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宜昌市夷陵區社保個人查詢
宜昌市夷陵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注冊地址:小溪塔鎮
聯系人:趙君
企業類型:企業單位郵政編碼:443100
座機電話:0717-7828040
員工數量:2(人)
1宜昌市勞動局(再就業辦公室)
電話:0717-6770991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環城北路9號
2宜昌市西陵區勞動就業管理處
電話:0717-6768217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二路16號
3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處(第一職業介紹處)
電話:0717-6737970
地址:宜昌市環城北路
4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處(第二職工介紹所)
電話:0717-6743635
地址:宜昌市環城北路
5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處(第三職業介紹所)
電話:0717-6233792
地址:宜昌市環城北路
6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處(第四職業介紹所)
電話:0717-6351350
地址:宜昌市環城北路
7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處(失業保險科)
電話:0717-6731201
地址:宜昌市環城北路
8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處(勞服企業管理科)
電話:0717-6753305
地址:宜昌市環城北路
9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處(肖家巷培訓基地)
電話:0717-6752089
地址:宜昌市環城北路
10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處(職介中心)
電話:0717-6753301
地址:宜昌市環城北路
11宜昌市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人才市場)
電話:0717-6731451
地址:宜昌市桃花嶺
12宜昌西陵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
電話:0717-6768217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市區西陵二路16號
13東升人才市場
電話:07176455545
地址:西陵一路80-A(城建幼兒園門口)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宜昌市勞動局投訴電話
把票留著就可以了。
新勞動法規定不許任何單位收取勞動著的押金,培訓費等。
你走的時候要是保安公司不退你錢就去勞動局告他!
⑶ 宜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調整
(一)劃入的職責
將原市人事局、原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取消的職責
1、綜合協調外商投資企業勞動工資政策。
2、擬定企業職工獎懲的基本准則。
3、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三)劃出移交的職責
對本市公民出境就業進行管理職責劃給市商務局。
(四)加強的職責
1、加強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統籌管理的職責,完善勞動收入分配製度。
2、加強統籌全市城鄉就業政策的職責,依法建立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統籌全市城鄉社會保障政策的職責,建立健全社會
保險管理和服務體系,提高經辦能力。
3、加強統籌全市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整合的職責,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
效配置,統籌開發各類人力資源。
4、加強統籌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和政策的職責,組織推進省級統籌,深化基本養老保險制
度改革,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險制度。
5、加強促進就業的職責,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和職業(技工)教育培訓制度,促進全市社會就業更
加充分。
6、加強統籌規劃全市城鄉一體化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職責,做好相關醫療保障制度配套政策實施工作。
7、加強勞動關系協調、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農民工工作協調的職責,切實維護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促進全
市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8、加強全市行政機關公務員統籌管理的職責,促進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能力建設,提高行政效能。
9、加強為大企業、項目建設提供「直通車」服務的職責。
⑷ 夷陵區2020年靈活就業人負退休的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是根據當事人的當事人每一年的繳費基數、當地每一年的社平工資(含退休上一年)、繳費時長綜合計算得出,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所以基礎養老金有差別。
所以只是根據你提供的信息沒法幫你計算的。
⑸ 宜昌市勞動局電話
服務熱線:12333。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沿江大道43號。
根據《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宜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宜府辦發[2010]55號)文件精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掛市公務員局牌子)為市政府組成部門。
(5)夷陵區公共就業服務網擴展閱讀
機構職責:
1、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並組織實施,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並負責監督管理,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加強區域人才合作。
2、負責全市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訂年度就業再就業專項資金使用計劃,擬訂就業援助制度,推動創業帶動就業。
