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雲南記者免費求助熱線
雲南記者免費求助熱線12345。
12345熱線實行"一號對外、集中受理、分類處置、統一協調、各方聯動、限時辦理"的工作機制。市民撥打"12345"熱線電話後,電話首先由呼叫中心熱線受理員接聽。
熱線受理員接聽群眾來電後,對能直接解答的咨詢類問題,依據知識庫信息直接解答,不能直接解答的咨詢類問題及求助、投訴和建議,及時轉交相關地方、部門辦理。
12345熱線整合各類政務熱線電話,實現「一號對外」、「一站式服務」。12345熱線在政府與群眾之間,建立了一個政府了解民意的窗口,政府通過這扇窗口及時掌握社情民意。
12345熱線搭建了一個群眾參與政務的渠道,群眾可以通過這條渠道,向政府建言獻策,監督政府。12345熱線構築了一個為民辦事的新平台,群眾有事情,可以通過這個平台咨詢了解,少走彎路,省時省力。
B. 精準扶貧個人幫扶措施
精確扶貧資金在保證資金精準投放方面充分下放權力,避免資金項目安排與實際需要脫節。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因素法測算切塊分配到縣,給縣一級對扶貧資金安排使用充分的自主權。當然,雖然縣一級擁有自主權,但也不能粗放安排,必須精準到位確保扶貧資金直接用於扶貧對象。在保證精準到戶方面,首先要真正做到「點對點」、「一對一」的精準扶持。其次,是要逐戶分析致貧原因,針對不同原因採取不同措施,如對有勞動能力但缺乏資金和技術的貧困戶,要通過產業、就業扶持幫助脫貧;對缺乏勞動能力、難以自我發展的貧困戶,要通過低保政策加以解決;對住在「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貧困農戶,要通過移民搬遷進行解決,對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要通過醫療救助進行解。此外,還要建立幹部聯系貧困戶子女教育助學機制,確保每一個貧困戶子女享受到教育幫扶政策。在確保脫貧成效精準方面,建立監測評估體系,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戶、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教育培訓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准確反映扶貧成效。視情況而定,精確扶貧資金在保證資金精準投放方面充分下放權力,避免資金項目安排與實際需要脫節。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因素法測算切塊分配到縣,給縣一級對扶貧資金安排使用充分的自主權。當然,雖然縣一級擁有自主權,但也不能粗放安排,必須精準到位確保扶貧資金直接用於扶貧對象。在保證精準到戶方面,首先要真正做到「點對點」、「一對一」的精準扶持。其次,是要逐戶分析致貧原因,針對不同原因採取不同措施,如對有勞動能力但缺乏資金和技術的貧困戶,要通過產業、就業扶持幫助脫貧;對缺乏勞動能力、難以自我發展的貧困戶,要通過低保政策加以解決;對住在「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貧困農戶,要通過移民搬遷進行解決,對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要通過醫療救助進行解。此外,還要建立幹部聯系貧困戶子女教育助學機制,確保每一個貧困戶子女享受到教育幫扶政策。在確保脫貧成效精準方面,建立監測評估體系,對各類扶貧資源到村到戶、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對象教育培訓就業增收情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等情況進行監測評估,准確反映扶貧成效。
C. 潮州有沒有能幫助貧困戶治療精神病的地方
年在家被一個患有間歇性的精神病人把母親打成了鎖骨斷裂 報警沒用 村裡沒人管 在鎮上我開門頭的地方 又遇上一個曾經殺了妻子還殺了一個小孩的間歇性精神病給鬧了 還打了我 幸虧躲的快 弄的現在來我這吃飯的都不敢來了 我該咋辦 咱們的法律咋不出台個措施 只能躲嗎 我們被殺怎麼弄 誰能幫呼籲下 下面是我在網路上摘抄的
記者 李向華 通訊員 谷永清 張勝利
精神病患者頻傷人
近日,新密市白寨鎮周家寨村人丁國玉,因涉嫌故意傷害致3人受傷被檢察院提起公訴至法院,但檢察官知道,法院不會對其作出嚴厲的判決,因為經洛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刑事訴訟精神病醫學鑒定,丁國玉在作案時患有精神病,為限制責任能力人。
「一旦他被放回社會,便又是一個不定時炸彈,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會爆發。」新密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陳松坡不無擔憂地說,「2008年以來,新密市每年都要發生1至2起精神病患者實施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犯罪案件。而精神病人一旦犯案,往往由於沒有責任能力,不但不承擔刑事責任,亦無經濟賠償能力。對於受害者而言,這無異於雪上加霜。」
其實在全國,2009年歲末至2010年初,多起「武瘋子」製造的慘案,震驚社會。
