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嶽勇

馬鞍山嶽勇

發布時間:2021-09-14 04:52:56

Ⅰ 朱大勇的人物履歷

1986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水利工程系水工結構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9年獲西南交通大學岩土工程碩士學位;
1989年至1996年在冶金部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從事礦山岩石力學科研工作;
1999年獲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博士學位,1999年至2002年在河海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期間在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加拿大Alberta大學做訪問學者;
2002年在解放軍理工大學任副教授;
2006年轉業調入合肥工業大學,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7年12月至2011年6月任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院長;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任合肥工業大學副教務長、研究生院副院長;
2012年6月任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
2013年12月任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

Ⅱ 岳勇的個人的大事記

《一》: 文學作品的列印文字
本人從1963年開始文學創作至今五十年多來發表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作品不多,各類作品獲獎也不多。五幕話劇本《母親》秦腔劇本《狀告英雄》為獲獎代表作。
2012年3月與中國作家協會北京中作華文數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十五部長篇報告文學和小說文學作品網路閱讀的作品合同。
《二》長安大學 岳勇各種文學創作獲獎目錄(1959—2012)
1959
一、1959年在高店小學作文《雷鋒教育我》獲全班一等獎
二、1965年在縣中學作文比賽《一次演出的經歷》獲優秀獎
三、1975年在漢中實習隊詩歌比賽《故鄉情》獲優秀獎
四、1989年報告文學《奉獻的價值》獲「長春杯」二等獎
五、1996年長篇報告文學《我不後悔》獲「共和國脊樑杯」提名獎
六、2005年通訊報道《高考狀元紀事》獲地方報紙紀念獎
2006年
一、參加全國真情散文大賽《神在哪裡?》獲二等獎
二、全國綠化散文《樹哭了》獲二等獎
三、報告文學《愛,神氣的力量》獲中國婦女報三等獎
四、報告文學《尋找瞬間的美》主人公西安美術學院教授陳寶生被推薦為中國新時代十大新聞人物候選人
2007年
一、參加全國「新衣裳」散文徵文《難忘母親做新衣》獲二等獎第一名
二、參加西安晚報徵文《我想道的事》獲一等獎
三、參加華商報徵文《陝北下鄉紀事》獲三等獎
四、參加陝西集郵公司散文徵文《百萬富翁消失記》獲優秀獎
五、參加四川短小說徵文《國際金獎》、《下鄉紀事》、《虛構的故事》獲得優秀獎
2008年
話劇劇本《母親》獲陝西省委三等獎散文詩《陝北記事》獲星星刊物優秀獎論文《中學教育》獲陝西省中學教師比賽一等獎
2012年8月秦腔劇本《告狀英雄》榮獲陝西省劇本獎
《三》全國各地媒體報導部分記錄表
1965年鄉政府報導學毛選的事情。
1968年寶雞峽水庫工地簡報導勞動帶頭動人事跡。
1972年寶雞峽水庫總局報導學雷鋒的故事。
1974年寶雞峽水庫總站報導搶險工作的故事。
1975年西鄉實習報導入黨的故事。
1980年火車站學雷鋒演出有事情
1985年咸陽報導前線代表電視機廠演出的故事。
1986年華縣部隊報導慰問部隊演出的事。
1987年四川大巴西周報導老山前線演出事。
1987年中央部隊錄像報導雲南參加八一建軍節前線演出事。
1987年中國地質報導自學成才的故事。
1987年西安晚報導自費慰問老山前線軍營的故事
1988年部隊報導慰問軍人的故事
1989年市總工會張建中出書報導學魔術的故事。
1990年銅川報導暑假自費慰問煤礦工人故事。
1991年中國魔術雜志報導魔術演出故事。
1992年西安晚報導參加市藝術大賽獲獎的報導
1992、年新疆報導魔術演出故事。
1993年參加中國地礦部慰問團全國巡迴演出二十多媒體報導照片與文字報導。
1995年陝北報導下鄉工作的事。
1995年榆林日報。地區電視台、報導廣濟村籌備召開全地區十縣團支部大會
1995年榆林電視台報導召開鄉鎮團支部的事情。
1995年榆林日報導少年宮義務帶學生學習魔術事情。
1995年中國魔術雜志報導下鄉農村教學生學習魔術的事情
1997年中國青年報、榆林日報報導帶大學生下鄉的幫農民的故事
1998年參加大學生慰問團慰問中國地礦全國大學演出十多家媒體進行過
1998年陝北綏德電視台報導五一參加勞模演出的實況
2000年西安晚報導帶大學生找工作的事
2001年陝北報導參加市教育局中學大聯歡的報導
2005年報導魔術情況
《四》岳勇個人工作簡介
1968年4月參加工作,在寶鳮峽水利工地當工人,擔任生產班長。團支部書記。1974年9月至1977年月7月在原西安地質東院測量專業學習。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和學生會生活部長。1977年畢業後留校在校組織部工作。
1978年6月在校辦兼教務工作,1979年在校做財務工作,
1980年在西安地質學院基礎部辦公室分管教務工作,曾連任三屆分會主席,三屆校工會委員,1985年任副主任科員,1986年調學院工會做宣傳工作,任五屆工會簡報主編,。
1997年至1999年在省委黨校學習三年幹部管理專業,
1993—1995年在西安外國語學院脫產學習兩年英語專業.。
1995年隨陝西省委扶貧工作組在陝北榆林廣濟村做黨建群眾掃盲工作,被評為省扶貧工作先進工作者1996年任助理研究員。
1996—1998年在榆林職教中心做扶貧支教工作並擔任副校長,同時被聘為包扶村副村長,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1999—2001年在陝北中學做扶貧支教工作擔任副校長,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2002—2003年在陝北第二中學做扶貧支教工作擔任高中語文教師和畢業班的班主任,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2004年回校工會工作,主管宣傳和協會組織,勞模工作。
2008年至於2009年在風縣風洲中學支教包扶馬鞍山村扶貧工作。2009年回校工會工作,任主任科員,
2011年12月29日退休。現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聘任藝術顧問。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十三所大學校的魔術俱樂部魔術顧問。
《五》長安大學校工會岳勇十年下鄉扶貧支教簡介
1995年赴陝北廣濟村扶貧負責掃盲宣傳工作,被評為省先進扶貧工作者優秀教師。
1996-1998年赴陝北榆林職教中心做支教工作擔任副校長,連年評為先進工作者同時兼顧我校包扶煙洞山村扶貧工作。
1999-2001年在陝北綏德中學擔任副校長兼高三班主任,連年被評為先進教師同時兼顧我校包扶煙洞山村扶貧工作。
2001-2003年在陝北榆林南郊第二中學擔任副校長兼高一班主任,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2008-2009年在陝南鳳州中學扶貧支教擔任副校長兼初一班主任,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同時兼顧包扶馬鞍山村的扶貧工作。
《六》個人自傳說明
岳勇 男 漢族, 1952年12月29日出生,陝西興平市大阜鄉窯頭村人,中共黨員,1977年畢業長安大學(原地質東院測量專業),1987年在省委黨校學習三年幹部管理專業,1994年在西安外國語學院脫產學習兩年英語專業。
從1996年起在陝北三所中學擔任副校長和高中生語文教師十年。現任陝西省雜技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魔術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特邀作家,長安大學工會助理研究員、秦腔協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文學創作及魔術藝術創新研究。
在工作中多年來,能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受到了組織的認可,連續二十多年獲先進工
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稱號。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學校的魔術
