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寨二中的有嗎
2002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安徽獲獎名單 一等獎(22名) 程鳴 全椒中學 劉彬 淮南中學 李昶 無為一中 史銘 馬鞍山二中 劉坤 合肥一中 俞義軒 當塗一中 夏凡 馬鞍山二中 支興華 馬鞍山二中 何鵬 當塗一中 毛宏理 蕭城中學 王景昊 無為一中 張榮華 滁州中學 李翔 蕭縣中學 吳子健 馬鞍山二中 王景昊 無為一中 張榮華 滁州中學 沈況 合肥一中 呂世靖 來安中學 江來 安慶一中 丁一 馬鞍山二中 陶亮 馬鞍山二中 陸偉 鳳陽中學 董若冰 馬鞍山二中 張嘯 定遠中學 二等獎(57名) 孫繁欣 馬鞍山二中 洪國松 合肥一中 李昶 無為一中 路榮 銅陵市一中 郭彬 阜陽一中 王銳 蚌埠鐵中 翟厚曦 馬鞍山二中 李彤 合肥十中 潮禮君 安慶一中 張學農 蕭縣中學 周翰 無為一中 封冰 馬鞍山二中 樂逢敏 馬鞍山二中 高遠 合肥一中 裴聞博 合肥一中 周軍 蚌埠二中 張偉 安慶一中 沈傑 淮北礦公司中學 陳南 合肥一中 劉言東 阜陽一中 方磊 定遠中學 張曉傑 馬鞍山二中 陶鵬 安慶一中 王駿 蕪湖一中 陳誠 無為一中 吳冬 銅陵市三中 程安順 桐城中學 紀鶯鶯 明光中學 李卓然 馬鞍山二中 周全 六安一中 王戎 野寨中學 陳晉端 蕪湖一中 李寅 潛山二中 薛偉 廬江中學 車振軍 亳州一中 周靖 蚌埠二中 魯江濤 無為中學 王雲徽 全椒中學 曾新成 合肥一中 沈笑宇 安慶一中 劉寧寧 蕭縣中學 張軼 銅陵市一中 李偉 淮北一中 張翔 和縣一中 種莎莎 合肥一中 葉偉 淮北一中 張舒 安慶一中 王慧 銅陵市一中 華少鋒 明光中學 陳聰 蒙城一中 劉利 六安一中 郭雨剛 來安中學 孫崧 懷寧中學 吳穹 風陽中學 周覺文 定遠中學 盧磊 長豐一中 孫崧 懷寧中學 吳穹 風陽中學 周覺文 定遠中學 盧磊 長豐一中 楊高林 安慶一中 方源 安慶一中 三等獎(222名) 趙亮 安慶一中 馬炎 安慶一中 高之炎 安慶一中 唐塵 安慶一中 江健 安慶一中 余宙 安慶一中 丁鯤 安慶一中 方非 安慶一中 操昭煦 安慶一中 朱釗 安慶一中 胡凱凱 安慶一中 李元正 蚌埠二中 黃金波 蚌埠三中 余超 蚌埠鐵中 肖東 蚌埠一中 劉石 亳州一中 董攀登 城郊中學 李淼 城郊中學 周學春 滁州中學 徐禮鳳 滁州中學 王珏 當塗一中 楊德勝 當塗一中 傅從義 定遠中學 朱家宇 定遠中學 王成 定遠中學 吳嚴國 定遠中學 陳康 定遠中學 吳夢 定遠中學 胡超 東至二中 魯彪 繁昌一中 黃暉 肥東一中 李昌虎 肥東一中 黃山 肥東一中 祁鵬 肥西中學 馬廣揚 風陽中學 胡駿 風陽中學 胡文寶 鳳台一中 蘇克寶 鳳台一中 蘇克青 鳳台一中 徐聰 鳳陽中學 黃玉 浮山中學 張金鋒 阜陽三中 儲海洋 阜陽一中 楊洪澤 阜陽一中 劉靜德 阜陽一中 徐連軍 阜陽一中 胡昊 阜陽一中 高祥龍 阜陽一中 范彥文 阜陽一中 韋俊凱 阜陽一中 劉單於 固鎮一中 劉超 固鎮一中 趙榮闊 因鎮一中 楊陽 貴池中學 章新道 貴池中學 吳鵬飛 貴池中學 丁昶 貴池中學 芮剛 貴池中學 谷裕 含山中學 陶騫 含山中學 馬軍 含山中學 袁冶 合肥六中 李孔健 合肥六中 徐建國 合肥六中 黃勇 合肥十中 楊歡 合肥四中 劉吉威 合肥一中 曹寅志 合肥一中 王鵬遠 合肥一中 楊成 合肥一中 王碧雲 合肥一中 夏小雨 合肥一中 陸文 合肥一中 詹天禹 合肥一中 陳昕 合肥一中 張媛媛 合肥一中 張宇翔 合肥一中 楊毅 合肥一中 戚磊 合肥一中 蔣芮睿 合肥一中 黃大駿 合肥一中 龔曉李 合肥一中 蔡子珩 合肥一中 張開敏 合肥一中 孫天胤 合肥一中 慶睿 合肥一中 吳立 合肥一中 劉菌子 合肥一中 石桂來 和縣一中 毛勇 和縣一中 張敬順 紅旗中學 楊建 紅旗中學 湯偉 紅星中學 占青 懷寧中學 邵軍 懷寧中學 鄭瑞平 懷寧中學 王寅 懷寧中學 汪筍兮 懷寧中學 李邦明 懷寧中學 王魯平 懷寧中學 徐亞男 懷遠一中 林培旺 懷遠一中 張奇 懷遠一中 祖圍 淮北一中 張思涵 淮北一中 宋偉 淮北一中 李偉 淮北一中 盧劍清 黃山區一中 劉偉 霍邱一中 張正仲
2. 馬鞍山市華偉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華偉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3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建築工程勞務回等。
法定代表人:黃勇答
成立時間:2010-03-15
注冊資本:1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08916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菊園路2號301室
3. 馬鞍山有多大
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縣接壤。至蕪湖市區30公里;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具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全市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4.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6公里。
甘肅省馬鞍山位於正寧縣宮河鎮西面3公里的山上。 傳說山形是天神化的,孫行者大鬧天宮時玉皇大帝為了收買他,給他封了個弼馬溫。孫悟空不曉得此為何等職銜,官屬幾品,一問左右才知是個管馬的,是天宮最小最不起眼的官。老孫怒氣難忍,一下甩掉烏紗,回花果山做他的「齊天大聖」去了。這一下,無人管的天馬便得了自由,滿天飛奔,有一匹正沖出南天門的灰馬,看到東南方向有一汪清凌凌的池水,一高興便縱身洗將起來,濺出的小泥點落下來不一會就成了座馬鞍形的山。後來就把這山叫作馬鞍山。沿山道峰迴路轉,穿過碧翠的山腰,走過花葉掩映的山林,來到溝底,眼前豁然亮出一個綠油油、清亮亮的攔溝大壩。清風徐徐,壩中錦鱗飛躍,碧波鱗鱗,水面如綢,似鏡反光,整個山形、草木花葉全倒映水中。天光水色,被點點游魚縱橫穿梭成一幅翡翠色的綾帕。壩里已投放20多萬尾魚苗,最重的已達10多斤。真是旱塬山溝里的「小江南」。遊人尚且流連忘返,當年縱身洗滌的天馬豈能捨得離開?
