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garden。what's,what's your name,debrisyes,it
my name is Wu Xiayu.
I live in Room 408,Block 12,Meihua Garden,Juyuan Road.
My telephone number is 0555-2355219
I live in Ma'anshan Mountain.
⑵ 競選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學校一年一度的少先隊大隊幹部競選活動。我是幾幾班的班長,叫某某,相信大家應該對我不會陌生吧!我曾擔任過大隊部學習委員和旗手,今天我來參與競選的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大家,能為大家謀利益。我自信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我能勝任這項工作,正由於這種內驅力,當我又走向這個講台的時候,感到信心百倍。
我認為自己很適合擔任大隊幹部。首先我熱愛我的工作,算上小學的話,五年大隊幹部「工齡」已不算短了,這使我有了相當的管理經驗、領導能力。活潑開朗、興趣廣泛的我積極參加並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在活動中盡情施展自己的繪畫、書法等才能,取得了如在市少兒書畫比賽榮獲三等獎,瞧,這就是我獲獎榮譽證書,在書法比賽中曾多次獲得一等獎,運動會上那矯健的步伐和輕盈的身影為班級增添了不少光彩,這些榮譽激勵著我不斷向前;主持也是我不懈的追求,大大小小的活動參加了不少,是學校這方熱土給我提供了機會,使我如魚得水,不斷鍛煉、充實著自己。此外,在活動過程中,我學習上也絲毫沒有鬆懈,成績現已躋身年級前茅,我認為我有著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之餘開展活動。
記得在大隊部時,每月都要出一次黑板報,每次我和大隊部里的同學都是晨曦而出,落日而歸。但是,我一點也不覺得累,我覺得我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為了學校,是值得光榮的、值得驕傲的。當我望著大隊部設計的櫥窗,自己親手剪的花花草草,自己編的報,覺得很興奮,很自豪,因為我又為學校增添了一道亮麗 的風景線。
假如我當選,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質,我將時時要求自己「待人正直、公正辦事」;要求自己「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要求自己「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等等,總之,我要力爭讓大隊幹部的職責與個人的思想品格同時到位。
我就任此屆少先隊大隊長,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我的內閣部長們舉行第一次全體內閣會議,全面地聽取他們的意見與建議,下放權力,實行承包責任制。我們將自始至終地遵循「一切為大家」的原則。在就職期間,我們將在有限的條件下,辦我們自己的電視台、廣播站,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設立師生信箱。我們將定期舉行各種形式的體育友誼比賽,使愛好體育的英雄有用武之地。愛好文藝的,校藝術團在歡迎你,我們將舉辦自己的藝術節、中秋、聖誕大聯歡。如有條件來個校園形象大使活動也不錯,還有書畫會、文學社、小學生論壇、社會實踐(包括大家感興趣的郊遊活動)……總之,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大隊部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的課餘生活絕對能夠豐富多彩!我們將與同學們在一起,指點江山,發出我們的呼喊!我們將努力使大隊部成為學校領導與學生之間的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梁,成為師生之間的紐帶,成為敢於反映廣大學生意見要求,維護學生正當權益的組織,總之一句話,我會帶領全校同學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是花,我就要開放;既然是樹,我就要長成棟梁;既然是石頭,我就要去鋪出大路;既然是大隊幹部,我就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領航員!
各位代表,你們所期望的大隊部幹部,不正是敢想敢說敢做的人么?我十分願意做你們所期待的公僕。你們握著選票的手還會猶豫嗎?謝謝大家的信任!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
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學校一年一度的少先隊大隊幹部競選活動。我是502班的班長吳夏雨。
今天我有幸參加這次大隊幹部的競選,感到很自豪。我的心情無比激動,回想往事,此起彼伏,展望未來,信心百倍。
在過去擔任大隊委幹部的一年裡,我能夠勤奮學習,具有強烈的上進心和求知慾,努力學好各門功課。團結同學,關心和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同學,愛護班集體,能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常常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我還能堅持每天彈鋼琴,我曾榮獲2005年中國青少年藝術選拔大賽電子琴三等獎,榮獲安徽省少兒藝術大賽電子琴A組優秀演奏獎。獲得中央電視台第九屆「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安徽馬鞍山賽區小學組「二等」獎。在今年暑假期間,我參加了鋼琴8級考試,並以優秀的成績通過。在老師的培養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質都得到了提高,並連續4年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
這次競選大隊委幹部,我相信自己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因為:我有很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珍惜集體的每一分榮譽,願意為大家服務。 如果我當上了大隊委,我將發揮我的特長,為學校和班級爭光。戒驕戒躁,繼續刻苦努力地學習,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時時刻刻為同學們樹立好的榜樣,不斷進取,使自己各方面更加出色。協助大隊輔導員搞好少先隊的各項工作,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好乾部。
既然是花,我就要開放;既然是樹,我就要長成棟梁;既然是大隊幹部,我就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領航員!
請同學們相信我,支持我,投我一票吧!
謝謝大家!
這是我寫的!名字和其他東西你可以修改!!THANKS!!
尊敬的學校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6.4中隊的潘媛媛今天我站在這里參加大隊委的競選,感到非常榮幸。我在這里鄭重承諾:「我將盡全力完成學校領導和同學們交給我的任務,使學生會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積極團體,成為學校的得力助手和同學們信賴的組織。」
我一直認為,我們這些學生應該揣著驕人的學習成績,瀟瀟灑灑,風風火火地生活,然而,憑什麼呢? 憑我們年輕。
在我們這個年經,有什麼理由拒絕周傑倫、Twins,班德瑞,還有Cs版的十年?我們憑什麼就看不懂波普、表現、未來、點彩、抽象、立體、野獸、達達還有超現實主義?
