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督教的三大主流教派是指
三大主流基督教派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基督教產生於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紀結束前即逐漸發展到敘利亞、埃及和小亞細亞等地,並擴及希臘及義大利。在4世紀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敕令宣布它為合法宗教為止。在380年時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 I)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且所有人都要信奉。1054年,基督教發生了大分裂,東部教會自稱為正教(即東正教),西部教會稱為公教(即天主教)。16世紀又從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以及其它許多小的教派。
❷ 基督教與天主教哪一個比較好
他們是同一個信仰,沒有區別。 首先,應該弄清楚的是,基督教是在猶太教的基礎上產生的,最初是作為猶太教的一個分支形式存在。猶太教是一神教,上帝是猶太人信仰的唯一的神,這樣基督教也就繼承了對上帝的信仰和一神教的特點。 基督教創立者是猶太人耶穌,據宗教學者研究是一個木匠.他在三十歲時以猶太教教義<舊約>為基礎創立了基督教.並在猶太民族的下層傳播他的思想.三年後因被人告發,以傳播邪教的罪名被羅馬帝國當局處死.耶穌死時僅三十三歲. 基督教由猶太人耶穌創立以後,作為猶太民族的宗教一直飽受當時的羅馬帝國的迫害。後來由猶太人保羅吸收了希臘哲學對基督教進行了徹底改造改造以後,才使基督教可以在羅馬帝國中傳播,變成了世界性宗教.最終被羅馬帝國立為國教。另外,保羅還有一項對基督教重大的貢獻就是主持編寫了<新約>.在保羅之後,<舊約>和<新約>被基督教合成<聖經>. 基督教後來分成三個最大的教派,即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其中新教在我國被俗稱為基督教,僅僅是中國人的稱呼,在國際上,稱為基督教的指的是包含有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等教派的這么一個宗教。而天主教和東正教就按直接譯意叫起來了。 那麼這三個教派之間的承續和發展關系是這樣的。 當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兩個羅馬帝國時,當時作為國教的基督教會也隨之分裂為兩個部分。 西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會奉彼得為第一任教皇,因為彼得是耶穌親傳的門徒之一,所以由彼得任教皇原因是由於耶穌在死前親口說過,要把進入天堂的鑰匙交給彼得掌管,那麼掌握了到天堂的鑰匙就具有了決定誰上天堂的權利,因此西羅馬的基督教會認為自己和上帝最近,自認為正統,稱為天主教。 但東羅馬的基督教會則認為自己是基督教中最純正的教派,由於歷史發展時間長,教徒眾多,也自稱為正統,他們聲稱自己信仰才是最純正的,並索性將教派名稱定為「東正教」,即東方的正教。這個名稱的漢語翻譯意思和原來的本意是一致的。 所以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區別主要在爭議誰更正統,誰更純正。在教義和神學上沒有根本的區別。 新教產生於後來的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從天主教中分離出來的一個教派。有時中國人說的「基督教」,實際指的是新教。新教與天主教的區別在於對教會作用的認識上。按照天主教的說法,由於教皇掌管著到天堂的鑰匙,所以基督徒要想死後到天堂,就必須經過教會,聖經也只有神職人員在教堂佈道才是代表神的旨意。而新教則否認這些原則,馬丁.路德宣布教皇是魔鬼,這是因為教皇由於自己的私利阻止了教徒信仰上帝,同時他認為聖經人人有權看,到達天堂是神的意思而並不由教會批准與否。新教認為自己的這些認識才是正確的和純正的信仰。這是天主教和新教的區別。 總的來說,天主教與基督教中其他教派的不同區別就在於天主教這么多年一直在爭這個正統的地位,同其他教派的矛盾也在這里。在其他方面的差別,我認為不是本質的,因為這么多年,一直各搞各的,差別肯定有,但由於都使用《聖經》作為教義,都承認耶穌,所以他們之間的差別只能是在誰和主最近上上產生。 而在信仰方面,他們沒有區別。說不上誰好誰不好。
❸ 什麼是教會
一、教會的概念
教會是神國的一部分,我們不要對教會這個具有集體性(包括社會性、政治性、經濟性、歷史性)含義的概念的認識淪落到只與個人層面相關的醫病、趕鬼、一班人唱詩禱告的程度中去。教會有不同的概念,認識教會必須要能夠區別認識不同的教會概念。教會有以下幾個重要的概念:
(1)教會
教會全稱基督教會;是神人同工用耶穌基督的名義,以使徒和先知為根基而建立的(弗2:20),它純全地繼承了耶穌基督的教訓——聖經,是以對真神的信仰、敬拜、贊美為基本任務,且有實際信仰、敬拜、贊美行為的社會團體。當然這是從最低級、最基本的,也就是從教會在世雛形的角度給教會下的定義,但如果綜觀世界,橫觀諸教派,縱觀歷史教會,內觀教會修養,外觀教會處世、發展與變化,並且從靈界和物質界雙層界面去看待教會,那定義就要復雜多了。
(2)集體教會
集體教會是以一個教會為單位,對一定范疇內的所有教會的總稱呼。集體教會有世界集體教會、國家集體教會,還有省、市、縣、鎮的集體教會。
(3)教會集體
教會集體是以單個信徒為單位,對一定范疇內的所有信徒的總稱呼。教會集體可以用數量來列舉,如:一個教會集體、兩個教會集體、三個教會集體等等。
(4)非教會群體
非教會群體是指社會上除教會以外的其它無正規性組織的大多數人員。
(5)非教會團體
非教會團體是指社會上除教會以外的其它有正規性組織的大多數人員。如今教會常有此方面的錯誤,即把非教會團體叫做社會,非教會團體不能叫做社會。
❹ 一個教堂一般有幾個牧師負責、管理教會的牧師叫什麼謝謝!
