直接的就業服務機構有各級政府的勞動行政部門和其所屬的就業服務局或勞動服務公司,鄉鎮街設立勞動就業服務站。基礎的就業服務機構是各級主管部門和各單位的勞動服務公司(集體企管理處或就業服務處)。
間接的勞動機構有各部門、各單位的勞動工資部門,還有政府所屬的計劃、工商、稅務等有關部門。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就業眼務機構和勞動就業服務體系。
勞動就業服務機構保障了我國勞動就業工作健康而有序地發展,推進了勞動制度的深入改革,在穩定經濟、穩定政治、穩定社會,為生產建設服務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勞動就業:
勞動就業,勞動者同生產的物質條件相結合,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或提供勞務,並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對於就業方式,有3種,即勞動部門介紹就業、組織起來就業或自謀職業、高等學校畢業生由國家根據生產建設的需要以及本人的專長和志願進行安排。
對於各單位勞動力的再分配,採取勞動調配方式進行。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中國的就業制度和就業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家改變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統包統配的就業制度,逐步過渡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市場就業。
9. 縣級就業服務中心,屬於哪個部門,是不是事業單位
歸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或者人事局管,至於到底歸哪個部門,要看這個服務中心內是主要負責管容理的服務對象是什麼人了,一般來說,針對大學畢業生或高級人才服務的,歸人事局管。針對下崗職工、技能培訓安置等一些低端勞動者歸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管。至於是否屬於事業單位,我僅知道省市以上的就業服務中心是事業單位編制,縣級及縣級以下的不太清楚,不過你可以比照上面的所說的情況打電話問下它的主管行政部門,如果開資是走地方或國家財政的,那肯定是事業單位,如果是自負盈虧就不是了。。
10. 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指哪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是嗎
不向勞動者收費,由政府出資給予就業服務的機構都是的。屬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