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曲譜馬鞍山

曲譜馬鞍山

發布時間:2021-08-30 21:12:22

① 求找個好人就嫁了吧歌詞

《找個好人就嫁了吧》發行於2007年,歌手劉思偉填詞、演唱,孫旭升譜曲。歌詞如下:


找個好人就嫁了吧

我知道你我走到今天,卻不能白頭到永久

我知道我們彼此相愛,卻註定要分手無緣

我知道太多的付出讓你為愛而憔悴

我知道你的離去,讓你無奈掉下眼淚

找個好人就嫁了吧,雖然不是我心裡話

縱然情到深處誰都放不下,無奈說出這傷心的話

找個好人就嫁了吧,就讓時間去淡忘它

無論走到海角天涯讓我來為你祝福吧

啊 我的紅顏知己,啊 我疼愛的她

啊我的紅顏知己,啊一生難舍的她

找個好人就嫁了吧

該歌多次登上各大娛樂音樂網站的榜首位置,很多人的手機響起,傳出的都是這句"找個好人就嫁了吧"。劉思偉用他硬漢的聲音演繹了這首歌,打動了無數顆心。整首歌幾乎只用了簡單的弦音貫穿始終,開始的口琴和吉他的簡單彈奏,顯得歌者的聲音更加清澈和干凈。迴旋的聲音,簡單的旋律,入耳不絕,聽過一遍,久久徘徊。這是《找個好人就嫁了吧》這首歌的魅力所在,也是它深深打動聽者的原因所在。

拓展內容:

《找個好人就嫁了吧》收錄在劉思偉2011年3月9日發行的專輯《找個好人就嫁了吧》中。由大聖先之唱片公司發行。

劉思偉先生(馬鞍山當塗籍)是國內知名的音樂人和歌手,畢業於安徽省黃梅戲藝術學校戲曲表演專業,具有全國影響力和知名度,曾以一曲《找個好人就嫁了吧》火遍大江南北。成名作歌曲《找個好人就嫁了吧》《老婆和老媽》《新天仙配》等,溫情可親、膾炙人口,深受歌迷聽眾喜愛,通過電視、唱片、網路及演唱會、KTV廣為流傳。

