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能否看到日全食奇觀
緯度: 25° 51' 0" N
經度: 114° 54' 59" E
海拔高度: 10 米
時區 : 8h 世界時之前
在這地方看是偏食 .
部分盈虧開始
時間: 2009 七月 22 08:14:20
月球中心的方位角 : 294.2°
太陽的高度 : 32.2°
食甚
時間: 2009 七月 22 09:26:56
食的等級: 0.869
月球與太陽的視大小比率:1.076
月球中心的方位角 : 17.0°
太陽的高度 : 48.5°
部分盈虧結束
時間: 2009 七月 22 10:48:07
月球中心的方位角 : 100.4°
太陽的高度 : 66.7°
只能看到日偏食。不能看到日全食。。。建議往北走。去長江流域的城市。。
『貳』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的二中賦
馬鞍山二中賦(並序)
任爾仲
公元二0一0年十月,歲在金秋。馬鞍山二中正值新跨躍新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安徽教育網暨《教育文匯》發起《吾皖名校賦》徵文啟事,誠所謂盛世賦文。汪正貴校長意有所矚,念馬鞍山二中五十年風雨歷程,方成此名校。故當述往事,思來者,銘記前輩創業之艱辛,立業之勞苦;昭示後學教育之神聖,教學之崇高。汪校長始命許會國老師草擬賦文,由郭惠宇副校長,李代貴副校長,王玉平副校長、語文教研組長潘文傑,語文老師昌獻傑,高一理科實驗班同學徐鵬霄組成修改班子,數易其稿,遂有《馬鞍山二中賦》出爐。《馬鞍山二中賦》與合肥南門小學,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所撰賦文,榮獲《吾皖名校賦》專家委員會評審特等獎,幸甚至哉。是以為序。
江東名郡,千年浩氣;皖江門戶,萬古流風。接楚連吳,群山九鼎環一湖;懷古抱今,風雅千載孕詩城。牛渚臨江,望翠螺之斜矗;天門中斷,如雙闕之峭立。山川靈秀,盛唐詩風,與太白共守;江水浩盪,大宋詞韻,和之儀同飲[1]。
河山競秀,校城同輝。丁酉[2]建校,紅霞滿天。墩子山上,蓽路藍縷啟山林;花山北麓,櫛風沐雨開新篇。群星苑裡,曲池瀲灧;後樂亭邊,牡丹爭妍。雛鷹展翅傲長空,七星閃耀[3]引航程。江南獨秀一枝花[4],杏壇遍溢萬里芳。及夫甲申[5]之夏,吾校東遷,重修樓宇,再起廊檐。二水相映,四虹卧波。碧潭煙雨,荷沼清漣。香樟籠翠,松柏凌空。春暉夏幽,惟聞書聲琅琅;秋逸冬韻[6],但見英姿翩翩。崇閽岳峙,喻飛騰之奇景;暮藹欹沉,聞響動乎疏鍾。
若夫詩城勝狀,賦吾二中。歷任校首,重道興學,心系教育,殫精竭慮,代代相傳,景行行止。二三一一,凸顯藝體特長;一體兩翼,構建素質模式[7]。創安徽首家示範,立全國文明標桿[8]。身體力行,弦歌不輟,二中人砥礪廉隅;披肝瀝膽,矢志勿渝,五十載風雨兼程。崇尚科學精神,求真求實求新;追求體育風范,更高更快更強;濡染人文思想,厚德勵學敦行[9]。興基固業,開理念而先河;樹蕙滋蘭,舉創新之大纛。
至若名園流韻,鴻儒雲至。誨人不倦,薪火相傳。黑發染白霜,耕耘三尺講壇;嘔心育英才,呵護萬千桃李。感動校園常在,愛心助學相聞[10]。模範先進明心守道,專家學者枉駕相存。魅力新二中,翹楚緣師德。
二中學子,風神激盪。龍吟鶴舞,鳳翥鸞翔。明德顯才,奉為圭臬; 科技之星,文體之星,希望之星,星光燦爛;奧賽之喜,折桂之喜,建功之喜,喜報頻傳[11]。六藝兼修,據江東而獨秀;英才輩出,成奇偉以誰先?