因為年輕,我們會口口聲聲地喊郁悶,我們會上QQ聊天,我們會抱著有線互動看犬夜叉。 我們只因為年輕,從而享受了這么大的空間,這么多的機會,和這么誘人的挑戰。
有一句說得好,年輕,沒有什麼不可以。
我們當然可以自治、自立、自強,我們當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學生會來管理自己的生活。
我們需要演講賽、知識競賽來展現個人風采,我們需要灌籃、射門來表現團隊精神,我們需要海報來傳達信息,我們同樣需要環境和紀律。
假如我當上了大隊委,我要進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熱情,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情;要進一步提高責任心,在工作中大膽創新,銳意進取,虛心地向別人學習;要進一步的廣納賢言,做到有錯就改,有好的意見就接受,同時堅持自己的原則。
假如我當上了大隊委,我要改革大隊會的體制。真正的做到「優勝劣汰」,做到「日日清,周周結」,每周都對各部門的負責人進行考核,通過其部門的成員反應情況,指出他在工作中的優點和缺點,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商討解決方案並制定出下階段的計劃。經常與他們談心,彼此交流對生活、工作的看法,為把大隊委工作做好而努力。開展大隊委成員常作自我批評,自我檢討的活動,每月以書面材料形式存入檔案。我還將常常找各部門的成員了解一些情況,為作出正確的策略提供可靠的保證。還要協調好各部門 之間的關系,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擴大大隊會的影響及權威。
假如我當上了大隊委,我將以「奉獻校園,服務同學」為宗旨,真正做到為同學們服務 ,代表同學們行使合法權益,為校園的建設盡心盡力。在大隊委利益前,我們堅持以學校、大多數同學的利益為重,決不以公謀私。努力把大隊會打造成一個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高度自治,體現學生主人翁精神的團體。
我知道,再多燦爛的話語也只不過是一瞬間的智慧與激情,朴實的行動才是開在成功之路上的鮮花。我想,如果我當選的話,一定會言必行,行必果。
請各位同學們老師們給我一張信任的投票,給我一個施展才能的機會!
⑶ 競選公務委員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
我是502班的吳夏雨。 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我們迎來了新的學期,同時也迎來了學校一年一度的少先隊大隊幹部競選活動。
作為一班之長今天能有機會繼續參加新一屆大隊幹部的競選,感到很自豪。心情無比激動,回想往事,此起彼伏,展望未來,信心百倍。
在過去擔任大隊委幹部的一年裡,我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在班級團結同學,關心和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同學,愛護班集體做好領頭羊。作為四村小學大隊部的宣傳委員,我堅守著校廣播站這一陣地,主動承擔一份工作,為我所熱愛的學校奉獻我的一份光和熱,因此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在老師的培養和同學們的幫助下,自己各方面的素質都得到了提升。學業成績連年優秀,已連續4年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我還能堅持每天彈鋼琴,我曾榮獲2005年中國青少年藝術選拔大賽電子琴三等獎,榮獲安徽省少兒藝術大賽電子琴A組優秀演奏獎。今年獲得中央電視台第九屆「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安徽馬鞍山賽區小學組二等獎。在今年8月,我還以優秀的成績通過鋼琴8級考試。
新一輪大隊委幹部的競選,我相信自己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因為:我有很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珍惜集體的每一分榮譽,願意為大家服務。如果成功入選大隊部,我將繼續發揮我的特長,為學校和班級爭光。戒驕戒躁,繼續刻苦努力地學習,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時時刻刻為同學們樹立好的榜樣,不斷進取,使自己各方面更加出色。協助大隊輔導員搞好少先隊的各項工作,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好乾部。
既然是花,我就要開放;既然是樹,我就要長成棟梁;既然是大隊幹部,我就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領航員!
請同學們相信我,支持我,投我一票吧!
謝謝大家!
⑷ 合肥怎麼樣啊
合肥,安徽省省會,因淝、施二水交匯而得名,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信息、金融和交通中心,合肥位於安徽正中部,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城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全國唯一的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合肥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曾為揚州、合州、南豫州、廬州、德勝軍、淮南西路治所,是兵家必爭之地,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稱,歷為江淮地區行政軍事首府。擁有三所國家實驗室和四座重大科學裝置,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首都北京。
城市排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合肥在294個城市中綜合排名第15位,是最具潛力的二線城市之一,同時在「商業文化競爭力」的單項競爭中名列第9名。2010年被評為中國未來10年最具潛力的城市之一。綜合開發研究院6月17日公開發布:合肥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第9位。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9-2010城市競爭力報告》中,合肥榮膺「最佳案例城市」。
2012年5月英國《自然》雜志發布了《自然出版指數2011中國》報告,對中國的科研機構和城市按照論文質量標准,進行了基礎研究實力排名。結果顯示,合肥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國第三,超過了南京和香港。《自然出版指數2011中國》報告評選出中國十大科研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合肥、香港、南京、武漢、廈門、杭州、深圳和西安。與上一年相比,合肥的位次前進一位,首次超過香港進入全國前三甲。據悉,該報告主要是按照論文質量標准,進行了基礎研究實力排名。「二線的城市,一流的科研」。這是《自然出版指數2011中國》對合肥的一句簡短評價。報告指出,合肥從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上講是一個二線城市,但從研究實力上講則是一線城市。以研發實力論合肥堪稱「一等一」。
2012年12月4日,世界著名雜志《經濟學人》官網發布「世界增長最快/慢都市經濟體」文章認為,人均GDP合肥增速排全球第一。
城市榮譽
新合肥夜景(10張)
