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馬鞍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發布時間:2021-09-08 00:01:48

1. 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什麼性質的單位待遇怎麼樣

行政機關,負責當地工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但其內部可能分為不同類型的編制。其中公務員編制與其他本地區同級別公務員待遇一致,事業編制依據該機關內部的財務狀況差距很大。

2.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做什麼的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經濟運行調節和信息化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規范性文件;負責擬訂工業和信息化的發展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經批准後組織實施並監督檢查;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有關問題,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

(二)負責推進全市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擬訂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協調工業區、信息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發展等重大問題;擬訂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計劃,統籌市財政用於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項目建設專項資金。

(三)負責監測分析全市經濟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信息引導,調節日常經濟運行;擬訂並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目標、政策和措施;監測調控政策執行效果,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並提出建議;擬訂並組織實施培育發展打企業的政策措施;負責救災物資應急生產有關工作。

(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負責工業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培育和管理工作;組織開展企業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推廣工作;協調相關產學研合作創新;組織實施國家和省重大技術攻關項目,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

(五)負責全市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管理工作;擬訂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申報、核准、備案企業技術改造(含利用外資)項目;負責中央和市財政有關專項資金項目的申報、組織實施和督查工作;承擔振興裝備製造業組織協調的責任;負責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和再創新。

(六)綜合協調全市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負責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新能源推廣應用工作,擬訂相關的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審查工作,核准節能產品認定;負責全市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和監督管理。

(七)負責全市電力運行管理;監測電力運行狀況,協調電力供需、電網運行有關問題;監督指導電力調度;負責電力需求側管理和有序用電,協調處置打面積停電事故;負責熱點聯產、集中供熱改造建設初評;負責資源綜合利用機組和新能源發電項目初審;參與全市能源重大建設項目的相關工作。

(八)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產業企業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工作;擬訂相關政策措施,推進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推進工業設計與創意功能區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引導企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和工業設計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

(九)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市場拓展和合作交流;負責推進企業開展技術引進、國際化經營;協調推進「品牌、標准、專利」建設;開展工業和信息化的對外合作交流。

(十)負責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管理工作;擬訂工業和信息化行業規劃和相關政策;協調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承擔產業信息發布和相關行業准入許可事項;推進行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作;指導機械冶金企業、輕工建材、紡織服裝、化工醫葯等行業管理辦公室工作;指導和管理相關行業協會工作。

(十一)協調、指導和服務企業發展工作;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負責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和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扶持和監管中小企業融資性擔保業務;指導促進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和市場拓展;負責國家、省、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項目工作;指導企業現代管理和管理創新;負責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和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協調企業治亂減負工作。

(十二)負責系統整合、統籌推進智慧城市相關重大基礎建設;負責協調推進智慧城市相關重大應用系統和重大產業基地建設;擬訂全市信息化工作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協調全市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負責推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工作;負責信息化建設的市場監管和服務能力建設;指導協調電子政務發展,推動電子商務和社會經濟各領域的信息化應用。

(十三)協調全市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負責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指導、協調和管理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承擔市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處理信息安全重大事件;組織信息安全檢查、風險評估工作。

(十四)按照規定許可權、統籌規劃、管理全市信息網路基礎與公共信息服務設施建設;組織推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等「多網」融合發展;推進全市政務和社會公共服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指導通信行業發展相關工作;承擔互聯網行業屬地管理相關職能;協助網路社會綜合監管體系建設。

(十五)協調和管理市國防科技工業;擬訂有關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的扶持政策;配合做好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保密資格審查認證和軍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推進軍民結合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建設;負責民爆器材行業管理和生產經銷環節的安全監管工作。