馬鞍山(Ma On Shan),屬於香港十八區的沙田區,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位於烏溪沙的青年營,數十年來都是度假及小學旅行的勝地。現在馬鞍山則是大型住宅所在地。區內同名山峰馬鞍山有兩個山峰,較高的俗稱馬頭頂,高702米,它是新界東部最高的山峰,而副峰為牛押山,六百多米高,兩峰之間形成一條很長的弧線,形如馬鞍,故被稱為馬鞍山。根據王崇熙新安縣志(卷四)亦提及馬鞍山名字源由:「馬鞍山在縣東八十里,枕東洋,形如馬鞍。」
馬鞍山最初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居民從事農業、漁業等傳統鄉村經濟活動。近代日本企業來到這里開采磁鐵礦,使馬鞍山頓時成為工業重鎮,鼎盛時期有幾千個工人在此居住。但到了19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新市鎮發展等事件,開礦成本大增,加上港英政府決定開發馬鞍山為新市鎮,礦場也隨之在1976年結束。現在,經過政府幾十年的努力,馬鞍山成為屋邨、商場林立的大型住宅區。
馬鞍山三寶:
廣西馬鞍山雄峙於柳州柳江南岸,東西走向,長約1500多米,海拔270米。山形東西峰突兀,中間凹,形似馬鞍。登上山頂,回環若襟帶的風光盡收眼底,大有「群山生足下,雲氣漫胸前」之感。唐宋以來,馬鞍山就是柳州名山,是歷代著名游覽勝地。山西側如合掌的「梓 岩」為道教遺址,有梓 帝君神龕和「黑肌而赤脈」的棋盤石,傳說八仙中的漢鍾離和呂洞賓在此對弈,並在岩口留下仙人腳印,岩間有許多題詠刻石,宋朝方信孺「釣台」篆書摩崖、王安中《新殿記》摩崖均立於此。前臨古靈泉背靠梓 岩的靈泉古剎在宋代寺院中稱為「廣右第一」。山北近山頂處儼若廣廈的仙弈岩,面積約300平方米,洞口高朗寬敞,洞內鍾乳石形成的石柱、石幔、石花似人狀物,千姿百態。唐朝柳宗元對此曾有詳細的生動的描述。
貴州馬鞍山位於長順縣,海拔1444米,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距縣城27公里,馬鞍山腳即廣順鎮。明代前馬鞍山稱為馬嶺,清代改稱天馬山,書寫天馬呈圖,民國以後統稱為馬鞍山。
「綉林十景」之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城內龍蓋山與筆架山之間,形如馬鞍而得名。
傳說之一:三國時,東吳年輕的大將陸遜,首次領兵與蜀漢交鋒,黃勇病況善戰,智謀超人,一舉攻破了劉備的七百里邊營,取得驍亭夷陵之戰的大勝。殺得劉備敗退白帝城,惶惶不安。陸遜因防曹兵偷襲,不得不率兵回師。他順江而下,星夜兼程,來到曾是吳王之妹投江的石首,於兩峰之空間屯下營來,暫作休整。誰知剛剛停馬解鞍,當夜有「蠻陌」之寇,蜂湧而從背後襲來。陸遜之馬因受驚躥入江中,天黑流急,無法救起,陸遜看到心愛的伴隨自己征戰不懈的戰馬,被滔滔的江水吞沒,一氣之下,把馬鞍和韁鞭亦投入江中,讓它隨馬流去。不料,陸遜離此去後不久,突然一夜之間,風雨大作、雷掣電閃,此地長出了一座淺峰,先現馬頭,後現馬身,再現馬尾,宛如陸遜的那匹戰馬,卧於兩山之間,把那龍蓋山和筆架山連了起來,此後,人們一度把它叫作陸馬山,後雙根據形狀,叫成馬鞍山
傳說之二:明代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張璧是石首人,他曾是就馬鞍山寫過一首詩,詩曰:「蔓出群峰詎可攀,峨然疊嶂倚雲端。(此二句寫山的現狀)舊傳蠻陌曾為冠,記得將軍此解鞍,投轡等閑空歲月,積塵從此起岡山。(此四句寫山形成的傳說 )馬頭流落江南岸,往事多訛問俗難。(此二句疑為訛傳不可考)」
張閣老詩中的意思,是以為此馬鞍山的形成和命名,多有訛傳,難以問俗了。這里的「問俗」恐怕就是指的民間傳說。
7崑山馬鞍山。山上有妙峰塔玉宇瓊台景色優美
4. 安徽省徽咨工程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安徽省徽咨工程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是2018-10-3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合肥市包河區馬鞍山南路760號綠地贏海國際大廈A座2016。
安徽省徽咨工程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111MA2T6KL83Q,企業法人黃勇,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省徽咨工程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工程造價專業咨詢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招標事務代理;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勘察設計;信息技術推廣;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咨詢;市場調查;工程項目申報事務代理及咨詢服務;工程監理;工程資料管理;儀器儀表、機電設備、通訊設備、實驗設備、一類醫療器械銷售;網站建設。(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安徽省徽咨工程咨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5. 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陳家杖子金礦床
