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發生在廣州上的重大事件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位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北部,瀕臨南海,為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是中國南方最大城市。
廣州歷史悠久,周朝時,楚國派大臣來到這一"百越"人聚居的地方,"百越"歸服於楚時稱楚庭。周赧王時,在南海之濱築城,稱南武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任囂率兵統一嶺南,設立南海都,廣州當時稱番禹。任囂任南海郡尉,築番禹城,俗稱"任囂城"。這是一座小城,在今廣州倉邊路舊倉巷一帶。漢初,趙倫接管南海郡,並吞附近地區,建立了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其王朝歷經五世93年。趙倫以番禹為首邑,將番禹城向東西東、廣西省區大部,這是廣州名稱之始。唐為嶺南道治。五代梁貞明三年(917年),南海王劉襲在此稱帝,改元乾亨,國號大越。翌年改稱漢,史稱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作為都邑。三國至唐末五代時期,廣州城曾向南擴大,因臨近江邊,常為洪水所淹,南海王劉隱鑿禹山,取土墊高,拓展城垣,名為新南城。宋代為廣東東路治。明代為廣州府。1645年,朱聿鉤曾在廣州建立了為期44天的南明小王朝,改元紹武。清沿明治。1921年廣州市政廳成立,為廣州正式建市之始。宋代時廣州城垣修建多達十數次。北宋時先後修築了中、東、西三城。中城又稱子城,是以南漢舊城為基礎,東抵甘溪,西抵古西湖,南至大南路,北至越華路,周長2.5公里。東城以趙倫城東部舊址為基礎,西接子城,東至芳草街,北至豪賢路,南抵文明路。1071年增築西城,周長6.5公里余,規模最大。
明代廣州是當時嶺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間,曾兩次擴建城牆。第一次擴建時,把宋代三城合而為一,稱老城,周長10.5公里。明後期,又在老城南增築新城,今萬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為新城的南界。清順治三年(1646年),在外城南面加築了較小的東西兩翼城。辛亥革命後開始拆除改作馬路,至1922年全部拆除,現僅殘留越秀山上五層樓附近一段城垣,供人觀瞻。
2000多年來,廣州一直是中國華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廣州就是熱帶珍貴特產的集散地。著名的商品有珍珠、犀角、玳瑁、象牙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工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早在漢代,番禹的紡織、食品加工、陶瓷等工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兩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人口再次大量南遷,又促進了這里的生產發展。東晉時"大開鼓鑄",使廣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冶鐵業。南朝劉宋時生產出"薄如蟬翅"的葛布,一幅24米長的布,捲起來可裝入竹筒,被譽為"入筒細布"。唐宋時期,釀酒、治陶、冶煉等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明清兩朝,廣州附近的佛山鎮是全國聞名的銅鐵冶煉中心,製造的鋼鐵器具,遠銷嶺北和海外。
廣州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漢代時已經和海外一些國家有了貿易往來。在廣州象崗發現的南越文王帝陵墓,出土銀盒以及瑪瑙、水晶等多種質料的珠飾,有的是中亞或南亞的舶來品。梁朝時,每年來到廣州的各國商船有10多批。唐代,廣州成為世界著名的港口,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到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域諸國。為了加強對外貿易的管理,在這里設置了中國最早的外貿機構和海關"市舶使",總管對外貿易。另外還有"蕃坊",供外國商人居住。外國到廣州的船,帆飄如雲;僑居廣州的外商(主要是阿拉伯人)數以萬計,最盛時達10萬以上。他們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蕃坊修建了伊斯蘭教寺--懷聖寺。從五代到北宋,廣州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商業城市和通商口岸,貿易額佔全國98%以上。
在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史上,廣州有著重要的地位。1841年英軍侵略廣州期間,廣州郊區103鄉的人民自動組織起來,在三元里一帶給英國侵略軍以有力的打擊。辛亥革命前夕,孫中山等人曾以廣州為基地,多次舉行武裝起義,為推翻帝制、創建民主共和國進行了不懈的斗爭。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為辛亥革命吹響了前奏。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當選為海陸軍大元帥,誓師北伐。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再揭護法旗幟。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統一戰線政策。1924年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開創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新局面。1925年6 月19日,香港中國工人和廣州洋務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廣州舉行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罷工。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在這里舉行廣州起義,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開辟了廣州革命斗爭的新階段。
② 辦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如果是辦證,當然容易,交錢就行了,交錢的地方無所謂了,你只會關注交易的價格,版即所謂的付出成本;權
如果是獲得證書,就不同,你要考慮收獲什麼,投入什麼,我們如何達到,怎麼達到,這些很細致的問題,
有證的企業多了,顧客現在也越來越不相信你的所謂認證證書,只會關注你的口碑,經營業績,綜合形象,服務態度,不認真做管理,你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如此的掩耳盜鈴的企業,只會被同行和顧客一笑而過,最終在電話本中被人刪除。
認證機構,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信,至於 是否可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評價。
多幾萬元辦證,讓人家相信你,太便宜了!