2009年11月16日,雲南省昆明市祿勸縣烏蒙鄉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男子陳文法,將6名家人殺死;同年12月12日5時許,湖南省安化縣高明鄉陰山排村漆樹組13名村民被人槍擊、刀砍、火燒身亡,1人重傷,數棟房屋被付之一炬,嫌疑人劉愛兵被曝曾有精神病史;今年4月12日,廣西合浦縣西場鎮西鎮患有精神抑鬱的楊家欽在小學門口製造兇殺案,共造成2人死亡5人受傷,其中包括多名小學生。
陳松坡說,長期以來,很多精神病專業救治醫院出於種種原因,拒收「武瘋子」,致使這些「不定時炸彈」一直都是由其親屬監管,其親屬往往由於無力承擔而放棄治療,甚至乾脆將其推出門外,任其游盪,這無疑是社會的一大隱患。此外,不少精神病患者在犯罪後即便被判刑,服刑完畢後,由於種種原因,多數並沒有被送到指定的醫院接受強制治療,而是重新回到社會上,致使精神病人繼續危害社會的現象日益增多。
放與不放的「兩難」境地
鄭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民警趙增峰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末,雲南省澄江縣農村的一名精神病人殺死了一名兒童,經過司法鑒定為精神病後,由於無法定罪,而其家屬又因為經濟困難無法對其治療和監護,只能任其繼續在外面自由活動。一年後,該精神病人先後又殺死6名兒童,因為他認為這些兒童是「外星人」。這樣一來,當地警方也無法處理,只能違法將其長期關押,限制其活動。
趙增峰說:「目前公安部門對精神病人管理的難題在於沒有一部專門的精神衛生法律法規可以依據。警方能夠依據的法律條文,只有《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及《人民警察法》中的幾句話。關押審判肇事的精神病人無法可依,免責放掉又無法對社會交代,使得我們陷入『兩難』困局;很多精神病患者作案後因不具備法律上的責任能力而免予刑事處罰,收容到收容所對其治療又非常不利,甚至會使其病情惡化;而讓他們回到社會,又會成為社會安全隱患和不穩定因素。」
「其實我們都希望嫌疑人是正常人,那樣該判刑就判刑,該槍斃就槍斃,我們的工作也好做。」趙增峰無奈地說。
鄭州153醫院主治醫生郭寶忠說,精神障礙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居首。按照國際上衡量健康狀況的傷殘調整年指標評價各類疾病的總體負擔,精神障礙在我國疾病總負擔的排名中,已超過了心腦血管、呼吸系統及惡性腫瘤等疾患。各類精神問題約占疾病總負擔的1/5,即佔全部疾病和外傷所致殘疾及勞動力喪失的1/5。但是,這些患者當中,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得到治療和監管。而得不到治療和監管的精神病人,長期放任在社會上,導致精神病人發案率一直居高不下。
高額費用使得關愛卻步
在「武瘋子」傷人事件的背後,費用高昂、醫療條件有限,是這些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得不到治療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因。據介紹,目前精神疾病實際上已位於我國各種疾病負擔的首位。
記者從相關醫院了解到,一名「武瘋子」住院治療,每月花費至少千元,多的要數千元,如此高昂的費用讓許多家庭難以承受。特別是在經濟條件落後的農村,許多村民在家人出現精神異常時,由於無法承擔醫療費用,有的只好將病人鎖起來,有的乾脆不管,放任自流。
新密市檢察官王品認為,現有法律和關於精神病患者的救助以及監管制度不完善,是「武瘋子」犯案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王品介紹說,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精神病患者在發病期間犯罪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一般來說,精神病人發案之後,有關部門或對其採取強制治療,或者乾脆予以釋放,重新回到社會上。大多數精神病患者的家屬都知道自己的家人患有精神病,但苦於無錢或其他原因沒有及時治療。對於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監護者採取的辦法往往是用繩子捆著、籠子關著或者整日鎖在房中,但這又往往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也可能面臨法律懲罰的風險。同時,精神病患者如果長期被捆綁或者關押,脾氣往往會變得更暴躁,逃出去之後,更容易生事。
精神衛生立法亟待加快
「在對精神病人應急突發事件的處理上,現在的社會應急預案還很不完善。精神病是個社會公共衛生問題,需要公安、民政、社會勞動保障和衛生部門的共同參與和配合。建議有關部門制定精神疾病強制醫療條例,以期讓一些本不該發生的『滅門慘案』從此絕跡。」新密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劉丙坤說,當前,我國現有精神病人1600餘萬,其中具有暴力傾向的有1.6萬至3.2萬人,精神病人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死亡的案件日益突出,已經成為社會安全的重大隱患。劉丙坤說,我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什麼時候才是『必要的時候』?法律對此並沒有明確的解釋。」劉丙坤分析說,《看守所條例》第十條明確規定患有精神疾病的不予收押,《治安管理處罰法》也沒有規定對精神病患者強制醫療,而許多已經具有暴力行為的精神病患者,因家屬家境貧寒或無力監護,仍然處於「自由狀態」,給社會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鑒於我國精神衛生情況的嚴重性和復雜性,建議制定專門的精神衛生法,對精神衛生防治的主體、對象、責任、程序、經費進行全方位規定,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但是我國專門的精神衛生法已醞釀20多年,至今遲遲沒有出台。」劉丙坤說,在這種背景下,應在大力加強精神醫療機構和人員建設的同時,以現有醫療資源和相關機構為基礎,首先加強對精神病患者中具有暴力傾向的重症患者的防治,並經過一定時間的繼續建設和經驗積累後,為出台精神衛生法奠定基礎。