陳家杖子金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南部,大興安嶺中生代岩漿火山岩帶的南端。20世紀60、70年代發現了一大批中型金礦床,這些金礦床類型主要是與太古宙綠岩有關的石英脈型或石英脈與蝕變岩混合型金礦床。1998年,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地質勘查開發院通過檢查1∶5萬化探異常,首次在該地區發現了陳家杖子隱爆角礫岩型金礦。
1 地質背景
1.1 區域地質
陳家杖子金礦床大地構造位置屬於華北地台北緣,內蒙古地軸東段,馬鞍山斷隆南端,北與大興安嶺褶皺系中南段相鄰,EW向的隆化-黑里河-葉柏壽斷裂與NE向的紅山-八里罕大斷裂在這里交會。區內被第四系廣泛覆蓋,太古宇建平群片麻岩呈殘留體形式分布在燕山早期花崗岩體中,混合岩化較強,總體走向近NE,構成本區老基底,為重要的礦源層(圖1)。礦區內未見大的岩體,脈岩較發育,有石英斑岩、流紋岩、英安斑岩和閃長玢岩等岩脈或岩株。區內構造以斷裂為主,褶皺次之。
本區岩漿岩主要岩石類型為中細粒黑雲二長花崗岩、細中粒黑雲母花崗岩、細粒石英閃長岩及隱爆角礫岩,並發育有流紋斑岩、英安玢岩等脈岩。陳家杖子金礦與該期構造-岩漿活動有關。本區前寒武系基底岩系為太古宇烏拉山群(建平群)角閃斜長片麻岩、變粒岩夾磁鐵石英岩及元古宇長城系石英粉砂質板岩、變質長石石英砂岩、烏拉山岩群岩石蝕變、混合岩化較強,具有金的高背景值:平均含金7.25×10-9,為區內金礦的礦源層之一。由於後期岩體的侵入,該群多呈殘留體分布,其總體構造線為EW向,是基底的總體構造格架。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帶呈NE向不整合疊加於基底岩岩系之上。
1.2 隱爆角礫岩體特徵
礦區內的金礦體均產於陳家杖子隱爆角礫岩體內,礦區范圍內已發現兩個隱爆角礫岩體,東山角礫岩體和西山角礫岩體(圖2),二者東西相距約300m。金礦體均產於西山角礫岩體內,東山角礫岩體內僅見金礦化。
陳家杖子隱爆角礫岩體(西山角礫岩體)的平面形態近半橢圓形,NE-SW向展布,其長軸約1000m,短軸約800m,出露面積約0.70km2,呈筒狀向下延深,已控制延深>720m,岩筒SE傾,傾角陡,剖面上略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狀。角礫岩體內有少量呈NE向的二長花崗斑岩脈及花崗岩脈。岩筒內的岩石爆破強烈,全部角礫岩化,由不同比例的角礫、岩屑、晶屑和岩石粉末組成。岩石的角礫含量一般為10%~30%,少數>50%;岩屑和晶屑是岩石的主要組成部分,含量一般為30%~70%;岩粉(膠結物)含量為30%~50%。礦區內的角礫岩由兩種隱爆角礫岩組成:早期隱爆角礫岩,出露地表,呈筒狀,是隱爆角礫岩筒的主體,岩性主要為灰白色蝕變含角礫岩屑晶屑凝灰岩;晚期隱爆角礫岩,主要為黑色隱爆角礫岩或含角礫岩屑晶屑凝灰岩,呈不規則脈狀,未出露地表。向深部有逐步增多趨勢,與早期隱爆角礫岩呈侵入接觸關系。二者的差別在於:前者呈灰白色;後者呈灰黑色、黑色,角礫含量相對較多,含鐵較高,泥化相對較強,以常含有泥化二長花崗斑岩角礫為特徵。兩種角礫岩均有金礦化,早期灰白色爆破角礫岩內的金礦化形成較早,主要集中在角礫岩筒的上部,在硅化-冰長石化-絹雲母化蝕變強烈地段礦化較好。晚期黑色隱爆角礫岩內的金礦化主要在深
部發育,在硅化-泥化-絹雲母化蝕變強烈地段金礦化較好。早期灰白色隱爆角礫岩的岩石類型有爆破集塊式角礫岩、隱爆含角礫岩屑-晶屑凝灰岩、隱爆晶屑岩屑凝灰岩等,以隱爆含角礫岩屑晶屑凝灰岩為主要類型。隱爆角礫岩石普遍遭受強烈的熱液蝕變作用,常見的熱液蝕變類型有絹雲母化、碳酸鹽化、硅化和泥化,其次為冰長石化、綠泥石化和綠簾石化。以絹雲母化和泥化最為強烈,一般隱爆角礫岩中蝕變絹雲母的含量可以達到10%~20%,部分達30%以上;其次為碳酸鹽化、硅化和冰長石化。在空間上,熱液蝕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分帶性。絹雲母化分布最廣,其分布范圍與隱爆角礫岩體主體的分布范圍一致。從隱爆角礫岩體中心向外,蝕變分帶為:中心部位為冰長石化和泥化帶,疊加硅化、絹雲母化和碳酸鹽化;向外為硅化和絹雲母化帶,疊加碳酸鹽化;邊部和接觸帶為碳酸鹽化帶,以較強碳酸鹽化為特徵,伴有弱的綠泥石化和水白雲母化。與金礦化密切相關的蝕變為硅化和冰長石化。泥化帶的分布比較特殊,主要分布在隱爆角礫岩體中心二長花崗斑岩脈發育的部位,尤其是在蝕變二長花崗斑岩脈中。與隱爆角礫岩的多次爆破相對應,金成礦具有明顯的多期多階段性特點。
圖1 陳家杖子金礦區域地質圖
(據王存賢等,2003)
Q—第四系;Ch—長城系石英岩、粉砂質板岩、變質長石石英岩;Ar2—中太古界斜長角閃片麻岩/變粒岩夾磁鐵石英岩、黑雲石英片岩;KB—隱爆角礫岩體;KBr—推測隱爆角礫岩體。