③ 搜集我國古代不為人所知的名將和軍事家(比如蘭陵王高長恭,南北朝陳慶之)
南北朝時期可謂群星璀璨,名將輩出,算得上「入流」的少說也有80個不止了,筆者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順便排排名(個人意見,各位看官可以參考一下筆者提供的資料,有興趣的話也排排吧,看看彼此之間意見有什麼不同)。這50人如下,其中不少人看官們應該聽說過了吧(註:以下東魏算入北齊、西魏算入北周)。
北朝篇:
(北魏)拓跋珪、拓跋燾、元英、楊大眼、蕭寶寅、奚康生、邢巒、慕容白曜、薛安都、爾朱榮 、
(北齊)高歡、高長恭、斛律光、段韶、高敖曹、竇泰、侯景、彭樂 、慕容紹宗
(北周)宇文泰、宇文邕、宇文護、韋孝寬、於瑾、李虎、獨孤信、楊忠 、王思政、蔡佑、
南朝篇:
(南宋)劉裕、檀道濟、裴方明、沈慶之、沈攸之、臧質、沈璞
(南齊)周盤龍、崔慧景、陳顯達、裴叔業
(南梁)韋睿、曹景宗、昌義之、裴邃、陳慶之、蘭欽、羊侃、王琳 、王僧辮
(南陳)陳霸先、周文育、侯安都、杜僧明、吳明徹、蕭摩訶 、洗夫人
拓跋珪:北魏的開國君王,軍事才能不用多說了,參合坡乘黑氣而至,消滅慕容垂幾十年的精銳,他規定「凡是生下太子的女人都得斬首」。
拓跋燾:北魏太武帝,「狒狸威震天下」,可惜為人殘暴之至,史稱過於石虎符生。
元英:北魏皇族成員(北魏從孝文帝後就改「拓跋」氏為「元」),生得一張英俊的臉孔,身為貴族的他卻不甘於呆在宮庭里享受,而是經常親自外出征戰,對此南朝名將韋睿嘆道:「元英啊,你怎麼不乖乖呆在宮廷里呢?這樣我可以少些麻煩。」元英雖在鍾離之戰中慘敗給韋睿,但不可因此而否定他的才能。
楊大眼:氐人,跟隨著元英,武藝高強,身看黑色鎧甲,身才高大且頗有謀略(這樣看來和南朝的白袍將軍陳慶之簡直是相反了過來)。
蕭寶寅:原為南齊皇族,南齊滅亡後逃亡北魏,當時他只有17歲,一心想復國的他,結局十分悲壯,令人嘆息。
奚康生:北魏名將,據說他身上帶著的那把弓是南齊政客蕭衍送給他的,出於對蕭衍的感激,他決定不用這把弓來射南齊人。
邢巒:北魏智將,與元英齊名,他看到鍾離之戰將會是一場難以勝利的戰役,於是要求退出。
慕容白曜:北魏名將,他是燕國人的後代,冤死,後孝文帝為他平反。
薛安都:原是南宋猛將,後死於北魏。
爾朱榮:北魏後期的一流名將,當時各地民眾起義造反,其中以葛榮的聲勢最大,號稱百萬,爾朱榮抓住敵人都是些沒有實戰經驗的烏合之眾這一點,率領7000人對葛榮發動了突襲,最終在這支外強中乾的隊伍里擒荻了葛榮。南朝名將陳慶之北伐時,爾朱榮率軍將陳慶之擊退。
高歡:神武皇帝,相當能打戰,這點誰也無法否認,他可以說是個十足的奸雄,後被北齊追增為神武皇帝。
高長恭:美男子一個,上戰場時總是帶著面具,他和斛律光、段韶並稱北齊三將。
斛律光:北齊三將之一,其軍事才能有可能是三將中最優秀的一個,但他的結局卻很悲慘,沒有倒在沙場上,卻倒在了自己人手上!