為此,劉丙坤建議,盡快出台精神疾病強制醫療條例,對精神疾病強制醫療的主體及其職責、強制醫療的條件、程序、解除、經費等予以明確規定。同時,由政府出資建立專門的精神衛生疾病被害人救助基金,對家庭困難的嚴重精神病患者及遭受精神病人傷害又無法獲得相應賠償的家庭提供救助。
建議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郭寶忠說,精神病人分為沖動攻擊型、極度妄想型和社會能力衰退型三種類型。尤以沖動攻擊型對社會危害大。沖動攻擊型病人常有幻覺、抑鬱和恐懼的情緒,總覺得有人要害他,出於自衛對身邊的人進行攻擊,還有的人總是疑神疑鬼。為避免精神病人對社會、家人鄰里造成危害,家人平時要多觀察患者的舉動,如抑鬱和恐懼等不尋常表現時常出現,要考慮去看醫生。精神疾病及早治療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當發現患者出現有攻擊性舉動時,要及時送醫院治療,必要時可撥打110求助。
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副教授張建成建議,國家應當把精神病人的管理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各部門齊抓共管。衛生系統負責精神衛生基本知識的宣傳和精神疾病的基本治療;民政部門對經濟上有困難的精神病人提供義務救助;公安部門遇到特殊的精神病人犯罪時,由公安機關執行強制性的義務監督和強制治療。同時,基層派出所與社區應加強聯系,建立以社區為依託的網路監控體系,及早發現精神病患者的發病徵兆,督促監護人對其約束、治療。國家也可以出錢成立一個基金,專門承擔精神病人的治療費用。
據了解,截至2010年3月,我國注冊精神科醫師僅1.6萬餘人,平均每10萬人僅有1.26名精神科醫師,全國地市級以上精神病醫院不足千家,心理醫生缺口90%,全國至少有5600萬各類精神障礙患者尚未接受過任何有關的醫療服務,即使是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每4人中也僅有1人接受過正規的精神科醫療服務。因此,政府應該基於實際需要,加大精神病治療機構和醫護隊伍的建設;應加大社會宣傳力度,營造社會關愛氛圍,做好精神病的預防工作,讓精神病人早發現早治療。
D. 貧困戶得到政府的幫助後有哪些生活上的變化
貧困戶再得到政府的,部門幫助後有了很大的,他們的意識住行都有所改變,這使他們的生活得到了改變
E. 上海開通12345公共服務求助投訴熱線
還有的,24小時開通。 12319是城建服務熱線,12345是市民服務熱線(以前稱為市長熱線)。
F. 社區公共服務人員的具體職能有哪些
社區公共服務機構以社區、家庭和居民為服務對象,以貧困居民、老年人、殘疾人、失業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為服務重點。主要職責:
1、社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負責人力資源動態管理;開發社區就業崗位;辦理就業登記和失業登記等事務;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服務;負責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參保、繳費、異動和信息錄入以及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參保登記;開展勞動保障政策、法律、法規咨詢服務,協助做好信訪、監察工作。
2、社區社會救助服務。負責轄區內城鄉低保、低收入家庭認定、醫療救助、精神病葯物救助、五保供養、救災救濟、慈善、臨時救助等各類社會救助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3、社區計生服務。組織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生殖保健等方面宣傳和服務活動;掌握社區育齡人員(含流動人口)婚育情況;協助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為社區育齡人員提供《生育證》、《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等計劃生育證明的核查和發放服務。
4、社區住房保障服務。負責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對所轄社區住房保障對象的申報初審、調查核實、年度復審以及租賃住房補貼發放和保障住房的租售、居民住房狀況摸底調查、申報登記、信息統計和住房檔案建立等工作。
(6)宣傳幫助貧困戶公共服務熱線擴展閱讀:
社區服務是指政府、社區居委會以及數字社區等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為社區成員提供的公共服務和其他物質、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務。
當前要重點開展好的社區服務是:面向群眾的便民利民服務,面向特殊群體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優撫保障服務,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社區服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探索的一條貼近基層、服務居民的社會化服務新路子。
G. 怎樣舉報假貧困戶
現在的貧困戶都是跟上面領導有關系的,不然你排不上貧困戶的,希望有關部門好好查查,徹底的查查,給真正的貧困戶給點溫暖
H. 暢通群眾訴求渠道河南省扶貧系統公共服務熱線公示
群眾群眾訴求渠道,河南省扶貧地主公共服務熱線公示,那你應該上網路網盤上查一查
I. 百姓困難求助熱線
12345市民熱線
12345一般指各地市人民政府設立的由電話12345、市長信箱、手機簡訊、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組成的專門受理熱線事項的公共服務平台,而不僅僅是電話12345。 12345熱線可以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推進依法行政,創新社會治理,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各地實際情況不同,以當地實際為准。 2021年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53號),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提高政府為企便民服務水平。
熱線簡介
12345服務熱線各地情況都不同,一般由各地市人民政府設立,所設立的方式不同,一般包括電話12345、網路12345等方式。
12345服務熱線一般用於:
1、對行政職能職責、政策規定、辦事流程和其他公共服務信息的咨詢;
2、對行政管理、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的投訴以及意見和建議;
3、對行政職權范圍內非緊急類管理、服務方面提出的求助;
4、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危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害公共財產安全、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
5、對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辦事效率、行政效能方面的表揚。
註:各地實際不同,以當地政府文件為准[2]
相關法規
2018年5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要求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著力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水平。[3]
各地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各地實際,制定了不同的關於市民服務熱線的行政法規,如《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條例》、《徐匯區「12345」市民服務熱線管理辦法》、《大寧路街道「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管理辦法》……[4]
2021年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53號)發布,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提高政府為企便民服務水平。
工作職責
12345熱線按照「應合必合、應接必接」的原則,分類整合各級各部門設立的面向公眾提供業務查詢、咨詢、投訴、求助、公共服務、意見建議徵集、民意調查等非緊急類政務熱線。
12345熱線工作要接受本級人大代表的依法監督和政協委員的民主監督,根據要求報送12345熱線運行情況及各部門辦理情況,並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眾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綜合運用系統督辦、書面督辦、專項督辦、批示督辦等多種方式,對承辦單位辦理情況進行催辦、督辦。通過全方位的監督和多種形式的督辦,促使各單位認真履職盡責,確保群眾訴求「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
政策指導
2021年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53號)發布。
工作目標