圖2 赤峰陳家杖子隱爆角礫岩型金礦地質簡圖
(據赤峰地質調查院資料修改,2002)
Q—第四系;Ar2—角閃斜長片麻岩、花崗片麻岩;
λπ—石英斑岩脈;ξπ—英安斑岩脈。1—隱爆角礫凝灰岩;2—隱爆角礫岩;3—震碎角礫岩;4—金礦體;5—斷層;6—硅化、冰長石化帶;7—硅化、絹雲母化帶;8—青磐岩化帶
2 礦床地質
2.1 礦體特徵
礦區已發現NE向金礦化帶內的近20個工業金礦體。礦化帶分布在隱爆角礫岩體的中西部,二長花崗斑岩脈的兩側,走向NE,與二長花崗斑岩脈的走向一致。礦化帶長320~360m,寬140~160m;走向30°~45°,傾向SE,傾角50°~60°。單一礦體厚0.41~15.86m,延長幾十至百米,向下延深幾十米至160m,呈脈狀、透鏡狀,部分變厚加富部位呈囊狀,部分礦體沿走向具分支復合收縮膨脹的現象。金品位一般為1.5×10-6~22.5×10-6,最高可達55.4×10-6;伴有銀、銅、鉛、鋅等有益組分。金礦體嚴格受裂隙密集程度控制,裂隙密集區與超淺成斑岩脈接觸地段,礦體的金品位往往高。
2.2 礦石特徵
常見的礦石結構有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粒狀、乳滴狀、交代殘余和壓碎狀;礦石構造主要有浸染狀、裂隙充填、塊狀、膠結角礫狀及團塊狀、細脈—網脈狀等。主要金屬礦物為黃鐵礦、毒砂、閃鋅礦、膠狀黃鐵礦,含少量黃銅礦、方鉛礦、黝銅礦等,硫化物含量一般在0.5%~3%之間,少數達10%~50%,甚至形成塊狀硫化物礦石。陳家杖子金礦的含金礦物主要為銀金礦,金礦物成色為300~720,平均540。金的賦存形式有包裹體金(約占金顆粒數的24%)、裂隙金(29%)和晶隙金(47%)。載金礦物主要為毒砂,其次為方鉛礦或閃鋅礦,幾乎所有的銀金礦均與毒砂有一定關系,且常與毒砂、方鉛礦、閃鋅礦連生。銀金礦的賦存形式以晶隙金和裂隙金為主,其次為包裹體金;金的選礦試驗表明,粒間金約佔42%,裂隙金約佔44%,包裹體金僅佔14%。
2.3 圍岩蝕變
主要有碳酸鹽化、絹雲母化、硅化、冰長石化、綠泥石化和綠簾石化等,近礦圍岩蝕變主要為硅化和冰長石化。冰長石化主要分布在隱爆角礫岩體的中心地帶,硅化相對較強的地帶也位於隱爆角礫岩體中心,向外廣泛發育泥化—絹雲母化。平面上岩石具有明顯的面型蝕變分帶,呈環狀或不規則狀分布,由岩筒中心向外為硅化—冰長石化帶,硅化-絹雲母化帶,青磐岩化帶,垂向上蝕變分帶不明顯。整個地表均呈強烈的土化及褐鐵礦化。
2.4 成礦期、成礦階段的劃分
成礦期次可分為熱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熱液期又分為4個階段,第一成礦階段的主要礦物是毒砂、黃鐵礦和少量自然金,毒砂碎裂結構發育,該階段溫度較高,毒砂生長成自形晶,有的成為六連晶的晶形;第二階段以閃鋅礦和自然金出現為特徵;第三階段多金屬硫化物階段是金形成的主要階段,金大多賦存在第二世代毒砂中,少量賦存在方鉛礦中;第四階段碳酸鹽開始大沉澱(表1)。
表1 內蒙古陳家杖子金礦成礦期次、成礦階段及礦物生成順序
註:
3 地球化學特徵
3.1 流體包裹體
礦化石英脈中只發現有氣液二相類型的包裹體。室溫下由氣泡和液體二相組成,氣液比在10%~60%之間變化,主要在20%~45%之間,極少數為45%~60%。包裹體的形態有菱形、橢圓形、長條形,也有不規則多邊形,一般為8~12 μm。成礦流體鹽度為1.22%~5.26%,集中在4%~5%(NaCl)之間;成礦流體密度最小值為0.63 g/cm3,最大值為0.88 g/cm3,平均密度是0.72 g/cm3。陳家杖子礦區成礦均一溫度范圍為180~380℃;主要集中在180~280℃,320~360℃兩個區間。320~360℃組溫度范圍為早階段(大致相當於成礦第一、二階段)硫化物-石英脈形成時的溫度,鹽度為4.03%~5.26%(NaCl,wt%),平均為4.47%。早階段伴有絹雲母化、硅化等熱液蝕變。180~280℃組溫度范圍為晚階段(大致相當於成礦第三、四階段)石英-硫化物脈及碳酸鹽脈形成的溫度,鹽度為1.22%~2.41%(NaCl,wt%),平均為1.68%。晚階段伴有冰長石化、絹雲母化、鐵白雲石化、泥化、晚期硅化及碳酸鹽化。
流體密度為0.63~0.88 g/cm3,平均為7.2 g/cm3。為低密度和低鹽度流體。成礦壓力為12.44~17.82 MPa,峰值在14~15 MPa范圍內。成礦深度為1.24~1.78km,平均1.48km。
3.2 硫同位素組成
δ34SV-CDT變化范圍為5.3‰~9.4‰,多數集中在5.3‰~6.7‰之間,極差4.1‰,均值為6.6‰(表2)。
表2 陳家杖子金礦硫同位素分析結果
註:測試單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數據據佘宏全等,2005。
3.3 氫氧同位素
陳家杖子金礦主要岩石的全岩氧同位素和脈石英內流體包裹體的氫氧同位素組成測試結果見表3。其中,小松樹溝是陳家杖子金礦西南約4km處的石英脈型金礦點。隱爆角礫岩和花崗岩的氧同位素是全岩樣品。
表3 陳家杖子金礦氫氧同位素測試結果
續表
註:測試單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數據據佘宏全等,2005。
3.4 鉛同位素
鉛同位素特徵見表4。
表4 陳家杖子金礦主要礦石及圍岩鉛同位測試結果
