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武威市關於社會化公共服務教育方面

武威市關於社會化公共服務教育方面

發布時間:2021-09-15 10:25:43

A.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設施是指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設施有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其中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即俗稱的基礎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即「社會性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B.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哪些方面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的內容是非常多的。
這也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

C. 基本公共服務都包括哪些內容

公共服務的范圍比較廣,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高低和政府建設的能力大小而專定,但基本上屬都包括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等社會事業,也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等公共產品和公用設施建設,還包括解決人的生存、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所需要的社會就業、社會分配、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設。

(3)武威市關於社會化公共服務教育方面擴展閱讀: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個基本點:

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

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

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個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會逐步擴展,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D. 《武威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有沒有啊

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轉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和宏觀經濟政策,特別是在不同的省級非均衡落實優惠政策,蘭州大學,學院經濟學敏銳地意識到,我們地區的利益和地區利益格局之間的關系將是顯著的變化。蘭州大學的國家開展區域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以揭示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和滿足國家經濟發展戰略重點逐步西移,結合我校位於經濟欠發達的西北地區實際。

??1987年,在西北區域經濟發展相關的主進一步的研究方向,並連續研究生培訓。

??1995年,論文報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到更多的區域經濟學研究生專業目錄的二級學科的論證報告「,肯定和認可,並在全國率先申請授予在區域經濟碩士學位,並開始較大幅度的招收區域經濟學專業畢業,建立區域經濟學科的獨立地位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在1998年,研究生專業目錄調整的,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加入這兩個學科區域經濟學,蘭州大學,還獲得了博士學位授權區域經濟學學科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同年,他被評為甘肅省省級重點學科的學院和大學中。

??2002年被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3年區域經濟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和批準的應用程序。

??2007年通過國家重點學科評估。

學科建設?