全國首批國家級園林城市、國家級城市信息化試點城市、建設中的國家鐵路交通樞紐、全國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獲得城市、全國10個公路交通樞紐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獲得城市、全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全國城市綜合實力20強城市、中國唯一的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全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市、中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中國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市、「電子信息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基地城市」、「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城市」「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城市」、「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全國最大的家電產業基地」、「中國家電之都」、「中國淡水龍蝦之都」、「2009全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中國排行榜·2011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2011中國十大美麗城市」、「2011中國十大宜居城市」、2012最佳投資城市」、「堅果炒貨之都」、「中國溫泉之鄉」。根據央視的調查,2012年十大幸福之城排名合肥位列第三。合肥成全國數字城市示範市。2012年入選「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CCTV 2013年十大幸福之城排名榜首」。
編輯本段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 2013 Bai - Data ©NavInfo&CenNavi&道道通
合肥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北緯31度52分、東經117度17分。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北與淮南市接壤,南與安慶市相連,東與滁州市、馬鞍山市、蕪湖市毗鄰,西與六安市交界。
地形地貌
合肥地處江淮腹地丘陵地區,由西向東的江淮分水嶺貫穿市境,形成低緩的魚背形地勢。全市地形分為丘陵、崗地、平原圩區三大類。西南園洞山一帶海拔相對較高,其餘大部分屬低短龔崗地帶。
氣候特徵
合肥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合肥掠影(36張)
地處中緯度地帶,位於江淮之間,全年氣溫冬寒夏熱,春秋溫和,屬於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帶氣候類型,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個小時。
合肥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常導致天氣時晴時雨,乍暖乍寒,復雜多變。夏季:季節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節。秋季:季節最短,氣溫下降快,晴好天氣多。冬季:天氣較寒冷,雨雪天氣少,晴朗天氣多
主要資源
礦產主要有白雲岩、灰岩、砂岩、花崗岩及磚瓦用粘土,其次是鐵、磷、石墨、石膏、冶金用白雲岩、制灰用灰岩、建築用砂、鑄型用砂、地熱等。
⑸ 馬鞍山天氣什麼時候有雨
馬鞍山屬於江南地區嘛,基本上春夏雨多,秋冬比較少。梅雨季節的雨特別多
⑹ 安徽信息
▆ 省名
安徽省(英語:Anhui Province 漢語拼音:ānhuī shěng)。
▆ 簡稱
皖
▆ 英文簡稱
Anhui
▆ 經緯度
位於東經114°54′~119°37′與北緯29°41′~ 34°38′之間。
▆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區劃
省會合肥市,共有17地級市,44市轄區,5縣級市,56縣。
▆ 政府
安徽省省會位於合肥市。現任省委書記王金山,省長王三運。
地址: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合肥市長江中路221號
電話:0551-2601224
網址:http://www.ah.gov.cn/
Email:[email protected]
郵編:230001
▆ 面積
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45%。
▆ 人口
2008年末全省戶籍人口6740.8萬人,比上年增加65.1萬人,常住人口6135萬人,增加17萬人。城鎮化率為40.5%,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 時間
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
▆ 省樹
黃山松
▆ 省花
黃山杜鵑
▆ 省鳥
灰喜鵲
[編輯本段]【省名由來】
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為安徽,江蘇兩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德)三州,官方文書便簡稱為「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其後又成為「安徽布政使司」,最後從安慶[1]、徽州[2]各取兩個首字,簡稱「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為「錦綉河山」,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
[編輯本段]【現任領導】
省委書記:王金山
安徽省長:王三運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2008年生產總值(GDP)887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18.1億元,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4137.4億元,增長16.4%;第三產業增加值3318.7億元,增長11%。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13.5%,上半年增長14.2%,前三季度增長13.4%。三次產業結構為16∶46.6∶37.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4485元(摺合2085美元),比上年增加2440元。全社會勞動生產率22949元/人,比上年增加3464元。
2009年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451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8%,比全國高出4.7個百分點。
[編輯本段]【歷史淵源】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亳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為楚國首都。
[編輯本段]【安徽氣候】
安徽地處中緯度地帶,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綜合影響下,安徽屬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型氣候。在中國氣候區劃中,淮河以北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的氣候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綜觀而論,安徽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充沛的光、熱、水資源,有利於農、林、牧、漁業的發展。但由於氣候的過渡型特徵,南北冷暖氣團交綏頻繁,天氣多變,降水的年際變化較大,常有旱、澇、風、凍、霜、雹等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一、季風明顯,四季分明
安徽省各地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的氣候明顯。若按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候平均氣溫<10℃為冬季、>22℃為夏季,10—22℃之間為春秋,那麼我省各地四季分配大致是:春秋各2個月,夏冬各4個月,冬夏長,春秋短。因南北氣候差異明顯,淮北冬長於夏,江南則夏長於冬。季節的開始日期,春夏先南後北,秋冬先北後南,前後約差5—15天,春季差別最大,夏季差別最小。
二、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安徽省年平均氣溫在14—17℃之間,屬於溫和氣候型。冬季1月平均氣溫在-1~4℃之間,夏季7月平均氣溫為28~29℃左右,年較差各地小於30℃,所以大陸性氣候不明顯。除少數年份外,一般寒期和酷熱期較短促。全省年降水量在750—1700毫米之間,有南多北少,山區多、平原丘陵少等特點。淮北一般在900毫米以下,江南、沿江西部和大別山區在1200毫米以上,1000毫米的等雨量線橫貫江淮丘陵中部。山區降水一般隨高度增加,黃山光明頂年平均雨量達2300毫米。從全國降水量分布圖上看,安徽省雨量比較適中,一般年份都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三、春溫多變,秋高氣爽