段韶:北齊三將之一,這三個人可謂充滿了魅力,有他們在,北周皇帝就一天得不到安寧。
高敖曹:跟隨高歡一起作戰的勇將,他對高歡來說是個相當重要的人物。
竇泰:也是跟隨高歡一齊作戰的,很有軍事才能,與宇文泰爭戰時中了埋伏戰死,他的死迅傳到高歡耳里時,高歡為之震驚。
侯景:北齊名將,竭族人,以800人南下滅梁,最終不得好死。
宇文泰:高歡的死對頭,頗有英雄氣概,後被北周所增為高祖皇帝。
宇文邕:北周武帝,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滅了宿敵北齊,但他死後其江山卻被普六茹堅(楊堅)篡奪。北齊、北周這對死對頭最終都不是贏家,重演了當年晉篡魏的鬧劇,真是歷史的一大諷刺。
宇文護:北周皇室,後被周武帝除掉。
韋孝寬:玉壁城一戰成名,但晚節不保,助隋篡周。
於瑾:北周名將,位高但為人謙虛,頗有智謀。
李虎:北周一大強將,為人武勇,有擒豹之力。
獨孤信:又一個讓北齊傷腦筋的北周武將。
楊忠:楊堅的父親,善戰,後被追增為隋朝的皇帝,但他其實是個十足的南北朝人物,和司馬懿這樣的人是有所區別的。
劉裕:南宋開國皇帝,軍事才能絕對是南北朝時期數一數二的,他就好比南方的曹操,戰績顯赫,不過他北伐後急著回國篡位,結果導致則收復的領土重新落入北方人的控制之中,這一點很受爭議。
檀道濟:南宋前期的名將,為人武勇,號稱「關張弗若」(關羽、張飛也比不上他),可惜宋文帝後期變得昏庸猜忌,檀道濟最終被害死,臨死前他氣憤地說道:「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
裴方明:南宋名將,歷史書上並沒有為他列傳,但他絕對是個有才能的人,和檀道濟一起受冤而死,宋文帝後期的作法直接剝弱了宋國的力量。
沈慶之:南宋老將,歷來人們總批評他是個屠夫,這對沈慶之是有失公正的,在那個君令如山的封建朝代,沈慶之想違君命也難,況且皇帝命令他進行屠城的時候,沈慶之為了減少傷害,下令凡是身材在規定的標准以下的人可免死,結果救回了上千人,人們往往只顧著批評沈慶之,卻不去批評那個主謀暴君!沈慶之也是個勇於直諫的人,曾多次忠言規勸暴君的兒子廢帝,最終引來了殺身之禍,宋國離滅亡不遠了。
沈攸之:南宋名將沈慶之的侄子,最終兵敗自殺。南宋後期皇室自相殘殺極其嚴重,沈慶之等將領百官都成了犧牲者。
臧質:南宋軍事將領,防城能力超強,北魏皇帝拓跋燾攻擊南宋時,他和沈璞兩人負責防守一個城池,拓跋燾竟連續一個月拿他們毫無辦法。可惜他們倆有如此才能,最終卻因造反受誅。
沈璞:和臧質一起抵抗拓跋燾入侵的將領,結局上邊說過了,再嘆息一個。
周盤龍:南齊名將,多次擊退北魏軍,深受齊高帝蕭道成的欣賞。
崔慧景:南齊大將,朝廷後期腐敗,齊帝大肆濫殺,崔慧景於是造反,最後戰敗,軍隊大亂,他本人單騎逃走,結果被漁夫殺死,時年六十三歲。
陳顯達:南齊大將,南齊後期也和南宋一樣,走上皇帝互相殘殺的腐敗道路,陳顯達在此期間被殺。
裴叔業:南齊大將,朝廷後期腐敗時他曾想投降北魏,還未投降就死了,在他決定投降的時候蕭衍曾規勸他不可這么做,他不聽,幸虧最後死了,如果他能活久一點的話,他一定會後悔沒有聽蕭衍的話。
韋睿:不用多說了,南梁老將,也是南北朝期間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將,在鍾離之戰中大敗北魏中山王元英,此外,他還曾奪下了百年易守難攻之城——合肥。此後名聲威震四方,北魏人稱為「韋虎」。即使是選「中國最強的一百位名將」,他也大有入選的成份。
