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布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不同設施有不同要求,學校不能近鐵路、醫院等設施;有服務半徑要求等
❷ 關於城市規劃的幾個概念——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
根據《城市規來劃基本術自語標准》
公共設施用地 public facilities
城市中為社會服務的行政、經濟、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研及設計等機構或設施的建設用地。
市政公用設施用地 municipal utilities
城市中為生活及生產服務的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用地,包括:供應設施、交通設施、郵電設施、環境衛生設施、施工與維修設施、殯葬設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用地。
城市基礎設施 urban infrastructure
城市生存和發展所必須具備的工程性基礎設施和社會性基礎設施的總稱。
通常認為城市公共設施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包括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包括教育、醫療、體育、文化、商業金融等各類為城市服務的公共設施。
❸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中公共服務設施分級配建表中的橫線表示什麼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2002年版)是對舊版進行修訂的版本。
在2002年版中,所有被下劃線標內注的內容容都是被修訂過的。這個你找一本舊版一對比就能看出來。
簡單說就是有下劃線的文字都是改動過的,是新的規范標准。
❹ 2010年 《重慶市城鄉規劃條例》全文
2010年 《重慶市城鄉規劃條例》
(2009年9月25日重慶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科學制定城鄉規劃,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城鄉規劃分為城鄉總體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鄉規劃和村規劃時,應當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劃定規劃區。
第四條 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和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合理布局區域的人口、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有效保護耕地、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注重保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風貌,著力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並符合防災減災、公共安全和公共衛生的需要。
第五條 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及鄉規劃、村規劃的編制,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第六條 城鄉規劃工作實行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分級管理體制。
本市設立市規劃委員會。市規劃委員會對重要的城鄉規劃和有關專項、專業規劃方案及涉及城鄉規劃的重大事項進行論證、協調、審議。市規劃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承擔。
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市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並在主城區和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特定區域設立派出機構;其他區縣(自治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鎮、鄉人民政府按照本條例和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承擔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將其行政處罰權委託有關執法機構行使。
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城鄉規劃的相關工作。
第七條 城鄉規劃的制定實行分級編制和分級審批制度;城鄉規劃的實施實行分級負責制度;建設項目的規劃管理實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等規劃許可制度和建設工程選址、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放線驗線、基礎竣工核實、工程竣工核實等規劃工作制度。
第八條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將城鄉規劃編制和管理的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配備與城鄉規劃行政管理工作相適應的人員。
第九條 經依法批準的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和規劃管理的依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遵守經依法批准並公布的城鄉規劃,服從規劃管理。
第十條 城鄉規劃經依法批准後,應及時向社會公布。建設項目的規劃許可和查處違反城鄉規劃的建設行為的結果應及時向社會公開。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內容除外。
第十一條 城鄉規劃的制定、修改、實施和監督檢查,應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制度,聽取公眾意見。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城鄉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提出意見和建議,有權就涉及其利害關系的建設活動是否符合規劃的要求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查詢,有權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控告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應及時受理並查處。
第十二條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開展規劃研究,鼓勵採用先進技術,加強地理信息和各類城鄉規劃資料庫的建設和管理,加強城鄉規劃檔案管理,提高城鄉規劃實施及監督管理的效能。
第二章 城鄉規劃的制定與修改
第十三條 本市的城鄉總體規劃分為市城鄉總體規劃和其他區縣(自治縣)城鄉總體規劃。
