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安徽馬鞍山東吳朱然墓發掘簡報

安徽馬鞍山東吳朱然墓發掘簡報

發布時間:2021-09-10 06:56:01

㈠ 朱然墓被發掘後出土的東西,為啥讓日本社會默然不語

朱然墓人的發掘是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

朱然是東吳名將,曾參與擒殺關羽,又隨陸遜打敗劉備。

朱然墓是迄今發掘的吳墓中等級最高的一座,對研究東吳的政治制度有很高的價值。

(日本游戲形象)

墓中部分出土文物經政府批准,1987年赴日本巡展,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日本NHK電視台先後兩次來到馬鞍山朱然墓,拍攝大型文物系列片。

日本是一個善於吸收他國長處的國家,我們作為中華文化的正統繼承人,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呢?

㈡ 三國朱然墓的發現,那麼驚人,墓裡面發現了什麼

這種說法毫不誇張。日本的三國迷人數眾多,崇拜武聖的也不在少數,《三國演義》中擒殺關羽的參與者之一朱然墓被發現以後,在《人民中國》的海外日文版刊登了這一消息,並做了相應介紹,以當時的報道描述,日本舉國轟動,很多人甚至要來中國參觀,有的則邀展,希望中國的文物能夠在日本展出,這樣會有更多的日本人有幸看到令他們非常感興趣的文物,甚至說著迷也不為過,三國文化在日本根深蒂固,粉絲群極其龐大。

申遺方面,不但木屐和名片沒戲,就連跪坐方式也都是咱們中國的,只不過後來咱們祖先的生活條件提高了,不再採取這種累人的姿勢而已。

朱然墓84年發掘整理後,88年就對外開放,參觀者無數,其中既有領導同志,也有文史、考古方面的諸多專家學者,除國內人士以外,日本遊客的數量排名第一,可見他們的喜愛程度,更有個日本的資深三國迷,連續20年,每年假期都來中國,沿著《三國志》的“足跡”,遍訪古三國地區的各個地方。

㈢ 安徽當塗發現的東吳大墓,規格超過朱然墓,墓中埋葬哪位三國天子呢

安徽省馬鞍山市,在三國時期屬東吳,且是東吳的京畿之地。

因此,這里埋葬著許多顯赫人物,也不斷有東吳大墓被發現,如1984年發現的東吳名將朱然墓。

在朱然墓之外,馬鞍山市當塗縣長久以來流傳著一個傳說:據說當地一處被稱為“天子墳”的土丘埋葬著一位皇帝。


2019年10月16日,這座被當地人稱為“天子墳”的墓葬,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定名為“洞陽東吳墓”。

這座在傳說中藏有無數珍寶的天子墳,在漫長歲月中幾經盜掘,歷盡滄桑,卻仍然留下了令世人驚嘆的豐富寶藏。2019年10月,洞陽東吳墓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這些沉睡了千年的遺珍,拂去泥土與塵埃,重回世間,將歷史的波瀾,王朝的興衰,文化的變遷,向人們娓娓道來。