② 伯牙是誰

伯牙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春秋時著名的琴師,擅彈古琴(是琴不是箏),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
人物生平
伯牙鼓琴圖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勸學篇》中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呂氏春秋·本味篇》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鍾子期領會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現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作品。後人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為題材還創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歷代文獻關於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荀況的《勸學》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用誇張的手法極言其音樂演奏的生動美妙。在《呂氏春秋》和《列子》中,記載有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一直為後世所傳誦。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而《列子•湯問》的記載為: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操》、《樂府解題》記載有伯牙學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成連說自已只能教彈琴技藝,而其師萬子春善移情,便帶伯牙去東海找萬子春請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方子春,只看見洶涌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於是創作了《水仙操》。
編輯本段相關事件
伯牙撫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傳千古,「知音」一詞因此傳誦。 俞伯牙遇見鍾子期
據載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俞伯牙與鍾子期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兩人千古傳誦的詩篇: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編輯本段相關記載
戰國·鄭·列禦寇《列子問》: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鍾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譯文:伯牙彈琴的時候,鍾子期在一旁欣賞。伯牙彈奏時意在高山,鍾子期說:「彈得太好了!琴聲就像巍峨的高山。」伯牙意在流水,鍾子期贊嘆道:彈得真好!琴聲就像不息的江水。」不論伯牙(彈奏時)想什麼,鍾子期總是能准確地說出他的心意。鍾子期死後,伯牙覺得再也找不到比鍾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於是把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
編輯本段遺址
俞伯牙撫琴遇知音遺址現存爭議的有兩處:一處是武漢市漢陽區月湖湖畔的伯牙琴台(又稱古琴台),一處是石首市調關鎮境內的調弦口。漢陽古琴台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抗日戰爭時期毀於炮火,解放後又重修。調關古調弦亭建於宋朝,由於年久失修毀於民國,後一直未予修復。通過對文化典籍及現有遺跡進行考證,認為調關一說遠勝於漢陽古琴台一說,其理由如下: 楚人俞伯牙擅樂
一曰有史可查。據史家考證,「調弦」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出自古「調弦河」一名。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駐襄陽鎮南大將軍杜預為漕運而下令在此開河,因河口位於相傳俞伯牙當年調弦撫琴遇知音之地,始名調弦河。此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之久。清朝乾隆丙辰年編《石首縣志》雲:俞伯牙從楚都東下,停舟鼓琴於此,弦漸而調之,因以得名。此處為荊江穴口之一,故又稱調弦口。咸豐乙卯年(公元1855年),官府在此設巡檢司,置水路關卡,故又名調關。明朝著名文人張璧(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王啟茂、張漢、張維、李永忠、李宗瀚及清朝文人墨客衛嘉、王承禹、汪一元等均先後以《調弦亭》為題賦詩作詞,其作品一直流傳至今。其中尤以王承禹《調弦亭》一詩廣為傳誦,現今刻於調弦口雕像石座上。王承禹詠嘆:「昔年高山流水意,此日清風朗玉亭。有客雅能傳古調,不知曾得子期聽。」(原載清康熙十一年《石首縣志》)而漢陽古琴台卻幾乎沒有這樣久遠且具有重大影響的詩句。所建古琴台也比調弦河得名晚700多年之久。這就可以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古人就已確認調弦口是俞伯牙當年撫琴遇知音之地,此說比漢陽古琴台還要早數百年,人們有什麼理由再否認俞伯牙「調弦口撫琴遇知音」一說呢? 二曰有跡可尋。調關一帶除有「調弦口」一名外,還有《今古奇觀》中《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一文中所提到的馬鞍山、摔琴台、伯牙口(山谷)等地名。相傳俞伯牙當年撫琴遇知音鍾子期之後的第二年,又在望月之夜再回故地尋訪鍾子期,遺憾的是卻發現故人未能前來履約。第二天,俞伯牙在一山谷中巧遇鍾子期之父鍾老伯,才得知鍾子期已經仙逝的噩耗。於是俞伯牙悲痛萬分,繼而在一巨石上悲憤地摔碎了瑤琴,再哭拜於地悼念故人。俞伯牙長嘆道:「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後來人們便把俞伯牙當年走過的山口命名為「伯牙口」(調關鎮今有伯牙口村),把摔碎瑤琴的巨石稱為「摔琴台」,而鍾子期的墳冢之地「馬鞍山」也一直流傳了下來。記者在實地看到,「伯牙口」位於湘鄂交界處的群山之中,山谷中的「摔琴台」聳立在半山腰。「摔琴台」一面連接山坡,其餘三面是懸崖,面積如一張八仙桌大小,台上可坐4人。據此推測,俞伯牙當年悲憤至極在此摔琴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漢陽「古琴台」現僅存一個地名,俞伯牙當年尋訪鍾子期的山口究竟在何處卻根本沒有佐證,且人們還說「古琴台」是俞伯牙當年鼓琴之地,然實則俞伯牙當年鼓琴的地方是在水上船艙內(樵夫鍾子期在岸上),這不是明顯自相矛盾嗎?按民間說法,世上壓根兒就只有「摔琴台」而沒有「古(鼓)琴台」。然漢陽說論者卻搬出「古琴台」,這不是自找沒趣嗎? 三曰有物可證。1998年10月,桃花山鎮(馬鞍山地區)出土了一件震驚世人的歷史文物——博鍾,這件稀世之物何以淪落至此,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測。有人認為,此鍾或許就是鍾氏家族的遺物。其理由如下:桃花山一帶是古楚國之地,且離郢都(荊州紀南城)不遠。楚國是著名的音樂舞蹈之邦,尚鍾之風,於楚為烈。楚國的王公貴族,大都以隨葬鍾樂器皿來炫耀自己的身世,這從傳世和出土的楚鍾數量之多且質量之優即可得到證明。春秋晚期,楚王有「九龍之鍾」,博鍾就在其列。據《淮南子·秦族訓》記載,公元前506年,吳師入郢都,「燒高府之粟,破九龍之鍾。」另外,楚人尚鍾,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讓司樂之官都以「鍾」為姓氏。古文獻所記載以鍾為姓氏的著名楚人共有三位,即鍾儀、鍾建、鍾子期。鍾子期此人是否樂尹,史書並無明確記載,但從歷史傳說來看,他或許是一位隱居田園的樂尹(一般的平民百姓是聽不懂俞伯牙琴聲的)。而今距桃花山僅數公里之遙的調關古鎮,相傳說是音樂名家俞伯牙調弦遇知音鍾子期之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傳說在這一帶民間廣為流傳,代代不息,難道這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嗎?既使人們現在不能推斷博鍾就是鍾子期的遺物,但人們至少可以說調關一帶在古代確有鍾氏家族在此居住過,那名貴的博鍾就是他們的祖傳之寶。而漢陽「古琴台」地區呢,還只停留在傳說中的故事上而已。 四曰有口皆碑。俞伯牙調弦口遇知音的傳說在當地已經流傳很久,迄今無論你遇到哪一位調關人,他們都會津津樂道地向人們講述這個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故事。調關鎮老人李必漢說:既然相傳俞伯牙當年「自楚都東下」不久即因避風雨而泊舟山崖之下,那麼這個地點只有調弦口一帶最為合適(漢陽距荊州遠矣,不可能短時間抵達)。況且調關在江南,而漢陽卻在江北,從水流和穴口地點看,泊舟南岸比泊舟北岸更容易且更能抗風雨,因此漢陽說是站不住腳的。李必漢老人還對調關鎮政府豎立雕像一事十分擁護,他希望鎮政府以此為起點打好旅遊牌,促進本地經濟快速發展。

