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法律上對代持股的定義是如何判斷的
代持股協議並沒有法律依據的,股份代持協議一般存在以下法律風險:
一、股份代持協議效力糾紛
如果股份代持協議的內容沒有違反國家法律的規定,主要是沒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沒有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等情形的,一般股份代持協議是合法的。但是,這種合法也僅限於簽訂協議的雙方之間,對第三,此時實際出資者和名義股東之間的股份代持協議會因違反中國法律規定而被認定為無效。
二、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不進行工商登記存在的法律風險
登記在工商管理部門的股東是接受委託的持股代理人,並不是實際的出資人,但是,對外而言,股東資格的確認依據的是股東出資證明書和工商登記,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雖然出資但是自己的名字並不顯示在工商登記資料上,就容易存在以下法律風險:
1、股東的身份不被認可。由於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的姓名並不記載於工商登記資料上,那麼在法律上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的股東地位是不被認可的,股東的表決權、分紅權、增資優先權、剩餘財產分配權等一系列的權利都需要由代持股人行使,必然導致風險的存在。同時代持股人轉讓股份、質押股份的行為,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都很難控制。
2、代持股人惡意損害實際股東的利益。包括代持股人濫用經營管理權、表決權、分紅權、增資優先權、剩餘財產分配權等權利給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造成的財產損失。
3、由於代持股人自身原因導致訴訟而被法院凍結保全或者執行名下的代持股權。當代持股人出現其他不能償還的債務時,法院和其他有權機關可以依法查封上述股權,並將代持股權用於償還代持股人的債務。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如果未能及時阻止,只有依據股份代持協議向代持股人主張賠償責任。
4、代持股人意外死亡引發繼承或離婚糾紛等。如果代持股人意外死亡,則其名下的股權作為財產將有可能涉及繼承或離婚分割的法律糾紛。股份代持協議實際出資人不得不捲入相關糾紛案件中,才能維護自己的財產權。
產生代持股份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一是真實的出資人不願意公開自己的身份,比如有的真實出資人是國家工作人員不能夠開展公司經營。所以,找別人代持股份。二是為了規避經營中的關聯交易,找別人代持股份。三是為了規避國家法律對某些行業持股上限的限制,找別人代持股份。四是有的公司對股東身份有特別的要 求,不符合要求的人也想成為股東,就私下出資請別人代持股份。但是,不管基於什麼目的,代持股份必然在委託人和受託人之間形成一份股份代持協議書。
❷ 開股東會時代持人沒有來參加,實際出資人可以參加嗎需要什麼手續會上有什麼權利
您好,
1、原則上是不可以的,因為實際出資人並不是記載於股東名冊與公司章程上的股東。但是當事人對股東資格有明確的協議約定,公司內部股東知道或應當知道這一事實,隱名股東(即實際出資人)在事實上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和資產收益,已實際以股東身份行使權利,應確認其股東資格,保護其應有的股東權益,對內承擔法定股東責任。在此種情況下,代持股人未參加股東會,實際出資人可以參加,不需要履行手續,享有與其他股東相同的合法權利如表決權、利潤分配請求權等。
2、若雙方未約定實際出資人為股東或者承擔投資風險,且實際出資人也未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未實際享受股東權利的,顯名股東實際行使和操縱因隱名股東出資帶來的股東受益,公司其他股東對隱名股東的股東受益存在事實不知情。實際投資人的股東身份不能被認可,因此不能參加公司的股東會。在此種情況下,實際投資人若想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的股東會,只有經過超過半數的公司其餘股東的認可、同意才可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
3、法律依據:
《公司法解釋(三)》第25條第3款規定:「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❸ 在股份代持的情形下,名義股東如何獲得股東資格的途徑和方式
隱名股東一般會通過「股權代持協議」,賦予顯名股東(名義股東)代為行使股東權利,而且顯名股東的股東資格也會寫入《公司章程》及「股東名錄」!
❹ 無股份代持協議,只有股東會決議認可代持,是否有效
股權代持又稱委託持股、隱名投資或假名出資,是指實際出資人與他人約定,以他人名義代實際出資人履行股東權利義務的一種股權或股份處置方式。在此種情況下,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之間往往僅通過一紙協議確定存在代為持有股權或股份的事實。
股權代持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法律關系,第一種是實際股東與名義股東之間的法律關系,第二種是實際股東、名義股東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第三種是實際股東、名義股東與公司外第三人之間的關系。
只要簽訂的合同真實有效就受法律保護。但近年來,代持股份引發了名義持股人和實際持股人諸多爭議,而目前法律上的界定也比較模糊,因此簽訂代持股份合同最好找專業律師或法學專家進行咨詢。
❺ 法人作為股東如何在股東會上行使表決權
法人需要單位授權代表進行表決,或者直接由法人的股東會作出決議,然後持該決議對公司事務進行表決!