㈣ 三國吳朱然墓的挖掘

三國朱然墓博物館
地處長江南岸的鋼鐵基地馬鞍山市,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現代工業的文化名城。早在三國時期,它就是東吳國都金陵的西部防藩重鎮。市郊採石鎮,當時名叫牛渚圻,是孫吳抗擊曹魏的軍事要地。因地處險要,歷代迭有兵事發生,遺存有眾多的古戰場、古軍戍、古建築、古墓葬等。其中,1984年6月在採石鎮 東北5里發現的三國東吳右軍師、左大司馬朱然墓,更是一次驚人的發現。此墓以其墓室最大、隨葬品最豐富、珍貴文物最多、墓主品佚最高而成為三國時代考古中最重要的發現,並被評為1984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朱然墓位於馬鞍山市南郊雨山鄉安民村的一個微微隆起的小土崗上,北距拔地突兀的雨山1公里,西距寧蕪鐵路2公里。南臨採石至向山公路1里多,西與向山相望。墓地上原有安民 術林場,場部房屋水泥地面即鋪在墓的封土上。1984年6月,當滬皖紡織聯合公司在此擴建倉庫時,發現水泥地面下有一座土坑磚室結構的古墓,基建民工將後室的左券頂毀。馬鞍山市文化局聞訊後,遂通知工地停工,並上報省文物主管部門。省、市文物考古人員組成聯合發掘隊,對該墓進行了清理發掘,獲得了一大批珍貴的文物和資料。
經發掘得知,該墓在歷史上曾被盜掘,後室正頂有一個圓形盜洞。墓室中有許多淤泥,隨葬品也有擾亂破壞。該墓是一座有前後兩室的大型東吳墓,基結構由封土、墓道、墓坑、磚砌墓室4部分組成。墓上原築有高大的封土堆。繼承兩漢大墓的傳統做法。封土經過夯實,從殘存的夯層觀察,每層厚約15厘米,該墓方向正南墓道在墓坑南邊,總長9.1米,為階梯式,有26級,坡度19度。道 上口寬2.15米,下口寬1.8米,最深3.3米,墓道填土經過夯打。墓坑略呈長方形,南北長9.5米,東西寬3.6米,深3.6米,坑壁稍斜。在坑內用磚砌墓室,磚室與坑壁間用土填實、夯打。
墓室位於墓坑中間,外側總長8.7米,寬3.54米。自南而北分別為甬道、前室、過道、生室。地下有兩屋「人字紋」鋪地磚,墓壁採用「三順一丁」的砌法。甬道上有半圓形的拱頂和擋土牆,下砌封門磚。前室平面近方形,2.76×2.78平方米,高2.94米,有「四隅券進式」穹隆頂,北部兩側各砌祭台。此室置放一具黑漆木棺,棺長2.92米,寬0.66米,高0.96米。後室平面長方表,內長4.08米,寬2.3米,高2.25米,頂為雙層拱形技壓群芳頂,頂上兩側各有4個支撐磚垛,北部建有擋土牆,後室也出土黑漆木棺一具,形制較大,編為一號棺。出土時向左翻倒,是過去盜墓人所為。棺長2.93米,寬0.92米,高0.73米,棺、蓋之間有凸榫凹槽。棺內外貼麻布,塗漆膩,上漆。外用黑漆,里用朱漆,保存完整,顯示出三國時高超的木作技術。
朱然墓中出土140多件隨葬器物,包括漆木器、瓷器、陶器、銅器等,其中漆木器約佔57%,是一次罕見的發現。此外,墓中還出土了6000多枚漢代與三國銅錢,模印有文字的墓磚等遺物,有些都是最新的發現,對歷史研究及許多專門學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比如漆木器遺物,計約80件。品種較多,有案、盤、羽觴、槅、盒、樽、奩、匕、勺、憑幾、磯、虎子、屐、扇、梳、刺、謁。多數為木胎,有的漆器上彩繪有人物故事和動植紋圖案,殿堂精美。在漆案上繪出宮闈宴樂圖,有55個人物,形態不拘,刻畫傳神,生動活躍。畫面中有百戲、雜技場面,四周飾以雲氣與菱形、草葉紋樣。漆盤上繪有季札掛劍圖,取材於春秋時期吳國季札掛劍徐君冢的歷史故事。有的漆盤上繪百里奚故妻,伯榆悲親、童子對棍、貴族生活等故事和生活場面,繪畫線條流暢、紋樣如行雲流水,勻稱富於變化,是三國時期美術史實物的重要發現,彌補了這一時期的繪畫方面的空白。漆木器中,還有兩件極其珍貴的犀皮黃口羽觴(耳環),為雲斑犀皮胎,橢圓口,在杯耳及口沿處鑲鎏金銅扣。表面繪有雲氣花紋,旋轉成渦形,用紅、黑、黃三色彩繪,工藝精湛。它的出土,比最早記載犀皮漆器的唐代文獻早了600多年,比我國現知最早的犀皮實物早了1300多年!另外,像漆砂硯、漆尺、木刺、木謁等,也都是極其珍貴的發現。木刺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名片,它對人們了解、研究墓主提供了重要證據。
朱然墓出土的瓷器、銅錢、墓磚也很有特色。瓷器有33件,均為青瓷。有碗、盤、盞、罐、熏、燈、勻、等。卣形壺製作典雅、形體規整,通體印飾聯珠、菱形回紋、釉色蟹青,結體牢固。是越窯系青瓷中的精品。還有一些盤、壺、