註:測試單位為核工業部北京地質研究院。數據據佘宏全等,2005。
3.5 鍶、釹同位素
表5列出了礦區主要含礦岩石及鄰區相關岩石的Sr,Nd同位素測試結果。
4 礦床成因
綜上所述,內蒙古陳家杖子金礦屬隱爆角礫岩型。
表5 陳家杖子金礦主要含礦岩石及鄰區岩石鍶、釹同位素組成
註:測試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晚中生代火山岩數據引自周新華等,2001;Hn-12樣品的數據引自韓慶軍等,1999,數據據佘宏全等,2005。其年齡數據為麻粒岩包體紫蘇輝石的K-A r年齡;Chl-5,C h l-6樣品采自柴胡欄子輝石閃長岩,年齡數據為母岩閃長岩侵位年齡。計算參數:原始地幔87Sr/86Sr=0.7045,球粒隕石均一儲庫現代值143Nd/144Nd=0.512638,147Sm/144Nd=0.1967,現代虧損地幔144Nd/143Nd=0.51315,147Sm/144Nd=0.2136。
參考文獻
霍亮,李碧樂,黃勇等.2007.內蒙古赤峰陳家杖子金礦床礦物學特徵及成因.黃金,28(10):4~10
佘宏全,張桂蘭,張德全等.2005.赤峰陳家杖子隱爆角礫岩型金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徵與成因.礦床地質,24(4):373~387
王存賢,楊文華,黃佔起.2003.內蒙古陳家杖子金礦地質質特徵及資源潛力.地質與資源,12(3):25~31
王喜寬,王忠,李世寶等.2007.內蒙古陳家杖子金礦的地質地球化學找礦模式.地質與資源,16(3):161~166
(李傑美、王美娟編寫)
6. 我記得我的身份證尾數4個數字5816 和名字黃勇 能幫解決前面的安徽字嗎
如果你能夠知道你辦身份證時的戶籍地就能,比如:
安徽省各個市的身份證號碼開頭幾個區號
340101 市轄區
340102 瑤海區
340103 廬陽區
340104 蜀山區
340111 包河區
340121 長豐縣
340122 肥東縣
340123 肥西縣
340200 蕪湖市
340201 市轄區
340202 鏡湖區
340203 弋江區
340207 鳩江區
340208 三山區
340221 蕪湖縣
340222 繁昌縣
340223 南陵縣
340300 蚌埠市
340301 市轄區
340302 龍子湖區
340303 蚌山區
340304 禹會區
340311 淮上區
340321 懷遠縣
340322 五河縣
340323 固鎮縣
340400 淮南市
340401 市轄區
340402 大通區
340403 田家庵區
340404 謝家集區
340405 八公山區
340406 潘集區
340421 鳳台縣
340500 馬鞍山市
340501 市轄區
340502 金家莊區
340503 花山區
340504 雨山區
340521 當塗縣
340600 淮北市
340601 市轄區
340602 杜集區
340603 相山區
340604 烈山區
340621 濉溪縣
340700 銅陵市
340701 市轄區
340702 銅官山區
340703 獅子山區
340711 郊 區
340721 銅陵縣
340800 安慶市
340801 市轄區
340802 迎江區
340803 大觀區
340811 宜秀區
340822 懷寧縣
340823 樅陽縣
340824 潛山縣
340825 太湖縣
340826 宿松縣
340827 望江縣
340828 岳西縣
340881 桐城市
341000 黃山市
341001 市轄區
341002 屯溪區
341003 黃山區
341004 徽州區
31 歙 縣
32 休寧縣
33 黟 縣
34 祁門縣
341100 滁州市
341101 市轄區
341102 琅琊區
341103 南譙區
341122 來安縣
341124 全椒縣
341125 定遠縣
341126 鳳陽縣
341181 天長市
341182 明光市
341200 阜陽市
341201 市轄區
341202 潁州區
341203 潁東區
341204 潁泉區
341221 臨泉縣
341222 太和縣
341225 阜南縣
341226 潁上縣
341282 界首市
341300 宿州市
341301 市轄區
341302 埇橋區
341321 碭山縣
341322 蕭 縣
341323 靈璧縣
341324 泗 縣
341400 巢湖市
341401 市轄區
341402 居巢區
341421 廬江縣
341422 無為縣
341423 含山縣
341424 和 縣
341500 六安市
341501 市轄區
341502 金安區
341503 裕安區
341521 壽 縣
341522 霍邱縣
341523 舒城縣
341524 金寨縣
341525 霍山縣
341600 亳州市
341601 市轄區
341602 譙城區
341621 渦陽縣
341622 蒙城縣
341623 利辛縣
341700 池州市
341701 市轄區
341702 貴池區
341721 東至縣
341722 石台縣
341723 青陽縣
341800 宣城市
341801 市轄區
341802 宣州區
341821 郎溪縣
341822 廣德縣
341823 涇 縣
341824 績溪縣
341825 旌德縣341881 寧國市