曹景宗:南梁名將,為人豪爽,但好掠城,鍾離之戰的指揮者,可惜鍾離之戰完結不久後他就去世了。
昌義之:南梁名將,鍾離之戰中他負責守城,兵力只有3000人,但卻成功地擋住了元英的80萬大軍,韋睿和曹景宗到來後最終打敗了元英,昌義之當時高興地喊:「復活了!復活了!」
裴邃:南梁名將,曾率軍北伐,但終因南梁的腐爛而失敗。直到公元526年止,裴邃與韋睿、曹景宗、昌義之,以及北魏的元英、楊大眼、刑巒都告別了人世,同一時期的名將都死了,這可謂上帝的安排吧。
陳慶之:南梁名將,陳慶之不會射箭、不會騎馬,也不是什麼大戰略家,但卻頗有膽略,因此往往會讓敵人意想不到,出奇制勝。趁北魏內亂時率7000人北伐,一路上過關斬將直沖洛陽,陳慶之向朝廷要求增援遭到了拒絕,最終被爾朱榮擊敗,7000人死在了北方,只有陳慶之等少數人逃回了南梁。在雄心不再的梁武帝下邊做事,陳慶之等人可謂倒霉到了極點,他此後也只能搞內政了,他和羊侃繼續受到梁武帝的壓制,直到死去為止。
蘭欽:南梁名將,與陳慶之齊名,才能不用多說了,但卻因中毒而死
羊侃:又一個被梁武帝壓制的名將,蕭衍真該罵,有這么多的名將卻不好好珍惜,簡直辜負了羊侃的一片忠心!(羊侃出生在北魏,他聽眾父親的遺言逃回了故鄉江南,誓要為南朝效力)侯景亂梁前後,羊侃不止一次向蕭衍提出要小心侯景,但蕭衍不聽,這好了,侯景造反了,幸好有羊侃在,侯景拿他沒法,可就在這關健的時刻,羊侃卻去世了,之後侯景少了這一大障礙,也就成功進入了建康(南京),蕭衍腸子都悔青了,不住地嘆息:「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王琳:南梁最後一個名將,因出於對蕭氏的忠誠,從而起兵反對篡奪了南梁江山的陳霸先,失敗後逃往北齊,最後被陳將吳明徹捕獲殺死。王琳如此漢子,卻因忠於一個不值得他去忠誠的王朝而死,實在可惜!(各位看官可以去看南梁後期的歷史,那些蕭氏皇族簡直一個畜生過一個)
陳霸先:陳朝的開國皇帝,為人豪爽,另一個「劉裕」。侯景亂梁時,所有蕭氏成員卻忙於內訌、搞分裂,反倒是陳霸先決心和侯景對抗到底,真是一大諷刺。陳霸先是個有作為的人,南朝本該在555年便宣告結束,但因他的挺身而出,使得南朝延續了30多年,可惜他建立的陳朝卻是個沒有前途的王朝,陳朝從建國那一天開始就已經在走向了衰亡,他本人才當了3年皇帝就去世了,真可惜,只留下一個爛攤子讓那群無能的人去收拾。
周文育:陳朝的開國功臣之一,為人武勇,是陳霸先不可多得的好幫手。
侯安都:陳朝開國功勛之一,也是一個武勇的猛將。
杜僧明:也是陳朝開國元勛之一。陳霸先曾對這三人說:「你們都是良將,但都有短處。杜僧明有大志而少見識,對手下過於親近而對上級過於傲慢,以功勞自大而不注意自己的短處。周文育交不擇人,對人過於推心置腹而缺少防備。侯安都傲慢輕佻,任意而為。這些都不是保身之道。」後來果然一一應驗。
吳明徹:筆者很喜歡的一個名將,他的結局很悲壯,在腐敗的陳朝政府的指令下,他帶病北伐,最終死在了北方,當時有一個叫庚信的學者,本是南梁人,後因侯景亂梁而北逃,時時想念故鄉,他善於作文和寫墓誌銘,北朝有不少貴族曾請他作銘,但都被他拒絕了,後來他聽說南朝的吳明徹死了,便前往為吳明徹作銘,這可謂英雄惜英雄,令人看了後倍覺傷感。
蕭摩訶:陳朝最後的一位名將,非常武勇,19歲時就單挑沒有輸過(一說13歲,恐不正確),為吳明徹的副將,參與過吳明徹的那次北伐,吳明徹死後,成為了陳朝唯一的支柱。陳朝的腐敗終於自食其果,招來了亡國之恥,被隋朝所滅,蕭摩訶本人不服隋朝,後參加過反叛,終受死,可惜!