負責全市就業、失業、失業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工作,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全市就業形勢穩定和失業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3、負責全市職業能力建設工作。統籌建立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統籌建立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擬訂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技工學校和民辦培訓機構的資格認定和監督管理,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組織實施勞動預備制度。
4、根據國家和省的工資、福利政策、法規、制度和標准,研究擬訂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政策的具體實施辦法並組織實施,研究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和退職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綜合管理全市機關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獎金、津補貼工作,擬訂企業勞動標准政策和勞動定額標准,監督檢查實施情況。
5、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事業單位綜合配套改革政策,負責並指導全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人事管理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加強事業單位人員宏觀管理。
⑹ 2019年宜昌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可由他人代為辦理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最基礎的社會保障,給靈活就業人群提供社保起到了促進勞動力合理流動和促進城鎮化具有一舉多得的效用,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這一特殊勞動群體的社會保障權益。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
優惠政策
為了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這一特殊勞動群體的社會保障權益,國家針對不同類別的靈活就業人員推出了不同的社保優惠政策。
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從事靈活就業並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就業備案手續並參加社會保險的,可申領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市直現行補貼標准為175.03元。靈活就業的范圍為:
(1)從事社區公共管理的治安巡防員、社區管理員、出租屋管理員、衛生及計生協管員、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
(2)從事社區居民服務的車輛保管、保潔保綠、家居設施維護、家政服務等臨時性就業人員;
(3)從事家庭手工業、工藝作坊,經營小攤檔,到農村承包種養業人員;
(4)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務服務的臨時工、季節工、承包工、小時工、派遣工等;對已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靈活就業人員,其社會保險補貼辦法按企業(單位)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險補貼辦法執行。
對持《失業人員證》從事靈活就業的人員,申報就業並參加社會保險的,「4050」人員按照其當年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數額的30%,其他下崗失業人員按照其當年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數額的15%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4050」人員給予其實際繳費額的60%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補貼,非「4050」人員給予其實際繳費額的30%的養老保險補貼。對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政策三年期滿或四年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一次性延長社會保險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
就業困難人員」范圍包括:「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符合條件的殘疾失業人員、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失去土地等原因難以實現就業的人員、縣以上(含縣級)勞動模範、軍人配偶、烈屬、單親撫養未成年人者以及連續失業1年以上的其他人員。
繳費辦理
凡具有本市城鎮戶籍、符合參保條件需參加社會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
可自行選擇到市內地稅部門任一登記點(下稱:登記崗)辦理繳費登記。提交個人身份證件原件及復印件1份(代辦需提供代辦人身份證件原件及復印件1份)、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1份進行繳費登記,登記崗發放《社保繳費項目核定通知書》、《報到通知書》、《委託銀行代劃繳稅、費協議書》(下稱:ETS協議)一式3份及相關指引。
憑ETS協議一式3份到開戶銀行辦理ETS簽約手續後,再持ETS協議一式2份按《報到通知書》指引到地稅部門辦稅服務廳(下稱:辦稅服務廳)報到。
繳費人變更如「姓名」、「身份證件號碼」、「戶籍類型」等繳費登記資料,須到登記崗填報《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登記業務申報表》一式2份,並提交個人身份證件原件及復印件1份、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首頁及其本人資料頁)1份(變更戶籍類型需提供)。
辦理停保、停保後需續保的,繳費人都須到登記崗填報《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登記業務申報表》(見底下附件)一式2份,並提交個人身份證件原件及復印件1份、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首頁及其本人資料頁)1份。如需退保的須先辦理停保手續後再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退保手續。
繳費人繳費已滿規定年限如不需繼續繳納的,可辦理停保。
辦理說明
靈活就業人員由於工作不穩定,難以獲得穩定的收入來保障自身的生活。對此,國家出台了靈活就業人員辦理社保補貼政策來保障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問題。那麼,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社保補貼呢?