一般基督教堂最少有一位牧師,有的牧師牧養超過一間教堂,也是這些教會的負責人,有些可能有還沒有按立牧師的傳道同工,分擔管理這些教堂的事工。
❺ 正宗的教會都有哪些
教政治制度(即教會系統),是基督教在其組織原則和管理制度實行。根據有關基督教教會或教會頒布的組織解釋的性質和職能的「聖經」中記載的基督教教派。一般一般分為三個系統:主教,長老會和公理系統,有些教派混合系統的實施。
聖公會主教制度是最古老的基督教機構,教會大主教,主教和主教的最高權力機構。 [1]有三個天主教和東正教的神職人員,在司鐸和執事主教,主教形成了一流的系統。按地域教區教堂,掌管這一切行政和學術工作的教區。實施聖公會包括天主教,其他規模較小的古代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新教和聖公會教堂等公共北歐路德。新教聖公會的天主教實踐,不同的主要是新教主教可以結婚。新教現在是在執行聖公會少數。全面實施只有新教聖公會主教教派;而路德和衛斯理宗由區會選擇使用自己的系統或長老會的主教。
長老會(或代表,議會)由約翰·加爾文,「新約」的稱號提及的主張。由教會倡導的是由群眾信教的,教會是在表單中地區議會的管理體制。 [2]由教會的長老當選為國會議員,出席會議代表的教會。讓我們在教會牧師,教師,執事和長老,並共同處理教會事務。改革和長老已經實施了長老會,以及一些具體的規章制度來執行長老會長老教會實行不同。
公理系統(也稱為公理)由羅伯特·布朗主張,將有基督的教會的獨立和主權主張教會是國家元首。主任牧師[3]教會的最高教會內的決策者,通過聘請民主的追隨者。教會會眾一切內部事務,具體制度和儀式的解析度也由眾決定。 [4]許多歷史悠久的教堂還採用了比較新的公理系統,如浸信會,公理會,神召會,貴格會和許多獨立教會。一些公理教會自?蠳組成的一個變體系群龍無首,並依賴於?的聯邦地區聯系教派和子教堂。公理系統有一個缺點,往往是由教會越來越少的交流與合作,甚至使一些宗派教會了它的獨立性,以至造成宗派分裂。
❻ 教會與教堂的區別是什麼
「教會」是由「信耶穌基督的一群人」構成的。「教堂」是宗教活動傳播的主要場所,是一座座大型的建築物,「教堂」是基督宗教舉行儀式的主要活動場所,是敬拜「神」的有形場所,是祈禱、禮拜、聚會、傳道的地方,也叫禮拜堂。
(6)馬鞍山教會哪個是基督教擴展閱讀:
「教會」基督教的基本組織。該教認為是全體在世和已死基督徒的總體。「教會」一詞,源於希臘文,意為「聚會」,在古代希臘化國家中主要指城邦公民的立法性議事聚會。
基督教各派組織形式的統稱。可指各派的整個組織(如天主教會、東正教會、新教各宗派的教會),也可用來單指一個地區或一個教堂的組織。
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舉行彌撒禮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級別分類有主教坐堂,大教堂,教堂,禮拜堂等。世界現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聖彼得大教堂,米蘭大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
世界著名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
塞維利亞大教堂
佛羅倫薩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
科隆大教堂
里約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
聖瑪利亞大教堂
聖瑪利亞修道院
莫地那大教堂
聖阿波利拉教堂
聖特提恩修道院
夏東大教堂
❼ 安提阿和基督教的關系
根據聖經啟示,我們相信「三位一體」的上帝,我們相信主耶穌的「神人二性」。但是,具體而言到底是怎樣的「三位一體」,怎樣的「神人二性」,這卻是非常復雜的問題。教父神學家們曾經為此爭論不休,有些神學家因為偏差一點,即被判為異端。讀神學兩年來,這部分內容是我認為最隱秘的,也是最燒腦的。本篇文章是我讀相關內容做的書摘,粗略梳理了這段教義史。讀起來比較枯燥,感興趣可以看看。
1、你相信怎樣的「三位一體」?