泱泱二中,意氣昂揚。硎發新刃,風行水上。心惟一念,志在四方;經天緯地,濟世安邦。雲河出澗,其勢汪洋。馳懷五嶽,游目八荒。試看清笛簫鼓,明暮雲之晻靄;秋月庭闈,曉晨光之熹微。風清樂雅,御飄風之婉婉;師善生賢,乘玉軑之恢恢。仰望星空,瓊宇浩渺情正濃;腳踏實地,如沐春風花更紅!胸懷愛國熱忱,兼具國際視野;秉承傳統美德,更顯現代文明;弘揚科學理念,深蘊人文素養。江東俊才,文脈綿長。振長翅以翱翔,搏大江而揚帆!
雄哉!我二中之人,凌碧空之杳緲,挽長纓之奮飛!
壯哉!我詩城二中,立百年之偉業,澤萬里之春暉!
[1] 唐人李白與宋人李之儀皆終老於馬鞍山。
[2] 馬鞍山二中於1957年(丁酉年)建校。
[3]二中原校址門前七位中外歷史名人浮雕。
[4] 上世紀80年代末馬鞍山二中被省教育廳譽為「江南教育一枝花」。
[5] 馬鞍山二中於2004年(甲申年)遷入新址。
[6] 春暉、夏幽、秋逸、冬韻,系校園中四個花苑。
[7]馬鞍山二中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走「以德育為核心、一體兩翼五基地」的辦學路子,構建了「2311」素質教育模式。
[8]1998年安徽省第一所省示範高中在馬鞍山二中掛牌;馬鞍山二中屢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9] 厚德、勵學、敦行,系馬鞍山二中校訓。
[10] 學校每年評選「年度感動校園人物(集體)」;由師生參與的「愛心社」捐資已逾百萬。
[11] 學校每年設有「校園之星」評比;學生中有獲奧賽國際金牌、高考文理科狀元等出類拔萃者。
『叄』 黃山旅遊
登黃山的三條路 (1)從溫泉到慈光閣再到玉屏樓 這條線可能是黃山最難的登山道了.現在黃山景區開通的新國線極大的方便了登山的遊客.從湯口可以乘新國線的車直接到達慈光閣,沿途景色秀美,攬聖橋,溫泉,人字瀑,大好河山石刻,觀瀑樓都集中在溫泉景區,不過不是很值得去徒步登行,消耗體力,真正的主題在山上,留好體力去登更高的山峰. 在慈光閣下車後,可以徒步登山,不過體力也是件大事.年青人可以背包上路,年紀大點的還是乘纜車到達玉屏樓. 從溫泉到玉屏樓的路很險,立馬橋過後更是如登天梯,石級坡度都在六十度左右.望驢子們小心,不過沿台級都有扶手,可以說是有驚無險. 過了半山寺就漸入佳境了,在此可觀天都峰,立馬峰,金雞叫天門. 到了龍蟠坡更是風景更佳,再經天門坎,小心坡,渡仙橋,一線天,到達蓬萊三島。基本就到了玉屏樓了。 立馬橋:此為黃山重要觀景地之一,在青鸞峰(立馬峰)下的立馬亭,近可觀峰上「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的巨幅摩崖石刻,石刻字徑6米,每字之間9米見方,「平」字一豎更是長達9.4米,為唐式遵將軍1939年所書,黃山石工冒險鑿刻而成。此處還可望天都峰鯽魚背。 半山寺:到半山寺,你已經走了5華里了,半山寺的意思就是你已登到半山腰了,這里可以就餐,可以入廁,還有部門簡易床位可以住宿。在此可觀天都峰,立馬峰,金雞叫天門. 龍蟠坡:從半山寺行約3華里,便達龍蟠坡下,沿石階登高20米左右至坡頂,四周峰巒錦綉。站在高崖上左望,剛剛在半山寺看到的那隻「金雞」變成了人,這就是奇景「五老登天都」。右望可賞蓮蕊峰上的巧石「姐妹放羊」,向下可俯視老人峰上的「垂垂老者」。奇峰巧石,不一而足。 天門坎:位於橫雲石和天都峰之間,登山道路自天門穿過,故名天門,天門坎下的天都峰腳,為新老兩路登天都峰的勇士上下匯合之處。