申請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本人要持證明靈活就業狀態相關憑證到戶籍所在地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進行靈活就業認定,填寫《靈活就業情況登記表》,經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認定後予以就業登記,並在《就失業證》中記錄從事靈活就業有關情況。
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申請社會保險補貼,應到戶籍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提出申請,並提供以下材料:(一)本人《就失業證》《身份證》;(二)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憑證;(三)社區居委會出具的家庭收入證明;(四)未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失業人員,提供原參保單位代扣代繳個人繳費憑證或其參保證明。
就業援助對象還需提供以下材料:(一)「零就業」家庭成員憑區縣勞動保障服務中心開具的相關證明
⑺ 宜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直屬單位
1、宜昌市勞動就業管理局
承擔履行市人民政府管理全市就業安置,民辦職介機構及勞務派遣機構管理,勞動力市場建設發展和管理;再就業,《再就業優惠證》發放,再就業政策落實,小額擔保貸款主體資格認定,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公益性崗位認定;統籌全市失業保險工作;就業再就業培訓,創業培訓示範城市建設;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建設,充分就業社區創建,信用社區創建;勞服企業管理及服務(商貿)型企業管理;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和流動就業管理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
書記:石義雄;
副局長:謝天星、楊學鋒、鄒家法、王曉波、李鋼。
2、宜昌市養老保險管理處
負責制定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靈活就業參保人員養老保險工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養老保險待遇核定、調整和支付工作;負責離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工作;負責離退休人員管理與服務工作;負責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預決算及相關報表的匯總、分析等。
書記:易振權,主任:王友華,副調研員:孫孝和、丁德銀;
副主任:李繼、劉開岳。
3、宜昌市醫療保險管理處
負責醫療保險繳費記錄查詢,單位和個人待遇享受資格查詢;負責對定點葯店進行管理,對個人帳戶消費進行審核結算;負責醫療保險轉診和異地居住人員門急診搶救醫療費審核,慢性病醫保患者門診治療申報、評審、審核、結算,住院醫療費用審核;負責離休幹部醫療費的籌集,門診、住院醫療費用審核,建立健康檔案,接待上訪咨詢;負責核定單位大額醫療保險費應繳數,核對實繳金額,核定投保金額,做好參保職工繳費記錄,個人大額醫療保險費收繳,資料整理統計;負責對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葯店進行監管,查處違規行為;負責核定工傷保險繳費費率、工傷保險繳費和待遇審核,工傷醫療費的審核,生育保險繳費和待遇審核;負責基本醫療保險和行政經費的會計核算,工傷、生育保險的會計核算,基本醫療保險、工傷、生育保險的財務支付,醫療保險、工傷、生育保險基金離休人員台帳的管理,工傷、生育保險的社會化發放等工作。
主任: ;
副主任:劉遠秀、曾慶華、王康禮。
4、宜昌市社會保險基金徵收稽查處
負責參保單位和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登記,受理繳費基數申報、核定應征繳額,參保人員異動處理,基金徵集(包括向地稅部門傳輸應征繳數據和地稅部門實征繳數據傳回),實收到帳處理,分配、記錄、公布個人帳戶,與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對帳(包括社會保險欠費清收),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稽核,綜合統計分析等。
主任:馮偉農;
副主任:黎軍、呂江鴻、周永華。
5、宜昌市技校教研室(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
綜合管理和指導各類職業技術培訓教學工作,組織制定並指導實施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指導和組織審編教材、教學輔導資料,負責教學質量督導,指導並實施各類職業技術培訓考務管理,指導和組織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業務培訓和業務考核,指導和推動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組織開展各類教改實驗,組織研究、開發和推廣職業技術培訓技術裝備、電化教學技術、先進教具教法,指導並組織實施各類職業技術培訓畢業生就業服務,組織研究、掌握國內外職業技術培訓動態,參與制定職業技術培訓發展規劃和政策。按照國家和勞動保障部制定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規劃、方針政策和有關規定,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全市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對全市行業部門(集團公司)的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進行業務指導和提供技術服務;組織使用職業技能鑒定國家試題庫並培訓考核工作人員;組建職業技能鑒定專家隊伍,開展職業技能標准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學術理論研究;承擔全市職業技能競賽的指導工作;組織實施新職業(工種)的職業資格示範性的全國統一鑒定工作;承擔省勞動保障廳有關職能部門委託的有關工作。參與職業技能鑒定監督檢查。
主任:朱邦伍;
副主任:王剛、姜立群、胡揚帆、王洪軍、劉慶;
工會主席:李順志。
6、宜昌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
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支隊長:侯剛;
副支隊長:謝遠林、謝繼友、汪邦安、萬峻、韓曉明。
7、宜昌市勞動保障信息中心
貫徹部省勞動保障信息標准、工作制度和技術規范,並結合我市實際組織實施;負責全市勞動保障信息系統建設,承擔市本級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及系統安全工作;負責市級數據中心數據維護,組織開發各業務應用系統軟體並參與推廣應用;會同有關方面組織上網信息資源並在網上發布信息,負責社會保障卡的組織發放工作;開展信息調查和分析預測,為局領導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和決策支持;承擔局辦公自動化技術服務和工作人員的計算機培訓;指導縣市區勞動保障部門的信息系統建設工作並提供技術支持。
