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文化館公共服務事項

文化館公共服務事項

發布時間:2021-09-08 08:25:55

❶ 行政服務事項的概念和行政許可事項以及行政非許可審批的區別聯系

行政服務事項主要是指行政機關提供公共服務的事項,如就業登記、企業專登記、婚姻登記、屬養老、醫療、保險等事項。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審批的一種,是依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申請從事某項事務或者獲取某種資格作出的允許或不允許的決定。
非行政許可審批是指行政審批的一種,是行政機關依照國家有關部門或者各級政府的規定,對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進行的審核、批准、核准等。如投資審批、環境評價批准、企業改制方案批准等。
行政許可審批與非行政許可審批都屬於行政審批,都屬於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的一種具體行為。兩者區別是:行政許可的設定有嚴格的規定,執行也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條件來執行;非行政許可審批設定比較寬泛,對數量有限制。國務院正在陸續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

❷ 如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一、創新運作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創新思路,尋求文化活動開展的新模式,如通過政企合作、資源共享的方式,聯合舉辦文化活動,藉助企業冠名等方式提高文化活動影響力。用各區各型各類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我省各地公共文化產品的數量和種類,構築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大小節點,不斷充實和擴展文化活動的滲透力和覆蓋面。

鼓勵企業或個人投資建設公共文化館、博物館、藝術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資助公益性的文化創作、演出、展覽、交流、節慶、網路文化內容等項目;以博物館、群藝館、文化館等文化機構的工作人員等為骨幹,培養街鎮(社區)的公共文化積極分子。

吸引和利用社會力量組織公共文化產品生產。採取政府購買、項目補貼、委託生產等形式,鼓勵和支持文化企業質優價廉、安全適用的公共文化產品,滿足群眾多層次的文化需要。採取購買服務、委託承辦、項目外包等形式,吸引社會文化團體、非盈利文化機構在政府部門的引導、監督下向群眾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務。採用政府補貼、資助的辦法,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的文化場館向公眾免費或者優惠開放。

二、充分利用民辦非企業機構開展服務。相對於直接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各類民辦非企業機構、社會團體更有開展公益性文化服務的願望與潛力,要關注其日常業務工作的社會公益面和服務面,加強引導和支持,利用政府資源搭建平台,使其在服務市民的同時自身得到發展壯大。

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各展所長,發揮社會各界人士的獨特作用,共同推動文化建設。在全省各地發展公共文化服務輔助隊伍,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鼓勵成立各類民間文化社團,壯大社會文化力量。加強對各類文化社團的管理和監督,引導其朝自我約束、行業管理、規范運行的方向發展,形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強大後備力量。

三、拓寬服務渠道,延伸公共文化服務。以公共文化服務為導向,拓寬服務渠道,以政府補貼的形式鼓勵社會力量幫助開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並形成激勵機制,引導社會民間力量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主體,拓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渠道,並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多元化和優質化。

四、積極吸引社會捐助。落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民政部關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等國家和省的各項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私營企業和個人對公共文化事業的捐贈,暢通社會力量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渠道,加強對捐贈款項的監督管理,形成全社會捐助公共文化的良好氛圍和有效機制。

五、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打造文化企業融資新模式。建議由各市金融辦牽頭提供服務和信息,信用擔保機構作為中介和紐帶、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支持,三方聯手為中小文化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同時,建設一批文化產業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台,扶持一批骨幹文化企業和重點文化基地,實施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和對外文化產業工程,推出一批文化品牌、產品,構建積聚優勢資源和品牌特色的文化產業基地、文化產業園區、文化產業項目集群,使幾個重點城市成為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文化中心。

六、加快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人才關繫到社會力量辦文化的實際效果和質量,甚至關系其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對民辦公益文化單位業務人員,要加強業務培訓,實行資格認證制度,幫助提高整體素質。政府部門要對有突出貢獻的民辦文化經營管理、藝術創作和工程技術人才設立獎勵基金,採取文化技術、創作成果等要素參與分配的辦法,調動民辦各類文化人才的積極性。在強化社會文化人才建設的同時,民辦公益文化單位也要建立、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和承諾服務制度,規范自身行為,提高服務質量,以增強社會責任和社會公益意識,提高社會公信力。

❸ 公共服務機構包含哪些啊

社會公共服務復機構包制括教育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

主要有政府機構、醫院、學校、郵局、研究機構、文化宮文化館、體育館影院、工會、社會保健救助慈善機構如福利院孤兒院救助站、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職業協會和商業協會以及許多其他機構。

廣義的社會公共服務機構還包括供電、供水、供氣等部門

❹ 屬於公共服務事項的是什麼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內,發展教育、科技、文化容、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❺ 免費開放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到底屬於政府行使什麼職能是文化建設還是社會公共服務

免費開放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是為了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權益,屬於政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❻ 公共服務事項就是便民服務事項嗎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務以合作為基礎,強調政府的服務性,強調公民的權利。 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

閱讀全文

與文化館公共服務事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