❻ 代持股份轉回,協議和股東會決議怎麼寫
對內而言,與代持方簽署協議,明確約定解除代持,由實際出資人自己直接持有,因是代持回轉,不涉及支付股權轉讓款。股東會決議也按照以上內容寫明即可。
對外而言,涉及工商變更登記的,可以採取股權轉讓的方式進行變更(如果憑解除代持的協議可以直接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則以此辦理。)
❼ 公證處公證為正式股東有效嗎 工商登記中的股權實質是代持股,事後,代持股東去公證為正式股東,有效嗎
股東身份的認定是有條件的,工商登記、股東名冊、出資證明等都是證明股東身份專的證屬據,但不是唯一的證據,取得股東資格最根本的是對公司履行了出資義務或者依法受讓了股權。如果有代持協議,也有證據證明出資或者受讓股權的價款是本人支付的,那麼可以認定為實際出資人,代持股東自己即使去公證,也不能否定代持的事實。
❽ 我是一個掛名股東和掛名法定代表人,我不知道我和實際股東有沒有代持協議。我擔心有風險,於是要求實際股
問:我是一個掛名股東和掛名法定代表人,我不知道我和實際股東有沒有代持協議。我擔心有風險,於是要求實際股東把我的股權轉讓出去和變更法定代表人。實際股東答應了,後來跟我說辦好了,我到工商局網站查看確實我的股權轉讓出去了,法定代表人也變更了,但是在辦理的過程中我都不在場,所有的決議,協議,文件都不是我本人所簽,其他人的簽名我也不知道是否是本人所簽,請問這樣的股權轉讓和法定代表人變更合法有效嗎?以後會不會給我帶來麻煩?有什麼補救的措施?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公司股權轉讓需變更的文件如下:
1、公司原股東會關於轉讓股權的決議;
2、股權轉讓協議必須明確的內容,有:
(1)股權如何轉讓
(2)轉讓前的債權債務如何處理
3、公司新股東會決議內容,主要包括:
(1)修改後的公司章程或公司章程修正案;
(2)重新選舉董事、監事人員(如董事發生變化須提供董事會決議選舉董事長,如原董事會成員不變的也須說明原董事會組成人員不變);
4、向私營企業或自然人轉讓股權的須提供驗資報告、交割單如屬全民、集體企業及交割合同;
5、公司營業執照正、副本、IC卡;
6、新股東身份證原件;
7、股東選舉董事、法定代表人決議;
8、章程修正案或修改後的公司章程;
9、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10、公司股權轉讓變更登記申請報告;
11、新股東承諾書;
12、新法定代表人照片、簡歷;
13、原法人股東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司公章);
14、新股東身份證明,非當地戶籍的需要暫住證,法人股東需要經工商局簽章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以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
15、工商局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相關知識延伸閱讀:股權轉讓有什麼手續
1、首先需要您將股權轉讓給第三方,與第三方(受讓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股權轉讓價格、交接、債權債務、股權轉讓款的支付等事宜,轉讓方與受讓方在《股權轉讓協議》上簽字蓋章。
2、需要另外那位股東對您的股份轉讓給第三方放棄優先購買權,出具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承諾或證明。
3、需要召開老股東會議,經過老股東會表決同意,免去轉讓方的相關職務,表決比例和表決方式按照原來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參加會議的股東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蓋章。
4、需要召開新股東會議,經過新股東會表決同意,任命新股東的相關職務,表決比例和表決方式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參加會議的股東在《股東會決議》上簽字蓋章。討論新的公司《章程》,通過後在新的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
5、在上述文件簽署後30日內,向公司注冊地工商局提交《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決議》、新的《公司章程》等文件,由公司股東會指派的代表辦理股權變更登記。
6、股權轉讓的債權債務一般由轉讓方與受讓方在《股權轉讓協議》中進行詳細約定。
❾ 公司想增加一部分股東,這些股東在工商有登記,但不持有表決權,應該怎麼操作
可以在章程里約定要求佔多少股份以上的個人股東享有表決權的,或者推舉股東代表來進行表決權都是可以。
❿ 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各佔一半股份怎樣工商登記
既然是隱名,在工商登記中肯定是查不到該股東的信息的。
登記時有兩種方式版:
1、隱名權股東將這50%的股份交由顯名股東代持,雙方簽訂代持協議,通過這種方式登記的工商信息顯示該企業為「法人獨資企業」。
2、隱名股東與第三方簽訂「代持協議」,該第三方與顯名股東以50% vs. 50%的股權結構到工商注冊。
由於「代持協議」會帶來不確定的「道德風險」,所以,一般代持雙方會選擇「至親」之人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