俱樂部顧問。在文學創作的陣地上堅持四十年辛勤耕耘如一日,先後創作了長篇小說、長篇
報告文學、長篇散文、長篇詩歌等20餘部,戲劇、秦腔、迷胡、歌舞10多部,先後獲各種
獎項10多次。2001年,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我不後悔》評為共和國脊樑優秀作品題名獎。
話劇《母親》獲取山西省徵集作品入圍獎2004年,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會評選為「中國之魂
年度百名優秀人物」。從15歲離開家鄉在外打工,先後擔任過團委部書記,擔任過連隊班
長,上學期間擔任學生會部長,下鄉期間擔任副校長和生產隊隊長。
這些年先後做過搬運工,技術員,測量員,會計,炊事員,任課教師以及各種三
種行政管理工作,先後連續15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學雷峰標兵,優秀團支部書記,在陝
北下鄉期間連續8年被評為省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
本人興趣愛好:熱心於社會的公益活動,熱心做對社會建設和發展有益的事情,熱心參加對人民大眾有好處的事情,有一定的文字寫作能力。
2008年,中國時代新聞人物評選委員評為「中國驕傲第六屆報告文學《中國教師》一等獎」。在三十年魔術實驗表演中多次榮獲一等獎二等獎、全國優秀獎、曾兩次參加中央部屬慰問團全國巡迴演出受到好評。還在中央電視台曾為全國觀眾進行演出。在中南海為中央首長參加演出。
《精品工程》
謹將此書獻給我熱愛的祖國——中華民族
長篇悲情小說《媽媽別原諒我》(字數20萬)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局長》 (字數20萬)長篇詩歌《人類最偉大的愛》 (一萬行)現代戲劇、話劇《縣長的女兒》秦腔《關中漢》歌舞《秦始皇》高校教材《中國魔術教程》(上下冊50萬)
《小人物叢書》目錄
謹將此書獻給我生活所在的城市,獻給栽培我的母校和全體學生,獻給我家鄉的父老鄉親及全國各地的支持關愛幫助我事業的領導和朋友們。
第一部長篇愛情小說《白馬王子消失記》字數20萬
第二部報告文學《國際金獎背後的故事》字數20萬
第三部長篇紀實文學《中國教師》字數20萬
第四部長篇書信《祭母》字數20萬
第五部長篇詩歌《打工漢》5000行
第六部長篇日記《特別的歲月》字數20萬
第七部長篇散文《陝北記事》字數20萬
第八部人物傳記《王峰傳》字數20萬
第九部各長篇隨筆《漫長的日子》字數20萬
第十部各種雜文《漫長的腳印》字數20萬
第十一部理論書籍《活著的選擇》字數20萬
第十二部戲劇集《話劇、歌舞、秦腔、電影小品》字數30萬
(八)長安大學岳勇同志從事魔術演出的簡介
從1963年開始在鄉村中學縣城巡迴演出各種小魔術。1977年,畢業留校在西安工作以後開始在市內和高校進行各種魔術演出。1980年先後在市人民劇院工人俱樂部進行獨人魔術專場演出。1985年在老山前線雲南軍區和成都軍區演出獨人魔術專場20多場。1987年在上海演出獨人魔術專場60多場。1990年在陝北銅川煤礦,在市內廠礦企業和大專院校表演魔術300多場。1991年在中央電視台綜藝大觀欄目為全國觀眾表演魔術。1992年在省高校參加比賽獲得一等獎。1993年兩次參加市絕技大賽獲得二等獎。1994年兩次隨中央部署慰問團和全國大學生慰問團在全國進行魔術演出。1995年在陝北下鄉,在少年宮舉辦培訓班,為五個小學和十個中學義務培訓學員。1996年在陝北培養劉明亞獲得國際魔術金獎。1997年在陝北帶學生兩名走進專業團體。1998年參加寧夏魔術大賽和全國近景魔術比賽獲得優秀獎。1999年在陝北各個貧困地區進行魔術巡迴演出。2000年在陝北五個聾啞學校和孤兒院進行培訓。2001年參加西北五省文藝匯演在新疆獲得好評。2003年重新組建長安大學魔術俱樂部。2004年組織俱樂部參加省市和電視台的比賽,上海電視台進行了專訪。2005年籌備大學生魔術俱樂部的網站,多次參加在區和貧困地區的慰問演出。在各個高校巡迴進行魔術講座。(華商報4月15日刊登演出照片)2006年參加西安交通大學全國科技和平鴿大會文藝演出邀請2007年參加中國數碼公司年會大型演唱會2009年參加省參加省雜協魔術展演2011年參加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慶時裝隊演唱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元旦晚會演出。2012西安市社區納諒晚會演出。
(八)向各界捐贈文學作品目錄
捐贈作者:長安大學赴陝南鳳洲中學下鄉扶貧幹部 岳勇
向長安大學母校捐贈作品目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教師——胡長順》字數20萬長篇詩歌《青藏高原在哭泣》文學集(戲劇、電影、話劇)20萬字人物傳《長大名師錄》18萬字作者獲獎文學集(散文、詩歌、小說、報告文學)20萬
向家鄉捐贈文學作品目錄長篇小說《路》20萬字長篇詩歌《關中漢》長篇書信《祭》20萬字
向陝北老區人民捐贈文學作品目錄長篇小說《變味的老陳醋》20萬字長篇報告文學《沉重的日子》20萬字長篇詩歌《陝北是個好地方》
向陝南鳳洲中學捐贈文學作品目錄長篇報告文學《國際金獎背後的故事》20萬字長篇詩歌《秦嶺漢子》小說集《良心在哪?》《我是第三者》《血淚仇》長篇散文《在秦嶺山上看世界》長篇日記《我的特別日記》20萬字長篇隨筆《下鄉扶貧紀事》20萬字雜文集《失敗之星》20萬字理論作品《魔術欣賞十講》電影作品集《教授》20萬字
10、(話劇、秦腔、歌舞)戲劇作品集《鳳洲女子》20萬字
《九》雷鋒情結行動記事薄
(六十年代)
1、1963年在興平高店小學捐贈自己在馬路上檢來的牲畜糞十五筐。在縣城小阜村救落水兒童。
2、1964年給窯洞住的工人兒子患病白血病同學兩元錢。(星期天在縣城車站擺書攤換錢給患病同學治療白血病)
3、1965年給興平大阜中學捐贈學生存放面樻一個。(校長大會表楊並承諾破格入團)。
4、1965年給大阜鄉庒頭村長方村五個同學贈送饃三個多次。(在校北河中救落水的同班同學東堡子村的同學)
5、1965年給大阜中學把自己家的架子車捐贈兩月供學生參加一平三瑞勞動。
6、1966年在農村組建《學雷鋒小組》給生產隊捐贈書籍一百多冊,給五保護義務磨面擔水兩年時間被評為學毛選積極分子。
6、1967年借款給隊上組織文藝宣傳隊在鄉村給村民表演節目。
7、1968年在寶鳮峽水利工地上當民工在眉縣給三位老鐵路的有病工人義務幹活買葯打煤炭餅子。
8、1969年在寶鳮峽工地汶家灘村救鄉村落水婦女。用自己的的工資給工地辦學習專欄七十多次。給十多名困難民工購買吃飯的工具。
(七十年代)
9、1970年在水利工地當團支書時,到全縣十二名入團青年家鄉中出來調查時給何志勇等七名困難重重家人買東西護理葯品。給五名家裡困難的民工同志用雷鋒名字郵錢。
10、1971年民兵連連續兩年沒休春節假義務看護國家財產。(給三十多名民工拆洗被子。讓母親給十五位困難民工做鞋。給三十位民工補襯棉襖。給全連每個同志一人做一個蚊帳)。
11、1972年在寶鳮水庫搶險大會戰中(國鎮湖口0)救落水老人。
(十)詩歌創作年表
1、1958年開始用鉛筆寫詩歌一百餘首,被學校稱為「鄉村小詩人」。
2、1965年創作詩歌五本,交與中學史老師進行修改。
3、1968年創作詩歌五十首,送縣教育工會幹部修改。
4、1974年創作悲情詩歌郵寄團省委。
5、1975年創作詩歌在校園朗誦會上讓女同學代替朗誦。
6、1978年創作校園詩歌郵寄中外文學函授班。
7、1985年創作英雄贊歌郵寄解放軍報社。
8、1989年為地礦部慰問團創作詩歌朗誦稿件。
9、1995年為農村團支部文藝演出創作朗誦詩歌。
10、1996年在陝北下鄉期間創作第一本短篇詩集手稿。
11、1997年在陝北暑假大學生三下鄉中為小學生創作詩歌三十首。
12、1998年創作詩歌《我對不起陝北人民》詩集手稿。
13、2000年創作短篇《黨員》詩歌三十首,郵寄人民日報社。
14、2001年創作長篇詩歌《陝北是個好地方》手稿。
15、2002年創作長篇愛情詩歌集《十八歲那年》手稿。
16、2003年創作短篇詩歌《非典》詩歌集手稿。
17、2003年創作長篇民工詩歌《可敬的奉獻者》手稿。
18、2004年創作短篇詩歌《中國教師》詩集手稿。
19、2004年創作長篇詩歌《千首不是》手稿。
20、2005年創作長篇詩歌《雜技之歌》手稿。
21、2005年創作短篇詩歌《校園生活》三十首手稿。
22、2006年創作短篇詩集《漂泊的日子》手稿。
23、2006年第一次創作各種短篇三十首散文詩。
24、2007年創作長篇詩歌《西北漢子》手稿。
25、2007年創作五部秦腔迷糊京劇唱詞選編手稿。
大型現代七幕秦腔劇《關中漢》
故事描寫:長安大學胡長順院長為事業奮斗在青海遇難的經過。
大型現代六幕秦腔劇《九姐妹》
故事描寫:陝北貧困地區九姐妹為生存拼搏的艱難經過。
大型古典神話秦腔劇《紅石頭》
故事描寫:深山老林,七品官奪子養子殺子的經過、
大型現代秦腔劇《女村官》
故事描寫:當代大學生創業的奮斗歷程。
大型現代愛情秦腔劇《陝北漢》
故事描寫:高中畢業農村青年出門打工,被兩個女人愛戀的故事。
大型現代迷糊劇《三朵玫瑰花》
故事描寫:農村女青年為哥哥上大學掙學費出門打工,在城市救人戀愛的故事。
大型現代京劇《新教官》
故事描寫:大學教師在農村下鄉帶領群眾致富的經過。
大型現代秦腔劇《遺孤情》
故事描寫:陝西農業廳長趙錦峰在陝北遇難,被救人留下孤兒成長到美國讀書的經過。
大型兒童現代劇《煙洞山的歲娃們》
故事描寫:陝北失學兒童奪取國際金獎的經過。
大型兒童現代劇《大山的虎子》
故事描寫:陝南災區中學生發明創造與野豬作斗爭的故事。