4、5月是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過渡時期,南北氣流相互爭雄,進退不定,鋒面帶南北移動,氣旋活動頻繁,天氣氣候變化無常,因此,時冷時暖、時雨時晴是我省春季氣候的一大特色。春季氣溫上升不穩定,日際變化大,春溫低於秋溫,春雨多於秋雨。3、4、5三個月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20—38%,自北而南增大。江南雨季來得早,全年雨量集中期在4、5、6三個月,沿江西部、屯溪、祁門一帶春雨甚至多於夏雨。春溫低、春雨多,特別是長時間的低溫連陰雨,對早稻及棉花等春播作物的苗期生長不利。秋季,除地面常有冷高壓盤據外,高空仍有副熱帶暖高壓維持,大氣層結比較穩定,秋高氣爽,晴好天氣多。
秋季9—11月降水量只佔全年降水量的15—20%左右,南北差異不大。因此,安徽省各地常出現夾秋旱和秋旱。少數年份,在夏季風撤退和冬季風加強過程中,氣旋、鋒面,帶來的秋風秋雨,對秋收秋種不利。
四、梅雨顯著,夏雨集中
梅雨期最長為(1954年)達57天,梅雨量超過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2倍,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1958、1959、1966、1967、1978和1994等年,由於梅雨期很短或者空梅,造成了嚴重乾旱乃至百年未見的大旱。可見梅雨量的多寡與安徽省旱澇災害及農業生產的關系極大。
夏雨集中是季風氣候的特徵之一,是雨帶由南而北緩行的結果。我省夏雨集中的程度由南向北逐漸加大,6、7、8三個月雨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33—60%。
沿江、江南春、夏雨量幾乎相當,江淮之間夏雨佔40—50%,淮北大多數地區佔50%以上。夏季是農作物生長旺盛的季節,需水量大,夏雨集中對農作物生長有利,但過於集中,雨量過大,則易出現澇災,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都有危害。
黃山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安徽位於華東腹地,是我國東部襟江近海的內陸省份,跨長江、淮河中下游,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鄰江西,北靠山東。
面積居華東第 3位,全國第22位。其中:淮河流域6.7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6.6萬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萬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省會合肥市,共有17地級市,44市轄區,5縣級市,56縣。
1.合肥市 區號:0551 郵編:230000 車牌號:皖A
總面積7266平方公里,下轄廬陽區、瑤海區、蜀山區、包河區四區和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全市總人口486.74萬。
全國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國45個公路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全國建設中的鐵路交通樞紐。合肥還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交通和信息中心。
2.蚌埠市 區號:0552 郵編:233000 車牌號:皖C
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下轄蚌山區、龍子湖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和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全市總人口352.4萬人。
3.蕪湖市 區號:0553 郵編:241000 車牌號:皖B
現下屬三縣(蕪湖、繁昌、南陵),四區(鏡湖、弋江、鳩江、三山)。全市面積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20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26.88萬人,比上年增加2.32萬人,增長1.0%。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117.48萬人,女性人口109.40萬人。據抽樣調查,全年人口出生率為9.2‰,死亡率為4.5‰,自然增長率為4.7‰。
4.淮南市 區號:0554 郵編:232000 車牌號:皖D
總面積2121平方公里,下轄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五區和鳳台縣,全市總人口239萬人。淮南市被先後命名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全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省級園林城市」和全國園林城市。每年中國豆腐文化節是由原商業部、原國內貿易部、原國家國內貿易局、中商會先後分別與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淮南市人民政府承辦,每年9月15日海峽兩岸(淮南、台北)同時舉辦的,集文化、旅遊、經貿於一體的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自1992年起連續在淮南舉辦至今。
5.馬鞍山.區號: 0555 :郵編:243000 車牌號:皖E
馬鞍山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一座新興工業城市。全市現轄雨山區、花山區、金家莊區三區和當塗縣,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總人口120萬,其中市區面積301平方公里,人口53萬。該市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環保模範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聯合國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
6淮北市 區號:0561 郵編:235000 車牌號:皖F
總面積2725平方公里,下轄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三區和濉溪縣,全市總人口213.7萬人。
7.銅陵 區號:0562 郵編:244000 車牌號:皖G
轄3個市轄區、1個縣。市人民政府駐銅官山區。
銅官山區 獅子山區 郊 區
銅陵縣(五松鎮)
8.安慶 區號:0556 郵編:246000 車牌號:皖H
安慶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安慶人文薈萃、安慶是戲劇之鄉、安慶是京劇的發源地、安慶是桐城派的誕生地、安慶是中華禪宗聖地、安慶是中國較早接受現代文明的城市之一。
安慶區位優勢明顯,地處皖鄂贛三省交界處,是溝通三省並連接上海、武漢兩大經濟區的紐帶。
陳獨秀--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曾當選過中國共產黨總書記。 程長庚--京劇鼻祖、創始人。 張恨水--中國「新鴛鴦派」文學代表人物,代表作是:《金粉世家》、《啼笑因緣》,中國著名的通俗小說家。 鄧稼先--兩彈元勛、原子彈之父。 趙朴初--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蜚聲海內外的佛教領袖。朱光潛、嚴鳳英、馬蘭、韓再芬、黃鎮、鄧石如等等,現代的更是多的去了!
安徽之源中國首批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中國最早五嶽之南嶽(古南嶽)--------天柱山
世界著名濕地、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安慶沿江濕地。迎江寺振風塔,塔影橫江,有「過了安慶不說塔」之譽。
總面積15398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8 2 1平方公里,下轄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三區和懷寧縣,潛山縣,樅陽縣, 宿松縣,太湖縣,望江縣,岳西縣七縣及桐城市一縣級市,全市總人口約610萬,其中市區約75萬人。