慈光閣——玉屏景點 小心坡:過蒲團石便是,坡長數十米,左臨深澗,右依懸崖,古為黃山奇險之處,今道路鑿寬,安有鐵鏈,已是有驚無險。過小心坡轉身就到了渡仙橋,此時你已是如步仙境了。 渡仙橋:相傳為古代神仙為救葯農而點化此橋,此地無橋時原無路。 一線天:為登玉屏必經之路,兩石相夾,窄如古巷。寬處不過2米,窄處僅0.5米,內有石階80餘級。人行其中,抬頭望去,藍天一線。 蓬萊三島:穿過一線天便是啦,你可見三座山峰,形態各異。因海拔已近1600米,山間時常雲霧繚繞,幻若蓬萊,因此得名。 文殊洞:文殊洞又名羅漢洞,居迎客松下,穿洞登頂就到達玉屏樓餐廳門前了。 近聞天都將開,先將登天都之路帖與廣大驢子參考。 (登峰的路應該怎麼走) 黃山有句名諺說:「不上天都峰,白跑一場空。」好容易來一趟,你當然要上一上。上天都峰有兩條路,一為新道,一為老路。一般來說從慈光閣步行登山都應從新道上,老路下,經天門坎,小心坡到達玉屏樓,而從慈光閣乘纜車登玉屏樓,可從老路上然後原路返回,再去蓮花峰,天海,北海。後山下蓮花峰到玉屏樓者,可從老路上新道下,經半山寺下到慈光閣。 (從天都新道登峰) 天都新道過半山寺後轉右直登峰頂,直線長度1000米,高差為450米。不要小看這1000米,它有天梯之稱,許多地方的登頂角度差不多是垂直而上的,石徑穿壁而過,人在槽中行走,險而不危。沿途有海豚石,虎口石,帖壁松,三姑洞,望夫石,天地一線,萬仞壁諸景。 (從天都老路頂登) 老路又稱天都磴道,登山道路也不平緩,一般坡度為50—60度,最大為80—90度,直線長度650米,高差310米,共有1664級台階,其中以鯽魚背一段最為奇險。鯽魚背海拔1770米,長約10餘米,寬僅0.6米,兩邊懸崖深不見底,探頭一望令人心悸。沿路佳景主要有童子拜觀音,天橋,鯽魚背,仙桃石,天都石室。 (天都峰頂觀美景) 天都峰頂有一塊10平方米的平地,上有巨石,為天都極頂,附近刻有「登峰造極」等石刻,這是黃山前山最險的地方。立於峰頂前望,千山萬壑,盡在腳底,確有「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邁感。
(二)從溫泉到雲谷寺再到白鵝嶺
從溫泉到雲谷寺山路是7.5公里,往返車輛很多,途中景點主要有百丈泉,馬鞍山,眉毛峰等,其中百丈泉最為知名,但枯水季節無此勝景。你還要知道這一帶被稱為黃山「東海」。 雲谷寺到白鵝嶺全程15華里,登行時間約為4小時,沿路主要佳景有: (1)仙人翻桌:距雲谷寺約5里,路旁峰頂有石如桌,四腳朝天。 (2)入勝亭:原名七里亭,其意自明,不過切不可鬆懈,後邊那一半路才更艱難。 (3)喜鵲登梅:從入勝亭再行約2里,一丁字型路口有一巧石,形若喜鵲,旁邊有一松樹,狀如古梅,因此稱之為喜鵲登梅。再向上行約300米,從側面看此景,喜鵲變成了一位身著道袍的長者,正揮手為你指路,故又有一名叫「仙人指路」。這就是黃山巧石移步換景的典範。 (4)皮蓬:從仙人指路處插入約行1500米就可到達,它是清代畫僧雪庄隱居30年的地方。雪庄以樹皮蓋頂建成此房,潛心在此描繪黃山,畫有《黃山圖》42幅,藝術價值極高。此地山谷幽深,宛若仙境,但至今遊人很少涉足。去者需原路返回。 (5)天狗望月,雙貓捕鼠,老僧采葯。三景均為峰間怪石,從纜車看更形象。
『肆』 雲南將現1.5億只蝴蝶大爆發奇觀,這是種什麼樣的景象
許多人已經沉浸在五一快樂的旅行。在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雲南省也傳來了令人驚訝的消息:雲南省金平即將迎來10年來中國紅河蝴蝶谷最大的蝴蝶爆發。預計將有1.5億只蝴蝶。據介紹,世界上只有兩個地方可以看到蝴蝶的爆發,一個是墨西哥,另一個是中國的雲南。中國雲南省紅河蝶谷20日將迎來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綠色昆蟲出現,預計將出現1.5億只綠色小昆蟲。10年來最大的蝴蝶疫情促使許多人選擇去雲南看蝴蝶。美麗的蝴蝶滿天飛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與蝴蝶共舞。選擇正確的時間,否則你會看到成千上萬只毛蟲。
近年來,已經採取了有效的措施來保護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蝴蝶和其他生物的繁殖。馬鞍底有蝴蝶400餘種,這是唯一生物多樣性收集區域在中國和世界上罕見的。此外,中國紅河蝴蝶谷有梁祝蝶、佛蝶、虎斑蝶、鳳尾蝶、七星紫光蝶、枯葉蝶等400多種蝴蝶,是世界上最早的蝴蝶品種。從品種上看,劍環盤的數量最大;特弗萊山谷種植雨量充沛,地理位置優越,氣候適宜。具有豐富的動植物物種,尤其適合於蝴蝶的生存。數千年來,這里已進化出各種各樣的蝴蝶品種,形成了現在的紅河蝴蝶谷。