??區域經濟學,蘭州大學先後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學科建設取得了巨大的建設成就。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建設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簡潔的??學科方向學科發展的重點,
??在過去的五年裡,蘭州大學學科點,區域經濟的發展思路,堅持「做西部文章,一流學科」瞄準國家目標,根據國家發展戰略的調整和變化,與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學科優勢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遵循「特殊的,獨特的,需要注意的獨特的選擇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獨特需求的研究方向,培育和扶持,不斷摸索創新,凝練獨特的方向。
??①根據中國的區域經濟關系,特別是地區利益之間的關系是這種理解的基本背景下的區域經濟研究,我們設置了一個區域經濟關系「的方向,在區域經濟關系研究的背景在中國的體制變化的調查,重點地區的利益。圍繞這個方向,基於在利益分化的實際研究中國的區域發展和解釋的體制轉軌,資源稟賦,技術變革,創新,度視角的差距社會的發展,文化的概念,研究區域協調發展在中國的基本策略和路徑表達式,加快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以確保政治穩定,民族融合,生態安全的重要意義和重要性的區域發展及相關對策。
??②蘭州大學,坐落在西北,西北的事實是,中國少數民族的區位優勢和學科優勢,結合與??重要的地區,我們打開了西北民族地區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這種獨特的的研究方向,西北民族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社會進步,綜合性的研究工??作,探索西北民族區域可持續發展模式。
??(3)區域經濟研究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背景和中國的前景,但整個加快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以確保全面小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因此,我們成立這個研究方向的「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努力探索的戰略。
??④為了掌握的趨勢發展區域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差距的內在機制,更科學的解釋,並提供有價值的政策建議,開始實驗和定量分析應用經濟學,重點和趨勢數量經濟學學科交叉融合,創建「區域經濟增長的因素和本研究方向的比較分析,通過比較研究,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利用因子分析法在定量研究方法,分離出的主要影響因素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建議,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⑤加快西部地區的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確保中國的生態安全。鑒於西部地區是一個在中國的戰略高地上的五大生態建??設,以及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15」, 「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在2005年開通此功能的區域生態經濟研究的方向,發展生態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的初步建設,並努力投入到學習中應用的「生態發展」的概念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尋求區域生態和經濟合作發展的新路子。
??團隊建設,注重收斂學科人才
??蘭州大學自1909年成立以來,在西北地區這個最需要教育濕潤黃土地上求生存,奮斗和發展,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所重點大學在最偏遠的院校教育。學科之間的競爭最終體現在人才的競爭,建設一流的學科拔尖人才。自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相對艱苦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蘭州大學經濟學科人才流失嚴重。匯集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術人才,創造一流的學科,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建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首要問題。為此,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點建立引進優秀人才,穩定現有的人才和獨立的人才培養「的隊伍建設思路,主要是基於」穩定現有人才,獨立人才培養和成長的研究團隊。在過去的5年,蘭州大學,已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斷改善生活條件,工作條件,以及一些學術人才,學科點,為區域經濟融合的發展的條件。目前,正高職人員19人,工作人員和15個學科點,15個副高級職員,具有博士學位和17個,引進海外歸國博士1。相對惡劣的條件下,治療是比較低的,中國西北,周圍形成學科發展的主要學術帶頭人為核心的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團隊。
??3,注意集中在學術研究的前沿問題
??很長一段時間,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的理論解釋和理論創新,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做出了貢獻;強調更加註重對策研究和政策建議,為地方經濟作出了貢獻和社會的發展。蘭州大學區域經濟學科點在過去的五年中,重點在西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問題上的戰略,對西部地區的大規模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心任務,地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十一五計劃」期間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三農」問題,西部地區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西部地區的貧困與反貧困西部的繼任者保護力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西部地區可持續發展戰略,西部地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特色經濟和草原保護,水資源管理問題,耦合系統的生態和經濟問題,循環經濟模式和實施問題,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問題,啟動民間投資,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問題,如擴大研究,發表了研究論文712,這在學術期刊的發展650的學術會議公布的62;公布的一項研究,專門有23個;提交的一份研究報告42部,國務院部委和省級人民政府政府的指示通過轉化為政策建議13,這些政策建議,已產生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利益,並在促進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人才培養,塑造創新能力為重點??
??人員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科的博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培訓計劃,培訓,設計的過程中,塑造創新能力為重點的培訓,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2001-2005年期間,已畢業的120名研究生,在校碩士117。已畢業27個博士,有42人在校的博士生。本學科點在培訓過程中,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高品質的創新型人才,並借鑒世界一流大學的成功經驗,實行科學的責任,實施密切接觸導師的帶領下用科學的導師資助制度;在項目的設計和研究,並積極引導,鼓勵和支持研究生的全過程參與,充分發揮科研攻關項目,特別是國家重大攻關項目,創新人才的培養,通過產學研合作,國內和國際的合作,跨學科的合作,動員和組織資源,開放培養創新人才。部分畢業博士在著名大學從事科研和學術領袖,大學或研究機構。
??把握發展趨勢,專注於內置示範基地
??區域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踐,信息(數據)的審判(點),連續跟蹤校正的過程中積累的緊密結合。從學科的角度查看的發展規律,研究基地應用經濟學學科建設,為學科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和研究,人才培養平台。為了加強科學研究,促進成果轉化過去五年,本學科點,充分發揮區域經濟的功能,積極探索重點學科的機制和途徑,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加強合作並與當地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互動,建立科研示範基地。武威市涼州循環經濟研究基地民間建立在張掖市,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濟研究基地成立於隴南的生態 - 經濟耦合系統的研究基地。研究基地的建設打下了基礎,為促進區域經濟研究示範平台。
??涼州區循環經濟研究基地建設特定的生態環境和資源約束下的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更深入的探索,我們站在國內循環經濟研究的最前沿。研究基地的建立和發展領域的?在武威市食品工業提供了關鍵的支持,以促進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武威市和武威市成立的五個國家之一,在建設循環經濟示範城市。涼州區循環經濟研究基地的建設,不僅促進該學科的學術研究循環經濟理論,並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分層生態系統的生態民間音樂 - 為當地經濟耦合系統的研究基地,重點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退化,開始從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調整,生態與經濟相結合的不同類型和特點,多類型的生態 - 經濟耦合優化系統進行了專題研究。這項研究中,與自然科學的實驗研究特色鮮明的,並嘗試設計一些工程治理方案。目前,當地的生態系統退化的趨勢已經明顯逆轉,建立在生態 - 經濟耦合的基礎上各種特種工業發展的趨勢,顯著增加當地群眾的收入水平的優化,初步實現雙贏雙贏的經濟和生態。
?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非常豐富的棲息地,許多珍稀和瀕危物種,包括大熊貓,其中包括生態戰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學科點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經濟研究基地,已成為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的重要支撐點。生態價值的估計,移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保護的一些研究項目已開展研究生約30人來到基地進行實地調研。
??超過三個基地在國內的創新應用研究,區域經濟學科建設的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蘭州大學強調,它代表了一個跨學科的研究與應用經濟的特點和規律,研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促進學術創新和提高大有裨益的建議。四個主要的研究基地已經被國內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民族區域經濟學學科建設的年度會議上,已經有超過500人來參觀和聽取經驗介紹,在國內學術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一些學院和大學點的人負責的區域經濟學科,蘭州大學區域經濟研究基地,加強其他高校同類學科建設建設有很大的的參考價值。