參加2009年陝西省第二屆大學生戲劇節小品創作大綱目錄 一、過年
長安大學胡長順教授過年在實驗室工作的故事
二母與子
兒子上大學學魔術,母親反對發生矛盾的故事
災難情
大學生下鄉遇到地震的故事
實習
大學生實習期間遇到母親打工的故事
男大學生宿舍
搬家丟了錢包,宿舍發生矛盾的故事
迎接長安大學六十周年捐贈出版文學作品目錄
作者長安大學岳勇
第一部作品長大名人中國教師《胡長順》二十萬字
第二部作品長篇報告文學《沉重的日子》二十萬字
第三部長篇打工題材小說《路》二十萬字
第四部長篇詩歌《西北漢》一萬句
第五部《作者獲獎集》(小說報告文學戲劇散文)二十萬字
第六部作品散文《陝北記事》二十萬字
第七部作品戲劇集《女村官》等十部戲曲
第八部電影劇本《陝北人》二十萬字
第九部各種雜文(名字另起)二十萬字
第十部各種書信集《一瞬間》二十萬字
大型現代十部電影劇本創作目錄
編劇:長安大學岳勇
第一部:《周化一》
內容簡介:描寫陝西著名魔術大師周化一一生創造的精品節目和絕技
第二部:《故鄉人》
內容簡介:描寫大學教師挽救家鄉當年迫害自己的村幹部的經過
第三部:《大山的婚禮》
內容簡介:描寫大學教師到貧困地區十年工作的經歷
第四部:《良心何去何從》
內容簡介:描寫大學教師帶領貧困地區學生考察遇難的經過
第五部:《寡婦村的寡婦》
內容簡介:描寫貧困地區鄉村婦女培養孤兒成才的經過
第六部:《下鄉幹部》
內容簡介:描寫下鄉幹部在農村帶領群眾致富的經過
第七部:《煙洞山小孩的獎章》
內容簡介:陝北失學兒童獲得國際金獎的故事
第八部:《農民的兒子》
內容簡介:長安大學胡院長在青海遇難的故事
第九部:《大山的虎子》
內容簡介:災區留守兒童創造發明的故事
第十部:《媽媽別原諒我》
內容簡介:獨生子迫害親生母親的故事
《中國教師——紅燭之婚》
故事梗概:長安大學胡長順探索科學在青藏遇難的經過。
《母子情》
故事梗概:長安大學胡長順和母親以及姊妹九個的故事。
《男大學生宿舍》
故事梗概:長安大學模範標兵田小東成長經歷。
《女子民兵連長》
故事梗概:陝北女子民兵連治沙造林的故事。
《縣長的女兒》
故事更改:兄妹結婚的故事。
《母親》
故事更改:養育就個兒女成長的故事。
《下鄉幹部》
故事梗概:大學老師在農村下鄉扶貧遇難的故事。
《瞬間時光》
故事梗概:描寫地震秦嶺隧道塌方搶救的故事。
《大山的縣長》
故事梗概:新縣長上任改革的故事。
《秦腔人家》
故事梗概:一家人為秦腔事業奮斗的故事。
長篇報告文學《苦難的歲月》
又一次離家童年回憶民工情欠債的日子怒火燒兄大學期間五次會議陝北人在患疾病的日子終身為理
說明書
1995年隨陝西省委扶貧工作組在陝北榆林廣濟村做黨建群眾掃盲工作,被評為省扶貧工作先進工作者
1996—1998年在榆林職教中心做扶貧支教工作並擔任副校長,同時被聘為包扶村副村長,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1999—2001年在陝北中學做扶貧支教工作擔任副校長,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2002—2003年在陝北第二中學做扶貧支教工作擔任高中語文教師和畢業班的班主任,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2001年,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我不後悔》評為共和國脊樑優秀作品題名獎。
2004年,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會評選為「中國之魂年度百名優秀人物」。
2008年,中國時代新聞人物評選委員會評為「中國驕傲第六屆中國時代作家」,赴陝南下鄉扶貧支教。
在文學創作的陣地上堅持四十年辛勤耕耘如一日,先後創作了長篇小說、長篇報告文學、長篇散文、長篇詩歌等20餘部,戲劇、秦腔、眉胡、歌舞10多部,先後獲各種獎項10多次。
2008-2009年在陝南鳳州中學扶貧支教擔任副校長兼初一班主任,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同時兼顧包扶馬鞍山村的扶貧工
榮獲先進稱號目錄
1、65年在縣民中榮獲紀念焦裕祿文藝調演表演優秀獎
2、65年選為赴京學生代表參加毛主席和中央首長接見
3、興平民中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獲救人英雄光榮稱號,破格入團
4、67年回鄉勞動鍛煉被評為學毛選積極分子
5、68年在寶雞峽水利工程隊被評為勞動積極分子先進個人
6、69年在寶雞峽水利工程隊被評為模範人物、學習標兵
7、70年在寶雞峽水利工程隊被評為生產標兵、先進班長
8、71年在寶雞下水利工程隊被評為優秀團支書「五好班長」
9、72年在寶雞下水利工程隊被評為先進生產能手
10、73年在寶雞下水利工程隊被評為學雷鋒標兵出席寶雞地區學雷鋒表彰大會
11、74年在西安地質學院(前身地校)上學期間三好學生優秀團幹部
12、75年在西安地質學院(前身地校)三好學生優秀團幹部
13、76年在西安地質學院(前身地校)三好學生優秀團幹部
14、77年在西安地質學院工會積極分子
15、78年西安地質學院先進個人
16、79年在西安地質學院校辦優秀工作者
17、80年在西安地質學院基礎部獲得先進個人
18、81年在西安地質學院工會先進個人
19、85年在西安地質學院全院十大新聞人物之一
20、87年獲西安市人口普查先進個人
21、89年省高校文藝演出一等獎
22、90年高校文三等獎
23、91年中國地礦報報道自學成才事跡
24、92年西安絕技大賽二等獎
25、93年中央地礦部慰問演出先進個人
26、95年榆林市扶貧工作少年宮優秀教師
27、95年陝西省扶貧先進個人
28、96年榆林地區扶貧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
29、97年榆林地區扶貧先進工作者
30、98年綏德中學先進工作者
31、99年綏德中學先進工作者
32、2000年綏德中學優秀教師
33、2001年榆林二中先進工作者
34、2002年榆林地區優秀共產黨員
35、2003年陝西省扶貧先進工作者
36、2004中國文學藝術研究會評選為「中國之魂年度百名優秀人物」。
37、2005年,中國時代新聞人物評選委員會評為「中國驕傲第六屆中國時代多產作家」
38、2008年鳳州中學先進工作者
39、2009年鳳州中學優秀教師
中國魔術題材理論研究和文學作品創作目錄
作者:長安大學岳勇
第一部:《中國魔術史》
魔術發源產生的時代古代魔術簡況中國解放前魔術發展情況中國解放後魔術的記錄文化大革命時期魔術發展情況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魔術情況改革開放以後魔術發展情況中國舉辦國際魔術節的簡況中國魔術與世界接軌的情況中國舉辦世界魔術奧運會的情況第二部:《中國魔術》
1、魔術的解釋2、魔術在社會的影響3、魔術揭秘
4、魔術設計5、魔術創新
第三部:《中國魔術的欣賞》
1、十個節目的剖析
2、周化一的炮打真人、田永生的小幻術、姚金鳳的變扇子、付騰龍的大型魔術、曾國真的創新、曾輝的變傘、周良鐵的變臉、提日立的變魚、劉明亞的金獎、陳志立的手彩
3、節目的概述、節目的表演、節目的特色、節目的創新、節目的精華、節目的不足
4、魔術精品節目的表演過程的全部內容
5、手彩和道具
第四部:《世界魔術欣賞》
1、美國、加拿大、英國、紐西蘭、丹麥、日本、瑞典、法國、非洲、澳大利亞
第五部:《中國魔術教程上下冊》
1、魔術簡史2、魔術的美學3、魔術的品味4、魔術的剖析5、魔術的設計 6、魔術的創新7、魔術的構思8、魔術的 表演9、魔術道具的製作10、魔術的借鑒
第六部:《中國魔術名人錄》
第七部:《中國魔術名人傳》
第八部:《中國魔術論文集》
我的第五部作品:長篇詩歌:
《陝北是個好地方》
謹獻給支援西部大開發的大學生志願者
目錄
一引言:我在這里學會了寫詩
二創作詩歌的目錄
三第一篇章:我回到了故鄉
四第二篇章:我在故鄉的土地上
五第三篇章:速寫記事
六第四篇章:生活日記
七第五篇章:我愛這里的人民
八第六篇章:故鄉情
九後記:我會永遠寫下去
第一部.長篇魔術報告文學
《國際魔術金獎背後的故事》內容簡介
主人公從小喜歡魔術,沒有機會學習。人到中年相識了魔術藝術家周化一,師徒二人在探索藝術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周老師去世時要求主人公為國家培養十名魔術師。
主人公經歷了十五年的艱辛都以失敗告終,最後在下鄉遇到了失學兒童,經過精心的培養終於在上海舉辦的國際魔術節上獲得了國際金獎。
第二.部長篇魔術報告文學
《花開有聲》內容簡介
主人公從小對魔術有著深深的情結和愛好,幾十年如一日吃盡苦頭不斷的探索,經歷了許多艱辛和曲折,在經濟陷入困境中,他想用追求創作,擴大經濟來源,一次次都以失敗為結局。
主人公始終不灰心,以飽滿的熱情繼續奮斗,終於掌握了很多的魔術絕技。最後癱瘓在床忍受疾病折磨,他沒有絕望經過奮斗,終於走上了舞台,為社會奉獻了一份智慧。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第三部分.中篇魔術悲劇小說《痴》《三代人》
主人公從幼年對魔術有著特殊的感情,苦於幾十年沒有找到傳教的老師,後來意外的找到了老魔術老師想研製「飛人」的節目,可是老魔術師思想保守不願意收他為徒,沒有把技術傳授給他,拒絕來往,他只好一個人苦苦的探索。這個老魔術師去世後,他的孫子長大成人,意外的與主人公相識。
徒師二人全力以赴的探索新節目「飛人」,在實驗中二人身負重傷,經搶救無效離開了人世。
徒師二人的家庭經不起這沉重的打擊,紛紛自殺,兩個家庭就這樣徹底的毀滅了。

