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省馬鞍山市向山鎮百世匯通快遞具體位置在哪
名門世家小區大門口
⑵ 三國時代出現得哪些女名人是出身名門世家的而且為了保家衛國還上戰場的!
孫尚香、、孫堅之女,孫權之妹,不過、、、沒見過真刀真槍打過
黃月英、、沔陽名士黃承彥之女,諸葛亮之妻,諸葛瞻之母、、、只知道會發明,也沒打過。
蔡琰、、、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只知道是個才女、、沒打過仗。
大喬小喬。東吳喬家的,銅雀春深鎖二喬、、、、也沒見過打仗。
名門的就這些了。沒見過上戰場的,就算會也不會讓她們上呀。
⑶ 馬鞍山向山鎮有電腦維修的地方嗎
如果向山有賣電腦的地方就可以修理,那沒怎麼去過,還真不知道具體位置
⑷ 中國近現代的名門世家有哪些
宋家。宋家三姐妹。宋慶齡,宋美齡,宋藹齡。三姐妹,兩個嫁給領袖,一個嫁給有實權的財爺。我想中國近代沒有幾姐妹比的上她們。蔣家。蔣介石和蔣經國。陳家,陳立夫、陳果夫兩兄弟。如果單純以金錢而算,那就更多了,比如李嘉誠的李家,賭王何家,有錢又有些政治影響力的霍家,董家等等。
⑸ 唐朝有哪些著名的詩人出自五姓七宗這樣的名門世家
七宗五姓,是大唐時期勢力最大的七家門閥,門閥世家,其源起於漢,盛於晉,興於南北而至唐時不絕那時,唐朝郡望第一流的高門士族,首推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
1范陽盧氏:「初唐四傑」之盧照鄰,大力十才子之盧綸
盧照鄰:字升之(632年-695年),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拜孫思邈為師,以行醫為生。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
盧綸:字允言(約737-約799),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陝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2太原王氏:「初唐四傑"之王勃及著名詩人王瀚、王昌齡、王之渙、王建。
王勃:字子安(649~676年),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文學家。麟德初應舉及第。「初唐四傑」之一。其詩風格較為清新,其文以《滕王閣序》較為有名。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王之渙:字季凌(688~742年),祖籍太原晉陽,唐代詩人,是盛唐時期的詩人,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如「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千古絕唱。
王維:字摩詰(701~761年)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唐詩人、畫家。王維詩多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的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或靜謐恬淡,或氣象蕭索,或幽寂冷清,表現了詩人對現實漠不關心甚至禪學寂滅的思想情緒。加之藝術技巧很高,頗為後人所推崇。王維生前及後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的美稱。歷代編注其集很多,明顧起經《類箋唐王右丞詩集》10卷(後附文集4卷)是現存最早注本。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是迄今較好的注本。
王昌齡:字少伯(698~756年),祖籍太原。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官至秘書省校書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樓送辛漸》等。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 王建:字仲初(約767~約830年),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詩人。出身微寒。大歷進士。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著有《宮詞》一百首。有《王司馬集》。
3隴西李氏:李渤、李涉、李益、李白、李賀等
李渤(?—831),字澹之,洛陽人。和兄長李涉一起隱居廬山一心讀書,因隨身帶著一隻白鹿而被稱為白鹿先生,現今白鹿洞書院立有先賢祠。
李涉(約806年前後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
李益(746-829), 唐代詩人,字君虞,陝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790~816),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同名名人有1940年出生的當代英語教授等。
