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 北京光華路 海關公司 的詳細介紹!
北京海關是直屬海關總署領導的正局級海關。其前身始於總稅務司署於1929年1月15日成立的「總稅務司署駐北平辦事處」,其時由總稅務司署中文秘書白理查負責辦事處工作。1934年8月10日,副稅務司張勇年在北平東長安街2號正式設立「津海關區長城各口分卡駐北平辦事處」,1943年12月1日改稱為津海關北京分關。1949年2月7日,北平和平解放後,津海關北平分關被完整接收,名稱延用津海關北平關。同年9月,分關改組,更名津海關北平辦事處(建國後改為北京辦事處),隸屬津海關,徐國英任主任。195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關」正式建關。1980年2月,北京關更名為「北京海關」。
北京海關的業務管轄范圍為北京市(含市區及所有郊區縣)。主要的職責任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及其他法律、法規,對北京地區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旅客行李物品和郵遞物品進行監督管理、徵收關稅和其它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計。目前,關區下設3個隸屬海關(首都機場海關、中關村海關、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關),7個派駐機構(駐郵局辦事處、駐朝陽辦事處、駐車站辦事處、駐平谷辦事處、現場業務一處、現場業務二處和順義辦事處),以及22個內設機構。現有幹部職工1517人,其中緝私警察182名。甘榮坤同志任關長。
甘榮坤 北京海關黨組書記、關長
男,1962年5月出生,漢族,江西彭澤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現任北京海關黨組書記、關長,一級關務監督。1983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國家地震局、海關總署、北京海關工作,1996年以來先後任海關總署財務司副司長、財務科技司副司長、財務裝備司司長等職務,2007年任北京海關黨組書記、關長。
負責北京關區全面工作。
Ⅱ 北京海關和北京的國有銀行兩個行業哪個福利待遇發展前景好
北京海關是直屬海關總署領導的正局級海關。其前身始於總稅務司署於1929年1月15日成立的「總稅務司署駐北平辦事處」,其時由總稅務司署中文秘書白理查負責辦事處工作。1934年8月10日,副稅務司張勇年在北平東長安街2號正式設立「津海關區長城各口分卡駐北平辦事處」,1943年12月1日改稱為津海關北京分關。1949年2月7日,北平和平解放後,津海關北平分關被完整接收,名稱延用津海關北平關。同年9月,分關改組,更名津海關北平辦事處(建國後改為北京辦事處),隸屬津海關,徐國英任主任。195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關」正式建關。1980年2月,北京關更名為「北京海關」。
北京海關的業務管轄范圍為北京市(含市區及所有郊區縣)。主要的職責任務: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及其他法律、法規,對北京地區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旅客行李物品和郵遞物品進行監督管理、徵收關稅和其它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計。目前,關區下設3個隸屬海關(首都機場海關、中關村海關、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關),7個派駐機構(駐郵局辦事處、駐朝陽辦事處、駐車站辦事處、駐平谷辦事處、現場業務一處、現場業務二處和順義辦事處),以及22個內設機構。現有幹部職工1517人,其中緝私警察182名。甘榮坤同志任關長。