Ⅲ 常遇春是哪裡人

常遇春,(1330~1369) ,漢族,字伯仁,號燕衡。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明朝開國名將。

中文名: 常遇春
別名: 常伯仁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安徽懷遠
出生日期: 1330
逝世日期: 1369
職業: 將領
主要成就: 攻破大都,滅元
生平簡介

常遇春,(1330~1369) ,漢族,字伯仁,號燕衡。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明朝開國名將。宋朝南渡時常氏遷來懷遠,到常遇春已經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藍氏生有三子三女。常遇春字伯仁,生於公元1330年(元朝至順元年)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貌奇體偉,勇力過人,猿臂善射。23歲時,適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亂,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常遇春適此嘯聚綠林草澤中,跟隨在一位名叫劉聚的強盜頭目左右,後見劉等人實在沒有出息,乃在和陽投降了朱元璋。在回軍途中病死於河北柳河川,其後裔和部署遂留在北京駐守.
結寨六泉口,大戰九華山
相傳,常遇春率軍隊進駐九華山時,適逢天旱無雨,士兵飲水困難。於是,他親自帶領將士在九華山下尋水,忽然在五溪橋南邊挖出了六股泉水,解決了部隊飲水的困難。這六股泉水泉水是否為常遇春所發現,無從查考。但是常遇春結寨六泉口,大戰九華山卻是千真萬確的。後人有詩可證:偏仄旁山行,溪流咽不嗚。何年留古砦,猶復說開平。
大破陳友諒
據史料記載,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朱元璋令常遇春與另一名大將徐達率重兵鎮守池州防備。陳友諒統其兵眾,部署襲取池州。徐達偵悉陳友諒的行動,令常遇春率精兵萬人,設伏於六泉口。陳友諒兵至,全力猛攻池州城,徐達率領守軍開城出擊,常遇春伏兵掩其後,大破陳友諒軍,斬首萬余,擒捉三千,陳友諒敗走江州(九江)。
這次戰役不僅恢復了皖南軍事要地太平縣,也使漢軍龜縮於武漢不敢再犯。論功行賞常遇春功勞最大。朱元璋誇贊他說:「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常遇春當年設伏的地方就在今天九華山的大古嶺、鳳凰嶺一帶,並在百丈潭前留有詩文:赤汗透征袍,何如孝隱高。結廬親冢側,只為報劬勞。
病卒柳河川
可惜,常遇春只活到40歲,就病死於柳河川。一生為將未曾敗北。自言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人們美稱他為「天下奇男子」。死後,被追封為「開平王」,故六泉口又有「開平寨」之稱。當地村民為紀念常遇春智勇過人,還在大古嶺下的在百丈潭側建廟祭祀,當時稱將軍廟,廟址所在村落因此得名將軍村。該廟規模壯觀,翹檐飛角,廟內塑有常將軍全身像。抗日戰爭中廟宇為日軍焚毀,但村民仍保留「拜將軍年」的舊俗。
其他記載
常遇