(十六)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3.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怎麼樣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研究起草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並會同有關方面組織實施。 (二)根據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擬訂工業、信息化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專項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研究工業和信息化布局規劃和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本市產業發展規劃,擬訂產業政策和標准並組織實施,引導與扶持工業和信息產業的發展。 (三)監測分析工業、信息產業運行態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信息發布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負責工業、信息化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負責鹽業行政管理,參與管理醫葯儲備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應對自然災害等所需救災物資的生產、儲備和調運;協同有關部門做好反壟斷相關工作;負責軍工科研生產的管理;負責船舶行業管理。 (四)負責提出本市工業、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的建議,按市政府批准許可權組織規劃重大工業、信息化建設項目;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和管理政府投資工業和信息化項目的推進實施工作;負責部門預算內的政府信息化項目的前置審批;對信息化重大投資項目和市級建設財力信息化項目提出行業主管部門意見;會同有關部門綜合平衡、管理使用信息化建設專項經費;會同有關部門管理工業和信息業利用外資工作,開展工業和信息業的對外合作與交流。 (五)負責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動技術改造,以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協調組織實施有關國家、本市工業和信息產業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產學研結合和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負責工業行業的質量管理和品牌戰略的推進;協調組織實施國家和地方信息技術標准;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信息化工作中的技術標准;指導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管理;指導和推進企業信息技術創新機制的建立;推動軟體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推進信息化和產業化融合。 (六)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推進工業、信息產業體制改革和管理創新,提高行業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七)根據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的導向和政策,組織實施城鄉工業布局調整、老工業區改造和產業升級,推進創意產業發展;負責制定工業開發區建設中長期規劃,推進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合理調整布局;負責工業開發區建設發展的綜合協調。 (八)建立服務全社會企業的工作體系;加強對中央在滬企業服務;指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推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歸口管理和指導行業協會工作。 (九)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協同有關部門推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促進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十)負責全社會煤炭、電力、石油日常運行的監控、協調;參與指導、管理、協調和推進能源綜合利用工作。 (十一)指導協調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企業信息化、電子政務發展和電子商務推廣以及社會和經濟各領域的信息化應用推進工作;負責社會公共信息資源共享的協調管理;組織協調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信息化應用。 (十二)負責本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協調和管理;組織、指導相關部門制定通信管線、公共通信網、專用信息網的規劃並承擔相應的管理工作;協調電信市場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宜;負責跨行業、跨部門面向社會服務網路的互聯互通。 (十三)組織協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建立;負責指導和協調信息安全防範工作;協調處理網路與信息安全重大事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信息網路安全技術、設備和產品的監督管理。承辦市網路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具體工作。組織、協調和指導信息宣傳培訓、普及教育和信息化專業人才預測、規劃等工作。 (十四)組織、協調和推進智能卡產業的發展;組織、協調和指導重大智能卡應用項目實施和智能卡應用推廣;組織、協調和推進銀行卡產業的發展,推廣基於銀行卡的各類應用;推動無線射頻識別等技術產業化和應用推廣。 (十五)推動建立面向個人和企業、覆蓋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社會誠信體系,指導信用服務行業,推動信用服務行業的培育和發展,組織協調信用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共享。 (十六)負責本市無線電管理工作。 (十七)負責有關行政復議受理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 (十八)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4. 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部門設置