北京海關作為首都海關,地處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堅持「依法行政、為國把關、服務經濟、促進發展」海關工作16字方針和「政治堅強、業務過硬、值得信賴」隊伍建設12字要求不動搖,立足服務首都經濟,著眼創建一流業績,以抓基礎、強素質、謀發展、促和諧為目標,創新工作思路,打造強關品牌,關區工作全面穩定快速發展。業務建設上,隨著各項改革的深入進行和風險管理機制的進一步健全,信息化水平和通關管理效能不斷提升。2007年,徵收稅款355.6億元,創歷史新高;監管進出口貨物352.2萬噸,進出口商品總值802.3億美元;監管進出境旅客1492.2萬人次、飛機92230架次;監管進出境郵遞物品311萬件,快遞物品914.8萬件;監管進出境印刷品、音像製品5000.6萬件;查獲走私、違規案件826起,案值5.82億元;查獲毒品走私案件32起,繳獲各類毒品約58千克,查獲易制毒化學品1.74噸;北京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實現封關運作,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功能試點取得成效,進出口額增長108%。隊伍建設上,強化工作中各級領導班子的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一流意識,全力打造准軍事化紀律部隊,狠抓黨風廉政與反腐敗工作,呈現出健康穩定發展態勢。2007年,總關報關大廳、首都機場海關旅檢處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駐郵局辦事處被評為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首都機場海關、緝私局、開發區海關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標兵」,關稅處、綜合統計處等8個集體被評為「首都文明單位」。
2008年11月27日,央行再次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1.08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相應調整。同時,下調中央銀行再貸款、再貼現等利率。這已是今年第四次降息。
北京一國有銀行交易員表示,真的太猛了,債市收益率明天肯定得大幅調整,108個基點遠遠超過大家的預期,中長期券會走的比較強,今天(投標)拿15年國債的人估計要發了。
Ⅲ 馬鞍山市三農養殖專業合作社怎麼樣
馬鞍山市三農養殖專業合作社是2008-07-18注冊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銀塘鎮金山村楊橋組。
馬鞍山市三農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3340500MA2N63M29D,企業法人張勇,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馬鞍山市三農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是:生豬、家禽養殖、銷售。
通過愛企查查看馬鞍山市三農養殖專業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放系神台蘋果,一個多月,還可以吃嗎
我的意義務必須的東西都沒了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是我自己看著你們是我的錯題庫里有電腦和我自己玩的時候的問題(O_O)?問題use五你在不在線啊我也不是你的意思啊啊啊呃呃好吧 打了這么多廢話 估計是真的不能吃了
Ⅳ 如何平定藩之亂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平西王吳三桂執殺巡撫朱國治,據雲南叛;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靖南王耿精忠執福建總督范承謨,據福建叛;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據廣東叛。自吳三桂發難,至清軍平叛,歷時八年。
三藩分鎮。
順治十六年(1659年)一月,清軍收復雲貴後,「其實尚未據守」,李定國以及當地土司的軍事抵抗時有發生。十六年三月敕令平西王吳三桂駐鎮雲南,一年後令靖南王耿繼茂「率領全標官兵並家口移鎮福建」,征討以金門、廈門為基地的鄭成功。平南王尚可喜仍留鎮廣東,協助耿繼茂遏制鄭成功。順治在給吏、兵兩部的諭令中指出,吳、耿、尚三藩對所在省份的,「文武官員」有「甄別舉劾」之權,「兵馬錢糧一切事務,俱暫著該藩總管」,「內外衙門,不得掣肘」。
國中之國。