③ 馬鞍山山南小學校歌有嗎

有校歌《山南之花》,上學日學校會放,校內階梯教室門口宣傳欄里有曲譜和歌詞。

④ 傳統京劇文字資料

到有500G戲曲資料免費下載的學知網看看,那兒的京劇文字資料很多。比如唱詞:
www.downknow.com
傳統京劇唱詞(丑).txt[0] 3.3KB
傳統京劇唱詞(對唱).txt[0] 49.9KB
傳統京劇唱詞(凈).txt[0] 23KB
傳統京劇唱詞(老旦).txt[0] 9.4KB
傳統京劇唱詞(老生).txt[0] 60.4KB
傳統京劇唱詞(青衣、花旦).txt[0] 19.5KB
傳統京劇唱詞(武生、紅生).txt[0] 6.7KB
傳統京劇唱詞(小生).txt[0] 2.8KB
飛虎山(shechuan記詞).txt[0] 7.2KB
馬連良紀念專集.txt[0] 7.3KB
歐陽中石唱念自娛.txt[0] 2.2KB
言菊朋珍品.txt[0] 11.8KB
俞粟廬亭會.txt[0] .2KB
還有其他京劇資料:

├—張建國
│ 張建國 三家店(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mp3
│ 張建國 上天台(金鍾響御香引王登龍廷)A.mp3
│ 張建國 上天台(金鍾響御香引王登龍廷)B.mp3
│ 張建國 烏盆記(未曾開言兩淚汪).mp3
│ 張建國 擊鼓罵曹(讒臣當道謀漢朝).mp3
│ 張建國 南天門(耳邊廂又聽得有人哭喊).mp3
│ 張建國 哭靈牌(白甲白盔白旗號).mp3
│ 張建國 奇冤報(老丈不必膽怕驚).mp3
│ 張建國 打棍出箱(我本是一窮儒太烈性).mp3
│ 張建國 打漁殺家(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mp3
│ 張建國 李陵碑(嘆楊家秉忠心大宋扶保).mp3
│ 張建國 武家坡(一馬離了西涼界).mp3
│ 張建國 武家坡(八月十五月正明).mp3
│ 張建國 法門寺(郿塢縣在馬上心神不定).mp3
│ 張建國 洪羊洞(自那日朝罷歸身染重病).mp3
│ 張建國 珠簾寨(昔日有個三大賢).mp3
│ 張建國 珠簾寨(賢弟抬頭來觀瞧).mp3
│ 張建國 甘露寺(勸千歲殺字休出口)A.mp3
│ 張建國 甘露寺(勸千歲殺字休出口)B.mp3
│ 張建國 白帝城(一把手拉住子龍手).mp3
│ 張建國 白帝城(叫聲三弟細聽根苗).mp3
│ 張建國 白帝城(恨不得把吳狗傾國滅盡)A.mp3
│ 張建國 白帝城(恨不得把吳狗傾國滅盡)B.mp3
│ 張建國 白帝城(點點珠淚往下拋).mp3
│ 張建國 白蟒台(在陣前死了大元帥).mp3
│ 張建國 白蟒台(想當年設酒宴松棚會上).mp3
│ 張建國 空城計(我本是卧龍岡散淡的人).mp3
│ 張建國 空城計(我正在城樓觀山景).mp3
│ 張建國 范進中舉(瓊林宴飲罷了恩賜御酒).mp3
│ 張建國 范進中舉(耳邊廂又聽得喚阿牛).mp3
│ 張建國 野豬林(大雪飄).mp3