市城鄉總體規劃的規劃范圍為市域范圍,以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為制定依據;其他區縣(自治縣)城鄉總體規劃的規劃范圍為該區縣(自治縣)域范圍,以市城鄉總體規劃為制定依據。
城鄉總體規劃包括:城鎮、鄉村建設用地和人口規模;城鄉規劃建設用地、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禁止、限制和適宜建設的地域范圍及各類專項規劃等。
第十四條 主城區、其他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應制定城市總體規劃。
城市規劃區外的鎮,應制定鎮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區內的鎮是否制定鎮總體規劃,由市人民政府確定。
第十五條 市城鄉總體規劃、主城區的城市總體規劃由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國務院審批。
其他區縣(自治縣)的城鄉總體規劃及其所在地的城市總體規劃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鎮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主城區的鎮總體規劃,由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其他區縣(自治縣)的鎮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報所在地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審批。
市人民政府和其他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城鄉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在上報審批前,應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鎮總體規劃在上報審批前,應經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審議意見交由本級人民政府研究處理。組織編制機關上報審批總體規劃時,應當將審議意見和根據審議意見修改規劃的情況一並報送。
第十六條 城鄉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規劃期限一般為二十年,還應對更長遠的發展作出預測性安排。
第十七條 城鄉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中涉及禁止和限制建設的地域范圍,規劃建設用地規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強制性內容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其他一般技術性內容修改完善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八條 規劃區內的城鎮建設用地應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不得違反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應包括地下空間的規劃內容。
主城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審批,批准後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其他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區縣(自治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審批,批准後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市人民政府備案。
其他區縣(自治縣)的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經依法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確定的土地用途、容積率、公共綠地面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規定等強制性內容。因總體規劃發生變更,導致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依據發生改變的,以及因公共利益需要等原因規劃審批機關認為確需修改的,應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進行。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其他一般技術性內容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對修改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徵求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的意見,並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後,方可編制修改規劃,並按原審批程序報批。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
第二十條 城鎮建設用地的修建性詳細規劃,不得違反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主城區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有關建設單位或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審定。
其他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有關建設單位或區縣(自治縣)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審定。
其他區縣(自治縣)的鎮的修建性詳細規劃由有關建設單位或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審定。
修改修建性詳細規劃,按原程序和本條例第五十七條的規定進行。
第二十一條 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按照因地制宜、切實可行的原則,確定需要制定鄉規劃、村規劃的區域。其中,主城區內的,由市人民政府決定。
鄉規劃應當依據所在地的區縣(自治縣)城鄉總體規劃編制,村規劃應當依據鎮總體規劃或鄉規劃編制。
制定鄉規劃、村規劃應從農村實際出發,尊重村民意願,體現地方和農村特色,符合公路、河道、電力、電信、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文物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 主城區的村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由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市人民政府可以授權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批。