7. 有沒有山叫做馬鞍山如果有的話,那馬鞍山在哪個城市
1、甘肅正寧縣馬鞍山
甘肅省馬鞍山位於正寧縣宮河鎮西面3公里的山上。 傳說山形是天神化的,孫行者大鬧天宮時玉皇大帝為了收買他,給他封了個弼馬溫。孫悟空不曉得此為何等職銜,官屬幾品,一問左右才知是個管馬的,是天宮最小最不起眼的官。老孫怒氣難忍,一下甩掉烏紗,回花果山做他的「齊天大聖」去了。這一下,無人管的天馬便得了自由,滿天飛奔,有一匹正沖出南天門的灰馬,看到東南方向有一汪清凌凌的池水,一高興便縱身洗將起來,濺出的小泥點落下來不一會就成了座馬鞍形的山。後來就把這山叫作馬鞍山。沿山道峰迴路轉,穿過碧翠的山腰,走過花葉掩映的山林,來到溝底,眼前豁然亮出一個綠油油、清亮亮的攔溝大壩。清風徐徐,壩中錦鱗飛躍,碧波鱗鱗,水面如綢,似鏡反光,整個山形、草木花葉全倒映水中。天光水色,被點點游魚縱橫穿梭成一幅翡翠色的綾帕。壩里已投放20多萬尾魚苗,最重的已達10多斤。真是旱塬山溝里的「小江南」。遊人尚且流連忘返,當年縱身洗滌的天馬豈能捨得離開
這座山遠看又象一匹高頭大馬。據說很早以前,有人在馬脖子似的山上修莊子時,挖出一根碗口粗的蘆皮條,用刀子割不斷,用斧頭砍不下,卻用一隻冰草葉子一割就斷了。割斷蘆皮條後,裡面鮮紅的血汩汩流個不止,把周圍沖了一條深深的溝壑,人們便把這條溝取名紅溝。從此以後,年年都在長高的馬鞍山就長得慢了,如果不注意,還看不出它在長呢!因為它的總血管被割斷了,它肚子里的金馬駒跑到對面的公雞山去了,所以公雞山比馬鞍山長得高了。 如果來得恰逢其時,就會被馬鞍山的秀麗景色吸引得神魂出竅。走出王錄村旱塬的盡頭,忽然地形一低,便像乘坐上一幅馬鞍形的山。極目四望,梨白桃紅杏粉柳綠。白的無瑕,纖塵不染;紅的冒火,灼灼生焰;粉的紅白相間,如描似畫;綠的油亮,惹人憐愛。也許花草樹木都有一腔迎春的心事要放,才不約而同地先著花後綻葉。這一山一嶺的花海里,一行一行的油松翠柏,一層一層的鵝黃漸綠的柳林,在呼呼山風里,似乎整個馬鞍形都抖鬃揚蹄,急欲騰飛。這活脫脫一幅馬鞍的山型上,乘坐著誰呢?是英姿勃勃的春天,是一個春意盎然的時代。不論是誰,都心曠神怡,脫口而出:「好一個神山!」
馬鞍山是個林場,其實最神奇的是這林場還是「穆桂英」整修成的。在鑼鼓喧天的1958年,由千萬「穆桂英」組成的婦女兵團,來到馬鞍山,修渠打壩,挖坑育苗,栽樹種草,才留下這芳草萋萋、綠樹遮天蔽日的馬鞍山。馬鞍山林場從1958年創辦起,就開始封山治理,育苗造林,幾乎未停止過。國家當年為馬鞍山林場投資7400元,總投入258000個工日。現在總經營面積3500多畝,有各種林木30多萬株,其中各類果樹4萬多株,育苗35畝,有固定資產11萬元。
其實馬鞍山真正的神話還是革命的神話,馬鞍山精神還是紅軍的精神。早在1937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為了策應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以建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第一軍團政治部主任鄧小平就住在馬鞍山上的王錄村。馬鞍山,又從鄧小平馳騁疆場時騎的那匹神駒身上獲得了靈性,使紅軍精神代代相傳。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馬鞍山村民以飽滿的熱情,沖天的干勁,治山不止,造林不停,硬是用手上脫下的一層層肉皮換來了齊刷刷、平展展的層層梯田,大部分育林地都栽上了樹,經濟林全部予以嫁接,對老品種也進行了改良。杏樹主要有:正寧接杏、曹杏、禮泉梅杏等。桃樹有春蕾、雪桃、正寧肖水桃、白鳳桃、黃甘桃、大久保等。梨樹有蘭州軟兒梨、長把梨、碭山酥梨、香蕉梨、冬梨等。蘋果有惠民、智技富士、北斗、玉林、新喬納金、秦冠等。核桃有綿綿核桃、隔年核桃、薄皮核桃、露仁核桃。還有杏李子、桃李子、美國李子、晉棗、大圓棗等。用材林多以刺槐、中槐、鑽天楊、山楊、椿樹、楸樹、泡桐為主,每年收入都在三四萬元,並會逐年增長,總造價可達百萬元。好呵,馬鞍山!真是天馬風范、天馬精神!祝願天馬抖擻,生機勃勃,天馬騰飛,奔向光輝的未來。
2、香港沙田區馬鞍山
馬鞍山(Ma On Shan),屬於香港十八區的沙田區,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位於烏溪沙的青年營,數十年來都是度假及小學旅行的勝地。現在馬鞍山則是大型住宅所在地。區內同名山峰馬鞍山有兩個山峰,較高的俗稱馬頭頂,高702米,它是新界東部最高的山峰,而副峰為牛押山,六百多米高,兩峰之間形成一條很長的弧線,形如馬鞍,故被稱為馬鞍山。根據王崇熙新安縣志(卷四)亦提及馬鞍山名字源由:「馬鞍山在縣東八十里,枕東洋,形如馬鞍。」
馬鞍山最初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居民從事農業、漁業等傳統鄉村經濟活動。近代日本企業來到這里開采磁鐵礦,使馬鞍山頓時成為工業重鎮,鼎盛時期有幾千個工人在此居住。但到了19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新市鎮發展等事件,開礦成本大增,加上港英政府決定開發馬鞍山為新市鎮,礦場也隨之在1976年結束。現在,經過政府幾十年的努力,馬鞍山成為屋邨、商場林立的大型住宅區。
馬鞍山三寶:
鐵礦:馬鞍山鐵礦藏量估計超過7,000,000噸,1950至70年代開採的鐵礦主要出口至日本。
杜鵑花:香港杜鵑(Hongkong Azalea Rhododendron)於1851年在香港發現,但被誤認作另一品種,直到1930年才以香港命名為新種。花期在四月,花白至淡紅色。僅見於馬鞍山及其他幾處地點。馬鞍山其他品種的原生杜鵑還有毛葉杜鵑(Champion's Rhododendron)、華麗杜鵑(Mrs. Farrer's Rhododendron)、羊角杜鵑(Westland's Rhododendron)、南華杜鵑(South China Rhododendron)和紅杜鵑(Red Azalea)。2006年開始由沙田東—分區委員會、沙田民政事務處、土木工程拓展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馬鞍山民康促進會、九廣鐵路公司、沙田區中學校長會及沙田區小學校長會聯合舉辦「馬鞍山杜鵑花節」,推展杜鵑花成為馬鞍山的地區象徵,活動包括在綠化帶及屋苑種植杜鵑花、攝影及繪畫比賽及展覽等。
黃麖:實為赤麖或赤麂(Muntiacus muntjak),台灣稱為山羌,小型偶蹄目鹿科麂亞科動物,生長於華南地區包括香港,西至印度、巴基斯坦及阿富汗,雄性有小角及獠牙,喜棲息於樹林內及高草叢中,以樹葉和地下根或莖作食物,間中會吃樹皮,獨居,當受驚時或繁殖季節都會發出一種奇怪的叫聲,俗稱鳴鹿(Barking Deer),生性膽小,香港曾有被困的赤麖於圍捕時活活嚇死的紀錄。
3、廣西柳州市馬鞍山
廣西馬鞍山雄峙於柳州柳江南岸,東西走向,長約1500多米,海拔270米。山形東西峰突兀,中間凹,形似馬鞍。登上山頂,回環若襟帶的風光盡收眼底,大有「群山生足下,雲氣漫胸前」之感。唐宋以來,馬鞍山就是柳州名山,是歷代著名游覽勝地。山西側如合掌的「梓 岩」為道教遺址,有梓 帝君神龕和「黑肌而赤脈」的棋盤石,傳說八仙中的漢鍾離和呂洞賓在此對弈,並在岩口留下仙人腳印,岩間有許多題詠刻石,宋朝方信孺「釣台」篆書摩崖、王安中《新殿記》摩崖均立於此。前臨古靈泉背靠梓 岩的靈泉古剎在宋代寺院中稱為「廣右第一」。山北近山頂處儼若廣廈的仙弈岩,面積約300平方米,洞口高朗寬敞,洞內鍾乳石形成的石柱、石幔、石花似人狀物,千姿百態。唐朝柳宗元對此曾有詳細的生動的描述。
4、貴州長順縣馬鞍山
貴州馬鞍山位於長順縣,海拔1444米,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距縣城27公里,馬鞍山腳即廣順鎮。明代前馬鞍山稱為馬嶺,清代改稱天馬山,書寫天馬呈圖,民國以後統稱為馬鞍山。
馬鞍山可作為廣順歷史的見證之一。據《廣順州志》記載: 「《一統志,金築廢司》注引、 《黔記》:明洪武四年酋長密定歸順、罷金築府置金築長官司於斗笠寨,永樂十一年密定子得珠遷於馬嶺(即馬鞍山)之陽,曰壩寨,即今州治也。」可見馬鞍山在當時就很有名氣。
山上原建有碑亭,順北山脊有數百石階,樹木森森,百年茂密。清嘉慶六年二月廿肅武威縣19歲進士張澍到廣順任知州,曾登山考察作記,在其所著的《續黔書》卷六中,有一篇《長壽草》提及馬鞍山。內容如下:
廣順署後即馬鞍山,古樹叢林,虯蟠雲結,而懸崖峭陂,尤饒奇草。鬱郁蔥蔥,要皆神農磨唇之所未嘗,壯武《博物》之所未志也。見有葉舒如梅瓣者,圓莖修枝,枝即抽於葉心,枝各一花,花分五瓣,色深碧,中蕊須猩紅,亭亭倩秀,不與群草伍。問之小隸,對曰「長壽草也」,聳然異之。夫員邱有不死之樹,食之延壽,郭景純遊仙之所詠也,洛陽光明殿前,有長生樹二株,晉華林園植長生樹二株,皆樹也。惟《周髀算經》言「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花。漢武時日支國獻活人草三莖,死孝將草覆面即活.」又《河圖玉版》雲「防風之二臣,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哀之,乃拔共刃,療以不死之草。是皆奧窟真宅,靈岳名山,乃產此嘉卉,供仙夫之餐。黔蠻鄉也,毒霧淫霖,蒸生野莽,蔓延充塞,道弗難行,每思如雉氏法,刈夷蘊崇之矣。無論無朝虹之垂輪,芳苡之戲鳳,洞冥之燭夜,望舒之隨時,吉雲之飼纖離馬,地日之招三足烏,即卻睡迎涼之葉,護門懷夢之,組輪布帛之英,功德文章之秀:概未之見,顧安得長壽名葩,媲祖州返魂之香,驂瓊苑養神之芝哉?或異域音訛稱偽,未可知也。然聞今廣西柳州,亦有不死之草如茅,食之多壽。此草疑即《山海經》之草雲。
張澍所說的長壽草,確是馬鞍山生長,當地人稱「吊蘭花」。1993年據專家考察,認為馬鞍山喬灌木的生態隔層,是國際上至今尋找的研究標本。故此,馬鞍山作為文物保護有其重要的研究價值。
1984年8月1日長順縣人民政府以長政字(1984)42號文公布其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湖北石首市馬鞍山
「綉林十景」之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城內龍蓋山與筆架山之間,形如馬鞍而得名。傳說之一:三國時,東吳年輕的大將陸遜,首次領兵與蜀漢交鋒,黃勇病況善戰,智謀超人,一舉攻破了劉備的七百里邊營,取得驍亭夷陵之戰的大勝。殺得劉備敗退白帝城,惶惶不安。陸遜因防曹兵偷襲,不得不率兵回師。他順江而下,星夜兼程,來到曾是吳王之妹投江的石首,於兩峰之空間屯下營來,暫作休整。誰知剛剛停馬解鞍,當夜有「蠻陌」之寇,蜂湧而從背後襲來。陸遜之馬因受驚躥入江中,天黑流急,無法救起,陸遜看到心愛的伴隨自己征戰不懈的戰馬,被滔滔的江水吞沒,一氣之下,把馬鞍和韁鞭亦投入江中,讓它隨馬流去。不料,陸遜離此去後不久,突然一夜之間,風雨大作、雷掣電閃,此地長出了一座淺峰,先現馬頭,後現馬身,再現馬尾,宛如陸遜的那匹戰馬,卧於兩山之間,把那龍蓋山和筆架山連了起來,此後,人們一度把它叫作陸馬山,後雙根據形狀,叫成馬鞍山