主任:秦韌;
副主任:王天皓。
8、宜昌市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中心
編制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設立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帳戶,向財政部門申撥支付資金、核對財政專戶資金,對社會保險基金征繳、支付等各個環節的運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向政府和社會公眾公布社會保險基金運行情況;編制社會保險基金相關財務統計報表等。
主任:蔡彬;
副主任:姜海燕。
9、宜昌市工業技工學校
負責技工學歷教育,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中短期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承擔勞動力預備制培訓及其它各類職業培訓。
校長:楊慶華,書記:張維清;
副校長:陳化明、楊國棟、李曉蘭。
10、宜昌市第一技工學校
負責技工學歷教育,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中短期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承擔勞動力預備制培訓及其它各類職業培訓。
校長:侯江;
副校長:周萬平、楊德琳、楊新華。
11、宜昌市勞動培訓教育中心
負責職業技能中短期培訓,承擔勞動力預備制培訓及其它各類職業培訓。
主任:杜叢山;
副主任:陳佑林,工會主席:高華斌。
12、宜昌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
負責為勞動就業提供培訓服務。
主任:肖敏。
⑻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社保基金中心網
首先,在宜昌市夷陵區社保基金中心網路登錄,輸入被保險人的身份證號碼,然後輸入密碼才能查詢。
二,不清楚,建議您咨詢以及與當地社會保障機構。
祝順利!
⑼ 宜昌市夷陵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其他事項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的職責分工。畢業生就業政策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會同區教育局等部門擬訂;畢業生離校前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區教育局負責;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
(二)設立宜昌市夷陵區公共就業培訓考試中心,與區勞動就業局合署辦公。重新核定區勞動就業局(區公共就業培訓考試中心)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為23名。同時撤銷宜昌市夷陵區人事培訓考試中心,其職責劃轉區公共就業培訓考試中心承擔。
(三)設立宜昌市夷陵區社會保險基金徵收稽查局,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管理的全額撥款副科級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參保單位和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登記,受理繳費基數申報,核定應征繳額;負責參保人員異動處理;負責社會保險基金徵集、賬務管理;負責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稽核、綜合統計分析等。核定區社會保險基金徵收稽查局事業編制10名(從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劃轉7名)。撤銷區社會保險基金結算中心。劃轉後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為9名。
(四)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機構級別明確為副科級。
(五)原區人事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所屬其他事業單位劃歸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管理,其機構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⑽ 宜昌市夷陵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調整
(一)劃入的職責
將原區人事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取消的職責
1、綜合協調外商投資企業勞動工資政策。
2、擬訂企業職工獎懲的基本准則。
3、已由區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三)劃出移交的職責
將擬訂本區公民出境就業管理政策,境外就業介紹機構資格認定、審批和監督檢查等職責劃轉區經濟商務和信息化局。
(四)加強的職責
1、加強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統籌管理的職責,完善勞動收入分配製度。
2、加強全區行政機關公務員統籌管理的職責,建立「確責、履責、問責」責任體系,促進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能力建設,提高行政效能。
3、加強統籌全區城鄉就業政策的職責,依法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和職業(技工)教育培訓制度,促進全區社會就業更加充分。
4、加強統籌全區城鄉社會保障政策的職責,建立健全社會保險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金保工程」應用水平,提高經辦能力。
5、加強統籌全區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整合的職責,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統籌開發各類人力資源。
6、加強統籌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和政策的職責,深化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險制度。
7、加強統籌規劃全區城鄉一體化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職責,做好相關醫療保障制度配套政策實施工作。
8、加強勞動關系協調、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農民工工作協調的職責,切實維護勞動關系雙方合法權益,促進全區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9、加強為大企業、項目建設提供「直通車」服務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