春傳體貌奇偉,沉毅果敢,長臂善射,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元至正十五年(1355),參加農民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破集慶(今南京)等地,每戰必先,屢立戰功,升中翼大元帥。十七年,攻寧國(今屬安徽),身中流矢,裹傷再戰。此後連克寧國、池州(今安徽貴池)、婺州(今浙江金華)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他奮勇當先,救出被陳友諒軍圍困的朱元璋,旋即率軍封鎖湖口,會同諸將全殲號稱60萬的陳軍。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進攻張士誠,先取淮東,後占浙西,於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因功升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十月,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25萬北上,轉戰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軍繼續北征,攻佔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俘元宗王及將士萬余。七月,回師途中,暴病而卒,追封開平王,賜後人冰鐵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後有開平王常寶童痛打嚴嵩)。他英勇善戰,統軍有方,自謂能以10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為「常十萬」。他也是公認的一位「天下奇男子」。
鏖戰衢州
常遇春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麾下的一員驍將。他身為軍中前鋒,作戰勇猛,席捲幽燕,直搗上都。由於他曾攻克了開平府(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被封為開平王鄂國公。洪武二年(1369),年僅39歲的常遇春因得「卸甲風」,而暴死於柳河川軍中。朱元璋痛失愛將,以詩悼之:「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濕」,並將其作為陪葬明孝陵的勛臣,擇墓於南京太平門外,賜給祭田。後又在南京雞籠山下建的功臣廟中,將其居於首位以祀之,甚見尊禮。
元至正十九年(1359)七月,朱元璋攻取金華後,派遣大將軍常遇春進兵攻取衢州。常遇春率部一路殺將而來,首先攻取了龍游城。他在戎馬倥傯間,還吟賦《龍游道中》一詩以紀行:「策蹇龍游道,西風妒旅袍。紅添秋樹血,綠長旱池毛。比屋豪華歇,平原殺氣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鬢須搔。」字里行間,流露出英雄豪氣。
當常遇春率領馬、步、水三軍到達衢州城下時,但見城垣壁壘森嚴,固若金湯。
常遇春率部在城下樹柵欄,建奉天旗,從陸上、水上將衢州6座城門團團圍住。常遇春又造呂公車、仙人橋、長木梯、懶龍爪等攻城軍械,「擁至城下,高與雲齊,欲階以登城」,他又在大西門城下「穴地道攻之」。伯顏不花的斤面對常遇春部的猛烈進攻,憑借堅固的城垣,「以束葦灌油燒呂公車,駕千斤秤鉤懶龍爪,用長斧砍木梯,築夾城防穴道」,雙方交戰激烈,常遇春久攻不克。
後來,常遇春以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毀其所架之炮,攻圍甚急。元軍支持不住,遣使密約投降,衢州路院判張斌夜出小西門,迎常遇春大軍入城。這樣,元軍甲士萬人,才迅速崩潰。
常遇春攻取衢州城後,立「金斗翼元帥府」,設元帥和樞密分院判官,元朝在衢統治勢力遂盪然無存。

南下立功,升任元帥

勇猛敢戰,這是常遇春戎馬生涯的最大特點,並貫穿於歷次重大戰役。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常遇春投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即率軍渡江南下,在著名的採石磯(在今馬鞍山市之南、長江東岸)戰役中,面對著元朝水軍元帥康茂才(不是康茂才)的嚴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著亂箭揮戈勇進,縱身登岸,沖入敵陣,左右沖突如入無人之境,朱元璋即揮軍登岸,元軍紛紛潰退,緣江堡壘紛紛歸附。朱元璋乘勝率軍攻佔太平。次年三月,又攻佔集慶,改為應天府。集慶及其周圍地區的佔領,使朱元璋獲得一塊財富之區,為在江南的繼續開拓和壯大奠定了基礎。這一階段的戰斗,常遇春鋒芒初露,立了頭功,開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時的先鋒升至元帥。
西征陳友諒,戰功卓著
西征陳友諒,常遇春再立大功。陳友諒占據上游,精兵大艦,雄心勃勃,是朱元璋開拓事業的主要威
常遇春像
脅。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陳友諒率水軍數十萬直取應天,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與朱元璋軍展開一場惡戰。朱元璋以弱御強,便設計用伏,誘敵深入,常遇春奉命與馮國勝率帳前五翼軍三萬人設伏,為全軍主力。經過一場鏖戰,在龍灣登陸的陳友諒兵,遭到常遇春、馮國勝伏兵的沖殺,死傷慘重,潰不成軍。正值江水落潮,龍灣水淺,陳友諒一百多艘巨艦全部擱淺,朱元璋揮水陸軍並進,陳友諒大敗而逃。龍灣大捷,朱元璋轉危為安,並壯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敵陣,戰功卓著,不久,升行省參知政事。
龍灣戰後的第三年,1363年,陳友諒以號稱六十萬大軍傾巢來攻,在鄱陽湖與朱元璋軍進行了一場持續三十六天的決定生死存亡的水上大決戰。朱元璋先是派兵封鎖敵人的歸路,交戰中,陳友諒軍船大、堅固,但速度慢,朱元璋軍船小、速度快,操作靈活,兩軍相持,難解難分。一次朱元璋座船擱淺,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率船隊來圍攻,情況危急。常遇春奮勇當先,射傷張定邊,又用自己的戰船撞擊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脫離淺灘。戰斗中常遇春奉命積極組織火攻,發揮小船優勢,乘風縱火,陳友諒的艦隊被燒得烈焰沖天,兵將損失過半,湖水盡赤。陳友諒率殘艦撤往湖口,又受到朱元璋諸將的追擊和常遇春的迎頭堵截。陳友諒在混戰中被流矢射中死去。這場決戰扭轉了雙方力量的對比,陳友諒覆滅,使朱元璋成為群雄中之強者。常遇春因功受賞,得金帛田地甚厚。不久,升為平章政事。
東征北伐,攻取元大都
至正二十四年(1364)七月,常遇春先是隨徐達率軍攻佔廬州。接著,又與鄧愈會合征服江西的新淦、吉安、贛州、南安等郡縣,嶺南韶州、南雄等地望風降附。第二年五月,常遇春又奉命與鄧愈率軍攻取湖北的安陸、襄陽;十一月與徐達率軍攻佔了泰州。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兵二十萬東征張士誠。按照朱元璋的部署,徐達、常遇春的軍隊先攻取了湖州和杭州等地,翦除了張士誠的羽翼,平江(今蘇州)孤立無援,經過長達十個月的圍攻,平江城破,張士誠敗死。常遇春以功進封為鄂國公。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征虜副將軍,率二十五萬大軍出師北伐。當時北方元朝軍事力量已經大大削弱,所以,徐達、常遇春出師三個多月,即平定山東。洪武元年四月,明軍在洛陽的塔兒灣與元軍遭遇,常遇春單騎突入敵陣,麾下壯士從之,勇猛沖殺,在洛水之北擊潰元軍五萬,俘獲無算,史稱塔兒灣大捷。這一仗,佔領了河南和潼關,奪取了陝西的門檻,為攻取元大都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形勢。
洪武元年閏七月,徐達、常遇春率馬步舟師由臨清沿運河北上,連下德州、通州。元順帝攜後妃、太子等逃奔上都開平(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八月二日,徐達、常遇春一舉攻佔大都,改為北平府。稍事休整即又揮軍西進,攻取山西。與精銳的擴廓帖木兒軍進行了艱苦的搏戰,平定山西。洪武二年三月,西征軍進攻陝西,元將李思齊由鳳翔奔臨洮,力竭投降。元順帝乘明軍主力長驅秦晉之機,命丞相也速率軍向北平反撲,兵鋒已抵通州。常遇春又奉命與李文忠率步卒八萬、騎士一萬馳救北平,元軍聞訊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軍追奔千里,大獲全勝。為了覆其巢穴,最終解除元軍對北平的威脅,常遇春又率軍徑取元上都開平,順帝逃奔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常遇春奪取開平,全殲留守元軍,繳獲車萬輛、馬三萬匹、牛五萬頭。
洪武二年(1369)七月,常遇春自開平率師南歸,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龍關縣西),得暴病卒於軍中,年僅四十歲。朱元璋聞喪大為震悼,賜葬鍾山之下,並親自出奠。書報大將軍徐達回京參加會葬。為表彰常遇春的功績,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謚忠武。又封子常茂為鄭國公,歲祿二千石。常茂隸宋國公馮勝北征納哈出,不奉約束,被削爵,安置在廣西龍州;又別封次子常升為開國公,建文末,以抗靖難師安置雲南臨安(今雲南建水),憂死。
編輯本段
「雖古名將,未有過之」