4趙郡李氏:李紳、李端、李虞仲、李嶠、李德裕、李百葯等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烏程(今浙江湖州),長於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李虞仲 [唐](公元七七二年至八三六年)字見之(一作建之),趙州(舊唐書作趙郡)人,李端之子。生於唐代宗大歷七年,卒於文宗開成元年,年六十五歲。工詩,第進士及宏辭。累遷太常博士。寶歷初,(公元八二五年)以兵部郎中,知制誥,進中書舍人。出為華州刺史。歷吏部侍郎。為人簡儉寡慾,時望歸重。虞仲著有制集四卷,《新唐書藝文志》及詩,傳於世。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 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諸人死後,他成了文壇老宿,為時人所宗仰。其詩絕大部分為五言近體,風格近似蘇味道而詞采過之。唐代曾以漢代蘇武、李陵比蘇味道、李嶠,亦稱「蘇李」。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詩人;字文饒,真定贊皇(今河北省贊皇縣)人,幼有壯志,苦心力學,尤精《漢書》、《左氏春秋。生前代表作有《會昌一品集》、《左岸書城》、《次柳氏舊聞》等。中國象棋發明者。
李百葯(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詩人。 詩詞代表作《秋晚登古城》與魏徵的《述懷》、虞世南的《結客少年場行》都是初唐詩壇不可多得的佳篇。 5清河崔氏: 崔邠、崔郾 、崔璐、崔善為、崔璞
崔邠,字處仁,貝州武城人。第進士,官補闕。疏論裴延齡奸,由中書舍人遷吏部侍郎。久乃為太常卿,知吏部尚書銓。為人沈密清儉,兄弟以孝敬聞。詩二首。
崔郾,字廣略,邠之弟。唐中進士,補集賢校書郎,累遷吏部員外,三升諫議大夫。敬宗即位,進中書舍人,遷禮部侍郎,出為虢州觀察使。歷鄂岳、浙西觀察,終檢校禮部尚書。詩一首《贈毛仙翁》:存亡去住一壺中,兄事安期弟葛洪。甲子已過千歲鶴,儀容方稱十年童。心靈暗合行人數,葯力潛均造化功。終待此身無繫纍,武陵山下等黃公。
崔樞, 順宗朝,歷中書舍人,充東宮侍讀,終秘書監,詩二首《賜耆老布帛(一作張復元詩)》,《齊優開籠飛去所獻楚王鵠》.
崔璐,唐朝人,登咸通七年進士第。作《覽皮先輩盛制,因作十韻以寄,用伸款仰》:河嶽挺靈異,星辰精氣殊。
在人為英傑,與國作禎符。
襄陽得奇士,俊邁真龍駒。
勇果魯仲由,文賦蜀相如。
渾浩江海廣,葩華桃李敷。
小言入無間,大言塞空虛。
幾人游赤水,夫子得玄珠。
鬼神爭奧秘,天地惜洪爐。
既有曾參行,仍兼君子儒。
吾知上帝意,將使居黃樞。
好保千金體,須為萬姓謨。
崔善為,貝州武城人。善歷數。仕隋,為文林郎。嘗領丁匠五百人,營仁壽宮。楊素為總監,來按實,善為持簿暗唱,五百人無一差失,素大驚。稍遷樓煩司戶書佐,密勸高祖舉義旗。兵起,署為大將軍府司戶 參軍,轉尚書左丞。貞觀中,歷大理、司農二卿,出為秦州刺史。詩二首。 《全唐詩》收崔善為詩二首,均為酬王績詩 。
崔璞,清河人,蘇州刺史。咸通初,歷右散騎常侍。詩二首。《奉酬皮先輩霜菊見贈》與《蒙恩除替將還京洛偶敘所懷因成六韻呈軍事院》
6博陵崔氏:崔國輔,崔灝,崔護
崔國輔,唐代詩人。生卒年、字型大小均不詳。吳郡(今江蘇蘇州)人。 在盛唐詩人中,崔國輔以五言絕句著名。他的五絕,多寫宮闈兒女之情,含思婉轉,深得南朝樂府民歌《子夜》 、《讀曲》遺意。
崔灝(?~754)唐代詩人。開封人。崔灝年少為詩,名陷輕薄,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 宋代詩評家嚴羽《滄浪詩話》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灝《黃鶴樓》為第一。"《崔灝詩》1卷,收錄詩40多首。 《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崔護,唐代詩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貞元十二年)登第(進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為京兆尹,同年為御史大夫、嶺南節度使。終嶺南節度使。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全唐詩》存詩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題都城南庄》流傳最廣,膾炙人口,有目共賞。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
7滎陽鄭氏:鄭虔
鄭虔(685年-764年),字若齊,河南滎陽滎澤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書法家,曾任廣文館博士、台州司戶參軍,是台州教育啟蒙人,《新唐書》卷二百二有傳。
⑹ 杭州名門世家位置在哪兒
晨暉路與高橋路交界處。
⑺ 深圳橫崗名門世家可以上哪些中學
名門世家一般不都很傲氣么??花大價錢進那些貴族學校嘛~如果您的孩子比較平和就進普通高校好好鍛煉自己嘛~
⑻ 可以寫名門世家類的小說的網站有哪些
都可以吧,紅袖女孩喜歡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