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購房定金不退怎麼辦法律有哪些規定呢
很多購房者在購買商品房時會碰到這樣的情況,開發商要求先簽訂《房屋認購書》,並設置定金條款作為締約的擔保。買受人若不能在約定時間內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開發商在期滿時不再保留該房且不予退還定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我們先來看看相關的法律規定。
一、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2、《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即若是買受人因自身原因放棄購買的,則不履行約定義務的買受人無權要求返還定金,若是由於出賣人違約不出售該房屋的,那麼接受定金的出賣人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如果雙方當事人因為對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主要條款不能協商一致而無法簽訂合同時,任何一方都不存在違約行為,出賣人應把定金全數返還買受人。
二、解決途徑
消費者在購房時一定要慎重交定金,建議把它改為「訂金」或「預約金」。如果碰到出賣人因當退還定金而不退的情況,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與出賣人協商解決
2、找村(社區)調委會出面調處解決。
3、撥打12315舉報
4、向法院起訴
以上為買房定金相關的知識,購房者在交定金時一定要慎重。
❷ 關於買房定金的問題
按照《擔保法》規定定金一般不能超過總房款的20%,如果超過肯定是違規的。上次也有退購房定金的煩心事,最後人家推了VXGZH"購房權益維護社」在他們那裡專業的指導和操作下成功拿回了定金。
❸ 購房退定金問題
簽訂購房合同後,如果無法辦理按揭貸款,需要區分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合同對此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
合同沒有約定的,如果是因購房人的責任造成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如果是因賣房人責任的,賣房人要雙倍返還定金。
擔保法
第八十九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❹ 買房交定金注意事項:當心意向金變定金
買房不易,除了買完房子要背上沉重的房貸外,簽合同時還可能因為定金,訂金分不清楚而被銷售人員給繞進去。今天購房指南就通過案例來講一下購房定金那些事兒。
案例:
故事主人公:薛子曼
年齡:32周歲
學歷:本科
持有房產:哈爾濱2居室
心得體會: 購房交易貓兒膩多,房奴日子不好過
在進行房屋買賣的時候,開發商或者中介會要求購房者支付「訂金」或者「意向金」,但是開發商將「意向金」變成「定金」的花樣層出不窮,購房者們也是防不勝防,這不,哈爾濱的薛女士就遇到了「意向金」被變成「定金」的貓兒膩事件。
今年初的時候,薛女士與丈夫打算告別蝸居了3年的出租屋,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經過多次看房,夫妻二人相中了一處樓盤的商品房,大兩居,朝南,當時看施工圖的時候,客廳帶有大陽台,還有角窗,採光很好,二人很是滿意,,薛女士當即就交了2萬元「意向金」,並簽訂了購房合同,售樓處的工作人員表示意向金是可以退還的。
經過幾年打拚,夫妻倆本以為可以順利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可是就在驗房的時候,售樓處承諾的角窗不見了,薛女士要求開發商退還2萬元「意向金」,誰知工作人員說已經交了的「定金」退不了。「當初明明說的是『意向金』,怎麼就變成定金了呢?」薛女士跟售樓處理論了起來,開發商辯稱:商品房買賣合同里沒有角窗這一條款,並且售樓處工作人員的口頭承諾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故屬於違約。
無奈,薛女士向當地工商局投訴,工商局出面調解,薛女士表示:「售樓處承諾房間有角窗,但是現在新房裡說好的角窗沒有了,開放商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並且當時我把售樓處說的話都錄了下來,算是售樓處口頭承諾的證據。」不過開發商堅持自己沒有違約,雙方調解陷入僵局。經過4次調解,雙方終於達成一致:薛女士夫妻可獲得5000元購物卡,並免交1年物業費。