常遇春自從1355年追隨朱元璋,參加採石磯渡江戰役,到1369年奪取元上都開平,暴卒於柳河川為止,十四年戎馬生涯,轉戰南北,可以說無役不從,戰無不

勝。常遇春「為人沉鷙果敢」,被譽為當時的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負地說:「我率十萬人便可橫行天下」,軍中送他一個綽號叫「常十萬」。他不僅有勇,而且也有智謀,常常以智取勝。或者設伏,使用疑兵;或者聲東擊西,出敵不備。在歷次戰役中都不乏其例。比如1359年七月,常遇春率兵攻衢州,元將宋伯顏不花悉力守備,常遇春使用各種攻城器具,仍久攻不下,乃以奇兵出其不意,挖穴道進入南門瓮城,毀敵所架炮,又策動元將張斌約降,內外夾擊,乃奪得衢州。再比如,1360年五月,常遇春與徐達一起攻破了陳友諒的樅陽水寨,陳友諒率大軍前來報復,四處揚言要攻取安慶。常遇春經過分析,認為其中有詐,這是陳友諒要奪取安慶附近的池州,是聲東擊西之計。同徐達商議後,決定將計就計,設伏誘敵,陳友諒果然中計,腹背受敵之下大敗而逃。這都是常遇春以智謀取勝的典型戰例。所以史書上說,常遇春「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克敵制勝之方皆中節度」。
常遇春「愛撫士卒」,「每與敵戰,出則當先,退則殿後,未嘗敗北,士卒樂為之用」。這是自古名將幾乎所共有的一個優點。與此相應就是兵有紀律,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不擾民。他很同情百姓的疾苦,這同他出身農家有關,也是朱元璋在開拓事業中一貫嚴格要求的。常遇春與胡大海一起曾向朱元璋建議,免收百姓給軍隊交納的糧草——寨糧,朱元璋採納了這個建議,注重發展屯田事業,以解決軍隊的糧餉,從而減輕了佔領地區百姓的沉重負擔。
在和同僚之間的關繫上,常遇春處理得也比較好,在作戰中能夠節制諸將又能虛心與諸將研究對策,集思廣益。他身為副將軍,與大將軍徐達一起征戰,非常尊重小他兩歲的徐達,謙遜地「奉節制,進止赴期不敢爽毫發,大將軍雅敬愛之」,始終無小間。當時,徐達、常遇春兩員大將並稱,「一時名將稱徐、常」。一個以謀略持重著稱;一個以勇猛果敢聞名。朱元璋很會用將,以徐達為正,常遇春為副,用其所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常遇春對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於直言,效命疆場,盡瘁而終。朱元璋對常遇春也特別愛重,認為常遇春的功勛「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也善於處理同主子的關系。1365年二月,當常遇春率軍征服江西上流未附郡縣班師之後,朱元璋對常遇春「頒賞賜勞」,特意表彰他「勤勞於外,南平諸郡,兵不失律,民無所擾」的功勞。常遇春對答頗為得體,他說,這是「皇上成算,所至輒克,非臣所能」。貌似寬厚心實險狠的朱元璋自然最愛聽這樣的話了。
永流大地
常遇春的英年早逝,是明朝初期的一大損失,因當時還有元朝的殘余勢力還未完全消滅,還有一些硬仗等著他去打。但對他個人來說,逃脫了朱元璋的謀殺,保全了他的榮譽,使他的英雄業績得以流芳百世,與日月同輝,也是一件幸事。
《明史》贊曰:「開平摧鋒陷陣,所向必克,其智勇不再中山(徐達)下,而公忠謙遜,善持其功名,永為元勛之冠。身衣日月剖符錫土若王者,可謂極盛矣!」
常遇春逝世消息由信使用最快速度於七月二十三日上午送達應天,朱元璋聞訊驚倒於龍椅上,對於遇春之死極為悲慟,並怕遇春之妻藍氏接受不了,次日一早,馬皇後就到遇春家且一直陪伴藍氏。
次日。朱元璋也未上朝,召來劉基、李善長、宋濂等人商量安排常遇春後事,提出按宋太宗為韓王趙普的治喪禮儀來為遇春治喪。
朱元璋追封常遇春為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謚日忠武。配享太廟。朱元璋給常遇春最高榮譽。古至明代,封鄂謚忠武,只有唐朝尉遲氏、宋朝岳飛。遇春公是第三個。朱元璋還賦詩一首,表露其對常遇春逝世的極度悲哀。「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濕。」 此後朱元璋令宮廷畫師為遇春公繪制身穿龍袍的全身像。自此開平王常遇春便永遠長眠於鍾山之上,永遠的休息了。
常遇春逝世後,全國很多地方懷念他的功績為他建祠祭祀。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20年)乾隆皇帝親筆御提「勇動風雲」四字,頒詔常遇春家鄉建開平王廟,三層大殿,巍峨壯觀。於乾隆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由尹繼善到懷遠常遇春祠堂安位主祭。其奉旨題聯一副:「將十萬眾之威名,常誦都人仕女;居七八分之功業,永留大地河山。」
中國冷兵器時代十大勇將天下奇男子--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信仰回教的漢族,說他是回族不精確,因為他不是色目人後代,是土生土長的漢族人,安徽懷遠人。金庸的《倚天屠龍記》里塑造了一個光彩照人的常遇春,而歷史當中的他是明朝開國六王之一,戰功僅在次於徐達。1355年,參加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破集慶等地,每戰必先,屢立戰功。
在1356年2月,採石磯大戰中,元兵守將蠻子海牙借地利擊退義軍的數次沖擊,這時常遇春乘一艘小船,左手持盾,右手揮戈冒著亂箭直沖而上,沖到跟前時一躍而上,刺死守磯頭目老星卜喇,左沖又突如入無人之境,這時義軍一涌而上擊潰蠻子海牙部。這一戰常遇春名聲大振,此謂常將軍力拔採石磯,採石磯現在有一個「大腳印」的景點,據說是常遇春登岸時用力過猛留下的。
1357年,攻寧國,身中流矢,裹傷再戰。此後連克寧國、池州、婺州等城。隨朱元璋軍救援安豐的劉福通,到達時呂珍已殺死劉福通,率兵據守,朱元璋左右軍都戰敗,常遇春橫擊其陣,三戰三勝,俘獲兵士馬匹無數。
1363年秋,朱元璋在鄱陽湖與陳友諒的60萬大軍進行了一場持續36天的大決戰,此戰之慘烈,雙方投
常遇春墓
入力量之大在中國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這一戰,朱元璋麾下諸多勇將都名載史冊了,常遇春與眾將奮勇作戰,呼聲震天動地,無不以一當百。陳軍占據上游,軍船大而堅固,裝備精銳,朱軍的船小而靈活,雙方相持,難解難分,一次朱元璋乘的船擱淺,陳友諒手下勇將張定邊直沖到朱元璋船邊,形式十分危急,這時常遇春一箭射傷張定邊,然後又用自己的船撞擊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脫離淺灘,但是自己船卻擱淺了,他乘敗退下來的船隻再戰,轉戰三天,朱軍以火攻陳軍船隻,湖水被映成紅色,旋即率軍封鎖湖口,會同諸將全殲號稱60萬的陳軍,陳友諒死於亂箭之中。這一戰扭轉了局勢,朱元璋一躍成為群雄之首。
1367年徐達為主將,常遇春為副將率二十五大軍北伐,要徹底推翻元朝,大軍從安徽一路打到元大都(現在的北京),北伐期間,在洛陽塔兒灣與元軍遭遇,常遇春單騎沖入敵陣,一箭射死起前鋒大將,麾下士氣大振,猛沖殺,在洛水之北擊潰元軍五萬,俘獲無算,史稱塔兒灣大捷。後在奪取大都後西進與元猛將擴廓帖木兒(就是趙敏的哥哥王保保)軍進行了艱苦的搏戰,平定山西,陝西。元軍反撲大都,常遇春又回救大都,向北追擊敵軍千餘里,為了覆其巢穴,最終解除元軍對北平的威脅,常遇春又率軍徑取元上都開平(內蒙古多倫縣西北),順帝逃奔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哈爾和林)。常遇春奪取開平,全殲留守元軍,繳獲車萬輛、馬三萬匹、牛五萬頭。從上都凱旋歸來的途中暴斃於軍中,年僅40歲,按《倚天屠龍記》的說法是張無忌給治的折了一半陽壽。
常遇春體貌奇偉,沉毅果敢,長臂善射,一生從未敗北,被譽為「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負地說:「我率十萬人便可橫行天下」,軍中送他一個綽號叫「常十萬」。朱元璋評價常遇春「雖古名將,未有過之」。
《明史·常遇春傳》
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初從劉聚為盜,察聚終無成,歸太祖於和陽。未至,困卧田間,夢神人被甲擁盾呼曰:「起起,主君來。」驚寤,而太祖適至,即迎拜。時至正十五年四月也。無何,自請為前鋒。太祖曰:「汝特飢來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遇春固請。太祖曰:「俟渡江,事我未晚也。」及兵薄牛渚磯,元兵陳磯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飛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應聲,奮戈直前。敵接其戈,乘勢躍而上,大呼跳盪,元軍披靡。諸將乘之,遂拔採石,進取太平。授總管府先鋒,進總管都督。
時將士妻子輜重皆在和州,元中丞蠻子海牙復以舟師襲據採石,道中梗。太祖自將攻之,遣遇春多張疑兵分敵勢。戰既合,遇春操輕舸,沖海牙舟為二。左右縱擊,大敗之,盡得其舟。江路復通。尋命守溧陽,從攻集慶,功最。從元帥徐達取鎮江,進取常州。吳兵圍達於牛塘,遇春往援,破解之,擒其將,進統軍大元帥。克常州,遷中翼大元帥。從達攻寧國,中流矢,裹創斗,克之。別取馬駝沙,以舟師攻池州,下之,進行省都督馬步水軍大元帥。從取婺州,轉同僉樞密院事,守婺。移兵圍衢州,以奇兵突入南門瓮城,毀其戰具,急攻之,遂下,得甲士萬人,進僉樞密院事。攻杭州,失利,召還應天。從達拔趙普勝之水寨,從守池州,大破漢兵於九華山下,語具《達傳》。
友諒薄龍灣,遇春以五翼軍設伏,大破之,遂復太平,功最。太祖追友諒於江州,命遇春留守,用法嚴,軍民肅然無敢犯,進行省參知政事。從取安慶。漢軍出江游徼,遇春擊之,皆反走,乘勝取江州。還守龍灣,援長興,俘殺吳兵五千餘人,其將李伯升解圍遁。命甓安慶城。
先是,太祖所任將帥最著者,平章邵榮、右丞徐達與遇春為三。而榮尤宿將善戰,至是驕蹇有異志,與參政趙繼祖謀伏兵為變。事覺,太祖欲宥榮死,遇春直前曰:「人臣以反名,尚何可宥,臣義不與共生。」太祖乃飲榮酒,流涕而戮之,以是益愛重遇春。
池州帥羅友賢據神山寨,通張士誠,遇春破斬之。從援安豐。比至,呂珍已陷其城,殺劉福通,聞大軍至,盛兵拒守。太祖左右軍皆敗,遇春橫擊其陣,三戰三破之,俘獲士馬無算。遂從達圍廬州。城將下,陳友諒圍洪都,召還。會師伐漢,遇於彭蠡之康郎山。漢軍舟大,乘上流,鋒銳甚。遇春偕諸將大戰,呼聲動天地,無不一當百。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於淺,幾殆。遇春射中定邊,太祖舟得脫,而遇春舟復膠於淺。有敗舟順流下,觸遇春舟乃脫。轉戰三日,縱火焚漢舟,湖水皆赤,友諒不敢復戰。諸將以漢軍尚強,欲縱之去,遇春獨無言。比出湖口,諸將欲放舟東下,太祖命扼上流。遇春乃溯江而上,諸將從之。友諒窮蹙,以百艘突圍。諸將邀擊之,漢軍遂大潰,友諒死。師還,第功最,賚金帛土田甚厚。從圍武昌,太祖還應天,留遇春督軍困之。
明年,太祖即吳王位,進遇春平章政事。太祖復視師武昌。漢丞相張必先自岳來援。遇春乘其未集,急擊擒之。城中由是氣奪,陳理遂降,盡取荊、湖地。從左相國達取廬州,別將兵略定臨江之沙坑、麻嶺、牛陂諸寨,擒偽知州鄧克明,遂下吉安。圍贛州,熊天瑞固守不下。太祖使使諭遇春:「克城無多殺。苟得地,無民何益?」於是遇春浚壕立柵以困之。頓兵六月,天瑞力盡乃降,遇春果不殺。太祖大喜,賜書褒勉。遇春遂因兵威諭降南雄、韶州,還定安陸、襄陽。復從徐達克泰州,敗士誠援兵,督水軍壁海安壩以遏之。
其秋拜副將軍,伐吳。敗吳軍於太湖,於毘山,於三里橋,遂薄湖州。士誠遣兵來援,屯於舊館,出大軍後。遇春將奇兵由大全港營東阡,更出其後。敵出精卒搏戰,奮擊破之。襲其右丞徐義於平望,盡燔其赤龍船,復敗之於烏鎮,逐北至升山,破其水陸寨,悉俘舊館兵,湖州遂下。進圍平江,軍虎丘。士誠潛師趨遇春,遇春與戰北濠,破之,幾獲士誠。久之,諸將破葑門,遇春亦破閶門以入,吳平。進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
復拜副將軍,與大將軍達帥兵北征。帝親諭曰:「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不慮不能戰,慮輕戰耳。身為大將,顧好與小校角,甚非所望也。」遇春拜謝。既行,以遇春兼太子少保,從下山東諸郡,取汴梁,進攻河南。元兵五萬陳洛水北。遇春單騎突其陣,敵二十餘騎攢?朔刺之。遇春一矢殪其前鋒,大呼馳入,麾下壯士從之。敵大潰,追奔五十餘里。降梁王阿魯溫,河南郡邑以次下。謁帝於汴梁,遂與大將軍下河北諸郡。先驅取德州,將舟師並河而進,破元兵於河西務,克通州,遂入元都。別下保定、河間、真定。
與大將軍攻太原,擴廓帖木兒來援。遇春言於達曰:「我騎兵雖集,步卒未至,驟與戰必多殺傷,夜劫之可得志。」達曰:「善。」會擴廓部將豁鼻馬來約降,且請為內應,乃選精騎夜銜枚往襲。擴廓方燃燭治軍書,倉卒不知所出,跣一足,乘孱馬,以十八騎走大同。豁鼻馬降,得甲士四萬,遂克太原。遇春追擴廓至忻州而還。詔改遇春左副將軍,居右副將軍馮勝上。北取大同,轉徇河東,下奉元路,與勝軍合,西拔鳳翔。
會元將也速攻通州,詔遇春還備,以平章李文忠副之,帥步騎九萬,發北平,徑會州,敗敵將江文清於錦州,敗也速於全寧。進攻大興州,分千騎為八伏。守將夜遁,盡擒之,遂拔開平。元帝北走,追奔數百里。獲其宗王慶生及平章鼎住等將士萬人,車萬輛,馬三千匹,牛五萬頭,子女寶貨稱是。師還,次柳河川,暴疾卒,年僅四十。太祖聞之,大震悼。喪至龍江,親出奠,命禮官議天子為大臣發哀禮。議上,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制曰「可」。賜葬鍾山原,給明器九十事納墓中。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謚忠武。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二。
遇春沉鷙果敢,善撫士卒,摧鋒陷陣,未嘗敗北。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長於大將軍達二歲,數從征伐,聽約束惟謹,一時名將稱徐、常。遇春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又稱「常十萬」雲。