E. 社會化服務的政策

為了適應國家和社會對地質資料的需求,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1996年,國家出台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2002年,國務院頒布實施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03年,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並和國家保密局聯合下發了《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國家秘密范圍的規定》;2005年,國土資源部和國家保密局聯合下發了《加強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若干規定》(國土資發[2005] 215號);2006年,國土資源部下發《關於建立健全地質資料網路服務體系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 9號),《關於進一步做好地質資料保護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 153號),《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國土資發[2008] 8號),《國土資源部關於開展油氣等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9] 102號),《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 32號),《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113號),這些都是提供地質資料數據信息資源服務的主要政策依據。

國家以及有關部門制定的資料管理和服務的政策、法規,不斷加強和完善了各項服務政策。

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原則規定了勘查成果資料和原始、實物資料的匯交和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十四條規定,礦產資源勘查成果檔案資料和各類礦產儲量的統計資料,實行統一的管理制度,按照國務院規定匯交或者填報;第二十七條明確,礦產資源勘查的原始地質編錄和圖件,岩礦心、測試樣品和其他實物標本資料,各種勘查標志,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保護和保存。

2.《地質資料管理條例》 明確了管理、服務機構及資料的匯交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第四條規定,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地質資料館以及受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委託的地質資料保管單位承擔地質資料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第十四條至十八條明確要求地質資料館和地質資料保管單位,應當建立地質資料的整理、保管制度,配置保存、防護、安全等必要設施,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保障地質資料的完整和安全;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匯交的地質資料,自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之日起30日內,由地質資料館或者地質資料保管單位予以公開;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獲准延期的,自延續期屆滿之日起30日內,由地質資料館或者地質資料保管單位予以公開;涉及國家秘密或者著作權的地質資料的保護、公開和利用,按照保守國家秘密法、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保護期內的地質資料,只公開資料目錄。但是,匯交人書面同意提前公開其匯交的地質資料的,自其同意之日起,由地質資料館或者地質資料保管單位予以公開;保護期內的地質資料可以有償利用,具體方式由利用人與地質資料匯交人協商確定。但是,利用保護期內國家出資勘查、開發取得的地質資料的,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

3.《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明確了館藏機構的職責及加強現代信息處理,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要求。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明確,全國地質資料館,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地質資料館和地質資料保管單位,依法保存、管理匯交的地質資料,為全社會提供地質資料服務,履行下列職責:

(1)受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委託,接收、驗收匯交的地質資料;

(2)建立健全館藏地質資料保管、利用制度,按規定整理、保管地質資料;

(3)建立和維護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系統;

(4)開展地質資料綜合研究,依法為社會提供地質資料服務;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九條要求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應當利用現代信息處理技術,提高地質資料的處理、保管水平,建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網路系統,公布地質資料目錄,開展對地質資料的綜合研究工作,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4.《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資料接收保管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准確界定了地調局系統館藏機構的職責及服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資料接收保管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中地調發[2005] 167號)第七條明確指出:地調局是地質資料的主管單位。發展中心和天津、沈陽、南京、宜昌、成都、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XX地質資料館)是地調局資料管理單位。

各級地質資料管理機構的職責分工如下:

(1)地調局履行以下職責:(1) 受國土資源部委託,負責管理地質資料的接收工作;(2) 負責地質資料接收、保管、服務的統一管理與檢查監督;(3) 負責地質資料管理體系建設,組織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和技術標准,並負責組織培訓工作;(4) 負責地質資料服務信息的發布。

(2)發展中心履行以下職責:(1) 負責地質資料接收工作;(2) 負責接收、保管地調局組織實施的全國性和無明確地域的地質資料;(3) 負責接收、保管大區地調中心轉交的地質資料,並向大區地調中心轉交與其區域相關的地質資料;(4) 負責所保管地質資料的服務工作;(5) 負責制定地質資料接收、保管和服務管理辦法的操作性規定;(6) 負責大區地調中心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實物地質資料接收、保管與服務工作的日常業務管理。