根據上述職責,工業和信息化部設24個內設機構:(一)辦公廳。負責機關文電、信息、安全保衛、保密、信訪等工作;負責機關日常工作的協調和督查;承擔政務公開、新聞發布等工作。(二)政策法規司。研究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問題;組織研究工業、通信業、信息化發展的戰略,提出政策建議;組織起草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負責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承擔重要文件起草工作。(三)規劃司。組織擬訂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提出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建議;承擔固定資產投資審核的相關工作。(四)財務司。編報部門預決算和管理資金的使用;組織實施內部審計和績效檢查;提出行業財稅、價格、金融等政策建議;負責機關財務、資產管理等工作。(五)產業政策司。組織擬訂工業、通信業產業政策並監督執行,提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及管理創新的政策建議;擬訂和修訂產業結構調整目錄的相關內容,參與投資項目審核;制定相關行業准入條件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方面實施汽車、農葯的准入管理事項。(六)科技司。組織擬訂並實施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產業等的規劃、政策和標准;組織擬訂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行業技術基礎工作;組織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七)運行監測協調局。監測分析工業、通信業日常運行,分析國內外工業、通信業形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承擔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相關工作。(八)中小企業司。承擔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指導,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國有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促進對外交流合作,推動建立完善服務體系,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九)節能與綜合利用司。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和污染控制政策,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十)安全生產司。指導工業、通信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指導重點行業排查治理隱患,參與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民爆器材的行業及生產、流通安全的監督管理。(十一)原材料工業司(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辦公室)。承擔鋼鐵、有色、黃金、稀土、石化(不含煉油)、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建材等的行業管理工作;研究國內外原材料市場情況並提出建議;承擔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農業化學物質行政保護有關工作。(十二)裝備工業司。承擔通用機械、汽車、民用飛機、民用船舶、軌道交通機械製造業等的行業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建議並組織實施;依託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十三)消費品工業司。承擔輕工、紡織、食品、醫葯、家電等的行業管理工作;擬訂卷煙、食鹽和糖精的生產計劃;承擔鹽業和國家儲備鹽行政管理、中葯材生產扶持項目管理、國家葯品儲備管理工作。(十四)軍民結合推進司。提出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軍民通用標准體系建設等軍民結合發展規劃,擬訂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相關體制改革。(十五)電子信息司。承擔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的行業管理工作;組織協調重大系統裝備、微電子等基礎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組織協調國家有關重大工程項目所需配套裝備、元器件、儀器和材料的國產化;促進電子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十六)軟體服務業司。指導軟體業發展;擬訂並組織實施軟體、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規范和標准;推動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軟體服務外包;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十七)通信發展司。協調公用通信網、互聯網、專用通信網的建設,促進網路資源共享;擬訂網路技術發展政策;負責重要通信設施建設管理;監督管理通信建設市場;會同有關方面擬訂電信業務資費政策和標准並監督實施。(十八)電信管理局。依法對電信與信息服務實行監管,提出市場監管和開放政策;負責市場准入管理,監管服務質量;保障普遍服務,維護國家和用戶利益;擬訂電信網間互聯互通與結算辦法並監督執行;負責通信網碼號、互聯網域名、地址等資源的管理及國際協調;承擔管理國家通信出入口局的工作;指揮協調救災應急通信及其它重要通信,承擔戰備通信相關工作。(十九)通信保障局。組織研究國家通信網路及相關信息安全問題並提出政策措施;協調管理電信網、互聯網網路信息安全平台;組織開展網路環境和信息治理,配合處理網上有害信息;擬訂電信網路安全防護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網路安全應急管理和處置;負責特殊通信管理,擬訂通信管制和網路管制政策措施;管理黨政專用通信工作。(二十)無線電管理局(國家無線電辦公室)。編制無線電頻譜規劃;負責無線電頻率的劃分、分配與指配;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負責衛星軌道位置協調和管理;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負責涉外無線電管理工作。(二十一)信息化推進司。指導推進信息化工作,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協助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指導協調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發展,協調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推動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承辦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二十二)信息安全協調司。協調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協調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基礎性工作;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擔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處理重大事件。(二十三)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承擔對外和對港澳台合作與交流相關事務;負責外事工作。(二十四)人事教育司。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隊伍建設等工作;管理直屬高校。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離退休幹部局 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5.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怎麼樣有實權嗎