三藩中以吳三桂實力為最。吳三桂降清時所攜部眾四萬余,且開山海關投降,位在「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輩右」。在底定雲貴、擊潰南明永曆政權的過程中,吳三桂再立首功,順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仿明初封黔國公沐英例,令吳三桂世鎮雲南,兼轄貴州,把前明黔國公的莊田七百頃賜為藩庄,雲貴兩省督撫均受平西王節制。
順治十七年裁定兵制,三藩保留八十三個佐領(約十萬人),其中吳三桂擁有佐領五十三個(五萬人以上),所轄投誠兵萬余。
吳三桂在雲南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郡縣吏得自辟署,謂之『西選』漸乃題用朝臣」,「以別省不相干涉之處及見任京官公然坐缺定銜」,「天下之官,不分內外,不論遠近,皆可擇而取之」。又擇「諸將子弟,四方賓客,與肆武備」,且與西藏達賴喇嘛互市茶馬,每年經西藏進入雲南的蒙古良馬千匹,充作戰馬。為擴充實力,吳三桂還「廣征關市」,「壟斷鹽井、金銅礦山之利」;「招徠商旅」,「廣通貿易殖貨財」;遣人至遼東、四川,「就地采運」人參、黃連、附子,「官為之鬻」。
尚可喜、耿繼茂各有十五個佐領的兵力,另有投誠兵萬余。尚氏所把持的稅收,「每歲獲銀兩不下數百萬」,令藩屬「私充鹽商,據津口立總店」,且「牟利子母」,經營高利貸。耿繼茂在福建亦「橫征鹽課」、「勒索銀米」。在三藩的盤剝下,雲南、廣東、福建三省「數十年來,富室空虛,中產淪亡,窮民無所為賴」。
三藩並撤。
康熙即位以後,「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以三藩勢焰日熾,不可不撤」。
康熙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年已七旬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量帶兩佐領甲兵並藩下閑丁、孤寡老弱」啟程,並請以子尚之信襲爵,留鎮廣東。康熙遂令議政王大臣會同戶部、兵部以及吏部「確議具奏」。吏部以「藩王見存,子無移襲之例」駁回襲爵之請;議政王大臣會議又以「尚之信仍帶領官兵居住粵東,則是父子分離,而藩下官兵父子兄弟宗族亦至分離」為由,作出「既議遷移,似應將該藩家屬兵丁均行議遷」的議處,康熙立即批准撤藩之議。
該年七月初三,平西王吳三桂為窺視清朝廷意向,疏請撤藩,內有「今聞平南王尚可喜有陳情之疏,已蒙恩鑒,准撤全藩。仰恃鴻恩,冒於天聽,請撤安插」等語。康熙對吳三桂之疏批道:「今雲南已經底定,王下官兵家口作何搬移安插,著議政王大臣會同戶、兵二部確議具奏」。
同年七月初九,靖南王耿精忠疏請撤藩,議政王大臣遵旨會議,作出「應將王本身並標下十五佐領官兵家口均行遷移」的決定。八月初六,議政王大臣在對吳三桂疏請撤藩一事會議時,出現不同意見:一種認為「應將王本身並所屬官兵家口均行遷移,在山海關外酌量安插。雲南地方,有土司苗蠻雜處,不得稍疏防禦,今既將王遷移,應暫遣滿洲官兵戍守,俟滿洲官兵到日,該藩起程」。另一種認為「吳三桂鎮守雲南以來,地方平定,總無亂萌,今若將王遷移,不得不遣兵鎮守。兵丁往返,與王之遷移,沿途地方民驛累」,「應仍令吳三桂鎮守雲南」。兩議俱上請旨,康熙作出「著王率領所屬官兵家口,俱行遷移前來」的決斷。
八月十五日,清朝廷派遣禮部侍郎折爾肯、翰林院學士傅達理前往雲南經理撤藩事宜,遺戶部尚書梁清標前往廣東、吏部侍郎陳一炳前往福建辦理撤藩,於是三藩並撤。
吳三桂發難。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吳三桂執殺雲南巡撫朱國治、扣留折爾肯等特使,據雲南叛。吳三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國號「周」,以明年為周王昭武元年,蓄發易衣冠,鑄「利用通寶」,旗幟易白,發布反清檄文,斥責清朝廷當年「逆天背盟」,「雄據燕京,竊我先朝神器,變我國衣裳」,「將欲反戈北伐,掃盪腥膻」。雲南提督張國柱、貴州提督李本深、貴州巡撫曹申吉皆降。雲貴總督甘文煜在貴陽陷落後率十餘騎逃至鎮遠,擬扼守鎮遠,控制滇、黔險隘之地。鎮遠守將江義叛應吳三桂,甘文餛被叛軍包圍,十二月初八自盡,雲貴兩省皆陷。
十二月二十一日,清朝廷始接到吳三桂為叛的奏報,大學士索額圖請誅主張撤藩的大臣以平息戰亂。康熙深知吳三桂蓄謀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拒絕索額圖的建議,命前鋒統領碩岱率軍前往荊州,進駐常德,阻吳軍北上;令都統朱滿自武昌赴岳州,阻敵東犯;令西安將軍瓦爾喀率部進川,扼守由滇入川之路。