(3)大區地調中心履行以下職責:(1) 負責接收、保管大區范圍內地質資料;(2) 負責所保管地質資料的服務工作;(3) 負責向發展中心轉交所接收的地質資料;(4) 負責制定本中心館藏地質資料的內部管理規程。

5.《加強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若干規定》解除了部分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禁錮

《加強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若干規定》第十條明確規定,館藏機構應做好以下工作:

(1)認真做好地質資料保密工作;

(2)要加快地質資料數字化進程,建設數字地質資料館,推進地質資料服務網路化。要建立地質資料網路服務系統,提供網上目錄查詢服務,並至少每個季度要更新一次數據;

(3)至少每年要編印一次地質資料服務目錄和查閱利用指南等參考資料,為資料查閱利用人提供優質服務;

(4)設置紙質和電子資料閱覽室,為符合本規定的資料查閱利用人提供及時、准確、方便的服務;

(5)需館藏機構對地質資料做技術處理方能對外提供的,可按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標准收費。但是,應將館藏資料查閱利用制度、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等公開,接受主管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6.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強化地質資料開發利用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 4號)提出建立健全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和全球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投資環境信息服務系統。嚴格執行地質資料匯交制度,開展地質資料專項清理,推進地質資料的研究開發,充分發揮現有地質資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復和資料浪費。全面公開地質資料目錄,推進地質圖書檔案、重點實驗室等向社會開放,依法及時向社會提供地質信息服務。

2009年8月,國土資源部提出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的設想,敲響了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更為強勁的戰鼓。《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方案》(國土資發[2010] 113號)明確了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目標、原則、技術保障等。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解決地質資料管理諸多問題的一項根本性措施,是對傳統服務理念、服務方式和服務能力的重大變革。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有利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關於地質工作要更加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要更加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和加強國內地質找礦工作的重要指示;有利於提高地質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和公共服務能力;有利於避免地質工作重復投入、減少社會投資浪費:有利於社會資金投入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品開發,拉動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業化發展;有利於逐步解決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和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

推動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是礦政管理的一項重要改革,是解決地質資料管理存在問題的一項根本性措施,是對傳統服務理念、服務方式和服務能力的重大變革。同時,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有利於把地質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使地質工作更加積極主動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地質工作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有利於轉變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務能力;有利於避免地質工作重復投入、減少投資浪費;有利於推進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建設,改善館藏機構人員力量薄弱、經費保障不足的現狀。

F. 寧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怎麼登陸

1、在電腦任意一瀏覽器網路搜索「寧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然後在搜版索結果中點擊「寧夏權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官網。

G. 公共服務與社會化服務

(一)公共服務及供給

1.公共服務及分類

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能夠促成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公共服務體制,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是我國改革與發展進程在當前階段的迫切要求。在我國,公共服務有三種含義:一是國家是公共服務型國家,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二是政府是公共服務型政府,所以其所作所為都是提供公共服務;三是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有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

根據公共服務的方式,公共服務可分為一般公共服務與具體公共服務。如果國家的性質與職能是為全體公民及其共同利益服務,政府是公共服務型政府,那麼所有的國家公職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不論其所從事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如何,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所有使用了國家公共權力和國家公共資源的社會過程都屬於公共服務。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公共服務。具體的公共服務則是依其內容和形式而定的。具體公共服務分為直接公共服務和間接公共服務。間接公共服務是指為滿足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如未成年子女)生存、發展、生活以及從事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某種間接需求而不是直接需求、使用了國家權力和國有資源的社會活動過程,如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直接公共服務則是為滿足公民生存、發展、生活以及從事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某種直接需求的、有國家權力、政府行為和國有資源介入的社會生產過程,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當談到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主要任務之一是保證公共服務的提供的時候,就是指的這種直接公共服務。

根據公共服務的內容,公共服務可分為基礎性公共服務、經濟性公共服務、社會性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服務。基礎性公共服務是指那些公民及其組織從事經濟和社會活動、或者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有某種政府行為介入的基礎性服務,如供水、供電、供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等;經濟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或生產活動所提供的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社會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的生活、發展與娛樂等社會性直接需求提供的服務,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福利以及環境保護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的服務。

