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廣東省文化廳公共服務

廣東省文化廳公共服務

發布時間:2021-09-02 23:01:17

Ⅰ 廣東省文化廳關於舉辦2013年廣東省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培訓班

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出成績,知道的也可以回答我一下

Ⅱ 如何登錄廣東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

1、打開瀏覽器,在瀏覽器的網址欄中輸入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網址回,單擊回車,也可以打開網路答網頁,輸入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這幾個文字,單擊網路一下。

Ⅲ 廣東省文化廳的其他事項

(一)廣東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廣東省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處級,為省人民政府直接領導的行政執法部門,具體委託省文化廳管理。經省人民政府依法定程序批准並公告後,集中行使省文化廳、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省新聞出版局有關文化市場管理的行政處罰及相關的監督檢查、行政強制職責;指導、監督全省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組織協調重大執法任務及跨區域執法工作;協調指導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建設;承擔省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其編制和領導職數另行核定。
(二)廣東省文物局為省文化廳直屬行政單位,正處級。負責指導、管理文物保護工作,協調解決文物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全省文物、博物館事業;指導、管理全省考古工作;組織、協調重大文物保護和考古項目的實施;負責全省文物和博物館有關審核、審批事務及相關資質資格的認定、管理工作;指導全省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申報及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地的管理工作;參與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核定行政編制13名,其中:局長1名、副局長2名。
(三)動漫和網路游戲管理的職責分工。省文化廳負責動漫和網路游戲相關產業規劃、產業基地、項目建設、會展交易和市場監管。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負責對影視動漫和網路視聽中的動漫節目進行管理。省新聞出版局負責對出版環節的動漫進行管理,對游戲出版物的網上出版發行進行前置審批。

Ⅳ 廣東省文化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文化廳設8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協調、督辦等機關日常工作;承擔信息、保密、信訪、政務公開和建議提案辦理等工作;負責機關和指導直屬單位的安全保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組織開展重大調研活動;擬訂文化藝術政策和中長期發展規劃;承辦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等工作。
(二)藝術處(教育科技處)。
協調藝術事業發展的結構和布局;協調指導藝術創作、藝術生產和重大文藝活動;指導文化藝術教育和科研工作;監督藝術考級活動。
(三)文化市場與產業處。
指導文藝演出、文化娛樂、互聯網文化、動漫(不含影視動漫和網路視聽中的動漫節目)、文化藝術品等文化市場管理工作;承擔文化市場經營項目及活動(含涉外、涉港澳台商業演出)的審批審核工作;對從事演藝活動的民辦機構進行監管;扶持和促進文化產業建設與發展;協調文化產業基地和文化產業集群建設;督促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實施;推進文化產業信息化建設;參與管理文化會展活動。
(四)社會文化處。
指導群眾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未成年人文化和老年人文化工作;指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事業;協調全省性重大社會文化活動,指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管理、協調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和古籍保護工作。
(五)非物質文化遺產處。
管理、協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組織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保護工作;承辦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的申報與評審工作;組織實施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普及工作;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傳承人的檔案及資料庫;協調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承擔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工作。
(六)文化交流合作處。
指導、管理文化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大型涉外文化交流活動;承辦涉外、涉港澳台文化藝術交流項目的審批審核工作;協調與外國駐粵領事館的文化聯絡工作及辦理有關文化事務。
(七)計劃財務處。
管理文化、文物事業經費;指導文化系統財務工作;負責文化審計和統計工作;負責機關和指導直屬單位的基本建設、國有資產、政府采購等工作;負責公共文化設施拆除或改變功能、用途的審核工作;指導省重點文化設施建設和基層文化設施建設。
(八)人事處(與直屬機關黨委辦公室合署)。
負責機關和指導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勞動工資、培訓、黨群、計劃生育和離退休人員服務工作;推動文化系統文化體制改革;組織文化藝術系列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審。