9.黃山市 區號:0559 郵編:245000 車牌號:皖J
轄3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屯溪區。
屯溪區 黃山區(甘棠鎮) 徽州區(岩寺鎮)
休寧縣(海陽鎮) 歙 縣(徽城鎮) 祁門縣(祁山鎮) 黟 縣(碧陽鎮)
10.阜陽市 區號:0558 郵編:236100 車牌號:皖K
總面積9775平方公里,下轄潁州區、潁東區、潁泉區三區和界首市、太和縣、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全市總人口932萬人。
11宿州市 區號:0557 郵編:234000 車牌號:皖L
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下轄埇橋區和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全市總人口604.52萬人 。中國馬戲之鄉,中國書法之鄉。
12滁州市 區號:0550 郵編:239000 車牌號:皖M
總面積13987平方公里,下轄琅琊區、南譙區兩區和天長市、明光市、鳳陽縣、定遠縣、全椒縣、來安縣,全市總人口439.99萬人。
13.六安市 區號:0564 郵編:237000 車牌號:皖N
總面積17976平方公里,下轄金安區、裕安區兩區和舒城縣、霍山縣、金寨縣、霍邱縣、壽縣,全市總人口695.5萬人。
14.宣城市.區號:0563 郵編: 242000 車牌號:皖P
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宣州區。
宣州區
寧國市(河瀝溪街道)
廣德縣(桃州鎮) 郎溪縣(建平鎮) 涇 縣(涇川鎮) 旌德縣(旌陽鎮) 績溪縣(華陽鎮)
全市總人口273.78萬
15.巢湖市.區號:0565 郵編:238000 車牌號:皖Q
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下轄居巢區和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全市總人口453.06萬人。
16.池州市 區號:0566 郵編: 47100 車牌號:皖R
轄1個市轄區、3個縣。市人民政府駐貴池區。
貴池區
東至縣(堯渡鎮) 石台縣(仁里鎮) 青陽縣(蓉城鎮)
全市總人口154.9124 萬。
17.亳州市.區號:0558 郵編:236800 車牌皖S
總面積8522.58平方公里,下轄譙城區和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全市總人口576萬人。
[編輯本段]【安徽交通】
公路運輸
公路客車營運班線14857條,其中跨省班線1714條,跨區班線2567條,總營運里程271.671萬公里。高速公路客運異軍突起,零擔和大件、集裝箱貨運滿足了不同的運輸需求。以合肥為中心,城市為樞紐,內聯鄉村,外聯省際的客貨運輸網路初步形成。集裝箱貨運量逐年增長,大件運輸生產初具規模。
自1986年以來,累計投資18791萬元,建成黃山、安慶、蕪湖等地市級汽車客運站14個,建成桐城、金寨、蒙城等65個縣級汽車客運站,建成貨運站20個和社會公用型汽車站65個。使旅客乘車環境、運輸生產條件大為改善。
鐵路運輸
鐵路線主要有京滬線、隴海線、京九線、阜淮線、宣杭線、皖贛線、寧西線等。
建設西安至南京鐵路,形成橫貫安徽的國家東西鐵路通道,根本提高安徽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地位。建設銅陵至九江鐵路,與沿江既有斷頭鐵路連接,構成貫穿整個長江沿岸的沿江鐵路通道。動工興建京滬高速鐵路(安徽段),形成高速鐵路客運專用通道,逐步實現京滬線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分線進行,根本解決現有京滬鐵路運能不足的矛盾。對既有京滬鐵路(安徽段)進行電氣化改造,增建津浦鐵路淮河復線橋(即津浦鐵路K831線路所至蚌埠站第二線),提高運輸能力和效益;建設寧蕪復線,配合銅九鐵路貫通沿江鐵路通道;建設水家湖—蚌埠復線,局部改造皖贛線和宣杭線,適應蕪湖大橋開通後分流路網運量和新增運量的要求。開展黃山—金華鐵路、安慶—景德鎮鐵路等重要鐵路項目前期工作。
水路運輸
疏浚合肥—裕溪口航道,形成合肥通江達海的水上通道;盡快實施淮河蚌埠復線船閘工程,早日扭轉現有船閘閘底過高造成的礙航、滯航狀況;實施沙潁河復航工程,恢復鄭州—阜陽—淮河的水路運輸;建設蕪太運河,形成蕪湖—太湖—上海的水路運輸捷徑。開展引江濟淮涉及航運問題的相關研究工作。改造蕪湖港現有集裝箱碼頭,增建10萬TEU集裝箱碼頭,構築安徽省集裝箱中心港;建設蕪湖散裝水泥專用碼頭,形成皖南水泥鐵水聯運通道;擴建、改造馬鞍山港9號碼頭,擴大件雜貨和集裝箱吞吐能力;建設池州港泥州港區一期工程,形成池州港新的散貨、件雜貨兼集裝箱作業區;改造安慶港五里廟一期工程和19號、20號碼頭,增加件雜貨、集裝箱和散貨吞吐能力;建設樅陽水泥專用碼頭,構成江北水泥生產基地的運輸配套系統;擴建銅陵港磷礦碼頭和硫礦碼頭,適應銅陵市相關工業企業發展需要。
⑺ 安徽怎麼樣
安徽網路名片
安徽地圖安徽,簡稱「皖」,為中國內陸省份,地理上屬於華東地區,經濟上屬於中國中部經濟區;兼跨長江、淮河,是國內南北地理交匯過渡地帶。距東海約300公里,屬近海內陸地區。省會合肥市,清朝後期和民國時期安慶曾為省會。
中文名稱: 安徽
外文名稱: Anhui Province
別名: 皖
行政區類別: 省
所屬地區: 中國
下轄地區: 17地級市,5縣級市,56縣
政府駐地: 合肥
地理位置: 華東腹地
面積: 13.96萬平方公里
人口: 6740.8萬(2008年末)
方言: 北方官話、吳語、徽語
氣候條件: 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型氣候
著名景點: 黃山,九華山,天柱山,西遞,宏村,鳳陽明皇陵,太極洞
省樹: 黃山松(迎客松)
省花: 黃山杜鵑
省鳥: 灰喜鵲
目錄[隱藏]
【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歷史淵源】省名由來
歷史背景
【安徽氣候】一、季風明顯,四季分明
二、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三、春溫多變,秋高氣爽
四、梅雨顯著,夏雨集中
【安徽交通】
【經濟概況】
【風景名勝】黃山風景區
九華山
天柱山
西遞宏村
鳳陽明皇陵
太極洞
楚皖遺珠
曹操地下運兵道
蕪湖方特歡樂世界
安徽高校
安徽名牌
【文化特產】飲食文化
戲劇
歷代名人
新聞出版
【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歷史淵源】 省名由來
歷史背景
【安徽氣候】 一、季風明顯,四季分明
二、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三、春溫多變,秋高氣爽
四、梅雨顯著,夏雨集中
【安徽交通】
【經濟概況】
【風景名勝】 黃山風景區
九華山
天柱山
西遞宏村
鳳陽明皇陵
太極洞
楚皖遺珠
曹操地下運兵道
蕪湖方特歡樂世界
安徽高校
安徽名牌
【文化特產】 飲食文化
戲劇
歷代名人
新聞出版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安徽位於中國東南部,是我國東部襟江近海的內陸省份,跨長江、淮河中下游,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鄰江西,北靠山東。
面積居華東第 3位,全國第22位。[1]其中:淮河流域6.7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6.6萬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萬平方公里。[2]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安徽省會合肥市,共有17地級市,5縣級市,45市轄區,55縣。
1.合肥市 區號:0551 郵編:230000 車牌號:皖A
總面積7266平方公里,下轄廬陽區、瑤海區、蜀山區、包河區四區和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全市總人口486.74萬。
2.蚌埠市 區號:0552 郵編:233000 車牌號:皖C
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下轄蚌山區、龍子湖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和懷遠縣、固鎮縣、五河縣,全市總人口352.4萬人。
3.蕪湖市 區號:0553 郵編:241000 車牌號:皖B
現下屬三縣(蕪湖、繁昌、南陵),四區(鏡湖、弋江、鳩江、三山)。全市面積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20平方公里。 2005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26.88萬人。
4.淮南市 區號:0554 郵編:232000 車牌號:皖D