㈤ 擒過關羽的朱然,墓被發掘後,為何在日本引起轟動

朱然的墓於1984年6月在安徽省馬鞍山被發掘。三國時期,東吳這位高權重的大將軍墓在沉睡了1700多年之後重見天日。朱然墓雖然經過了盜墓賊的幾次光顧,仍然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漆器、青銅器等文物140多件,另外還有銅錢6000多枚。朱然墓中出土的三國時代的漆器填補了我國漆器工藝史在六朝時期的空白。

朱然古墓的發現,以及出土的眾多文物,不僅在中國考古界掀起了波瀾,也受到了日本各界的廣泛關注。日本方面,專門派出攝制組趕赴馬鞍山,依據朱然墓的拍攝創作了《三國萬里行》和《中華五千年》兩部紀錄片。

朱然墓的發掘引起日本人的關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墓中出土的幾件漆器。

出土的漆器中有木器飯盒、漆憑幾、木屐和木刺等。在日本人看來,這些都是他們現在還在使用的日常用品,從歷史的進程來看,這些東西最有可能是在隋唐以後才從中國傳過去的,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但墓中出土的這些器具卻顛覆了人們的這種認知,墓中出土的這些器具與日本當今使用的物品更有相似之處。

其中最讓日本人驚訝的是,朱然墓中出土的木屐,雖然歷經千年,腐蝕殘損,但仍然保留著部分精美的漆,可以看出當年是一雙十分華貴的貴族專用的木屐。

眾所周知,木屐文化早已經滲透到了日本人的傳統文化中,成為了日本文化中最鮮明的色彩之一。因此,自1988年朱然墓園對外開放來,已接待了數十萬的日本遊客,這除了對我國悠久歷史的崇拜之外更多的是對木屐文化的崇拜。

㈥ 三國朱然墓的發現,為何震動了日本

因為日本人一直認為木屐以及和服都是他們自己的傳統,和中國沒關系,如果這雙1700年以前的木屐是真的,那他們可就要被現實打臉了!然而現實就是這樣,木屐是日本從中國學習,後來發揚光大我們承認,近代以來甚至現在我們都有不如日本的地方,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國家





了一場大暴雨,這場大暴雨沖出了一座古墓,一座後來驚動我們鄰國日本的古墓。其實,這座古墓的主人是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朱然的墓,論影響力,朱然墓葬被發現肯定不至於有這么大的反響,然而,日本人在乎的不是朱然,也不是出土的貴重文物,而是一雙不起眼的鞋子,木屐。

㈦ 歷史上當過孫權伴讀,擒過關羽的朱然墓葬中發現了什麼

1984年6月,馬鞍山市紡織廠擴建廠房時,在一個比周圍高出兩米的高地下面,發現了一座古墓。經現場發現的木刺考證,這座古墓就是沉睡了1700多年的三國東吳名將朱然之墓。

這座古墓的發現,以其前所未有的重大考古發掘,既震驚了中國考古界,也引起了日本各界的濃厚興趣。日本先後派出攝制組,專門趕赴馬鞍山,在朱然墓園里拍攝了《三國萬里行》和《中華五千年》兩部紀錄片。

那麼,一座中國古墓的發掘,為何會引發日本的高度重視,在日本國內引起震動呢?