├—張慧芳
│ 張慧芳 龍鳳呈祥(昔日梁鴻配孟光).mp3

├—張文涓
│ 張文涓 二進宮(千歲爺進寒宮休要慌忙).mp3
│ 張文涓 二進宮(嚇得臣低頭不敢望).mp3
│ 張文涓 失街亭(兩國交鋒龍虎鬥).mp3
│ 張文涓 定軍山(在黃羅寶帳領將令).mp3
│ 張文涓 定軍山(師爺說話言太差).mp3
│ 張文涓 戰太平(嘆英雄失勢入羅網).mp3
│ 張文涓 捉放曹(一輪明月照窗下).mp3
│ 張文涓 捉放曹(聽他言嚇得我心驚膽怕).mp3
│ 張文涓 搜孤救孤(邁步兒來在法場中).mp3
│ 張文涓 文昭關(伍員在頭上換儒巾).mp3
│ 張文涓 斬馬謖(火在心頭難消恨).mp3
│ 張文涓 法場換子(見夫人哭出了席棚以外).mp3
│ 張文涓 空城計(恨馬謖失街亭令人可恨).mp3
│ 張文涓 空城計(我本是卧龍岡散淡的人) .mp3

├—張晶
│ 張晶 鳳還巢(日前領了嚴親命).MP3

├—張曼玲
│ 張曼玲 六月雪(沒來由遭刑憲受此大難).mp3
│ 張曼玲 清霜劍(提人頭到墳頭去祭夫郎).mp3
│ 張曼玲 賀後罵殿(有賀後在金殿一聲高罵).mp3
│ 張曼玲 陳三兩爬堂(家住山東在臨清).mp3

├—張火丁
│ 張火丁 大登殿(講什麼節孝難兩雙全)A.mp3
│ 張火丁 大登殿(講什麼節孝難兩雙全)B.mp3
│ 張火丁 春閨夢(一霎時頓覺得身軀寒冷).mp3
│ 張火丁 春閨夢(被糾纏陡想起婚時情景).mp3
│ 張火丁 玉堂春(所賣的銀砣三百兩).MP3
│ 張火丁 白蛇傳(你忍心將我傷).mp3
│ 張火丁 白蛇傳(青妹慢舉龍泉寶劍).mp3
│ 張火丁 竇娥冤(未開言思往事心中惆悵).mp3
│ 張火丁 竇娥冤(沒來由遭刑憲受此大難)A.mp3
│ 張火丁 竇娥冤(沒來由遭刑憲受此大難)B.mp3
│ 張火丁 荒山淚(我不怪二公差奉行命令).mp3
│ 張火丁 荒山淚(譙樓上二更鼓聲聲送聽).mp3
│ 張火丁 賀後罵殿(有賀後在金殿一聲高罵).mp3
│ 張火丁 鎖麟囊(一霎時把前情具已昧盡).mp3
│ 張火丁 鎖麟囊(春秋亭外風雨暴).mp3
│ 張火丁 鎖麟囊(耳聽得悲聲慘心中如搗).mp3
│ 張火丁 鴛鴦冢(為痴情閃得我柔腸百轉).mp3
│ 張火丁 鴛鴦冢(女兒家婚姻事羞人答答).mp3