轄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五區和鳳台縣,全市總面積2121平方公里,總人口239萬人。
5.馬鞍山市.區號: 0555 :郵編:243000 車牌號:皖E
轄雨山區、花山區、金家莊區三區和當塗縣,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總人口120萬,其中市區面積301平方公里,人口53萬。
6淮北市 區號:0561 郵編:235000 車牌號:皖F
總面積2725平方公里,下轄相山區、杜集區、烈山區三區和濉溪縣,全市總人口213.7萬人。
7.銅陵市 區號:0562 郵編:244000 車牌號:皖G
總面積1113平方公里,下轄銅官山區,獅子山區,郊區三區和銅陵縣(現有傳聞銅陵縣今年將改區),全市總人口75萬
8.安慶市 區號:0556 郵編:246000 車牌號:皖H
轄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三區,桐城市 ,石牌區,懷寧縣,潛山縣,樅陽縣, 宿松縣,太湖縣,望江縣,岳西縣七縣一市一區。全市總人口約610萬,其中市區約75萬人。
9.黃山市 區號:0559 郵編:245000 車牌號:皖J
轄屯溪區 黃山區,徽州區,休寧縣,歙縣,祁門縣,黟 縣
10.阜陽市 區號:0558 郵編:236100 車牌號:皖K
總面積9775平方公里,下轄潁州區、潁東區、潁泉區三區和界首市、太和縣、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全市總人口955萬人
11宿州市 區號:0557 郵編:234000 車牌號:皖L
總面積9787平方公里,下轄埇橋區和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全市總人口604.52萬人
12滁州市 區號:0550 郵編:239000 車牌號:皖M
總面積13987平方公里,下轄琅琊區、南譙區兩區和天長市、明光市、鳳陽縣、定遠縣、全椒縣、來安縣,全市總人口440萬人。
13.六安市 區號:0564 郵編:237000 車牌號:皖N
總面積17976平方公里,下轄金安區、裕安區兩區和壽縣、霍邱縣、舒城縣、金寨縣、霍山縣,全市總人口695.5萬人。其中六安瓜片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14.宣城市.區號:0563 郵編: 242000 車牌號:皖P
轄宣州區,寧國市,廣德縣,郎溪縣,涇 縣,旌德縣,績溪縣,全市總人口273.78萬
15.巢湖市.區號:0565 郵編:238000 車牌號:皖Q
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下轄居巢區和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全市總人口453.06萬人。
16.池州市 區號:0566 郵編:247100 車牌號:皖R
轄貴池區 東至縣,石台縣,青陽縣,全市總人口154.9124 萬。
17.亳州市.區號:0558 郵編:236800 車牌皖S
總面積8522.58平方公里,轄譙城區和渦陽縣、蒙城縣、利辛縣,全市總人口576萬人。
[3]
[編輯本段]【歷史淵源】
省名由來
安徽於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為安徽,江蘇兩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德)三州,官方文書便簡稱為「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其後又成為「安徽布政使司」,最後從安慶[4]、徽州[5]各取兩個首字,簡稱「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為「錦綉河山」,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
歷史背景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亳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都,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為楚國首都。
[編輯本段]【安徽氣候】
安徽地處中緯度地帶,在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綜合影響下,安徽屬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型氣候。在中國氣候區劃中,淮河以北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的氣候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綜觀而論,安徽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充沛的光、熱、水資源,有利於農、林、牧、漁業的發展。但由於氣候的過渡型特徵,南北冷暖氣團交綏頻繁,天氣多變,降水的年際變化較大,常有旱、澇、風、凍、霜、雹等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一、季風明顯,四季分明
安徽省各地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的氣候明顯。若按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候平均氣溫<10℃為冬季、>22℃為夏季,10—22℃之間為春秋,那麼安徽省各地四季分配大致是:春秋各2個月,夏冬各4個月,冬夏長,春秋短。因南北氣候差異明顯,淮北冬長於夏,江南則夏長於冬。季節的開始日期,春夏先南後北,秋冬先北後南,前後約差5—15天,春季差別最大,夏季差別最小。
二、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安徽省年平均氣溫在14—17℃之間,屬於溫和氣候型。冬季1月平均氣溫在-1~4℃之間,夏季7月平均氣溫為28~29℃左右,年較差各地小於30℃,所以大陸性氣候不明顯。除少數年份外,一般寒期和酷熱期較短促。全省年降水量在750—1700毫米之間,有南多北少,山區多、平原丘陵少等特點。淮北一般在900毫米以下,江南、沿江西部和大別山區在1200毫米以上,1000毫米的等雨量線橫貫江淮丘陵中部。山區降水一般隨高度增加,黃山光明頂年平均雨量達2300毫米。從全國降水量分布圖上看,安徽省雨量比較適中,一般年份都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三、春溫多變,秋高氣爽
4、5月是冬季風向夏季風轉換的過渡時期,南北氣流相互爭雄,進退不定,鋒面帶南北移動,氣旋活動頻繁,天氣氣候變化無常,因此,時冷時暖、時雨時晴是我省春季氣候的一大特色。春季氣溫上升不穩定,日際變化大,春溫低於秋溫,春雨多於秋雨。3、4、5月三個月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20—38%,自北而南增大。江南雨季來得早,全年雨量集中期在4、5、6三個月,沿江西部、屯溪、祁門一帶春雨甚至多於夏雨。春溫低、春雨多,特別是長時間的低溫連陰雨,對早稻及棉花等春播作物的苗期生長不利。秋季,除地面常有冷高壓盤據外,高空仍有副熱帶暖高壓維持,大氣層結比較穩定,秋高氣爽,晴好天氣多。
9-11月降水量只佔全年降水量的15-20%左右,南北差異不大。因此,安徽省各地常出現夾秋旱和秋旱。少數年份,在夏季風撤退和冬季風加強過程中,氣旋、鋒面,帶來的秋風秋雨,對秋收秋種不利。
四、梅雨顯著,夏雨集中
梅雨期最長為(1954年)達57天,梅雨量超過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2倍,發生了百年不黃山遇的洪澇災害。1958、1959、1966、1967、1978和1994等年,由於梅雨期很短或者空梅,造成了嚴重乾旱乃至百年未見的大旱。可見梅雨量的多寡與安徽省旱澇災害及農業生產的關系極大。
夏雨集中是季風氣候的特徵之一,是雨帶由南而北緩行的結果。我省夏雨集中的程度由南向北逐漸加大,6、7、8三個月雨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33—60%。
沿江、江南春、夏雨量幾乎相當,江淮之間夏雨佔40—50%,淮北大多數地區佔50%以上。夏季是農作物生長旺盛的季節,需水量大,夏雨集中對農作物生長有利,但過於集中,雨量過大,則易出現澇災,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都有危害。
[編輯本段]【安徽交通】
公路運輸
公路客車營運班線14857條,其中跨省班線1714條,跨區班線2567條,總營運里程271.671萬公里。高速公路客運異軍突起,零擔和大件、集裝箱貨運滿足了不同的運輸需求。以合肥為中心,城市為樞紐,內聯鄉村,外聯省際的客貨運輸網路初步形成。集裝箱貨運量逐年增長,大件運輸生產初具規模。