Ⅳ 所有書法家的名字

古代書法家:中國書法博大精深,就先從歷史記載的說起:
秦:李斯---秦石刻
漢:《史晨碑》、《乙瑛碑》,《禮器碑》、《曹全碑》,《張遷碑》,《西狹碑》,《石門頌》,《熹平石經》
魏晉:王羲之--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快雪時晴貼
、姨母貼
王獻之--中秋貼
王珣---伯遠貼
唐宋: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碑
張旭--郎 官石柱記序
懷素--自敘貼
顏真卿--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祭侄稿(天下第二行書)
柳公權--玄秘塔碑、神策軍紀聖功德碑
黃庭堅--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新歲展慶帖
米芾--蜀素帖、珊瑚帖
蔡襄--萬安橋記、澄心堂帖
趙佶--淳化閣帖
元、明、清:
趙孟頫--膽巴碑、湖州妙嚴寺記
文徵明--前後赤壁賦
董其昌--三世誥命
劉墉--臨米芾詩帖
鄧石如--語摘
當代書法家:

楊萱庭 王友誼 蘇士澍 鄔鴻恩
曾翔 崔維海 孫多全 劉正成
蕭風 沈鵬 李強 宗家順
中國現代著名書法家簡介
安志學——男,1931年生,陝西西安市人。筆名松柏墨士,中專畢業,政工師。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陝西省老年書畫學會會員,中國古代懷素書法研究會研究員,香港東方書畫中心書畫藝術研究部研究員,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書畫研究會藝術顧問,當代中華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教授等職。
白天——男,1928年2月生,山東濰坊人。原名韓禮標,字義堂,筆名秋心、山水,號白浪散人,室名秋濤居,齋號西溪晚廬。大學文化。
鮑泰昌——男,1930年生,雲南省鶴慶縣人。藝名傲骨,筆名楓葉,現為雲南省老年書畫協會會員,曲靖市老年書畫協會理事,曲晴市麒麟區老年書畫協會副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市場研究中心一級書法家,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教授。
邊振寧——男,1938年生,河北省寧晉縣人。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寧晉分校校長,世界書畫家一級書法師,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世界書畫家華北協會理事,美國美中企業家聯合會藝術家委員會會員,黃河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蔡煥仁——男,1925年6月生,原籍浙江諸暨,高級研究員、客座教授、博士院長等職,退休教師,中共黨員,大專文化,
岑繼初——男,1944年3月生,廣東省中山市人。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機務四大隊工程師。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市場中心書法家,世界華北協會藝術家學術委員會副主席,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部研究員等20多個職務。
常海川——男,1924年9月生,陝西省米脂人。藝名隱軍。現任國際美術家聯俁會藝術市場委員會理事,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書畫家,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協會書法家,中國古代懷素書法藝術研究會研究員,中國老年書法研究會會員。
暢春彥——男,1928年5月生,河南省洛陽市人。副主任科員。《世界書畫家銘錄》定為「一級書法師」。
車玉祿——男,1951年7月生,吉林省永吉縣人。字辛卯,號四間房人。大專畢業。一級書法師。現為中國書畫藝術網路全書編委,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吉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吉林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職。
陳洋——男,1967年10月生,廣西東興人。現系中國華夏書畫院副院長、防城港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東興書畫院副院長、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世界書畫家協會組織部領導、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研究部理事、日本國藝書道院客座教員、廣西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擅長各體,尤以草、隸見長。
陳炳榮——男,1968年2月生,海南省萬寧市人。大學本科。二級書法師,主治醫師。眼科醫生。現是西安明視科技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華醫學會會員,海南省中西結合學會會員,海南省針灸學會會員。
陳超英——1941年1月生,湖南衡陽人。著名書法家。現系衡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研究員,衡陽市江東書法協會理事長,山東曹州畫院名譽院長。
陳德忠——男,1941年6月生,吉林省集安市。筆名陳非,齋號山裡人,清心居士,關東人。大專學歷。現任世界書畫家協會會員,該會徐州分會常務理事。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中級會員,中國青年書畫家協會等數十家國際國內藝術社團常務理事、整整、會員、研究員等。
陳競——男,1940年4月生,江蘇泰州市人,教授,國家高級美術師,民俗藝術專家、學者。1963年大學畢業,曾任中國民間剪紙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剪紙報》主編、南京東方藝術院副院長等職。
陳國華——男,1963年5月生,浙江省上虞市人。高級創研員。上海中華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高級創研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
陳華祥——男,1934年11月生,湖北漢川市人。字樂藝,室名伏櫪齋。系湖北省漢川市副局級退休幹部,技術職稱副研究員。現在是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湖北省書學研究會,湖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創作委員一級書法師。
陳啟弟——男,1926年1月生,重慶市人。字陳希,號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吉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牡丹書畫院名譽院長等等。
陳榮生——男,1948年生,安徽廬江人。字佛塵,號清道山人。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中韓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陳亞平——男,1937年生,安徽省阜陽市人。1952年由畫師方詩恆書寫於乃師徐悲鴻,不試而入學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為該學院繪畫系1955年屆畢業生。
陳澤金——男,1947年生於浙江永康新樓鄉新樓村。原名陳宅金。現為新樓鄉中心小學高級教師,麗州書畫社書畫師,金華市楹聯學會會員,湘江文化藝術家協會會員,湘江大方科文簽約藝術家,中國書畫研究會會員,翰墨書畫院院士。
程劍鋒——男,1936年12月生,安徽省無湖市人。筆名野風。大學學歷。現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現代民族書畫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國際美聯世界書畫協會會員,中外書畫研究院名譽教授,振鳴書畫院名譽副院長。
程久培——男,1938年12月生,安徽省臨泉縣人。字少坤。系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世界藝術家協會會員,臨泉縣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程雲鶴——男,1930年3月生,湖北天門人。字為棟,號競陵鄉人。現是湖北詩詞學會會員,東坡赤壁詩社理事。
崔增新——1948年生,甘肅省張掖市人,字逸鶴。甘肅省張掖地區電力工業局政工幹部,書畫作品曾多次赴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展出並被收獲。是張掖地區書法家協會會員、美術家協會會員,江都書畫院榮譽院長,東方書畫藝術研究中心高級書畫師,東方書畫函授學院教授,中國金陵印社藝術委員,榮譽理事。
崔增新——男,1948年生,甘肅省張掖市人。字逸鶴。現為張掖地區書法家協會會員,美術家協會會員,江都書畫院榮譽院長,東方書畫藝術研究中心高級書畫師,東方書畫函授學院教授,中國金陵印社藝術委員,榮譽理事。
鄧瑞亮——男,1942年生,江蘇省常熟市人。曾任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湖南分會藝術創作部委員,歐陽修藝術研究會書法研究員,當代書畫藝術家聯誼會,現代漢字硬書學會等藝術團體委員。
鄧瑞亮——一九四二年生,江蘇省常熟市人,《硬書學報》特約記者,並被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授予當代硬筆書法家稱號,被中國亞西亞藝術研究院聘任為中外書法鑒賞家,被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湖南分會授予一級(最高級)硬筆書法師等稱號。
鄧曉峰——男,1975年12月生,中和書法函授院院士、研究員,中和書法家、一級書法師。97年畢業於勝利油田師專美術系工藝美術專業,「勝利油田硬筆書協」會員,「中國東方書畫家協會」會員。現任勝利油田工程建設一公司老年辦政工幹事、93年始硬書、音樂、美術多次獲獎。94年獲勝利油田學生硬書賽一等獎。
刁永泉——1945年5月生,陝西漢中市人。號夢蝶生,虛白室人。中國當代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格律詩學會理事,世界華文詩人協會(總部在香港)會員,陝西處詩詞學會理事,漢中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
丁冰玉——男,1925年12月生,湖南安化縣人。現為長沙市長湖南省老年書畫家研究會會員,長沙市銀盆地區書畫協會名譽會長,長沙市詩人協會會員和銀星詩社社長。
董洪紀——女,1950年11月生,河北省唐山市人。大專文化,中教一級,中國民主建國會成員,唐山市書法協會會員。1999年9月被特邀擔任《當代中華書畫經典文庫》編委會副總編輯。
董耀章——男,1937年2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專畢業。一級書法師,編審。現任山西省文聯副主席,九州詩文雜志主編,編審,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山西作家協會,山西書法家協會,山西電視家協會,山西舞蹈家協會會員。
竇書閣——男,1933年6月生,河北省邢台人。大學文化,中學高級教師,副校長。河北省勞動模範。現為中原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會員,學術委員,特邀書畫師。
朵長青——男,199年3月生,甘肅永登縣人。字松柏,筆名山泉,別名文翰,齋號青潤書屋。曾先後被聘為中國魯南書畫社理事,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問委員,神州大學藝術研究中心「中級書畫師」,中國中外名人藝術研究會會員,學術委員,書畫師等。
范鳳城——男,1941年生,河南省上蔡縣人。字瑞周。中教一級。現為中州書畫協會理事,東方書畫協會會員,山東荷澤天香畫院榮譽教授等。
范如明——男,1929年4月生,浙江省遂昌縣人。筆名寒月。現為香港世界著名藝術家聯合會特聘書法師,《東方潮》雜志社特約記者、編輯,「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院士,「新加坡共和國神州藝術院」高級名譽院士,「江蘇高渡弘揚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方文桃——1962年畢業於福建工藝美術學校,現任福建省莆田縣工藝一廠高級工藝美術師,從事工藝美術活動四十一年。現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海外藝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莆田市美術家協會理事,莆田縣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莆田縣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
方丁——男,1918年3月生。山東萊陽人,離休幹部。工作經歷:1936年畢業於中學師范學校,當年秋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從事地方政府工作。1950年3月—1982年12月在中央國家機關從事勞動工資工作,先後任組長、處長、副局長、司長等職。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中國東方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院士。
馮寶珠——男,1940年10月生,河北省唐山市人。大專學歷。現為中國書畫函大藝術研究會會員,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員,黑龍江世紀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世紀書畫藝術院高級畫師,中國湖南武陵書畫院常務理事,高級畫師。中國揚州姑蘇畫苑二級畫師。
馮福田——男,1950年6月生,河南省開封市人。大學本科。現為中國記者協會會員,河南省文字學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研究會會員。開封市語言學會秘書長。
馮界橋——男,1948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人。原名馮聯承,曾用名馮連城,號壁卿,字光先,筆名馮上、馮帆。系中國龍文化藝術研究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北省分會會員,河北省雕塑協會會員,中國UFO研究會會員,唐山市分會會長,唐山市老年書畫協會副秘書長。
馮秋成——男,1936年10月生,安徽省馬鞍山市人。又名秋晨,號漢水秋翁。現為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安徽省老年書畫聯誼會理事,馬鞍山市書協理事,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研究部研究員,中韓文化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高青松——男,錫伯族,1944年4月生,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人。中學一級教師。中國作家協會新疆分會會員,中國民族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青年書畫家協會會員。
高世翰——男,1928年2月生,山東省蓬萊縣人。二級書法師。1997年被大連市老年書法美術協會吸收為會員。還被聘為翰墨書畫院院士。
高文社——男,1942年9月生,江蘇省建湖人。號蘭竹齋主,藝名雄寶。現為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高級創作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特邀創作員,神州大學書畫研究所書畫師,上海民族畫院高級書畫師,上海東方書畫院畫師。
谷榮華——男,1958年1月生,湖南衡山人。大專文化。黨員,幹部。現任世界書法家協會加拿大總會理事,海內外書畫藝術聯誼會高級書法家,中國當代硬和書法家協會書法家,中國古代懷素書法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常務理事,中國東方藝術傳播中心高級工藝美術師。
顧月蟾——女,1935年8月生,浙江寧海市人。現屬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浙江省女書法家協會會員,東方畫家協會會員,被聘為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特聘書畫師,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中韓文化專家委員會委員。
郭成濤——男,1932年3月生,福建福州人。大學畢業。現為上海水電工程學會新能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長安東方藝術研究院名譽副院長。
郭誠文——男,1940年5月生,山西定襄人。別名戈文、澹幽齋主人。現為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東方書畫家協會會員,1998年被神龍藝術院聘為榮譽院士,世界書畫家藝術認定委員會審定為二級書法師,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聘為一級書法家。
郭文寶——男,1945年9月生,河北省蔚縣人。中專畢業。。書法家。現為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河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台灣星際機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家委員會,國際美術家聯合會會員。
韓靜——男,1937年元月生,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專學歷。現為另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省書協首批會員,省硬筆書協副秘書長,省職工書畫影協會副秘書長,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省老年影協理事,省周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羲之研究會理事。
韓國璽——男,1941年12月生,字濟民,號玉潔冰清。現任安徽省書協會員,中原書畫院研究員,海內外書畫藝術聯誼會會員,授予高級書畫家,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研究部研究員,長白山國際書畫社學術委員,授予二級書畫師。國際美術家聯合會藝術市場委員會理事。
何保華——男,1936年12月生,浙江省阜城人。又名何人,何毅,別署山民,知不足齋主人。歷任浦江肥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縣志辦公室主任,主編。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省刻字創作委員會委員,省地方誌學會理事,金華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侯有華——男,1933年生,山西翼城人。字墨之,畜牧師,書法師。現為山西書協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會員,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研修員,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加拿大總會)會員,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部委員會委員,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
胡德奎—— 男,1947年5月生,安徽樅陽人。號白雲居士。系中國古代懷素書法藝術研究員、理事,當代青年書畫家協會理事,江都書畫院特聘書畫家,中原文化藝術研究高級研究員理事,雲雅軒特聘書畫家,台北市國際文人畫家總會執行理事、創作委員等職。
胡定川—— 男,1940年生,河南新縣人。經濟師。畢業於河南農大金融大專班。現為世界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高級名譽顧問和高級名譽院士,同時被新神州藝術院特聘為高級書畫師,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香港東方文化中心書畫研究部理事。
黃 海——男,1960年2月生,廣西欽州市人,筆名豪洋,廣西美協會員。近年來創作有五十餘幅(篇)油畫作品和文章,部分作品在各級展覽或發表,並有作品榮獲國內和國際獎。
黃德豫—— 男,1922年8月生,湖南人。西南大專畢業。高級經濟師。中國人才研究會、北京東方、華北、濟寧、萊陽、湖北、金陵、山海關、周口市、湖南等書畫院委員、副主席等。
黃升耀—— 一九四二年生於中國四川簡陽農村。故號野墨齋主。從書數十年,自選貼研習,現為世界書畫家一級書法師,國家人事部一級書法師,中國書畫人才研修中心終身成員、高級研修員,高級書畫人才研究班暨第三屆全國書畫人才藝術交流會特邀研究員。
黃遠平——男,1931年8月生,廣東省大埔縣人,大專文化。現為廣州市老年書畫家協會會員、廣東省老幹部詩書畫攝影研究會會員、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院士、北京東方書畫家協會會員嶺海老人大學書畫協會會員、嶺南詩社會員、嶺海老人大學晚香園詩社理事。
黃志強——男,1960年4月生,湖南常德市人。別名黃鼎仁,黃耀德,黃鼎公。現繫世界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國際美聯中韓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等。
黃佐生—— 男,1949年1月生,江蘇漣水縣人。大專學歷,95年被授予「世界當代書畫藝術名人」稱號,99年被國際美聯評為「銀獎藝術家」。
賈士毅——男,1927年12月生,遼寧省撫順市人。藝名明久。大專學歷。現為無順書協會員,國際美聯會員,中國名家名作編委,世界藝術家協會理事。
賈世平——男,1950年生,河南省汝南縣人。大學畢業。經濟師。現任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河南省書協會員,河南省農民書畫協會理事,河南省汝南天中山書畫院副院長。
江東天——男,1942年8月生,遼寧省大連市人。一級書法師。愛好古詩、書畫。
江太生——男,1958年5月生,安徽省太湖縣人。大專學歷,助理經濟理師。現為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協會員,安徽省書法協會會員,安慶市書協常務理事,太湖縣書畫協會主席,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名譽會員。
姜國海——男,1965年3月生,吉林省通化市人。筆名艾海,木樂,苦藤等,號東蕭齋主人。現為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市盆景根藝協會會員,全國文學企業聯誼協會會員等。
姜硯山——男,1939年生,河北省玉田縣人。號鈺軒,金正居士。主治醫師。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當代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原文化藝術研究院,中國江都書畫院高級研究員,96年被海內外很有影響的十六家書畫團體聯合審定授予「世界高級硬筆書法藝術家和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稱號。
焦述環——男,1941年7月生,江蘇省灌雲縣人。曾用名焦克環,筆名江心。現為中日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青少年書法家協會徐州分會理事,淮海書法藝術學校導師,中國千佛山藝術聯俁會書法院榮譽教授,內蒙古書法服務社客座教授。

等等.....