傳說之二:明代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張璧是石首人,他曾是就馬鞍山寫過一首詩,詩曰:「蔓出群峰詎可攀,峨然疊嶂倚雲端。(此二句寫山的現狀)舊傳蠻陌曾為冠,記得將軍此解鞍,投轡等閑空歲月,積塵從此起岡山。(此四句寫山形成的傳說 )馬頭流落江南岸,往事多訛問俗難。(此二句疑為訛傳不可考)」
張閣老詩中的意思,是以為此馬鞍山的形成和命名,多有訛傳,難以問俗了。這里的「問俗」恐怕就是指的民間傳說。
6、江蘇省崑山市馬鞍山
在崑山市西北部。因形狀如馬鞍,俗稱馬鞍山。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辟為公園,1936年改名『「亭林公園」,以紀念邑先賢顧炎武(亭林先生)。建國後.建革命烈士墓,辟花圃、動物園,並改名為玉峰山。玉峰山方圓1.5平方公里,海拔80米。萬頃平疇,一峰獨秀,素有「真山似假山」的說法。山上有孽雲峰、老人峰、紫雲岩、試劍石、群求石、鳳凰石諸勝,有棲霞、桃源、抱玉、長陽等洞。峰頂有華藏寺、凌霄塔、文筆峰、玉清亭和妙峰石塔(宋治平石幢),半山有仙鶴亭、半山亭和林跡亭(內有林則徐手書對聯石刻),山下有宋詞人劉過墓及東齋、明文華閣大學士顧鼎臣崇功祠、辛亥革命烈士朱談談紀念碑等。山中產玉石(昆石),潔白晶瑩,玲瓏剔透,是國石佳品,玉峰山的名稱即由此而來。古有唐孟郊、張枯詩及宋王安石和詩,稱「山中四絕」。園中松柏成蔭,奇花異卉有聚八仙瓊花、天竺名種並蒂蓮等。
7、山東淄博市馬鞍山
馬鞍山位於淄川區淄河鎮,主峰海拔618米,總面積25平方公里,是集歷史文化、革命傳統教育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名勝風景區。該山山峰奇險,形若馬鞍。峰頂險峻峭立,巍然壯觀,山下淄河奔流,似玉帶繞身。有三泰山,東有卧佛須面,西有端座彌勒佛,巨石形象且從不同方向顯現不同頭像,真乃天作之美。1997年馬鞍山被省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市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成為淄博市旅遊定點單位;1995年被定為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定為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馬鞍山風景區屬魯中隆起斷陷地塊,泰沂山脈北麓,淄河流經風景區西南入太河水庫,水質清冽,終年不涸,山區交通便利,辛(店)泰(安)鐵路縱貫風景區。向南有淄河源(泉)路到博山、沂源。向北有香壩路去臨淄,向西有淄(川)幸路。淄川有公共汽車直抵淄河鎮。風景區內以馬鞍山為首,奇峰林立,險峻挺拔,如蓮花山、鹿角峰、九十九頂岳陽山等。這里有清泉終年噴涌,如西股村的神賜靈泉、雙泉村的夢泉、聖水觀的聖水泉、馬鞍山的飲馬泉等。這里峰巒疊嶂,風景秀麗,自然景觀美不勝數。馬鞍山原為齊國邊關重寨,西峰馬尾處建有齊長城遺址和古代兵營遺址。1942年的馬鞍山保衛戰更是震驚全國,抗日英雄威震敵膽的壯舉給該山塗上了一層濃重的悲壯色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保存完好的戰斗遺址,新建的紀念堂、展覽廳、烈士群雕,以及在東峰百米高懸崖上的八路軍頭像"英雄魂",形象逼真,浩然正氣,象徵著在馬鞍山戰斗中犧牲烈士的英勇斗爭精神。
7、安徽省肥東縣馬鞍山
馬鞍山位於店忠路33公里處東側,緊鄰店忠路,面積280畝左右,海拔高度73.4米,東南與巢湖市忠廟鎮接壤,西與四頂山遙遙相對,北依羊羚山,距巢湖水面近在咫尺,離姥山島僅3.5公里之遙,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山上林木蔥蘢,枝繁葉茂,四季常青,林木覆蓋率高達80%,生態環境十分優美。白鷺、斑鳩等珍稀鳥類繁多,且常年棲息在此,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理想的居住場所。馬鞍山林木、林地所有權為肥東縣長臨河鎮湖光村、萬石村所有。山麓現有40多戶村民居住,居住人口120人。
8. 縣安監局和縣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什麼關系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一點關系都沒有!安監局是主管生產安全的,有執法權。安監站就是城建局下設的一個二級機構!他是專管建築安全,混凝土石塊試壓就是那裡!安全監督站是沒有權利執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