吳三桂十二月二十二日,下令停撤平南、靖南二藩,召梁清標、陳一炳還京;二十四日任命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率軍討伐吳三桂;二十五日以兗州地近江南、江西、湖廣,太原鄰近川、陝,調軍隊駐防兗州、太原以便隨時策應湖廣、川陝。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清朝廷以內大臣希爾根為定南將軍,率軍前往江西;該年六月任命貝勒尚善為安遠靖冠大將軍,開赴岳州;未幾又任命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前往浙江督師,任命貝勒董額為定西大將軍前往四川督戰;同年九月相繼任命簡親王喇布為揚威大將軍駐江寧;安親王岳樂為定遠平寇大將軍坐鎮江西。
八省俱陷。
三藩所轄之兵,皆「百戰之餘,勇健善斗」,「莫有攖其鋒者」。清朝廷所任命諸將多畏敵避戰,遷延不前。
康熙十二年年底,吳三桂軍自貴州入湖南,攻陷沅州,提督崔世祿被擒,「澧辰路梗,楚疆危急」,偏沅巡撫盧震棄長沙奔岳州。常德、長沙、岳州、澧州、衡陽相繼陷落,湖南被吳三桂佔領。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一月,四川巡撫羅森、提督鄭蛟麟、總兵譚弘、吳之茂等叛應吳三桂,四川陷落。
康熙十三年二月,駐廣西將軍孫延齡叛應吳三桂,殺都統王永年、副都統盂一茂,自稱「安遠大將軍」,扼守大榕溪隘口,平樂陷;廣西提督馬雄、左江總兵郭義相繼反叛,廣西陷。
康熙十三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執福建總督范承謨,據福州叛,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傳檄福建州縣,令蓄發易服。並令都統馬九玉、總兵駱養性等分取延平、邵武、汀州、福寧等地,福建不復為清朝廷所有。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陝西提督王輔臣發動兵變,在向四川進軍途中,襲殺經略莫洛。興安、延綏、葭州、米脂叛應王輔臣,延安、綏德相繼陷。王輔臣被吳三桂封為「平遠大將軍」,遣兵陷蘭州,固原、臨洮等地相繼為叛。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尚之信叛應吳三桂,易服改幟,派兵包圍尚可喜住處,尚可喜自殺未遂,數日後病逝。
三藩並叛,雲、貴、湘、川、閩、陝、粵、桂八省皆陷;甘肅、江西兩省大部亦被叛軍佔領,以至達賴喇嘛竟建議清朝廷同吳三桂「裂土罷兵」。蒙古察哈爾部首領布爾尼也乘機起兵,進逼張家口,京師震動。
起用綠營。
為扭轉戰局,清帝決定起用綠營。綠營系清軍入關後陸續收編的前明武裝,以綠旗為標志,又稱之綠旗兵。「天下綠旗兵,無如陝西強壯,而其數較各省部眾」,「若用綠旗步兵之力,於滅賊殊為有濟」。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朝廷授甘肅提督張勇為靖逆將軍,令其率部平定王輔臣之亂。康熙特諭負責西部戰事的貝勒董額,對於「勞績甚茂」的張勇等漢將「慎勿輕侮,致滋嫌隙」,「事無劃,務期協和持平而行」回。康熙在給張勇的諭令中明白寫道:「自古漢人逆亂,亦准以漢兵剿平」,「況我綠旗兵較之賊兵甚強」。
該年四月,張勇部將王進寶克臨洮、金縣、安定,總兵官孫思克收復靖遠衛。寧夏駐軍在王輔臣的煽動下殺提督陳福、發動兵變後,張勇立即前往安撫。未幾孫思克在虎山墩大敗王輔臣,斷其餉道,陷入困境的王輔臣遂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六月叛而復降,致使吳三桂急令西犯秦隴、欲與王輔臣會師的王屏藩、吳之茂部撤回漢中。旋封張勇為一等候(襲十次);授王進寶奮勇將軍,加封一等伯(襲八次);授孫思克為涼州提督,並遣內閣學士禧佛等齎敕往陝西,諭令彼等立即「各率所屬綠旗兵平定漢中、興安,恢復四川」。
除陝西外,「浙江及江西袁州、贛州等處綠營兵,奮勇剿賊,固守地方」,為此康熙特諭令兵部「應即議敘,以旌其勞」,「速議具奏」。綠營在平定三藩之亂中戰功卓著,安親王岳樂在攻長沙時,請派綠旗兵兩千助戰;簡親王喇布則「以調綠旗兵為辭,因循日月」,大有無綠旗即不出戰之勢。
孤立吳三桂。