Ⅳ 宣城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第一位:吳作人

吳作人(1908年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涇縣人,生於江蘇蘇州,1926年入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建築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後就讀於上海藝術大學、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及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從師徐悲鴻先生,並參加南國革新運動。早年攻素描、油畫,晚年後專攻國畫,境界開闊,寓意深遠,以凝練而准確的形象融會著中西藝術,是繼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的又一領軍人物。1984年法國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藝術與文學最高勛章」,1986年比利時國王授予他「王冠級榮譽勛章」。

第二位:吳半農

吳半農(1905年-1978年) 原名吳祖光,號曲林,安徽涇縣人。清華大學經濟系畢業。曾赴美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碩士學位。中國現代經濟學家,著有《工資指數論》、《我國對外貿易分析》、《當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形勢》等。1934年夏,吳半農被派赴美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碩士學位。1936年12月取道蘇聯西伯利亞回國至南京,任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國民政府經濟部秘書。1940年12月改任經濟部統計長、資源委員會駐美國技術委員會專門委員,再度赴美。1944年任太平洋國際學會美國分會客座研究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國政府駐日本代表團第三組(經濟)組長和中國駐盟軍總部賠償歸還代表團首席代表。1956年8月2日,沖破阻力,獲得機遇攜全家離開日本返回祖國,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重用,先後任外交部國際關系研究所日本組與世界經濟組組長、研究員、顧問等職。1978年病逝於北京。

第三位:梅子涵

梅子涵,1949年生,兒童文學作家,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發表文學作品。 作為兒童文學家,他為兒童寫了幾十部書集,如《女兒的故事》、《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等;作為兒童文學的研究者,他寫作、主編了多部理論著作,如《兒童小說敘事式論》等。作為兒童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培養了幾十位兒童文學研究生,為兒童文學事業培養人才做出很大貢獻。他還寫過一本《女兒的故事》,這是一部出自大學教授之手卻沒有絲毫書卷氣的活潑有趣的長篇小說。小說以口語化的語言寫作,語感獨特,風格幽默風趣,恰似談笑風生,親切感人。小說將一個女孩日常的生活和平凡的成長經歷藉助語言的魅力使之藝術化,從而激起讀者的強烈的審美愉悅和心靈的共鳴,創造了兒童小說的一種新的敘述方式和小說藝術的新領域。

第四位:章基嘉

章基嘉(1930.1.1—1995.10.5),安徽省績溪縣瀛州鄉油坑口人。長期天氣預報專家,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南京氣象學院教授及副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氣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並被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195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1958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水文氣象學院研究生部,獲地學科學副博士學位。先後從事氣象教學、科研和組織領導工作,在大氣環流和中長期天氣預報、青藏高原對東亞環流和天氣氣候影響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為紀念在章基嘉氣象學上的貢獻,南京氣象學院設立了章基嘉獎學金。

第五位:胡家健

胡家健,字建人,安徽省績溪縣人。教育家。早年就讀胡氏小學、安徽學府。後考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育專修科,國立東南大學教育學系畢業。曾任河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教育學專任教員兼附屬小學主任,安徽省教育廳編譯處主任,安徽省省立第四中學(宣城中學)校長,國立浙江大學教授兼學校總務長、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國立東南大學)教授兼校柏溪分校主任、學校總務長,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長,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香港中山圖書館董事長等職。

第六位:洪德元

洪德元,男,1937年1月出生於安徽績溪,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1966年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8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副主任;2001年增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洪德元提出了多個屬的新系統,發現8個新屬、50多個新種;在英文專著《Taxonomy and Evolution of the tribe Veroniceae, Scrophulariaceae》(婆婆納族的分類和進化)運用了新方法,提出了起源和進化的新觀點,建立了該族的進化系統;對毛莨科、桔梗科和百合科的細胞分類學和物種生物學研究有新發現;1990年出版的《植物細胞分類學》是世界上該領域的第一部專著,為植物細胞分類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Ⅵ 安徽省第三屆書法展入展名單

第三屆安徽書法大展獲獎、入展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一等獎(5人)
王 濤 石海松 季 永 苗太林 薛根元

二等獎(10人)
周繼中 任 娟 王世星 陳道林 范士華 朱子玉 李冰林 杜鵬飛 李利軍 盧紅星

三等獎(15人)
史文濤 馬端兵 彭軍見 范振海 葉 靖 徐世慶 趙廣曙 蘇海東 劉 銳 李 燕 朱子敬 鄭鵬程 施桂紅 李 彬 張兵民

安慶市(12人)
華歷進 許貽旺 王東徽 何小燕 畢大莉 朱氤鵬 葉核成 葛良勝 張勝奇 余龍生 李 飛 楊尚森

省外安徽籍(7人)
邵玉祥 李世水 崔 鵬 鄭海松 張 寧 王建業 於立松

池州市(2人)
吳振興 左正華

馬鞍山市(12)
王 飛 唐平甲 王名勝 張太明 喬延雯 金 勇 戴 瑞 鄧大強 方恆侖 耿君豪 蘭業鋒 徐 劍

滁州市(32人)
鄧 宏 常道江 戴 武 王伯陽 趙發龍 孫運匯 羅傳厚 魯幫瓊 程德寧 黃 利 徐潮江 楊 峰 董澤武 許慶國 田春林 許正波 裴家瑞 曹平男 方 洪 張 勇 金興民 梁傳寶 李明成 夏繼德 槽豐華 熊海南 郭建軍 尹永林 許文生 徐宏勤 徐士彬 常道淮

六安市(7人)
於林森 胡仁球 朱南芳 史秀前 李道春 文耀輝 汪南兵

淮南市(18人)
許向陽 李安華 張 雷 姚 琪 王 雅 蔣 奎 何 芳 任安全 馬鳳光 朱文軍 王懷舉 李多虎 文安發 張 林 朱國好 李家銘 李 靜 李樹丞

蚌埠市(13人)
徐海瑞 楊 俊 張新宇 單 峰 張會銀 史 敏 邱 紅 楊 濤 陳 鋒 胡海利 王 濤 陳金釗 高 鵬

銅陵市(8人)
姚時進 楊龍培 譚 巍 丁文你 繆 怡 周 馨 劉忠義 宋振州

黃山市(4人)
王立場 胡忠義 沈學文 周流俊

宣城市(14人)
楊建軍 黃朝江 陳素萍 景明勝 孫光林 唐 煒 程天光 甘恢明 殷海書 熊 毅 李 庭 周曉美 蔣興華 程玉隆

蕪湖市(7人)
王 宏 任科峰 田 俊 吳 楚 徐茂生 錢文柱 汪國金

合肥市(43)
張 勇 方 輝 胡令旭 賀鐵牛 王 鏹 劉雲鵬 嚴春秀 蔡登高 翟建彪 王成林 陳敏權 徐宏靜 陳 強 楊文瀏 江健龍 陳昌勝 邵 鑫 王 靜 徐玉青 張 嵩 荀鷹松 岳世清 吳勁松 岳 曲 謝康雷 劉 敏 何 昊 吳文平 孫應忠 郭洪海 張純石 許文俊 周龍九 蔣一鵬 洪立新 沈華峰 廖勝明 汪勝鴻 謝道佑 張業建 陳 智 郭剛舉 王為良

亳州市(14人)
楚珍珍 蘇 奎 崔明貴 魏本永 李夢凡 任 峰 王廷才 吳青松 王振華 管成慶 韓援朝 靳燦堂 梁景堂 李 哲

淮北市(12人)
王廣輝 晁亞洲 管宇傑 屈華忠 李 海 姚志軍 王繼春 陳體軍 高登月 隋 坤 陳 鑫 李建設

省直(19人)
李光發 丁 先 王 進 賈佑宏 葛獲苓 黃傳峰 晉之華 溫 祥 潘偉城 魯 地 劉 才 張亞渠 肖寧波 李延寶 陳 萍 潘 軍 胡建瑜 陳鴻海 孫 進

宿州市(30人)
郭 峰 劉朝為 張 照 李 佳 唐 亮 董守利 賈同宇 馬一恆 黃姝君 李 佳 王 永 王 錳 劉雪慶 劉 猛 楊繼乾 龐夫玉 劉邦景 周新成 周麗亞 劉德峰 張光旭 陳光輝 黃 錚 邵 晨 沈維祥 尹凡嘉 馮 傑 黃 奇 馬 峰 李勝春

阜陽市(48人)
李天賀 段振祥 李 峰 董磊 郭 暉 侯玉林 王有志 丁 銳 張士虎 戒常輝 王永輝 李 挺 劉建華 周振國 肖鵬飛 周 鑫 侯仁明 王振華 盧 火 李 龍 任 峰 湯干賢 韓 萍 趙子佩 王 盛 周 麗 郭敬丹 谷騰飛 馬 騰 殷曉山 劉耀華 胡繼江 劉 廣 來永岐 楊少華 徐 明 王建濤 董忠美 朱 輝 崔中保 陳 凱 張 青 韓玉美 榮 振 鄒富秋 劉維遠 徐華剛 張華東

Ⅶ 我認識一個德國人,可是他好像對我有點意思,可是他來中國旅遊的時候就帶了個法國女人來中國,兩個人一起

第一,樓主需要注意的是老外的感情表現。他們說love u 就和說午安一樣自然。這在本質上和亞洲人的感觀·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差別。沒有確定他愛你以前,樓主不要付出比較好。

第二,老外結伴出遊是很正常的,只要不住一個房間一張床,他們應該沒有那種關系。

第三,他主動聯系你,或許當你是朋友,老外很熱情的嘛。一夜情這個想法。。。怕是樓主多慮了。。真想要一夜情,老外的性格會直接表現出來的,或者向你要求。
額,當然,已經那個啥了的話,請無視這條。
老外嘛,他們看來也許不算一夜情。。。hey!have sex而已。。。汗||

總結,樓主啊。。忠言逆耳。

文化差異在愛情里是不可逾越的鴻溝。積極爭取幸福是一回事,表錯情又是一回事。千萬不要盲目去愛,盲婚啞嫁。

希望樓主幸福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嶽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