├—張萍
│ 《天下》上傳《狀元媒》自那日與六郎陣前相見(張萍唱).mp3
│ 張萍 春秋配(受逼迫去撿柴淚如雨下).mp3
│ 張萍 春秋配(蒙君子赤誠心再三問話).mp3
│ 張萍 望江亭(只說是楊衙內又來攪亂).mp3
│ 張萍 狀元媒(自那日與六郎陣前相見).mp3

├—徐凌雲
│ 徐凌雲 勘玉釧(小鸞英你與我多親近).mp3
│ 徐凌雲 紅樓二尤(意誠求菩提你在暗中感應).mp3
│ 徐凌雲 紅樓二尤(替人家守門戶百無聊賴).mp3

├—徐孟珂
│ 徐孟珂 法門寺(劉公道在大街我珠淚雙拋).mp3

├—徐敏初
│ 徐敏初 馬鞍山(想去歲中秋節相逢甚巧).mp3
│ 徐敏初 馬鞍山(我二人在山前金蘭締好).mp3

├—徐碧雲
│ 徐碧雲 八大錘(大宋岳飛逞雄壯).mp3
│ 徐碧雲 女起解(一可恨爹娘心太狠).mp3
│ 徐碧雲 寶蓮燈(又聽得二嬌兒一聲請).mp3
│ 徐碧雲 虞小翠(這幾日艷陽天愁懷無奈).mp3

├—德君如
│ 德珺如 羅成叫關(黑夜裡悶壞了羅士信).mp3
│ 德珺如 飛虎山(朝朝暮暮在山崗).mp3

├—恩曉峰
│ 恩曉峰 打棍出箱(聽譙樓打罷了初更時分).mp3
│ 恩曉峰 馬前潑水(朱買臣提筆淚不幹).mp3
│ 恩曉峰 黃金台(聽譙樓打四更玉兔東上).mp3

├—新艷秋
│ 新艷秋 六月雪(未開言思往事心中惆悵).mp3
│ 新艷秋 武家坡(忽聽鄰居一聲喚).mp3
│ 新艷秋 牧羊圈(有貧婦跪席棚淚流滿面).mp3
│ 新艷秋 碧玉簪(對菱花暗地裡芳心自轉).mp3
│ 新艷秋 紅拂傳(在筵前用手兒分開兩劍).mp3
│ 新艷秋 紅拂傳(見春光三月里百花開遍).mp3
│ 新艷秋 荒山淚(聽譙樓二更鼓聲聲送聽).mp3
│ 新艷秋 賀後罵殿(一見姣兒把命喪).mp3
│ 新艷秋 賀後罵殿(有賀後在金殿一聲高罵).mp3
│ 新艷秋 鎖麟囊(換珠衫依舊富貴榮祥).mp3
│ 新艷秋 霸王遇虞姬(始皇肆虐政).mp3
│ 新艷秋 鴛鴦冢(為痴情閃得我柔腸百轉).mp3