(朱然墓中的木屐)

據此,日本友人認為,他們的漆器技術似乎和1700年前中國三國時代的吳國相聯結著。因為從世界范圍來說,陶器工藝的翹楚非中國莫屬,而漆器技術則首推日本。但沒想到,在三國時期的中國,其漆器工藝竟然會如此先進。

最讓日本人驚訝的是,朱然墓中出土了一雙木屐,雖已風化破損,但大致仍可看出其式樣。木屐呈橢圓形,長約20厘米,寬約10厘米,底板厚約1厘米,齒髙為3厘米。鼻鈕帶雖已腐爛,但尚有部分精美的殘漆,可以看出這雙木屐,應當是當初貴族使用的華貴漆木屐。

在日本,木屐是作為一種特有的民族文化而存在的,同和服一樣被稱為日本民族的傳統服裝,被日本人視作民族符號。據考古發現,日本的木屐最早發現於彌生時代。那時的木屐,被稱為“田屐”,是用於稻田耕作的一種用具。與現今日本使用的木屐也不一樣。現在的日本,國民仍然流行穿木屐,不過其樣式和形狀都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出現了一些日本女子喜歡的圓屐。男子木屐顏色一般為淡黃色,婦女的木屐則顏色各異,色彩繽紛,並裝飾有雕花紋。

㈧ 朱然墓和朱然的介紹

朱然墓位於安徽省馬鞍山雨山鄉(現雨山區),是中國三國時期東吳左大司馬、右軍師、當陽侯朱然的墳墓。1984 年發掘。為雙室磚墓,全長8.7米。墓磚上模印「富且貴,至萬世」等篆書吉語及錢文。朱然是東吳名將,曾與潘璋擒殺關羽,又隨陸遜打敗劉備,死於赤烏十二年(249年)。朱然墓是迄今發掘的吳墓中等級最高的一座,對研究東吳的埋葬制度甚有價值。

朱然(182年—249年),字義封,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原姓施,朱治的養子,並在讀書期間和孫權相交甚篤。孫權統事後其曾任山陰令,臨川太守,受到孫權賞識,有平定山賊的戰績。後來跟隨呂蒙討伐關羽並且捉拿關羽父子。呂蒙臨終,孫權問繼任者是誰最合適,呂蒙認為朱然是自己最好的繼承者。於是呂蒙死後,朱然代替呂蒙鎮守江陵。夷陵之戰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之後朱然提出應該收兵防備魏國,魏國果然趁機攻吳。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將圍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終在朱然死守之下退軍,朱然從此「名震敵國」[1] 。之後孫權先後派遣朱然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兩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斬獲。最後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於249年病逝,享年68歲,孫權為此傷心至極,並為其素服舉哀。

㈨ 安徽省馬鞍山朱然墓發現的漆器有著怎樣的研究價值

安徽省馬鞍抄山朱然墓發襲現的漆器,昀能代表三國時期漆器的發展水平。這批漆器在製作和裝飾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為研究東漢末至三國時期的漆器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

朱然小時候和孫權是好朋友,長大以後,他成為了東吳的一個著名將領。朱然墓中的漆器有的是朱然生前用過的,有的是別人送給他的禮物,都是三國時期的經典之作,也是研究三國時期漆器製造業和繪畫藝術的寶貴資料。

㈩ 朱然墓中出土的什麼百件文物,顛覆了國人的認知

朱然,字義封,本姓“施”,十三歲過繼給東吳開國元勛朱治後改姓“朱”,是東吳中期的著名將領。朱然早年與孫權是同窗好友,孫權接掌江東後出仕為官,起初在地方上任職,因屢有政績,被提拔為將轉職軍界。朱然效力東吳期間,在平定地方叛亂、抗據曹魏、擒獲關羽、抵禦劉備的戰斗中屢建戰功,歷任縣長、太守、校尉、偏將軍、昭武將軍、征北將軍、左大司馬、右軍師等職,赤烏十二年(公元249年)病逝於任上。

閱讀全文

與安徽馬鞍山東吳朱然墓發掘簡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