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公公是工商局幹部已經退休快10年今年我和他兒子結婚說國家規定只能辦1桌酒席請大家幫忙是真是假
這幾年公務員婚喪嫁娶請客管得緊倒是的確有。
2. 桂平工商局的事業編制有制服嗎
2004年2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通知,三類人員不得穿著工商制服,即凡是辦(市場)管(市場)脫鉤中的分流人員、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所屬事業單位人員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非在編人員,一律不準穿著工商制服。因此,按規定工商局的事業編制人員不發制服。
但是,有一些市、縣(區)工商部門對制服的著裝管理不嚴,對凡是在編的正式人員,不管是行政編制(公務員)還是事業編制(職工),都發放制服以便於管理工作,這是可以理解的。
3. 工商局是不是行政機關
屬於行政機關。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同級人民政府的職能機構,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行政轄區內的。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對同級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其業務工作接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監督與指導;市(含地、州,下同)、縣(含縣級市、市轄區、自治縣、旗、自治旗、礦區、林區、特區,下同)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同級人民政府的職能機構,負責本行政轄區內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對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並報告工作,業務工作接受上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導。
(3)桂平工商局召開擴展閱讀:
工商局性質和基本任務:
一、性質
根據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國務院在1994年1月5日批準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中指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國務院主管市場監督管理和市場行政執法的職能部門。這是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性質的高度概括。
二、基本任務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基本任務是:確認市場主體資格,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商品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參與市場體系的規劃、培育;負責商標的統一注冊和管理;實施對廣告業的宏觀指導;監督管理個體、私營經濟,指導其健康發展。
參考資料:網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4. 工商局 垂直領導機構
省以下是垂直領導,下一級機關的負責人人事任命和經費劃撥,人員工資歸省里管。
5. 市工商局局長在行政十八級中屬於什麼級別
縣級市來的局長屬於科級,地級市自的局長屬於處級,直轄市的局長屬於廳級,國家工商總局的局長屬於副部級。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
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四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常見的股所級(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職級,是一種習慣的稱呼,屬於地方行政級別。
(5)桂平工商局召開擴展閱讀:
職務與級別
(一)國家主席:一級;
(二)國務院總理:一級;
(三)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四至二級;
(四)部級正職,省級正職:八至四級;
(五)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十至六級;
(六)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十三至八級;
(七)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十五至十級;
(八)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十八至十二級;
(九)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二十至十四級;
(十)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二十二至十六級;
(十一)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二十四至十七級;
(十二)科員:二十六至十八級;
(十三)辦事員:二十七至十九級。
6. 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商局的區別是什麼
1、工商局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簡稱,性質是一樣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是負責內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容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2、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國家為了建立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等機關,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對市場經營主體及其市場行為進行的監督管理。
3、建國初期,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內有中央外資企業管理局和中央私營企業管理局,1953年兩局合並,改稱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10年動亂中並入商業部。1978年9月重新恢復,改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4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7. 誰知道桂平市工商局的投訴電話啊
如果找環保局,可以打12369這個電話投訴,不需要寫信。
KTV的雜訊污染不是由工商局管,是環保局或者城管部門管,在深圳是城管負責的,只要是使用高音喇叭或者低音炮,城管就可以扣音箱。建議你向當地信訪局投訴,信訪部門會把投訴件轉正確的職能部門處理,並要求限期答復投訴人。
相關法律,供你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三條 新建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邊界雜訊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不符合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準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核發文化經營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核發營業執照。
經營中的文化娛樂場所,其經營管理者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使其邊界雜訊不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第四十四條 禁止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的方法招攬顧客。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決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行使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權的,從其決定。
8. 工商行政管理局改名為啥
1、體制改革,很多地方自下而上搞試點,以區縣級為單位,一些地方將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質量監督局「三合一」為「市場監督管理局」。
2、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包含了原來三個部門的職能,行使市場監督管理職能,具體包括了登記注冊(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有些地方下放了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安全監管、葯品醫療器械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商標廣告監管、標准計量、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
3、這種自下而上的探索確實有助於尋找合適的市場監管模式,但也有諸多問題。其一,基層合並,國家級,省市級仍然是多頭管理,造成向上的渠道不暢,甚至交叉混雜。各個口子都來布置任務,統計報表,在執法文書的要求上又存在差異,需要法制科同事進行大量工作。
4、其二,基層工作難度大大增強。原先的質監、食葯局僅在區級設立,原工商部門在鎮級卻設有基層分局,合並後盡管有質監、食葯人員下放到基層,但仍然是無法滿足需要。以答主所在分局來說,管轄三個鎮,注冊經營戶2萬3千多,原先17個成員,9個作為片區巡查監管員。
5、合並後,分過來一個質監的,一個原衛生所的,又調走一個,退休一個。同樣的人數,卻增加了醫療器械、特種設備、化妝品葯品等等監管工作,而分局人員僅3人35周歲以下,一半的人都已50歲向上,對於新的工作要求根本沒有能力再去學習。
6、總之,在國家級、省市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存在,市場監督管理局不存在(也有些地方開始了市一級的合並)區縣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與質監局、食葯監合並為了市場監督管理局。
9. 地方的工商局與當地政府是什麼關系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地方政府主管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職能部門。也就是說它是當地政府的組成部分,跟人事局、檔案局一樣。但它同時又是省直機關,也就是說省工商局垂直管理。因此,當地政府對其領導權不充分。像海關、國稅這種中央垂直管理的,地方政府就更無法染指了。
10. 公務員身份調到工商局工作還是公務員身份嗎
公務員屬於政府序列,當然是公務員,本人就是工商機關的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