其他區縣(自治縣)的鄉規劃由鄉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村規劃由鎮(鄉)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所在地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審批。
鄉規劃在上報審批前,應經鄉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審議意見交由鄉人民政府研究處理。村規劃在上報審批前,應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
修改鄉規劃和村規劃,按原程序進行。
第二十三條 編制和修改城鄉規劃,應加強空間發展戰略、城市設計、城鄉風貌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增強城鄉規劃的前瞻性和科學性。
第二十四條 編制和修改城鄉規劃,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人口、土地、經濟、測繪、勘察、氣象、地震、地質、水文、交通、環境、文物、安全等基礎資料。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應根據編制城鄉規劃的需要,及時提供有關基礎資料。
第二十五條 編制和修改城鄉規劃,在報送審批前,組織編制機關應依法將城鄉規劃草案予以公告,並採取論證會、聽證會或其他方式徵求專家和公眾意見。公告的時間不得少於三十日。
組織編制機關應充分考慮專家和公眾的意見,並在報送審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見採納情況及理由。
第二十六條 市和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城鄉規劃過程中和批准城鄉規劃前,應要求本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論證和有關部門審查。
第二十七條 城鄉規劃的具體編制工作應由有相應資質等級的編制單位承擔。
編制城鄉規劃必須遵守國家標准和規范的強制性規定。
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城鄉規劃編制單位的資質管理,對承接本市城鄉規劃編制工作的規劃編制單位進行指導和監督。
❺ 重慶未來城市發展規劃
重慶今後將是一座怎樣的「城」?在昨天的2006年第四季度市情報告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描繪了這樣一幅圖景:一個以主城為核心的大都市,一個由區域中心城市組成的大經濟圈,一個綿延不絕、與成都勢成呼應的西部大城市群。
報告會上,黃奇帆首先向來自國外駐渝領事機構、在渝外資企業和投資機構、商會和市有關部門的代表們通報了目前我市社會經濟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並向他們介紹了未來5年我市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總體思路與具體規劃。
未來重慶的城市結構和布局,被黃奇帆歸納為「五大」:大都市、大經濟圈、大城市群,以及縱貫期間的大交通,和與目前截然相反的「大城市帶小農村」格局。
黃奇帆說,未來的重慶主城規劃面積為2500平方公里,除去約1500平方公里不適合城市建設的「山山水水」外,剩下的區域將在2020年前後以12個城市組團的方式,形成一個集聚800萬常住人口、200萬流動人口的國家級大都市,同時也是中西部最大的城市。
以主城為圓心,1小時高速公路里程半徑內,則將是一個由主城和區域中心城市共同組成的大型城市經濟圈。在這一區域,1600萬常住人口中有近八成是城市人口。未來重慶約80%的工業銷售值將在這里產生。
圍繞這個大經濟圈的,將是一個包括15個中心城市的、綿延整個重慶的城市群帶。加上成都及其周邊城市,屆時成渝沿線將出現一個由35個城市組成的龐大的西部城市集群。不斷蔓延中的高速公路、鐵路、高等級公路網路,則將是連接這一龐大集群的「神經」和「血管」。
「今後,重慶市城市人口的比例將在70%以上,形成2—3個城市人口幫帶一個農村人口的局面。」黃奇帆表示,這是一個十分理想的城鄉一體化格局,而重慶的社會經濟發展也將因之進入另一番境界。
❻ 《重慶市城鄉規劃條例》將實施 違建是焦點
洋房、別墅不得任意私建地下室和私人電梯
市規劃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賈帆表示,「如果是在公共用地,這肯定應該拆除;如果是在私有地建設,則要看是否影響規劃實施、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和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等」。
其實,別墅、洋房安裝私人電梯,也是遵循上述原則。在公共用地,安裝私人電梯是不行的,如果是在自家內部安裝,則還是要考慮是否影響規劃實施、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因素。
此外,別墅、洋房的地下室也是關注的焦點。《條例》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利用地下空間進行建設,應當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並辦理規劃審批手續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審批手續。也就是說,如果未有相關規劃許可,私挖地下室的,則屬於違法建設。
違建處罰可並處工程造價一成以下罰款
按照《條例》規定,對違法建築在城鄉規劃區、城市發展備用地和公用設施預留地內,嚴重侵害公共利益、影響城鄉規劃實施、破壞城市景觀、影響公共安全等應當予以拆除的,由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責成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綜合執法機構組織強制拆除。
對建築質量符合規定,不影響規劃實施,不影響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和利害關系人合法權益,處以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並處違法建築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罰款。
偷送灰空間將會受到有效管控
有的建築存在「灰空間」,例如開發商修好了地下室,再用水泥封上,讓業主自己去拆牆使用地下室,又或者是高層住宅在空中擴出一間房等。有關人士表示,《條例》實施後,這類行為將會受到有效的管控。
申報和驗收兩個過程非常嚴格,如果違法,企業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違法成本增加,開發商更不可能這樣做。從操作層面來講,開發商違法使用,可能會被扣減未來可以使用的面積,得不償失。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01,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❼ 城市規劃中 關於公共服務設施圖 的表示,具體應該包括哪些設施呢
樓主是個很有復心的人!我說下制我的看法,供樓主參考!
首先要明確自己想要在圖上表達什麼內容:如果重點表達的是C,這張圖名字應該是公共服務設施圖;
如果要表達變電站,水廠一類的U,那麼這張圖應該是叫基礎設施規劃圖;
個人覺得,這是表達內容不同的兩張圖;
至於T,不管是做U圖還是C圖,個人覺得做圖的時候道路都會不可避免的加上的,所以T在這兩張圖上都有表示,但是僅限於簡單的區域連通狀況,詳細的T圖還是在道路專項圖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