2.公共服務對象

公共服務的對象是公民及其組織。公民的各種直接需求,在很多情況下是通過組織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公民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分別表達了公民的經濟需求和社會需求。公民的經濟組織即各種形式營利性的企業,公民的社會組織即各種非營利性的非政府組織,這兩種組織形式構成了民間的組織。政府為滿足公民及其組織的直接需求所開展和介入的活動,即為公共服務。如果某政府機構是在為政府本身的需要而工作,其服務對象是政府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那麼就不屬於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滿足的是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對服務的需求可以是無限的,但卻並不能要求由公共服務去滿足所有需求。公共服務只需保障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而其他部分的直接需求則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去決定。譬如,公共服務應該對每一個公民及其被監護人保證基礎教育的供給和基本社會保障的供給,在此之外的教育和社會保障可以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決定。也就是說,保障社會弱勢群體或者窮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是公共服務的目標,富人則可以通過民間供給機制去滿足其更多的或更高的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公共服務水平和優先事項安排是由該社會的發展水平、文化傳統、價值取向、社會經濟體制以及發展戰略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

3.公共服務的實現形式

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責任,必須有政府介入,但卻並不一定須由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實現形式與手段是多樣的,其所依託的組織機構也是多種形式的。譬如,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可以是公共行政機構,即正式的政府機構,可以是專門的公共服務機構,如公立學校和公立醫院等;也可以是具有公共性的民間服務組織。所謂公共性的民間組織,是指私人企業和各種形式的社會組織,如非營利公共服務組織和社區組織等。私人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共同特性是非政府,它們都不屬於公共組織。但是,如果有了政府行為的某種介入,如政府通過特許經營、合同承包、無償資助或者優惠貸款、共同投資等方式介入了民間組織的活動,那麼這些私人和社會組織在保持其民間性質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成為貫徹國家意志、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工具。在實現公共服務的整個過程中,政府必須承擔最終責任,保障公共服務的提供和績效,但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卻可以根據情況靈活選擇和組合。

(二)公共服務社會化的現實條件

在世界各國的公共服務改革過程中,公共服務社會化是一個較有共性的發展趨勢。所謂公共服務社會化,就是根據不同公共服務項目的性質和特點,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鼓勵各種非營利公共服務組織和社會公眾參與興辦公益事業和社會服務,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各種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公共服務社會化的內涵主要有:在政府與社會關系的認識上,政府不再作為唯一的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而更多地轉為社會主體活力的持續釋放提供製度保障這一角色上來:在政府與公民關系的認識上,公民作為政府行政行為的相對方,享有參與權和發言權。政府行政的效果取決於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有賴於行政相對人的合作與支持。政府和公民之間不僅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同時還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服務與被監督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級政府在公共服務社會化方面進行了多樣化嘗試,並在局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當前推動公共服務社會化的有利條件有以下幾點。

1.隨著經濟體制轉軌社會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強,「第三部門」日漸壯大成熟,為公共管理社會化奠定了一定的社會條件

政府和社會組織體系之間開始建立新型的夥伴關系,為非政府組織在公共服務社會化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提供了空間。行政手段在弱化,社會漸漸從行政的一元化中分離出來,各種社會中介組織進一步發育、發展,它們正在逐漸成為民間社會自我調節的重要力量。社會關系分化速度加快,各種新的利益群體重新組合、構造,正尋找新的利益表達途徑。廣泛的社會參與要求已經動搖了 「單位」和 「部門」在某些領域中的特權。

2.政治體制改革為公共服務社會化創造了體制條件

通過改革,政府逐漸轉變了管理方式,管理的觸角正從微觀管理領域收回而轉向宏觀管理領域,變直接管理為間接管理、變單一管理為多元管理、變過程管理為目標管理。政府管理方式的轉變使得公共服務社會化在管理制度層面上成為可能。

3.行政文化環境的演變為公共服務社會化提供了文化支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行政文化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精華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新文化不斷整合、相互滲透,對公共行政系統的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社會心理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民主、公平、效率、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已成為行政文化的主流。

H. 公共服務的社會化主要有哪些形式

1.非營利組織的供給
2.社區的供給
3.自願供給

公共服務社會化的主要內形式 ,歸結為兩容大類:
一類是市場化形式,主要為公司化與私有化、公私合作和競爭選擇。其中,公司合作包括合同承包、特許經營、共同生產;競爭選擇包括外部競爭和內部競爭。
另一類是非市場化形式,主要為內部分權與公眾參與。內部分權也就是放權於基層;接納公眾參與,讓他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閱讀全文

與武威市關於社會化公共服務教育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