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馬鞍山有哪些傳統節日的風俗
民歌
當塗民歌是流行於皖東長江兩岸的各類民歌的統稱。早在六朝時期(220-589)就有當塗民歌的記載,劉宋皇帝劉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當塗民歌演唱之一脈。長期生活在當塗的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吟唱都屬於民歌范疇。清代當塗人黃鉞以當地風俗民情為主要內容的五十多首《於湖竹枝詞》代表了當時當塗民歌的最高藝術水平。
1949年以後,當塗人民創作民歌、傳唱民歌形成了熱潮,到20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至鼎盛階段。
當塗民歌語言豐富,結構完整,曲調多樣,唱法獨特,代表曲目有《打麥歌》、《放牛歌》和《姐在田裡薅豆棵》等。
市花
桂花是馬鞍山的市花,在馬鞍山有廣泛的栽植。馬鞍山雨水較多,氣候溫和,適合桂花的生長,一般9月中旬至國慶期間,是桂花盛花期。
市樹
香樟樹是馬鞍山市樹。香樟樹深受馬鞍山市居民的喜愛,馬鞍山市居民常把香樟樹看成是景觀樹、風水樹、寓意避邪、長壽、吉祥如意。
精神
馬鞍山精神:聚山納川 一馬當先,充分展示了馬鞍山移民城市的特徵,涵蓋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體現了開放、包容、和諧的時代特徵;表達了馬鞍山人堅持科學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的滿懷熱情,切合地方發展實際。
❷ 馬鞍山的氣候與生活情況怎樣
馬鞍山最底氣溫只抄有零下幾度,不是很冷!象我一個女生最多也只要穿4件,呵---這里一般在春天快來臨時才下幾場雪,空氣質量一般,而且現在正在開發,有的地方不是很好!物價有點高,現在房價不穩呢
馬鞍山是屬於南方的,生活習慣和北方不一樣!如飲食上以大米為主等等,與人相處上沒有什麼特殊注意的地方
歡迎來馬鞍山工作哦!!!!!!!!
❸ 安徽命令5市做好人員撤離工作,具體是哪五市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想必這首歌大家都聽過,並且還會哼兩句。這首歌不僅僅是一個歌曲,它還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的團結象徵,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是人傑地靈的泱泱大國。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的省份城市省市,在這些省城市中,有經濟發達的省份城市,也有經濟欠發達的省份城市。
在眾多的省份城市中,安徽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並且安徽也有很多經濟欠發達的城市。雖然說安徽的城市都不怎麼發達,甚至有很多地方可以說是很落後,很窮,但是好在安徽人很能吃苦耐勞,所以人民的日子也在一天一天的往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有很多地方都發了洪水,我們安徽也有,在我們安徽老家這里,雖然還沒有發洪水,但是因為天天下雨,地勢窪的田地里已經都是水了,很多小河溝也都漲滿了水,漫到了路上,而現在還在繼續下雨,防洪抗洪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心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❹ 蕪湖馬鞍山哪些地方的人需要撤離
蕪湖和馬鞍山都是江心洲的居民需要撤離,一般是老人和孩子,青壯年還在堅守,抗洪搶險當中。真心希望汛情趕緊結束。
❺ 安徽省馬鞍山市什麼時候梅雨季節到
安徽省馬鞍山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梅雨季節是在農歷五月到六月。也就是可能在今年的六月。
❻ 安徽省水文局直屬馬鞍山水文水資源局機關在那裡
馬鞍山水文局由原來的巢湖水文局組建,目前辦公地點在巢湖市,即將搬至馬鞍山市
❼ 關於安徽馬鞍山到底會不會發生破壞性大地震呢
馬鞍山處於長江斷裂帶上,但是不在安徽省內的大斷裂帶內,安徽省的地質構造很復雜的。
安徽地跨華北陸塊、秦嶺-大別造山帶和揚子陸塊三個大地構造單元,是古中國大陸重要結合地帶,地質構造復雜,區域性深、大斷裂對全省的構造格架有著明顯的抑製作用。在安徽境內,華北陸塊東以郯廬斷裂帶、南以六安深斷裂為界與大別造山帶相接,揚子陸塊西以郯廬斷裂帶為界與大別造山帶相接,而秦嶺-大別造山帶則夾持於華北陸塊、揚子陸塊之間,經歷了多期離合形成了復雜的復合型大陸造山帶。
目前有地質資料的斷裂活動的區域是六安市-淮南市-宿州市一線的一個構造張性裂縫特徵活動(08年的資料),不過那也是屬於地震液化現象,也只是說有可能代表會發生地震事件,但是具體什麼時間,誰知道呢
雖然說李四光老爺爺預言的4個地震帶已經震了3個了,最後一個華北地震區確實是包括安徽,不過華北地震區還包括5個地震帶呢,安徽只是屬於華北地震區的南界
在我看來馬鞍山發生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有南山礦這個誘發源(人工爆破釋放地質應力),想發生高震級地震的可能性更小了
有興趣可以看下政府的網站
http://eq.ah.gov.cn/ny_content/?zlm=4&ty=152
❽ 8.16安徽馬鞍山輪渡沉沒事件的介紹
合肥8月16日電記來者從自安徽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了解到,8月16日凌晨1點40分左右,安徽省馬鞍山長江段發生一起輪渡沉沒事故,目前初步確定事故中已有12人失蹤。 該輪渡為馬鞍山市馬和輪渡104號船,由馬鞍山發往和縣,途中發生意外沉沒。
❾ 馬鞍山有哪些流傳至今的民俗文化
馬鞍山最牛逼的民俗就是刀子麻將,從25,50,100,250,500,1000要多少有多少,有不會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