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注冊公司工商局還需要到辦公地方核定嗎
不涉及化工,危險品的 可以不去核定
不是市場里的辦公地址的話,可以不去核定
以上兩種都要實地勘察,並確認同意, 才能頒發執照。
當然地方不同,那政策不同。
B. 請問注冊公司時,到工商局核定名稱是否收費(僅僅核名)謝謝!
到工商部門辦理《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不需要繳費的。
如果遇到要求收費的情況,
你可以要求工商部門出示由當地物價局核發的《收費許可證》,
看看這《收費許可證》上是否有辦理《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的收費項目(理論上和實際上都是不可能有的)。
C. 工商局是干什麼的其職能是什麼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
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制定有關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
2、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3、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4、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和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與處理、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5、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6、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7、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8、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9、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10、依法對商標使用進行監督管理;組織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保護商標專用權;組織開展安徽省著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負責馳名商標的審核申報工作;依法保護有關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保護。
(3)工商局核定使用擴展閱讀:
內設機構:
1、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電、檔案、信息、統計、保密、信訪等工作;承擔政務公開、宣傳和機關資產管理等工作。
2、人教處
承辦機關和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的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等工作;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承擔省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導班子及相當級別幹部管理的有關工作;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指導系統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3、財務裝備處
擬訂機關和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財務、基本建設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編制財務預決算;負責系統的經費、財務、裝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4、政策法規處
組織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組織開展工商行政執法監督和聽證工作;承辦有關行政復議、應訴和賠償工作;承擔指導本系統行政執法行為監督工作。
5、公平交易局(直銷監督管理局)
擬訂有關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直銷監督管理和禁止傳銷的具體措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承擔有關反壟斷執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工作;查處市場中的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違法直銷和傳銷及其他經濟違法案件;承擔協調相關方面開展打擊傳銷聯合行動工作。
6、消費者權益保護處
擬訂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具體措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承擔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承擔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與處理、網路體系建設工作。
7、市場規范管理處
擬訂規范市場秩序的具體措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承擔規范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工作;承擔監督管理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工作;承擔監督管理經紀人及經紀活動工作;組織指導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工作;組織指導市場專項治理工作。
8、合同監督管理處
擬訂合同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組織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組織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承擔管理動產抵押登記、拍賣行為有關工作。
9、企業監督管理處
擬訂企業登記注冊管理的具體措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指導內資企業登記注冊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指導企業信用分類管理;組織查處違反有關登記管理法規的案件。
參考資料:
工商局職能及機構設置-安徽省工商局
D. 商標作為商號使用需要工商局核定嗎
商號是指公司的名稱,歸各地的工商部門管理,而商標時商標局統一管理的,商標和商號所受的管理部門不同,如果您要將商標作為商號使用的話,是需要工商局核定的。
E. 請問:工商局核定的注冊公司經營范圍在哪裡有全面的介紹
塑膠製品的銷售
F. 工商局核定使用商品類別有哪些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為了正確核定各類企業的,促使企業嚴格按照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經營活動,保護合法經營,制止非法經營,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健康發展,現根據《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三條,就核定企業經營范圍問題作如下具體規定:
一、企業的經營范圍,是指政府批准企業從事經營的行業、商品(產品)類別或服務項目,是國家對企業進行宏觀管理和指導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個企業都應當有明確的經營范圍,在核定的經營范圍內從事合法經營。
二、核定企業的經營范圍,應當貫徹改革開放的方針,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國家有專項或專營規定的,應當嚴格按照專項或專營規定審核。地方規定與國家規定不相符的,按國家規定執行。
三、核定企業的經營范圍,應當有明確的行業界限,並且與企業的注冊資金、場地、設備、從業人員和技術力量相適應,可以一業為主,兼營與主業相關的其它行業的產品或商品,但不得反向經營。
四、核定企業的經營范圍,在掌握上,對生產型、科技型的企業可以寬一些,對商業企業應當從嚴;對零售企業可以寬一些,對批發企業應當從嚴;特別是對經營重要生產資料和緊俏耐用消費品的應當嚴格按照有關政策規定核定。
五、核定企業經營范圍的用語要准確、規范,分類要明確、合理,不能使用「生產資料」、「生活資料」、「進出口業務」、「其他」等界限不明、含義不清的用語。企業的經營方式應當與經營范圍的內容相符。
G. 公司注冊核名時,是在省工商局/市工商局/還是區工商局
公司注冊核名時,是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的,具體以公司的經營規模來確定的,如規模較大,投入資金較多的,需要到高級別的工商管理部門來辦理的。
根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 企業名稱的登記主管機關(以下簡稱登記主管機關)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主管機關核准或者駁回企業名稱登記申請,監督管理企業名稱的使用,保護企業名稱專用權。
登記主管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對企業名稱實行分級登記管理。外商投資企業名稱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定。
第十一條 企業應當根據其主營業務,依照國家行業分類標准劃分的類別,在企業名稱中標明所屬行業或者經營特點。
(7)工商局核定使用擴展閱讀: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十二條 企業應當根據其組織結構或者責任形式,在企業名稱中標明組織形式。所標明的組織形式必須明確易懂。
第十三條 下列企業,可以申請在企業名稱中使用「中國」、「中華」或者冠以「國際」字詞:
(一)全國性公司;
(二)國務院或其授權的機關批準的大型進出口企業;
(三)國務院或其授權的機關批準的大型企業集團;
(四)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規定的其他企業。
H. 工商局都負責哪些事情
問題詳情
圈帖
取消
大家都在搜
搜索歷史
工商局到底是干什麼的有那些業內務?