南北朝三國鼎立時代的絕世勇將——西魏四猛獸
第一位是:
擒豹之虎——李虎將軍
李虎,代北武川(北魏六鎮之一,今內蒙古武川縣)人,年少時風流倜儻,志向遠大,喜愛讀書卻不善於死背章句(碰上應試教育該倒霉了),更喜歡騎馬射箭,廣交朋友,由於家境還不錯,對於錢財這身外之物看的也很開,樂善好施,擁有這種品質即是可造之才,後來在同鄉兼前輩、大都督賀拔岳手下做事時深受重用,隨從賀拔岳討伐元顥(就是南梁將軍陳慶之護送入洛的北魏皇族),取得了勝利,李虎因功升寧朔將軍、屯騎校尉,後來又跟隨賀拔岳入關中(陝西,甘肅一帶)平叛,賀拔岳因平叛有功升關西大行台(關西地區最高行政長官)和關西大都督(關西地區最高軍事長官),李虎水漲船高,也被提拔為左廂大都督,總管內外軍事(大體類似於參謀長職務),地位提升的很快。這個時候關東地區(包括河北,河南,山西一帶)已經被梟雄高歡所控制,高歡視賀拔岳為心腹之患,便使了個政治手腕,名義上和賀拔岳稱兄道弟(兩人都曾是北魏天柱大將軍爾朱榮手下干將),暗地裡鼓動關西另一股軍事勢力侯莫陳悅借召開軍事會議之機殺害了賀拔岳,賀拔岳一死,部下群龍無首,頓成一盤散沙,侯莫陳悅害人心虛,對這支軍隊又不摸底,沒敢收編,這幫武川籍青年軍官到底還是年輕,沒了主心骨,惶惶不安,幸虧一位年長的將軍右都督寇洛(武川人)能夠沉住氣,把不知所措的小兄弟們收攏了一下,在平涼駐紮下來,卻發現少了李虎,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裡,那麼,李虎在這個關鍵時候離隊干什麼去了呢?原來李虎見賀拔岳遇害,悲憤萬分,痛哭流涕,發誓要為賀拔岳報仇,但俗話說:鳥無頭不飛,沒有一個有威望的人來領導,人心離散,談何復仇?他便到荊州找賀拔岳的哥哥、荊州刺史賀拔勝回來主持大局,賀拔勝也是一員名將,當初投奔爾朱榮時,爾朱榮非常高興的說:「我得到賀拔兄弟,天下不足平也。」 爾朱榮是何等樣人?北魏末年最有威望的將軍,高歡在他面前也如鷹犬一樣被隨意處分,不敢有半分怨言,他對賀拔兄弟如此看重,足見賀拔兄弟有過人之處,不是浪得虛名的。可是李虎風塵僕僕趕到荊州和賀拔勝見面的結果卻令人非常失望,賀拔勝猶豫不決,畢竟荊州也是軍事重鎮,如果輕易離開,難保敵人不會趁虛而入,最後只是派手下將領獨孤信(武川人)入關中收編賀拔岳的部眾,獨孤信也不是無名之輩,綽號「獨孤郎」,是英俊瀟灑的年輕將領,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但比起賀拔勝的分量還是輕的許多。這時另外幾股勢力也在向平涼進發,准備收編這支部隊,一路是北魏皇帝派遣的使臣元毗將軍,一路是高歡派出的侯景將軍,還有一路是夏州(統萬城)刺史宇文泰將軍(武川人,賀拔岳的親信,被賀拔岳部眾推選出的新領袖),這幾路人馬星夜趕往平涼,誰速度快誰就能佔得先機,到底是夏州距離較近,宇文泰行動又非常迅速果斷,眼看就要到平涼,偏偏和侯景碰上了,兩支隊伍一時僵持住,宇文泰反應快,先聲奪人地說道:「賀拔公雖然死了,還有我宇文泰在,你到這里來干什麼?」(意思是這里沒你的份), 侯景嚇的臉都變了顏色,辯解說:「我就像箭一樣,別人射到哪裡我就去哪裡,自己做不了主呀 。」(意思是我本不想來,是身不由己),看看占不到什麼便宜,侯景隨即打道回府了,宇文泰趕到平涼見到眾將,想起賀拔岳,又是一陣大哭,眾將當然很感動,又悲又喜,一邊抹眼淚一邊說:「宇文公來了,我們大家就有希望了。」 宇文泰就地整頓部隊,以圖大事。不久,皇帝使臣元毗將軍也到了,見此情況,只好承認事實,回去朝廷復命了,獨孤信將軍來到平涼,一看是黑獺(宇文泰的字)成了接班人,也挺高興,兩人從小就是好朋友,當然不好再爭奪什麼領導權,宇文泰就派獨孤信去洛陽面見皇帝。
再說李虎,在荊州聽說宇文泰當了領袖,正准備起兵討伐侯莫陳悅,為賀拔岳報仇,也來了精神,急忙往關中趕,沒想到半路上被高歡的部將截獲,送到了洛陽,皇帝見到李虎大喜,原來皇帝早就與高歡不睦,一直想找一支能夠抗衡高歡的力量,這時候他看中了宇文泰這股勢力,就把李虎加官進爵,拜為衛將軍,仍然派到關中協助宇文泰,李虎因禍得福,對皇家心存感激,以後對皇室一直非常忠心。在隨後的征戰中,李虎也是屢有戰功,征討侯莫陳悅,迎接皇帝入關中,水淹靈州刺史曹泥,破高歡於沙苑,平叛賊酋梁企定,楊盆生之亂。尤其是在平定楊盆生之亂中,顯示了李虎的謀略,楊盆生本是南岐州的兵卒,聚眾謀反,被李虎率軍擊潰,於是遣使詐降,李虎表面不動聲色,號令三軍:賊人已降,大家可以解甲放馬,就地休息,不久我們就可以班師了。然後派使者回復楊盆生,同意他的投降請求,楊盆生知道後自以為得計,放鬆了戒備,派大部分軍隊出去籌集糧草,李虎卻趁機在夜晚進兵,將南岐州圍得鐵桶一般,城中兵少,外出打糧的軍隊還沒有返回,事發突然,出人意料,敵人驚慌的亂成一團,組織不起防守,李虎令壯士推開城門,大軍入城紀律嚴格,秋毫無犯,無人敢於抵抗,未傷一兵一卒,楊盆生束手就擒。李虎班師回朝,宇文泰聽說後也是非常佩服,贊嘆不已,遣使犒勞李虎部隊。