非常有實權,雖然不如發改委等部門,但對於很多政府信息化類項目的資金審批,他是必經一步!

6.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設26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信訪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電、信息、機要、檔案、信訪、保密等工作;承擔機關日常工作協調、重要工作督查督辦和政務公開等工作。
(二)綜合法規處。
組織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等戰略研究,綜合分析國民經濟運行和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組織起草工業、信息化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承擔重要文件、綜合性材料起草和規范性文件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工作,指導企業法律顧問工作;承擔減輕企業負擔的有關工作。
(三)經濟運行局(省應急物資綜合管理辦公室)。
監測分析經濟日常運行,發布相關經濟運行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提出經濟運行調控目標和政策建議;負責協調工業生產要素保障工作,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煤電運等有關問題;指導企業的扭虧增盈;承擔省應急物資綜合管理和省級醫葯儲備管理;負責鹽業行政管理。
(四)產業政策處。
組織實施國家產業政策,研究提出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行業和企業利用外資有關政策建議,監督檢查產業政策實施情況;協調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管理創新;擬訂相關行業准入條件並組織實施;承擔省企業兼並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五)規劃處。
組織擬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戰略、規劃;研究相關行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政策建議;指導協調行業發展、行業布局、行業標准制定等工作;監測分析行業生產運行態勢,匯集、分析、發布行業經濟技術和市場信息;協調行業內部關系;聯系行業協會及相關社會中介組織。
(六)技術改造處。
負責提出工業、信息化技術改造及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的建議;擬訂並組織實施重點行業的生產力布局、城市工業綜合發展和重點產品結構調整方案;引導工業企業、社會資金投向;負責編制重點技術改造年度項目計劃,建立完善項目儲備庫。
(七)科技處。
組織實施國家有關工業、信息化發展的科技規劃、政策、標准和技術規范;擬訂並組織實施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的規劃、政策和標准;研究提出企業技術進步、技術引進和重大裝備研製與消化吸收的政策措施,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組織推動企業技術創新、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有關科技重大項目和行業技術基礎工作,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結合;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八)節能與綜合利用處。
研究提出工業、信息化相關行業能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及相關標准,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節能與綜合利用示範工程,指導和推動節能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推廣應用;指導和協調工業環境保護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促進清潔生產。
(九)中小企業局。
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全民創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政策建議,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指導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創業、創新,推動建立完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承擔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推進全民創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生產運輸協調處。
組織擬訂工業生產重點物資運輸應急方案;組織生產中煤、電、油、氣及其他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應急物資的運輸協調;指導全省鐵路無人看守道口管理、專用線(專用碼頭)共用等工作。
(十一)電力處。
承擔電力工業管理和運行監測工作,協調電力生產的重大問題;負責電力資源配置,監測調控電力生產運行,指導協調電力生產調度,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負責電力生產應急管理,指導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參與電力生產重大安全事故的處理。
(十二)安全生產處。
提出工業和信息化相關行業安全生產規劃建議,擬訂相關技術標准和規章制度;指導安全生產管理和重點行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監督重點項目安全生產「三同時」措施落實工作;參與重特大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
(十三)煤炭工業辦公室。
負責煤炭工業生產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承擔煤炭固定資產投資規劃和年度計劃規模內有關技術改造投資年度計劃編制工作;銜接平衡煤炭重點企業發展規劃和生產建設計劃;編制和實施年度煤炭計劃,負責煤礦生產能力核定;協調煤炭生產中的重大問題,承擔煤礦生產經營許可、礦長和特種作業人員資格管理、瓦斯等級鑒定、煤層氣開發利用和小煤礦整頓關閉等工作。
(十四)非煤礦山管理辦公室。
負責非煤礦山行業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擬訂並組織實施非煤礦山行業發展規劃、行業規章、管理辦法和准入條件;調整優化行業布局和產業結構,整頓和規范行業發展秩序,推進非煤礦山合理開采和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檢查非煤礦山標准化建設和安全管理工作。
(十五)裝備工業處。
承擔通用機械、汽車、軌道交通機械製造業等行業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建議並組織實施;依託國家和省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分析匯總行業相關情況。
(十六)原材料工業處。
承擔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黃金、稀土以及新材料等行業管理工作;分析匯總行業相關情況;承擔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有關工作。
(十七)消費品工業處。
承擔輕工、紡織、醫葯、食品、家電等行業管理工作;分析匯總行業相關情況。
(十八)電子信息處。
承擔電子信息產業行業管理工作;組織有關重大項目的實施,組織協調重大系統裝備、微電子等基礎產品的開發與生產以及有關重大工程項目所需配套裝備、元器件、儀器和材料的國產化工作;承擔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有關管理工作。
(十九)軟體服務業處。
指導軟體業、信息服務業發展;組織協調軟體、系統集成和信息服務業重點項目的實施及有關技術規范和標準的擬訂與實施;推動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軟體服務外包相關工作。
(二十)信息化推進處。
協調處理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協助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負責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和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指導應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指導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的發展。
(二十一)信息資源與基礎設施處。
協調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參與有關重大信息化應用項目的協調與審核工作;協調推動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信息資源整合;協調信息資源標准體系和信息資源市場監管體系建設;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促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融合發展。
(二十二)信息安全協調處。
協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信息安全風險測評等基礎性工作;承擔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或參與有關重大信息化項目的安全審查工作;承辦省信息安全協調小組的具體工作。
(二十三)無線電管理處。
擬訂全省無線電頻率規劃,負責指配無線電頻率和電台呼號;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核發電台執照,組織無線電台(站)年審;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和干擾查處,維護空中電波秩序;協調處理軍地無線電管理事宜,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負責無線電管理行政執法、監督和法制宣傳,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指導各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和省無線電監測站工作;承辦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二十四)重點項目督查辦公室。
組織開展重點項目督查工作,負責對利用國家、省財政資金的工業和信息化相關重點項目的實施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工程進度和各項管理措施的落實,並對違規行為提出處理建議。
(二十五)人事教育處。
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工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外事工作;負責有關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
(二十六)財務處。
負責機關財務、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承擔機關行政事務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離退休工作局 負責機關(含原專業經濟部門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離退休工作局下設辦公室和委機關、冶金、機械、石化、建材、輕工、紡織、商務離退休工作處。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省紀委(監察廳)派駐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紀檢組(監察室)按照《省紀委 省委組織部 省編辦 省監察廳關於對省紀委省監察廳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的規定履行職責。

7. 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是干什麼的

1986年以前叫工業局後來叫經委,08年以後叫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8.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是什麼級別的單位

正處級單位。
常州市是地級低,行政級別是正廳(局)級的,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是市政府的組成部門,是正處級行政單位,也就是主任的行政級別就是正處的。
另外像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國土局等等都是市政府的組成部門。

9. 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工業與信息化部有什麼區別嗎

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簡稱經信委,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在省一級政府的對應職能機構。

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是大部制改革後的成立的,他的國家對口部門是工業與信息化部。

拓展資料: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工業和信息化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是根據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的國務院直屬部門。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