自1986年以來,累計投資18791萬元,建成黃山、安慶、蕪湖等地市級汽車客運站14個,建成桐城、金寨、蒙城等65個縣級汽車客運站,建成貨運站20個和社會公用型汽車站65個。使旅客乘車環境、運輸生產條件大為改善。
鐵路運輸
鐵路線主要有京滬線、隴海線、京九線、阜淮線、宣杭線、皖贛線、寧西線、滬蓉線等。
建設西安至南京鐵路,形成橫貫安徽的國家東西鐵路通道,根本提高安徽在全國鐵路網中的地位。建設銅陵至九江鐵路,與沿江既有斷頭鐵路連接,構成貫穿整個長江沿岸的沿江鐵路通道。動工興建京滬高速鐵路(安徽段),形成高速鐵路客運專用通道,逐步實現京滬線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分線進行,根本解決現有京滬鐵路運能不足的矛盾。對既有京滬鐵路(安徽段)進行電氣化改造,增建津浦鐵路淮河復線橋(即津浦鐵路K831線路所至蚌埠站第二線),提高運輸能力和效益;建設寧蕪復線,配合銅九鐵路貫通沿江鐵路通道;建設水家湖—蚌埠復線,局部改造皖贛線和宣杭線,適應蕪湖大橋開通後分流路網運量和新增運量的要求。開展黃山—金華鐵路、安慶—景德鎮鐵路等重要鐵路項目前期工作。
合肥地鐵
◆1號線:南北方向骨幹線,起點位於合肥火車站北天水路,以地下線形式沿新蚌埠路向南,經北二環路,穿過合肥火車站,沿勝利路、馬鞍山路向南,至望湖中路轉向西,再向南沿佳洲路直穿高鐵站,之後沿青海路、廬州大道、珠江路至線路終點徽州大道站。線路全長約28.99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全線共設車站25座,全部為地下車站。已於2009年下半年開工,預計2012年底開通運營。
▼2號線:東西方向骨幹線,西起長江西路與長寧大道交叉口東側,終點至長江東路與大眾路交叉口西側處。全線長27.20公里。力爭2011年開工,預計2014年底開通運營。
水路運輸
疏浚合肥—裕溪口航道,形成合肥通江達海的水上通道;盡快實施淮河蚌埠復線船閘工程,早日扭轉現有船閘閘底過高造成的礙航、滯航狀況;實施沙潁河復航工程,恢復鄭州—阜陽—淮河的水路運輸;建設蕪太運河,形成蕪湖—太湖—上海的水路運輸捷徑。開展引江濟淮涉及航運問題的相關研究工作。改造蕪湖港現有集裝箱碼頭,增建10萬TEU集裝箱碼頭,構築安徽省集裝箱中心港;建設蕪湖散裝水泥專用碼頭,形成皖南水泥鐵水聯運通道;擴建、改造馬鞍山港9號碼頭,擴大件雜貨和集裝箱吞吐能力;建設池州港泥州港區一期工程,形成池州港新的散貨、件雜貨兼集裝箱作業區;改造安慶港五里廟一期工程和19號、20號碼頭,增加件雜貨、集裝箱和散貨吞吐能力;建設樅陽水泥專用碼頭,構成江北水泥生產基地的運輸配套系統;擴建銅陵港磷礦碼頭和硫礦碼頭,適應銅陵市相關工業企業發展需要。
民航運輸
主要民用機場為:合肥駱崗國際機場、安慶天柱山機場、黃山機場、阜陽機場,另外正在興建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和池州九華山旅遊機場。
管道運輸
配合國家西氣東輸工程,建設西氣東輸主管道安徽段,同步建設省內支線管道,實現安徽省管道運輸「零」的突破。根據安慶石化工業發展的需要,開展南京—安慶輸油管道的前期工作。
交通樞紐
重點建設合肥、蕪湖、蚌埠、阜陽、安慶、黃山等中心樞紐,抓緊黃山等火車站建設,同步改造建設全省市級公路快速客運站。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2009年生產總值達到10052.9億元。安徽省已經成為全國GDP萬億元俱樂部的第14個會員。
安徽方面將2010年GDP增長速度定在了10%以上,同時希望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力爭使全省經濟總量翻一番,即到2015年,安徽省力爭GDP達2萬億元。
[編輯本段]【風景名勝】
黃山風景區
黃山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黃山風景區(Huangshan Mountain)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73m。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盪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黃山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 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黃山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於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九華山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安徽九華山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薩道場,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黃山、九華山、天目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境,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風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保護范圍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華街地理坐標為東經117°,北緯30°。現為國家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
天柱山
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為中華歷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天柱山封號「南嶽」。道家將其列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禪宗的發祥地之一,傳說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師曾在此弘揚佛法,寺院有一座覺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經不為遊人所開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對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敘。
天柱山屬花崗岩峰叢地貌,地質遺跡豐富,是全球矚目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重要地段,還擁有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森林公園、中華十大名山等稱號。2005年9月,經專家評審,國土資源部批准天柱山為國家地質公園,面積135.12平方公里。
西遞宏村
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縣縣城11公里。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並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象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民間故宮"承志堂"富麗堂皇,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內布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跡象。造型獨特並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鳳陽明皇陵
明皇陵位於中都城西南7公里處,陵墓中安葬著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兒的遺骨。朱元璋出身貧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繼去世。朱元璋年僅10餘歲,無力大辦喪事,僅以「被體惡裳,浮掩三明皇陵尺」之禮,安厝親人。20多年後,朱元璋受封吳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繕父母陵寢。洪武二年,他下詔在家鄉興建中都城,同時詔諭因舊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罷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營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總體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內有護所、祭祀設施;又在陵前豎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雙成對的石像生。