『伍』 李白描寫馬鞍山的詩急需
1、《望天門山》——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天門山雄踞蕪湖市北郊長江畔,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並稱。
2、《夜泊牛渚懷古》——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譯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藍的天空中沒有一絲游雲。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懷想起東晉謝尚將軍。我也能夠吟哦袁宏的詠史詩,可惜沒有那識賢的將軍傾聽。明早我將掛起船帆離開牛渚,這里只有滿天楓葉飄落紛紛。
3、《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唐代李白
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連峰入戶牖,勝概凌方壺。
時作白紵詞,放歌丹陽湖。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當其得意時,心與天壤俱。閑雲隨舒捲,安識身有無。
抱石恥獻玉,沉泉笑探珠。羽化如可作,相攜上清都。
譯文:周先生隱居在丹陽橫山,開門就看到秀麗的丹陽。連綿的山巒圍繞周圍,壯觀的景色勝過仙鄉。有空就寫詩作曲,來了情緒就在丹陽湖上高唱《白紵詞》。丹陽湖水清秀盪漾,遠勝過東海浩盪的感覺,水光山色與菰蒲草共顯嬌嬈。
當你得意之時,心靈與天地融合在一體。任天上雲卷雲舒,看世界人來人往,哪裡還感覺到自己的存在?身不在,痛苦何在?你身懷美玉而不露,心有高才而不顯。如果我們學道成功,就一起攜手游覽仙山瓊閣。
4、《自金陵溯流過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唐代李白
滄江溯流歸,白璧見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陰雪。
幽人停宵征,賈客忘早發。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
川長信風來,日出宿霧歇。故人在咫尺,新賞成胡越。
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
譯文:自青蒼色的大江逆流而歸,行至白璧山賞玩秋月。秋日的月光照在白璧山上,如同山陰之雪般皎白令人興發。隱逸之士停止了夜晚出行,商賈買賣人忘記了早晨出發。揚帆再行來到天門山,回頭望去牛頭渚已被掩沒。
大江長啊季風按時吹來,太陽升起夜霧消散。老朋友近在咫尺卻未見面,不能共同欣賞奇景相隔如胡越。寄您一枝青青的蘭花,願我倆和諧美滿友誼長存。
5、《橫江詞六首·其六》——唐代李白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譯文:橫江之上經常月暈起風,整日籠罩在風霧中,江里的海鯨東向,百川倒流。波濤大浪一起,聲勢浩大,三山都會被之搖動,橫江水勢湍急,千萬不要輕易渡江,如果輕易而渡,將會有去無回。
『陸』 蕪湖有什麼好玩的有沒有推薦的
蕪湖好玩的地方有蕪湖方特、赭山風景區、丫山花海石林景區。推薦這三個地方。
1、蕪湖方特
丫山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由花海石林景區、天坑園區、南山寺、龍山四個景區組成。景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區內石林,溶洞,瀑布,峽谷,天坑,暗河,山頂湖景觀融為一體。丫山風景區面積25平方公里。是安徽「兩山一湖」旅遊經濟圈的重要景點之一。1987年,丫山被批准為安徽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丫山地質公園是國土資源部於2011年批準的第六批國家地質公園。
