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六年級第5單元童年舊事400
嬉於溪
童年的故鄉是在舞陽河畔一個地處鎮遠縣與施秉縣交界名叫「甘溪」的小鄉鎮。鄉鎮街市主要有甘溪村的一個大自然寨和鄉鎮機關組成。這是一個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就這么個簡單不能再簡單的小鎮,競是我兒時的樂園,留有童年時光那一串串的歡歌與笑語....。
一條彎彎曲曲、時隱時現、或流或斷的小溪,從東邊馬鞍山上莽莽叢林中無聲無息的流淌幾個世紀,悄然流入舞陽河。冬季它是一條乾涸的小河溝,只有夏天她才展現那曲美的身影,這就是兒時與我們小夥伴最要好的朋友,也是鎮上父老鄉親世代的「母親河」。地方稱之為「甘溪」,便是依據這條山溪之水的流性而定名的。據傳,當年賀龍的部隊路過時,還在小溪旁停留過,因為半徑三十里地是沒有比這條小溪再大的河了,除非走錯路拐進大小十八灣的舞陽河裡。
我們都喜歡夏天的甘溪,因為她不再干,而是嘩嘩的長流水。河底清澈,幾見魚蝦,鵝卵石尤其的圓,就像小孩的臉蛋。玩嬉與山水之間,小夥伴們的比賽節目有「扎猛子」、「打漂石」、「踩木漂」,最有趣的應算抱石攔河搭橋的「英雄救美」了。一個比一個精彩,一陣比一陣激烈,從晨夕直到落陽,總會有新的玩法,新的刺激,讓人忘乎所以,流連忘返啊!冬天呢!我們則改變了玩法,在斷流的小溪河邊上選擇見水的地方摸蝦蓬魚,在大水剛退的頭幾天,運氣好的,會摸到從農田裡沖出的等條鯉魚,那就是一大收獲了。反正見者有份,大夥就找來柴火烤魚吃。盡管每人只能算是嘗一點點魚腥味,但好像賺了個大便宜,人人喜笑顏開,一個勁兒地重復著兩個詞「好香」、「好吃」,盡享「豐收」後的喜悅。
甘溪的下游,地勢凸陡,落差明顯,由於是小溪硬從崇山峻嶺之中撕開一個出口,因此兩旁都是懸崖峭壁,箭竹蔥郁,完全是一幅典型的喀斯特山水俊圖。抬頭是一線天,低頭是溝壑叢生,稍不注意,就會滑倒在長滿青苔的怪石上,那就慘啦!這些對我們輕車熟路的小夥伴來說,不大礙事。相反,大夥偏偏就選擇這種地形玩起了「捉貓貓狗」迷藏活動。先是劃蛐蛐確定捉貓人,然後大夥聽命於一個頭的指揮,全部隱藏起來,直到捉貓人找到大家為此,才算是結束。累了,就躺在平整的灘石上用張大的樹葉搭在臉上,睡個懶覺,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常常是被人催醒,我自個兒是不會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