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畢業生檔案交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是人才服務中心
中組部等五部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內發〔2014〕90號文件)明確規定:流容動人員人事檔案具體由縣級以上(含縣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以及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授權的單位管理,其他單位未經授權不得管理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嚴禁個人保管本人或他人檔案。
人社部文件規定,高校畢業生的檔案,由其戶籍所在地或現工作所在地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管理。可按照下列情形辦理:
(1)已就業高校畢業生,憑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就業協議書和身份證,到單位所在地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辦理檔案託管手續。
(2)未就業、已就業未辦理託管、出國等高校畢業生檔案,可由學校直接轉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一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管理。
(3)考取研究生的高校畢業生檔案可直接轉入到被錄取的高校或科研院所。
(4)高校畢業生創業人員,檔案可存放創業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
(5)畢業生檔案由畢業院校統一郵寄或派送,不得交由個人攜帶。
㈡ 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是什麼單位上級管理部門是哪個
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要履行對涉及工程建設招投標、土地礦產權交易、國有產專權交易、屬政府采購、司法機關罰沒物品拍賣等公共資源進行集中交易並實施管理和監控的職能,交易中心只是提供場地服務,縣一級為副科級,主管部門是政務服務管理局。
㈢ 檔案交給縣級人才中心後,以後如何調取
如果你是無業進京,那就要拿著身份證、戶口本及進京落戶證明(落戶地區派出所開具因何原因進京落戶的證明,可能你會問為什麼,因為戶口本上不能體現進京原因),去你北京戶口所在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屬的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就是原來的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對原籍存檔機構開具介紹信和相應的表格,然後回原籍存檔機構蓋章並提檔,將檔案自行拿回北京,由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做失業登記,並轉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社保所進行失業管理(為什的會失業了呢?明明有工作的啊,因為你是無業進京,所以必須走以上流程檔案才能進京),以後想單位交保險就讓單位給你辦理招工手續,然後拿著招工手續去街道社保所提檔就可以了,如果暫時沒有單位想自己交保險,在社保所辦理個人就業登記把檔案轉到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辦理存檔繳納社會保險即可。
還有一種就是調動進京,這種情況必須由給你辦理進京落戶的單位對原籍存檔機構出具商調函,將檔案直接調入單位存檔就可以。(記住只要是調動進京必須要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同意並蓋章的函件)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㈣ 德安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位置在哪裡,靠近哪個有點名的樓
要西區,坐3路公交可以到。坐時問公司師傅到不到西區,跟他說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就可以了。以免坐錯了方向。
㈤ 人才服務機構是不是就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兩者在公司性質有本質區別。社會保障局為國家政府機關,非盈利機構,回按照國家頒布的政策為答群眾提供服務。前提是受眾的群體,需滿足國家政策條件。人才服務機構是企業,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都是需要付費。不知道我說的清楚嗎?若有問題我們進一步溝通。
㈥ 人才交流中心是一個什麼性質的單位有那個部門管理
人才交流中心屬於政府單位。人才服務中心是隸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副局級事業單位。它的中心下設4個所屬單位,人才開發中心、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人才檔案公共管理服務中心和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它內設10個部室,辦公室、規劃發展部、標准化部、高端人才部、培訓部、評價服務部、人事部、行政部、財務部、黨委辦公室(流動黨員服務部)。它的內部員工屬於事業編制,是公務員。
㈦ 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局相比哪個單位好些