事後薛女士表示,自己對意向金跟定金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當時急於買房,就沒太在意這個問題,這次吃一塹長一智,現在見到要買房的親戚逢人必說自己的經歷,「沒辦法啊,大傢伙都是平常老百姓,好不容易要買套自己的房子,誰遇到這種事都會心煩,但是防不勝防啊。」薛女士感慨道。
後記:
想必不少人都像薛女士一樣,對文中的定金、意向金不了解,其實除了這兩個還有一個就是訂金。
定金、訂金、意向金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定金
定金是一個規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當事人為確保合同的履行而自願約定的一種擔保形式。在房屋買賣交易中,買家履行合同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若買家不履行合同,無權要求返還定金,賣家不履行合同的,應雙倍返還定金。
我國《擔保法》還規定:定金應以書面形式約定,不得超過主合同的標准額的20%。當事人一旦以書面形式對定金做了約定並實際支付了定金,即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訂金
訂金並非一個規范的法律概念,實際上它具有預付款的性質,是當事人的一種支付手段,並不具備擔保性質。商品房交易中,如買家不履行合同義務,並不表示他喪失了請求返還訂金的權利;反之,若發展商不履行義務亦不須雙倍返還訂金,但這並不意味著合同違約方無須承擔違約責任。
意向金
意向金,他不是定金也非訂金,嚴格的說他不是一個法律概念,意向金的支付只是買方購買房屋的意願表示。在意向金沒有轉為定金之前,購買人隨時可以拿回意向金。
綜上可以看出,只有定金真正具有法律效力,另外兩個「金」都只是沒有法律規范的概念。就上面薛女士的經歷來說,售樓處採取意向金的銷售方式,目的是以意向金可退還為借口來掌握客戶,甚至以定金名義進行強制交易。其實不僅是新房,二手房交易中,意向金轉定金的議價方式,已經逐漸成為國內的行業慣例。意向金轉定金後,上下家任何一方違約或中介方"一房二介",都應當承擔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賠償責任。這對於購房者來說是不利的。
看到這里,小融覺得購房者們真是不容易啊,背著房貸成為房奴不說,買房的時候還要應對各種貓兒膩。用范大廚的話來說就是:防不勝防啊!
購房指南建議購房者在簽訂購房合同、交納定金前,要詳細了解購買房屋的有關信息,確定購買後,認真閱讀合同內容,再簽訂合同。需要注意的是,售樓員的口頭承諾沒有法律效應,為了防止銷售商反悔,消費者一定要將這些承諾落實在購房合同中,同時要明確自己交的到底是「定金」還是「意向金」,這樣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權益。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2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❺ 購房定金問題!急 啊!
可以要求退的。按照規定在沒有取得預售房許可證前都不能以排號、登記、誠意金等形式的收費形為(現實中或多或少也許都有這種情況)。所以你完全可以要求開發商返還10萬,甚至可以向房管和工商部門投訴(但一般開發商都有這些相關部門或多或少有些聯系)。如果投訴按正常情況下,還會對開發商有行政處罰。
❻ 通過工商局如何向開發商索回購房定金
要找工商部門幫你把已經交納的購房定金退回來,你必須要取得開發商在出售商品房的過程中存在欺詐或合同有霸王條款內容的證據,至於說你說的銷售信息的問題,我認為不能作為欺詐的理由,我認為你做好在開發商宣傳上找證據,就是說他們在出售商品房前所做的承諾或所描繪的藍圖與現實中該商品房的出入太大,這是其一;其二,看開發商是否在房屋建設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或擅自改變房屋設計、結構等問題;其三,在你們簽訂合同的條款中是否存在有霸王條款的內容,如在購買商品房時要求的其他附加條款。總之,在簽訂預售合同並交納定金後是不能隨便毀約的,如果毀約,毀約方交納的定金是不能收回的,這是合同法為保障合同雙方的權利的法定規定,開發商在沒有上述我所列舉的不法行為的情況下,他是可以不退還你的定金的。
❼ 購房定金問題12315投訴有用嗎
可以 也可以用法律武器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