加快推進除110、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外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並,2021年底前,各地區設立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設立並在地方接聽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現一個號碼服務,各地區歸並後的熱線統一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以下簡稱12345熱線),語音呼叫號碼為「12345」,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同時,優化流程和資源配置,實現熱線受理與後台辦理服務緊密銜接,確保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合理訴求及時得到處置和辦理,使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接得更快、分得更准、辦得更實,打造便捷、高效、規范、智慧的政務服務「總客服」。
加快各地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並
1.整體並入。企業和群眾撥打頻率較低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取消號碼,將話務座席統一歸並到各地區12345熱線。
2.雙號並行。話務量大、社會知曉度高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保留號碼,將話務座席並入12345熱線統一管理。對於不具備歸並條件的熱線,可以保留話務座席,與12345熱線建立電話轉接機制,按照12345熱線標准統一提供服務,具體由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熱線號碼在一些地區已經取消的,原則上不再恢復。
3.設分中心。實行垂直管理的國務院部門在各地區設立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以分中心形式歸並到所在地12345熱線,保留號碼和話務座席,與12345熱線建立電話轉接機制,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同時,納入所在地熱線考核督辦工作體系和跨部門協調機制,共建共享知識庫,相關數據實時向12345熱線平台歸集。12345熱線可按知識庫解答一般性咨詢,相對專業的問題和需由部門辦理的事項通過三方轉接、派發工單等方式,轉至分中心辦理。支持各地區對設分中心的熱線進行整體並入、雙號並行等實質性歸並探索。
優化12345熱線運行機制
(一)建立健全熱線工作管理體系。各地區要建立健全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統籌協調機制,負責本地區12345熱線工作統籌規劃、重大事項決策以及重點難點問題協調解決。明確12345熱線管理機構,負責本級熱線平台的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項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導和監督本地區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對設置專家座席的,各級部門要建立本行業專家選派和管理長效機制。逐步建立12345熱線與110、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和水電氣熱等公共事業服務熱線的聯動機制。支持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地區建立區域內12345熱線聯動機制。
(二)明確熱線受理范圍。受理企業和群眾各類非緊急訴求,包括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咨詢、求助、投訴、舉報和意見建議等。不受理須通過訴訟、仲裁、紀檢監察、行政復議、政府信息公開等程序解決的事項和已進入信訪渠道的事項,以及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和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事項。
(三)優化熱線工作流程。各地區12345熱線要依法依規完善包括受理、派單、辦理、答復、督辦、辦結、回訪、評價等環節的工作流程,實現企業和群眾訴求辦理的閉環運行。建立訴求分級分類辦理機制,明確規范受理、即時轉辦、限時辦理、滿意度測評等要求,完善事項按職能職責、管轄許可權分辦和多部門協辦的規則,優化辦理進度自助查詢、退單爭議審核、無理重復訴求處置、延期申請和事項辦結等關鍵步驟處理規則。健全對企業和群眾訴求高效辦理的接訴即辦工作機制。
(四)建立熱線信息共享機制。各地區要建立統一的12345熱線信息共享規則,加快推進各級12345熱線平台與部門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向同級有關部門實時推送受理信息、工單記錄、回訪評價等所需的全量數據,加強研判分析,為部門履行職責、事中事後監管、解決普遍性訴求、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推動地方部門的業務系統查詢許可權、專業知識庫等向12345熱線平台開放。
(五)強化信息安全保障。各地區要建立12345熱線信息安全保障機制,落實信息安全責任,依法依規嚴格保護國家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