├—方榮翔
│ .dircache
│ 方榮翔 刺王僚(列國之中干戈厚)A.mp3
│ 方榮翔 刺王僚(列國之中干戈厚)B.mp3
│ 方榮翔 刺王僚(列國之中干戈厚)C.mp3
│ 方榮翔 刺王僚(御弟說話識良莠).mp3
│ 方榮翔 姚期(小奴才做事兒真膽大)A.mp3
│ 方榮翔 姚期(小奴才做事兒真膽大)B.mp3
│ 方榮翔 姚期(數萬兒郎邊關鎮).mp3
│ 方榮翔 姚期(皇恩浩調老臣龍庭獨往)A.mp3
│ 方榮翔 姚期(皇恩浩調老臣龍庭獨往)B.mp3
│ 方榮翔 姚期(老臣我年邁如霜降).mp3
│ 方榮翔 姚期(謝過了我主爺賜臣酒飲).mp3
│ 方榮翔 姚期(馬杜岑奉王命把草橋來鎮)A.mp3
│ 方榮翔 姚期(馬杜岑奉王命把草橋來鎮)B.mp3
│ 方榮翔 姚期(馬杜岑奉王命把草橋來鎮)C.mp3
│ 方榮翔 姚期(馬皇兄賜某的餞行酒).mp3
│ 方榮翔 審潘洪(上堂來責打我四十大板).mp3
│ 方榮翔 審潘洪(潘仁美跪殿角一言告稟).mp3
│ 方榮翔 將相和(在金殿定官職是非難辨).mp3
│ 方榮翔 將相和(大王雖然有德化).mp3
│ 方榮翔 御果園(提起了當年投太原).mp3
│ 方榮翔 御果園(有勞二位夫人言).mp3
│ 方榮翔 打鑾駕(今奉王命出帝京).mp3
│ 方榮翔 打龍袍(忽聽萬歲宣包拯)A.mp3
│ 方榮翔 打龍袍(忽聽萬歲宣包拯)B.mp3
│ 方榮翔 打龍袍(日落西山又轉東).mp3
│ 方榮翔 探皇陵(聽樵樓打罷了出更時候).mp3
│ 方榮翔 探陰山(扶大宋錦華夷赤心肝膽).mp3
│ 方榮翔 牧虎關(憶昔當年保宋君).mp3
│ 方榮翔 牧虎關(賢妹暫坐雅緻廳).mp3
│ 方榮翔 牧虎關(高老爺來在牧虎關).mp3
│ 方榮翔 盜御馬(喬裝改扮下山崗).mp3
│ 方榮翔 盜御馬(將酒宴擺至在聚義廳上).mp3
│ 方榮翔 赤桑鎮(嫂娘親她把那真情話講).mp3
│ 方榮翔 趙氏孤兒(我魏絳聞此言如夢方醒).mp3
│ 方榮翔 鍘判官(哭啼啼哀告我).mp3
│ 方榮翔 鍘美案(你勸我升堂有什麼好).mp3
│ 方榮翔 鍘美案(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mp3
│ 方榮翔 鍘美案(陳州府放糧歸萬民歡慶).mp3
│ 方榮翔 鍘美案(駙馬不必巧言講).mp3
│ 方榮翔 鎖五龍(一口怒氣沖天外).mp3
│ 方榮翔 鎖五龍(號令一聲綁帳外).mp3
│ 方榮翔 鎖五龍(這一句話兒呀真爽快).mp3
│ 方榮翔 除三害(一席話說得我羞愧難禁)A.mp3
│ 方榮翔 除三害(一席話說的我羞愧難禁)B.mp3
│ 方榮翔 除三害(堪笑爾等雙眼瞎)A.mp3
│ 方榮翔 除三害(堪笑爾等雙眼瞎)B.mp3

⑤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樂曲高妙。這個成語是根據哪個故事流傳而來的

「高山流水」這個成語是由伯牙絕弦這個歷史典故故事流傳而來。「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於戰國列子《列子·湯問》。

歷史典故: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高山。鍾子期說:「你彈得太好了!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巍峨的高山!」

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好啊!我好像看見了奔騰的江河!」伯牙所思的,鍾子期都能准確地道出他的心意。鍾子期死後,伯牙覺得再也找不到知音了,於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5)曲譜馬鞍山擴展閱讀:

成語解析:

【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六回:「孔聖人尚學琴於師襄,一操便知其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近義詞】知音難覓、流水高山

⑥ 鍾子期的個人簡介

鍾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鍾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

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鍾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


(6)曲譜馬鞍山擴展閱讀

鍾子期系春秋楚國人士,其墓就位於不遠的馬鞍村。經修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漢陽知縣華某並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毀。1980年修復。墓為圓形,封土高1.5米,底徑8米,環以石垣。碑高1.5米,寬0.7米,上刻「楚隱賢鍾子期之墓」。

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鋼筋混凝土結構,方形,四柱,歇山式頂,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欄桿。墓與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蔥蘢,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綠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鳳鳴水聲,宛若琴音。

閱讀全文

與曲譜馬鞍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