之所以稱李虎為猛獸,源於李虎擒豹的故事,李虎經常陪同宇文泰在北山下校閱軍隊,常常有人在這里被豹子吃掉,從來沒有人敢於上前搶救,一次又有豹子傷人,被李虎碰上,他立刻拿著大棍子趕過去,把豹子捉住殺掉,除了這一害,宇文泰知道後高興的誇贊道:「公的名字是虎,果然名不虛傳。」
李虎的官越來越大,最後做到太尉(三公之一),宇文泰的兒子建立北周王朝後,李虎雖然已死,但仍被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唐國公,他的兒子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李昞(娶獨孤信女為妻),他的孫子就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他的重孫子當然就是有著赫赫威名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自己也不虧,唐朝建立後成了唐朝太祖皇帝(追尊)。李虎還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國大將軍之一,唐朝編篡的史書記載:今之稱門閥者,咸推八柱國家,當時榮盛,莫與為比。看來這八柱國的名頭在一百年之後還是很響亮的
第二位:
掩贍之勇——楊忠將軍
第三位:
老熊當道卧——王羆將軍
第四位:
「鐵猛獸」——蔡佑將軍
參考資料:http://gearer.info/bbs/archiver/?tid-3254.html
④ LNG動力船概念股有哪些
LNG動力船概念股:
中船股份 600072
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4月1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以體改生[1997]30 號文批准設立,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獨家發起人改組而成。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6月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中國船舶 600150
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8年,是經由滬東造船廠下屬的柴油機事業部和上海船廠下屬的造機事業部重組和改制設立的。其股票中國船舶(代碼600150)於1998年5月20日上市。
廣船國際 600685
1993年6月7日,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經成立於1954年的廣州造船廠改制設立,同年在香港(0317)和上海(600685)上市,是中國首家造船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屬下華南地區重要的現代化造船核心企業。公司享有自行進出口權。至今,公司先後榮獲「中國製造業500強」、「中國品牌500強」等榮譽稱號。
舜天船舶 002608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支線船舶出口商。截止2011年1月底,公司手持支線集裝箱船訂單量在國內船企中列第二名。公司的遠洋支線機動船舶產品包括700TEU-2,000TEU系列集裝箱船、30,000DWT以下多用途船和重吊船等;非機動船舶產品包括歐洲內河船、大型海洋運輸駁船、海洋工程輔助平台和駁船等。公司船舶產品全部外銷,主要銷往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地區。 造船行業正處周期底部,未來有望逐漸回升。造船工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徵。2008年度金融危機使全球造船行業受到較大沖擊。全球船市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有了較明顯的復甦,2010年世界新接訂單同比增長185.8%。2010年底手持訂單量與2009年基本持平,也表明了企穩的跡象。世界經濟的增長和國際化分工的不斷加深,使得造船工業長期向好。 產品分化和集裝箱化是海運行業的重要趨勢。
濰柴重機 000880