2015年8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專機構印屬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各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內容建設方案鏈接:http://www.caigou2003.com/special/lhaogg-zhuanlan/ 裡面都有
㈧ 一個城市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行政服務中心是怎麼樣的關繫上下級嗎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是事業編制嗎
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行政服務中心不屬同一系統,級別一般都在正處回或副處級財政全額撥答款事業單位,因為不是一個系統,所以沒有上下級之說,關系話可能就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㈨ 報到證簽往單位是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檔案的郵寄地址是當地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
01 人事檔案是什麼
官方的說,人事檔案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
02 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
一般來說,人事檔案由以下十大類的內容組成:
第一類:履歷材料 就是各種跟個人履歷相關的履歷表、簡歷表,也包括修改姓名相關材料。
第二類:自傳材料 就是自己寫的報告個人經歷、家庭情況、社會關系有關事項的材料,一般入黨的時候會寫個自傳。
第三類:考察、考核、鑒定材料 一般是你所在的組織(從學校到工作單位)在各個階段形成的對你考察、考核材料,最常見的就是年度考核登記表。
第四類: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科研學術水平的、教育培訓材料 這個包括你從初高中開始到大學期間各種登記表、成績單、學歷學位授予材料,職稱評審材料、培訓經歷材料,其實就是跟學歷資歷相關,比較好理解。
第五類:政審材料 一般就是入黨、升學、考公務員等過程中政審流程形成的材料,也包含更改自己的一些民族、籍貫之類的基本信息的材料(注意更改姓名材料是第一類),可以理解為組織對你的過去的審查認定相關材料。
第六類:黨、團組織建設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不多說,就是入黨入團的那些材料。
第七類:表彰獎勵材料 也不說啥,就是各種獎勵申報表、表彰文件、證書之類。
第八類:涉法違紀材料 行政的、黨內的各種處分處罰材料,也沒啥好說的。
第九類:工資、任免、退(離)休、待遇等材料 這個也好理解,從勞動合同到升職加薪到退休的都在這,公務人員出國(境)也在哈。
第十類:其他可供參考的材料 體檢、工傷、報到證、人事爭議仲裁、幹部人事檔案報送審核相關的等等材料
03 人事檔案的形成過程
人事檔案形成過程,作為個人基本上是不知道的,都是你所在的組織再幫你收集歸檔材料。比如你上學的時候自己填的很多材料都是學校要放入你的檔案的,有的老師會友情提醒你一下,讓你好好填,要歸檔的。大學畢業後,如果進入一個自己管人事檔案對的單位(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大型國企),你的單位也會做跟學校一樣的事情;如果你進入一個不管人事檔案的單位,分兩種,一種是單位託管在人才中心,一種是你自己託管在人才中心,前者也會有一些簡單材料形成歸檔,後者基本上就停滯在你大學畢業的狀態了。以上的形成過程決定了完整程度,所以你的單位管不管人事檔案對你來說還是有一定重要性的。
04 人事檔案的流轉
在大學畢業前,每個人的檔案都是學校之間直接轉遞的,所以個人基本上不會有人遇到這個問題,但是畢業了參加工作時會遇到,即畢業後檔案去向及保管問題。
畢業後的檔案去向及保管,這個問題比較常見,單獨說兩句。大學畢業後,如果進入一個自己管人事檔案對的單位(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大型國企),那你的單位會開具一個調檔函給學校或者就業的 三方協議上就寫明調取你的檔案,這樣你的檔案就通過學校直接進入你的單位了,日後由你的單位保管;如果你進入一個不管人事檔案的單位,你首先要跟單位確認,單位時候有在人才中心辦理託管,如果辦理了,你就盡量讓單位通過人才中心開具調檔函從學校調到該人才中心並將你的檔案掛在該單位名下,如前文提及,這樣日後你的檔案完整度會相對高一點,若沒辦理託管,你就需要自己去聯系自己工作所在地或者戶籍所在地 的人才中心,讓他們開具調檔函,從你的學校把檔案調過去,由他們保管。
強調兩點,一是所有的檔案流轉過程都是通過單位與單位之間的機要通道,個人不能自己拿著檔案到處跑(雖然現實很多自己拿著的,但是盡量不要這樣,這是違規操作)。二是不論何種保管方式,你個人都是不需要支付一分錢費用的,國家有規定,別被騙!
05 人事檔案的利用
在第一條里說過,人事檔案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所以它最大的用途就是來證明你各方面的信息的真實性。舉個例子,如果你的畢業證或者什麼職稱的證書丟了,你需要向別人證明你的學歷和職稱的時候,檔案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需要用到人事檔案里的相關信息的時候,找到你檔案的保管單位,按照單位的查借閱制度辦理相關手續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人不能直接查借閱自己的檔案,只能通過相關管理人員為你提供你需要的部分證明材料。
06 人事檔案的補檔
這個問題大多出現在換工作的時候,到一個新的單位(具有檔案管理許可權的),他們在審核你的檔案時發現缺材料,常見的就是缺勞動合同、離職證明之類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去聯系原來的單位把缺的材料補起來,也就是補檔。一般來說,按照單位要求,缺什麼補什麼,補不了的建議跟單位友好協商,看有沒有其他材料可以輔佐證明,或者不要這些材料會有什麼影響綜合考慮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