『柒』 貴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景點
港北區龍鳳石林
龍鳳石林位於市區東郊4公里的貓兒港之濱,由龍潭山、鳳凰山、醒獅山、馬戲山、馬鞍山、大王山、睡美人山、貓兒山等山峰組成。景區主體在龍潭山和鳳凰山之間,故稱龍鳳石林。石林面積250平方公里,遍布著上百個酷似大森林的石群,石峰平地拔起,高達數丈乃至數十丈。山石千姿百態,形狀奇特,當地居民都冠以名稱:恐龍石、熊貓石、石麒麟、孔雀石、鴛鴦石以及駿馬奮蹄、金雞報曉、鶴立古松、犀牛臨淵、頑猴爬樹等。[33]
港北區龍岩洞
龍岩洞,位於貴港市城區東25公里的大圩鎮南郊附近的龍岩山西面半山腰上,人們沿「之」字形石級登山,踏上第一百一十一級便到洞府。此洞府門高約4米,門額上鐫刻著明萬曆年間李燾的題字「龍岩洞」。進入洞內,便見洞頂圓如華蓋,滑無纖塵。洞高15米,寬2500多平方米,可容千餘人。洞內空闊明爽,奇景甚多。[34]
港北區達開水庫
以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名字命名的達開水庫,位於廣西貴港市以北30公里的龍山盆地的奇石鄉境內。龍山盆
地四周層巒疊嶂,險峰陡峭,古木森森,雲靄重重。馬來江水自西向東,直貫其間,一年四季,碧水漣漣,游魚穿梭。1958年,貴縣、桂平兩縣聯手修築達開水庫,在馬來江出口處築壩截流,積集龍山盆地427平方公里的雨量。水庫建成,南北長30公里,東西最寬處3公里,總面積80平方公里,蓄水量4億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三倍多,是廣西第二大水庫,灌溉貴港市港北區慶豐、大圩、港城、武樂和桂平市白沙、石龍、厚祿、蒙圩8個鄉鎮45萬畝良田。[35]
港北區安瀾塔
貴港市城東五里的羅泊灣,形如蘿卜,因而原名蘿卜灣。灣上有一座巍峨古塔,名曰安瀾,又曰漪瀾,塔高九層約30多米,底層周長36.62米,牆厚1.9米,塔身呈八角形,共有35個形狀不同的窗口,坐南向北臨江而立,建築風格非常獨特。此塔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至今已經180多年。昔日登塔可望江城,江中百舸爭流,浪擊飛舟,城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無限風光在塔峰。此塔遭受過無數次特大洪水的沖撞和雷電轟擊,仍巋然不動,穩如泰山,塔頂的瓦片不掉落,塔身沒有毀損,保留全貌。
『捌』 黃山旅遊最佳路線
太極拳是我們國家第一批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也是智慧的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
太極拳的來源最早出自南北朝時期的程靈洗(黃山市屯溪區篁墩村)
「黃山旅遊」黃山養生之旅 5天4晚 ¥2480/人起
黃山
【四大道教名山-齊雲山】源於山水,根植沉浸式養生隱文化。獨特的道文化和道士文化,接天氣更接地氣。齊雲山是太極鼻祖張三豐羽化的地方。太極其妙,妙在「慢」字,因而才能平心靜氣、修身養性進而思考天地道法與己身達到養生之效(體驗太極養生需加500元/場自理,2.5小時為一場)。
【徽派古村—唐模】被譽為「中國水口第一村」,這里田園風光幽雅別致,水口園林碩果僅存,亭坊街橋古韻悠悠。古戲台喝茶聽戲。
徽州生態茶園(採茶炒茶體驗)
【生態茶園】黃山產茶始於宋明。初稱黃山雲霧。至清光緒,終更名毛峰。黃山毛峰為烘青綠茶的代表。了解徽州茶葉製作、徽州茶道之禮,從選茶、泡茶、品茶進一步了解茶葉的養生之道;
【黃山毛峰】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屬於綠茶。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