太極洞
。
⑻ 跪求安徽省馬鞍山市初中地理生物會考重點內容
會考專題安徽省地理
一.位置、行政區劃和人口
1.安徽省位於我們偉大祖國的東部
(1)從緯度上看,安徽省地處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
(2)從海陸位置看,安徽省屬於內陸省份,與長江三角洲相接,距海不遠。
2.行政區劃
安徽省簡稱皖。全省劃分為17個省轄市。通常稱淮河以北稱為皖北,淮河與長江之間稱為皖中,長江以南稱為皖南。省會合肥。
3.人口大省
(1)人口總數居全國第8位。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數量迅速增加。20世紀70年代實行計劃生育以來,人口增長速度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由於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仍然很多,人口形勢十分嚴峻。
(2)人口密度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淮北平原、長江沿岸平原人口密度高
人口分布地域差異明顯 大別山區、皖南山區人口密度較低
(3)全國勞務輸出大省 (4)少數民族多,人口數量少
(5)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口城鎮化加快;人口老齡化速度開始加快;人口受教育狀況顯著改善。
二.自然條件
1.平原、山地、丘陵相間的地形(見安徽地理P13頁)找出:
北部淮北平原;中部大別山區和江淮丘陵 ;南部為長江沿江平原 和皖南山區 。全省最高峰:黃山主峰蓮花峰 。
2.溫和濕潤的季風氣候
安徽省地處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氣候的主要特徵為: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溫和濕潤,夏雨集中。
(1)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分布
淮河以北為暖溫帶(溫度帶)半濕潤(干濕地區)地區
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溫度帶)濕潤(干濕地區)地區<巢湖地區屬於淮河以南地區>
(2)降水分布特點:南多北少,山地多,平原和丘陵地區少。
(3)旱澇災旱頻繁,在各種自然災害中次數最多,范圍最廣,危害最大。其中淮河流域尤為突出。
3.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1)三大流域
①淮河橫貫安徽北部
②長江自西南向西北橫貫安徽,有「八百里皖江」之稱
南部的③新安江,屬錢塘江水系
(2)安徽省最大湖泊④巢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有「皖中明珠」之稱。
4.過渡性的植被和土壤
(1)自然植被分布具有從溫帶向亞熱帶過渡的特徵,自北向南依次為落葉闊葉林 、落葉闊葉和常綠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地植被呈垂直分布。
植物資源豐富,植物品種繁多。有大面積的人工林和經濟林。
(2)土壤呈現自北向南過渡的明顯特點,淮北地區主要為棕壤,江淮地區為黃棕壤和黃褐土,皖南為黃壤和紅壤。在江淮和皖南地區有大片肥沃的水稻土。
三.經濟發展
1.農業大省
形成了淮北的小麥、長江流域的水稻和油菜、淮北和沿江的棉花、皖南山區和大別山區的林、茶等優勢產業帶
2.礦產開發—五大優勢礦產 :
煤炭:儲量居華東地區首位,集中分布在兩淮地區。
鐵礦:分布遍及全省,以馬鞍山、當塗、繁昌、廬江等地最為集中。
銅礦:主要分布在沿江的銅陵、池州、懷寧、廬江等地
明礬石、石灰石等非金屬礦產也比較豐富。
3.工業
(1)以淮南和淮北煤礦為中心的兩淮能源基地歷來是長江三角洲的能源供應基地。
(2)冶金工業
「鋼城」馬鞍山是華東地區重要的鋼鐵工業中心,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之一
有「古銅都」之稱的銅陵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電解銅生產基地
(3)汽車工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建成了合肥、蕪湖等重要的汽車工業基地。
(4)家用電器工業聞名全國,合肥、滁州、蕪湖是全省重要的家用電器工業中心。
(5)高新技術產業:建成了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4.交通運輸
(1)鐵路:是安徽省交通運輸網的主體
主要鐵路
南北向:①京滬線、②京九線-阜淮線-③淮南線-④皖贛線、合九(九江)線
東西向:⑤隴海線、寧(南京)西(西安)線、寧銅(銅陵)線、銅九(九江)線
(2)公路運輸:是安徽省陸路運輸的主要方式。
已形成以合肥為總樞紐,以蕪湖、蚌埠、阜陽、安慶等為區域中心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3)內河航運:長江、淮河、巢湖在全省內河航運中占重要地位,蕪湖、合肥是全省重要的內河港口。
(4)民用航空:合肥、黃山是國家一類空港口岸
5.城市格局「一點兩線」
(1) 以a合肥為中心點的省會經濟圈
(2)以b馬鞍山、c蕪湖、d銅陵、e安慶(簡稱宜)為重點的皖江沿線「馬蕪銅宜」城市群
(3)以f淮南、g淮北、h蚌埠為重點的淮河流域「兩淮一蚌」城市群
四.文化與旅遊
1.地域文化: 影響深遠的有徽州文化和桐城派等。
2.豐富的旅遊資源
(1)長江以南
五大名山
A黃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黃山「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B九華山: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齊雲山:道教名山
清涼峰、牯牛降:生物資源豐富,風景優美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桃花源里的人家」、「中國畫里的鄉村」
新安江、C太平湖以及眾多的洞穴等; 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等革命紀念地
(2)長江以北
D天柱山、E琅琊山、巢湖、花亭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大別山區的五大水庫(佛子嶺、梅山、響洪甸、磨子潭、龍河口)和F天堂寨
歙縣、安慶、壽縣、亳州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臨渙集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等革命紀念地
五、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1、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 水污染、酸雨、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
2、初見成效的環境保護工作
一方面加強資源管理,合理開發利用水、土地和礦產等資源,強化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措施,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另一方面,堅持以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酸雨控制和城市及礦區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著力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3、「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馬鞍山市和榮獲「全球環境保護500佳」稱號的潁上縣小張庄、八里河等環境保護先進典型。
4、生態省建設
巢湖屬於江淮丘陵崗地生態區—巢湖盆地農業與城鎮生態亞區。巢湖生態建設與保護的重點內容:實施水土保持,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退田還湖,從根本上解決江淮分水嶺地區易旱問題;治理巢湖污染,重點建設巢湖重點水域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