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000880.SZ)總部位於美麗的世界風箏之都——山東濰坊。公司成立於1993年6月28日,於199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濰柴重機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置入所屬的中速柴油機和發電設備製造等資產,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截止到2012年末,公司資產總額27.8億元,在職員工2500餘人。公司經營主業為生產銷售30--12000馬力船用發動機、發電機組等。
廣匯能源 600256
新疆廣匯新能源有限公司於二00六年九月在哈密地區伊吾縣工商主管部門注冊成立,首期注冊資本金11億元,企業注冊資本最終將達到30億元。在哈密伊吾縣淖毛湖鎮投資建設年產138萬噸甲醇/84萬噸二甲醚、5.5 億立方米煤制液化天然氣項目。公司擬分四期投資600億元至650億元,利用10年時間(2007年至2017年)建設年產438萬噸的甲醇/269萬噸二甲醚、8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規模的煤化工及煤制天然氣生產基地,打造成為新疆乃至全國大型煤化工及煤制天然氣產業基地。該項目作為自治區第一個啟動實施煤制甲醇/二甲醚項目,被國家發展與改革主管部門列為國家煤化工示範工程。
石油濟柴 000617
濟柴始建於1920年,是我國最早生產柴油機的廠家之一,1953年定名為「濟南柴油機廠」並沿用至今。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研製成功大功率190柴油機,使中國石油鑽機從此有了「自己的心臟」。多年來,濟柴發動機裝備了中國90%以上的石油鑽井隊,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技術制約和價格壟斷,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⑤ 初一歷史
1、衛鞅』指商鞅,「孝公」指秦國國君,法家的理論。
2、商鞅變法的內容: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建立縣制。
作用: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3、材料一為秦始皇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秦王指秦始皇。「掃六合」是秦國滅六國統一了中國。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
意義: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
二
1、 兩漢時期,人們把現今甘肅玉門關與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成為西域。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38年,
目的:尋找盟友夾擊匈奴。
意義:出使促使西域各國與漢朝建立友好關系,推動了西域與漢朝的經濟文化交流。
2、路線:長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區—→西亞—→歐洲的大秦
3、設置了西域都護,加強了對新疆地區的管理。
⑥ 怎樣評價隋煬帝修大運河這一事件
積極:大運河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軍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
消極: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徵調大量力役,給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再加上勞民的遠征高麗等等,611年到614年,隋煬帝三次親征高麗,三次都均遭失敗,導致民不聊生,國內烽火頻起。最後被叛軍宇文化及於江都所殺。
⑦ 新疆哈密勞動局咨詢電話號碼是多少
固定電話:(0902)2232217
哈密市勞動局,辦公室地址位於盛產哈密瓜、大棗、棉花、葡萄等的哈密市,哈密天山東路,單位主要提供管理勞動行政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