雖然三藩並叛,八省俱陷,康熙認定「今日事勢,先滅吳逆為要」,對其他叛應吳三桂的藩王、將領竭力爭取在王輔臣襲殺莫洛後,康熙立即敕諭王輔臣,贊其「賦性忠義,才勇兼優」,「殫心抒忠,茂建功績」,並以「莫洛於爾,心懷私隙,致有今日之事。則朕之知人未明,俾爾變遭意外,忠藎莫伸,咎在朕躬,於爾何罪」等為其開脫。且遣王輔臣之子王繼貞前往陝西頒諭,「曉以大義,發其悔悟之心」,時為康熙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接到王輔臣的疏奏後,再次遣使齎敕往撫,重申「變起情形,皆由莫洛控馭失宜、軍心不服所致」,「爾之心跡無他,朕已洞悉,往事一概不究」,「爾所屬官兵,俱行寬宥,照舊歸伍效用,爾即率領,仍回平涼汛地,照舊鎮守。」康熙十五年(1676年)六月初一,康熙在得悉清軍已斷王輔臣餉道後,第三次頒詔,赦其罪,「招慰之」。
康熙十三年六月,康熙遣工部郎中周襄緒及靖藩舊部陳嘉猷等,齎敕前往福建招撫耿精忠,冀其「革心悔禍,投誠自歸」。康熙十五年八月又遣其弟耿聚忠(安親王岳樂之婿)齎敕赴軍前招撫耿精忠。康熙帝在敕書中再次重申「朕猶念爾祖、父前功,終不忍絕,將爾在京諸昆弟及所屬人員,概行寬宥,給還官職,恩禮如常」,「朕復念爾變亂,必有所由,或為逼迫所致,故復下敕書,遣爾弟耿聚忠齎至軍前,明諭朕意。爾若即悔罪,率眾歸誠,當復爾王爵,仍舊鎮守,所屬人員職任俱各如故」,「朕以誠心待天下,斷不食言,爾勿聽信煽惑之言,終懷疑懼,負朕始終保全至意」。一年後傑書部清軍在接連擊敗耿精忠部將曾養性、馬九玉後,入仙霞關,攻陷浦城,江西清軍又相繼奪取建昌、饒州、廣信等地。耿精忠不支,遂有降意。康熙帝得悉後,於康熙十五年九月十八日降諭傑書「以時事曉諭耿精忠速降,以副朕安輯生民至意」。十月二十一日,耿精忠在福州開城迎降的疏奏送抵禦前,康熙立即傳諭「命耿精忠仍留靖南王爵,率伊所屬官兵隨大軍征剿」。
康熙十五年十二月,清軍自江西贛州入廣東,尚之信遣使至簡親王喇布軍前乞降,康熙敕諭尚之信:「知爾父子不忘報國,念篤忠貞,因事出倉促,致成變異,朕心深為惻憫。今特降旨,將爾已往之罪並屬下官兵,概行赦免,倘能相機剿賊。立功自效,仍加恩優敘,爾當益竭悃誠,勉圖後效,以副朕始終曲全至意。」
對參與三藩之亂的馬雄、孫延齡等清朝廷也竭力招撫。康熙十五年九月,遣馬雄之子馬承先赴廣西招撫。該年年底廣西初定。
王輔臣、耿精忠以及尚之信等人的相繼倒戈,使得清朝廷得以全力征討吳三桂。
吳氏敗亡。
吳三桂起兵之後,仍有裂土罷兵,割據一方之念,「迫洞庭而不即渡」,「徘徊衡湘間」,期冀與清朝廷議和,保住即得利益,拒不採納「疾行渡江、會師北向」、「下九江、扼長淮,以絕南北運道」以及「據關東、巴蜀,塞骰函以自固」等建議,「以長子尚主留京為質故」。
王輔臣、耿精忠、尚之信降清後,吳三桂為安定人心,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在衡州稱帝。自吳三桂舉兵「滇蜀之間,屢歲不登,米一石價六兩,鹽一斤價三、四百錢」,且「加稅田畝地丁」,「怨聲四起,故所破州縣旋得旋失」。「又於雲南麗江等處鑿山開礦,採取金銀,日役苗夷萬人,土司多忿怨」。該年五月,清軍水師入洞庭糊,分駐君山、九貴山,切斷岳州吳軍同衡州、長沙等地聯系。同年八月十七,吳三桂得悉其婿胡國柱有降清之意,「大呼曰『吾勢去矣』,即氣噎仆地」而死,時年七十五。
吳三桂死後,其部將擁立吳應熊之子吳世瑤柩前即位。吳世瑤不敢留居衡州,遂退居貴陽,擬以湖南、四川、廣西為屏障。清軍乘勢收復岳州、常德、長沙、漢中、保定、順慶、成都、重慶。
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月,清軍由平越逼貴陽,吳世瑤奔雲南,清軍迅速佔領貴州全省。翌年二月清軍由黔入滇,吳軍列象陣迎戰,自卯至午激戰三個時辰,因象潰而敗。吳世瑤恃險固守,令諸將分守五華山宮門(平西王藩府)。康熙二十年(1681年)九月,趙良棟率綠營兵至雲南,連越三濠奪三橋,直逼城下,圍之數日。該年十月城中糧盡,南門守將開門迎降,吳世瑤服毒而死,時年十六歲。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
Ⅵ 馬鞍山市貝貝虎嬰兒用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貝貝虎嬰兒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9月2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無等。
法定代表人:張勇
成立時間:2011-09-21
注冊資本:1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11963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金家莊區蒙牛路1號8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