瀏覽次數:容61435
提問者 ky2743
+1
有同感1
分享
首頁
最佳答案
cbu-xuanze444的答復: 剛剛
工商局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簡稱,是主管市場監督管理和有關行政執法工作的政府直屬機構。
其主要職責是:
一、研究擬定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針、政策,組織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並發布工商行政管理規章。
二、依法組織管理各類企業(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的注冊,核定注冊單位名稱,審定、批准、頒發有關證照並實行監督管理。
三、依法組織監督市場競爭行為,查處壟斷、不正當競爭、走私販私、傳銷和變相傳銷等經濟違法行為。
四、依法組織監督市場交易行為,組織監督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組織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依法對各類市場經營秩序實施規范管理和監督。
六、依法組織監管經紀人、經紀機構。
七、依法組織實施合同行政監管,組織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管拍賣行為,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八、依法對廣告進行監督管理,查處違法行為。
I. 企業營業執照經營范圍變更需要工商局工商局核定嗎
經營范圍為自定,由工商機關審核。
變更經營范圍:
1、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公司加蓋公章);
2、公司簽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證明》(公司加蓋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本人簽字);
應標明具體委託事項、被委託人的許可權、委託期限。
3、公司章程修正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
4、公司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必須在登記前報經批準的項目,提交有關的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或許可證明;
5、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規定變更經營范圍必須報經批準的,提交有關的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書復印件;
6、公司營業執照。
J. 有關於工商局的營業執照發放規定
認真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制止企業重復建設、盲目發展,保證工業交通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根據工業企業調整原則,對營業執照的發放、繳銷和企業變更事項進行登記以及歇業辦理注銷手續問題,作出以下規定:
一、凡生產省及省以上管理的產品的企業,要持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和省一級產品歸口管理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或生產憑證,到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重新進行登記,換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對沒有生產許可證或憑證的企業,要繳銷原有營業執照,不準繼續生產。二、新辦工業企業,一律按下列規定進行審批登記,核發證照。對不符合規定的企業,不得核准登記和擅自開業。
1、凡屬生產省及省以上管理的產品的企業,一律憑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一級產品歸口管理部門批准證件,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核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如屬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省計委批準的新建企業(包括擴建和改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應由主辦單位或籌建單位申請辦理籌建登記,核發籌建許可證,籌建完成具備投產條件後,申請開業登記,由工商行政部門核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
2、對生產省以下管理的產品工業企業的證照審批辦法,依據國務院頒發的《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由各市、縣人民政府確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地政府規定的批准證件,核批登記,發放籌建許可證或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
三、在調整中,凡決定實行關閉、合並、分立、轉產、限期整頓以及放開和集體承包經營的企業,按下列辦法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歇業注銷手續和變更登記事項:
1、凡決定關閉的企業,有關部門應將關閉決定抄送企業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企業必須在接到決定後三十日之內,向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手續,繳銷營業執照。
2、凡實行合並、分立、轉產的企業,要按產品分管許可權,報省有關部門和市、縣批准,領取證件,及時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市、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應結合變更登記換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
3、凡在調整中按專業化原則重新組合的企業(實行人財物產供銷六統一的經濟聯合體),需要持主管部門批準的證件,重新辦理聯合企業營業執照,按實體性聯合企業對待。繳銷聯合體各企業原有營業執照,發給非獨立核算的分照。
4、企業關停後,待安排人員租用原有廠房、設備和物資,開辦集體經營的零部件加工、修理、服務及其它臨時性營業,可按集體經濟對待。企業原主管部門應與有關部門協商後,憑企業原主管部門的批准證件,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核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
5、對放開的小型國營企業,實地集體承包。生產省管產品的企業,由省有關主管部門出證。生產省以下產品的,持所在市、縣人民政府證件,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繳銷原有執照,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但應註明全民所有集體經營或下放經營。
6、對實行限期整頓的企業,限期滿後,市、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根據產品歸口管理部門組織檢查驗收作出的決定,換發全國統一營業執照或繳銷原發營業執照。
四、堅決貫徹執行《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維護法規的嚴肅性,必須消除有令不行,有法不依的無政府狀態。
1、國家授權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放營業執照,確定企業的法人資格,其他各部門都不得干預;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登記審批程序辦事,做到執法守法。
2、對過去凡屬違反規定發放的營業執照,要結合這次工業調整、整頓和換發全國統一的營業執照,認真進行清理改正。
3、對不執行《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不經核准私自開業,擅自變更事項不登記,歇業不辦理注銷手續,沖擊計劃,擾亂經濟秩序,經教育又不改正的企業,要依照《工商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嚴肅處理。
4、工商行政管理、銀行、稅務、公安等部門,要互通情況,密切協作。凡沒有營業執照的企業,銀行不予建戶、不給貸款,公安部門不批准刻制印章;有照超范圍生產經營的,銀行不劃撥款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的企業,要通告稅務部門,以便加強稅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