一個人宣稱自己相信三位一體的上帝,並不意味著他相信聖經啟示的上帝——撒伯里烏主義者也相信「三位一體」。撒伯里烏主義認為,上帝是一體而不能被分開,因此聖父、聖子和聖靈只是同一個神的不同狀態和顯現。類似於舞台上一個人扮演三種角色,孫悟空七十二變的翻版。
2、亞歷山大學派和安提阿學派之爭:解經方法的區別
亞歷山大學派:受新柏拉圖主義,猶太神學家菲洛影響,認為聖經的字面和歷史意義不足掛齒,重要的是尋找和解釋聖經敘事的寓意和屬靈意義——危險:幻影說,抬高耶穌基督的神性,潛伏著否認基督真實人性的危機。
安提阿學派:注重字面與歷史的釋經法,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否則拒絕使用寓意解經法。——危險:沉迷於耶穌的人性,無法賞識神性,潛伏著容易陷入嗣子論的危機。
3、對救恩的看法不一
亞歷山大學派:強調神性和人性的親密結合,使得人性得到神性的更新,成為一種形而上的奧秘。耶穌基督里產生了一個「奇妙的轉換」,使墮落的人性得到醫治。(有神秘主義的危機)
安提阿學派:耶穌的人性具有自由選擇的道德能力,完成了救贖——一種奇妙的道德倫理的成就。一個人為了我們的緣故,將他的意志和邏格斯結合起來,完成了救恩。耶穌的人性不可忽視,否則,人類就沒有典範可以指導我們取悅神。(有道德主義的危機)
『基督教是保羅在外邦設立的,我們熟知的基督教信條、教義、儀軌,皆建立在保羅個人的觀點上。其實保羅還沒有出來傳福音前,跟隨過耶穌的彼得、約翰等使徒,以及耶穌的弟弟雅各,早就在福音的發源地耶路撒冷建立了共有共享的教團!而這批耶穌欽點的弟子,以及為數不少的跟隨者,他們在以色列地傳的原始天國福音,和後來保羅在外邦傳的新興恩典福音,兩者內容南轅北轍。』
開始把『耶穌基督』這個名字帶到外邦世界的是保羅,二十七卷新約聖經里,有將近一半的書卷出自他的手,以致兩千年來,信徒無論參加集體禮拜或個人修行,所讀的經、唱的詩、聽的道,都離不開保羅的主張,說基督教是保羅設立的並沒有錯!在保羅倒戈、投入傳福音行列前,耶穌的親傳弟子早就活躍在聖地,向本土同胞傳揚福音達十年之久,確實有這么回事!保羅自稱受到升天基督顯霝感召,前往海外開疆拓土,他向外邦教會建構了『耶穌一人救贖萬族』的形像,宣揚天上的國,強調『本乎恩、因著信』的十字架稱義重生的信息。而耶穌自己及其他使徒只在聖城聖地,向舊約選民一族傳揚地上天國,與標榜『愛與行善』的律法主義,兩者信息截然不同,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既然以上說的全是實情。
❽ 基督宗教分哪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分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三大宗教。
1、天主教
「天主教」一詞的西文源自希臘文,意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詞,為明末天主教傳教士進入中國後,借用中國原有名稱對所信之神的譯稱,取意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與中國所信奉的神靈相區別,故稱其教為天主教。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尊耶穌生母瑪利亞為「聖母」。「信經」是天主教權威性的信仰綱要,也是信徒受洗入教時必讀的經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主教
網路——新教
網路——東正教
❾ 教會是什麼
教會是基督教的基本組織。該教認為是全體在世和已死基督徒的總體。在古代希臘化國家中主要指城邦公民的立法性議事聚會。《舊約聖經》七十子希臘文本用以指崇拜雅赫維的以色列民族集體。
在《新約聖經》中,指信仰耶穌基督的團體。後世所說「教會」,含義較廣,既可指基督教各派的整個組織,如基督教會、天主教會、東正教會等。
也可指某一國家、某一地區或某一教堂全體基督徒的組織,如英國教會、耶路撒冷教會、某某教堂的教會等。
(9)馬鞍山教會哪個是基督教擴展閱讀:
教會存在的意義:
教會是因為基督帶來的神的救恩而獲得揀選救贖的信徒組成,所以基督是教會得以形成的最基本元素。信徒集合起來,成為會眾,成為神團體的彰顯。
人們只要接觸到教會,就能夠直接地看到神在人間的顯現,即所謂「基督是神的奧秘,教會是基督的奧秘」。
同時,基督徒認為,因為基督是教會當中聖徒的原型,每個信徒都是基督的復製品,所以,教會是基督的擴大和繁殖。這樣就把教會比作一個活的生命體。
這樣的教會,就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在這些基督徒看來,只要是由「神所揀選」、由「基督所救贖」的會眾,就都是所謂的教會的一部分,無論他們生活於什麼時代什麼處所。
❿ 教堂和教會有什麼區別
教堂是建築物
教會是組織
教會是個名詞,比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都是教會名。
但是佛教的信徒和佛教,都有自己獨立與其他教會組織的稱謂,比如:堂,廟,祠,庵,會,殿
你不匿名,我想也不會有人笑話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