Ⅳ 廣東省教育廳的信息公開指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本機關製作和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並由本機關保存的政府信息,除依法免予公開的外,由本機關負責主動公開或者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予以提供。
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本機關編制了《廣東省教育廳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需要獲得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建議閱讀本《指南》。
本《指南》每年更新一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在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和本機關政府網站上查閱本《指南》。
一、信息分類和編排體系
本機關在職責范圍內,負責主動或依申請公開下列各類政府信息:
(一)機構職能
主要包括:本機關機構設置及主要職能情況;機構領導及分工情況;內設機構設置及職能情況;下(直)屬單位設置及職能情況等。
(二)政策文件
主要包括:以本機關名義發布或者本機關作為主辦部門與其他部門聯合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等。
(三)規劃計劃
主要包括:本省教育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本機關階段性工作計劃、工作重點安排等。
(四)業務工作
主要包括:教育行政許可事項及其依據、條件、程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教育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教育招生、考試、收費、資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全省性教育表彰獎勵的情況;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等。
(五)統計數據
主要包括:教育統計信息;專項統計報告;年鑒等。
(六)其他
主要包括:本機關重要會議、活動的主要情況;人事任免事項;本機關公務員招考錄用計劃、程序、結果等,以及本機關職責范圍內依法應當公開的其他信息。
為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查詢本機關主動和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本機關編制了《廣東省教育廳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本機關在編排以上各類政府信息時,按照業務和信息類別,劃分為1-3級類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在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或本機關政府網站上查閱該《目錄》。
二、獲取形式
(一)主動公開
本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范圍,詳見《目錄》。
公開形式
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主要採取政府網站網上公開形式。
本機關還將採用以下輔助方式主動公開政府信息:
1.通過政府公報、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和報紙、廣播、電視等公共媒體主動公開政府信息;
2.本機關在廣州市東風東路723號設有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到該查閱點查閱本機關公開的政府信息;
3.本機關在廣州市東風東路723號設有政府信息公告欄、電子屏幕,主動公開政府信息。
本機關網上公開的信息留存的期限為5年。超過留存期的信息,本機關不再繼續通過網上公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到本機關設立的公共查閱點(廣州市東風東路723號)查閱。
公開時限
本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自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依申請公開
除本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本機關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機構(見本《指南》第三條),負責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本機關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提出申請
向本機關申請獲取政府信息的,應當書面填寫《廣東省教育廳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見附件1)。《申請表》可以在受理機構處領取,也可以在本機關網站上下載電子版,復制有效。
申請人對申請獲取信息的描述請盡量詳盡、明確;若有可能,請提供該信息的標題、發布時間、文號或者其他有助於本機關確定信息內容的提示。
1.本機關受理書面提交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除申請人當面提交《申請表》外,申請人通過信函方式提出申請的,請在信封左下角註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申請人通過電報、傳真方式提出申請的,請相應註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字樣。
2.本機關受理通過互聯網提交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申請人可通過互聯網在本機關網站上向本機關提交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可通過登陸「政務公開」欄目下的「依申請公開」欄目實現。
申請人向本機關申請獲取與自身相關的政府信息時,應當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或證明文件,當面向本機關提交書面申請。
本機關不直接受理通過電話、簡訊息等方式提出的申請,但申請人可以通過電話咨詢相應的服務業務。
申請處理
本機關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後,根據需要,通過相應方式對申請人身份進行核對。
本機關收到申請後,將從形式上對申請的要件是否完備進行審查,對於要件不完備的申請予以退回,要求申請人補正信息。
對申請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本機關將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答復,詳見本機關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流程圖。
本機關辦理申請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時,能夠當場答復的,將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確需延長答復期限的,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延長答復時間不超過15個工作日,並告知申請人。《條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本機關依申請提供信息時,除不應當公開的內容外,根據掌握該信息的實際狀態進行提供,不對信息進行加工、統計、研究、分析或者其他處理。
收費標准
本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的收費標准依照國家物價與財政部門制定的標准執行,收取的費用全部上繳財政。
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公民,確有經濟困難的,本人可向本機關提出減免相關費用的申請,並填寫《申請表》相關欄目。
三、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
本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為:
廣東省教育廳政務公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其他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本機關提供的與其自身相關的政府信息記錄不準確的,可以向本機關提出更正申請,並提供證據材料。本機關將根據申請作出相應處理,並告知申請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本機關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可以向本機關投訴舉報(辦公地址:廣州市東風東路723號省教育紀工委辦公室,接待投訴時間:工作日8:30-12:0014:00-17:30)。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舉報。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附件:
1.廣東省教育廳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
2.廣東省教育廳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處理流程

Ⅵ 廣東省文化廳號碼

87048200(總機)87048262(辦公室)

Ⅶ 為什麼搜索不到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今年、去年、前年的省考公務員招考職位信息我是在你們中公教育

省考公務員信息,一旦過去之後就會封存,就檢索不到了,今年的省考還沒有發布公告,建議做好復習

Ⅷ 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具體指什麼

具體指:好公益性與經營性、均衡化與個性化、普遍服務與提高效率三對關系。

1、處理好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系。公共文化服務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服務的公益屬性決定公共文化服務必須將公共利益置於首位,而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

2、處理好均衡化與個性化的關系。公共文化服務著眼於滿足社會成員的公共文化需求,應在區域空間、社群之間以及社會個體之間盡可能實現均衡的文化資源配置,盡力做到公平公正。

3、處理好普遍服務與提高效率的關系。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應用PPP模式,是要增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下簡稱「PPP模式」)推廣應用到公共文化服務領域,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從政府供給向合作供給、從單一投入向多元投入轉變。

(8)廣東省文化廳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是一項重要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當前,亟須澄清模糊認識、克服不良傾向,引導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健康發展。

在PPP模式的實際運行中,受經濟利益驅動,社會資本往往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缺乏足夠重視,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時表現出較為明顯的營利化傾向。如何處理好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系,保證公益性的主體地位,約束社會資本過度的營利行為,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PPP模式主要應用於市場化程度較高、經濟較為發達的中東部城市地區。這些地區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個性化需求較強,但在個別領域出現了個性化文化服務規模盲目擴張、布局失衡的現象。

從實施情況看,一些社會資本沒有處理好公共服務與提高效率的關系,為提高自身效率隨意縮減服務項目和服務人群范圍,導致服務質量不同程度地下降

閱讀全文

與廣東省文化廳公共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