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衛生工作總體情況匯報
年初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和市衛生局確定的工作目標要求,以「抓質量、強管理、保穩定、促效益」為基本工作思路,採取有力措施,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任務,預計第三季度,全縣衛生業務總收入達到1.7億元,同比增長15%。現將上半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狠抓落實,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展順利
通過積極運做,項目建設工作有序進行。一是縣醫院綜合用樓建設項目,總佔地面積2700平方米,16層框架結構,高66米,總建築面積37000平方米,總投資9050萬元,其中國債資金1200萬元,地方配套1000萬元,自籌4800萬元, 目前項目資金已全部到位,建成後可新增病床500張, 門診接待能力能達到30萬人次。此項目於2009年7月22開工建設, 截止2010年9月12日,已完成十二層頂板澆築,預計年末將完成主體工程,2011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二是縣中蒙醫院門診醫技綜合樓建設項目,該項目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9層框架結構,總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490萬元。其中申請貸款2600萬元,自籌890萬元。項目建成後將增加床位100張,門診接待能力能達到20萬人次,項目於2010年6月開工建設,截止2010年9月12日,現已完成二層頂板澆築。預計10月中旬主體工程完工,計劃2011年9月竣工交付使用。 三是鄉鎮衛生院建設門診綜合樓項目,現已落實3個(八里罕、三座店、八肯中),總投資1045萬元,其中申請國家資金300萬元,總建築面積6370平方米,其中八里罕衛生院於8月15日已開工建設,工程已經完成樓房基礎建設,年內主體將完工,預計2011年6月份工程交付使用。三座店、八肯中衛生院項目正通過寧城縣中介機構和審計局辦理招投標手續,計劃於9月16日開工建設,預計2011年9月份工程交付使用。四是招商引資工作正在穩步進行。縣醫院、中蒙醫院引進高場磁共振、直線加速器、64排CT項目,共需資金4900多萬元。目前縣醫院引進磁共振、直線加速器已向市衛生局提交申請,等批復下達後進行招投標。縣中蒙醫院64排CT爭取在今年9月末安裝投入使用。
二、強化管理,新農合工作日臻完善
1-8月份,新農合工作以推進門診統籌、擴大報銷比例、推進三級新農合信息網路、落實規章制度、規范運行管理、加強審核監督、遏制醫療費用非理性增長、查處違規行為、確保資金安全為重點,全面加強新農合工作:一是積極穩妥推進門診統籌工作。通過制定實施細則、宣傳發動、申報評估審批、村級信息化建設等一系列程序和工作。我縣門診統籌工作於今年1月1日按時啟動。截止8月31日,普通門診補償177271 人次,補償資金462.88 萬元;慢病補償18451 人次,補償金額 168.26 萬元;門診觀察9492人次,補償金額66.87萬元。二是逐步擴大報銷比例和受益水平。根據參合水平及資金籌集和使用情況,逐年對報銷比例和封頂線進行調整。封頂線已由2007年的2萬元增加到2010年4萬元,同時,根據參合農民意願和特殊人群、病種實行不同的優惠措施。三是全力推進三級新農合信息網路建設。2010年,自治區要求各地區實施門診統籌與住院統籌相結合住院模式。為保證門診統籌工作的順利實施,我縣對村級新農合門診網路系統建設先行一步,在沒有任何配套資金為網路建設進行支持的情況下,籌集資金約200萬元為村衛生室購買了電腦、安裝了專用軟體,配發到全縣305個行政村的衛生室。自2010年1月開始,我縣村級新農合信息化網路全部投入使用,在我縣真正實現了「縣、鄉、村三級新農合信息網路化管理」,是全自治區內第一個實現整體村級新農合信息化網路建設的旗縣。四是全方位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為保障合作醫療基金安全,減輕農民治病負擔,對參合農民的就醫行為、定點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和葯品進行全程監控,規范合理檢查、合理診療、合理用葯、合理收費,促進醫療費用理性增長。五是不斷建立健全轉診轉院制度。為了使患者能夠享受到便捷的就醫渠道,我們針對全縣的醫療資源狀況、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群眾就醫需求,就診區域流向、合作醫療資金使用、農民發病特點等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我們在病人縣內外轉診管理上進行了探索。
三、積極防控,疾病預防控制與婦幼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一是完成了我縣的常規的計劃免疫工作和全縣的糖丸強化、麻疹強化以及15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補種工作。二是大力加強疫情報告制度,提高各種疫情報告的准確性、及時率,截止6月30日,全縣28個網路直報單位共報告法定傳染病(甲乙丙三類)769例。特別是進入六月手足口病呈上升趨勢,按月採集手足口病病例樣品,截止9月共採集樣品31人份,其中實驗室陽性檢測結果2例,同時分赴病例所在地進行現場流調及消毒指導工作。三是完善傳染病管理體系,依法開展傳染病管理督導工作,自年初以來加大了對醫療機構實施法律法規工作的督導力度。四是完善傳染病管理和衛生應急工作制度,及時處理傳染病預警信息,及時、准確地處理傳染病監測預警信息67起,其中丙肝41起,麻疹11起,手足口病10起,風疹5起。五是全面落實消毒管理對全縣27所鄉鎮衛生院3所縣直醫療機構,27所天義鎮區內托幼機構進行消毒監測,共檢測樣品362份。六是為進一步做好我縣綜合防治艾滋病示範區工作,縣政府於9月7日召開了全縣艾滋病綜合防治工作會議。總結了2009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部署。七是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調工作抽到我縣頭道營子南溝村,我縣完成拍X光胸片1266張,查出活動性肺結核病人8例,7月份經國家驗收達到了國家的要求。
大力加強了婦幼衛生保健工作。以「降消」項目工作為工作的重點,以降低「兩個死亡率」為目標,採取分片包鄉的形式,加強了對全縣27所衛生院每月進行監督指導,針對不足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為貫徹落實衛生部、財政部、人口計生委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結合我縣工作實際情況制訂了《兩個系統管理規范》。並於2010年4月1日舉辦了全縣基層婦幼人員「兩個系統管理」項目培訓班,培訓人員達60多人。
四、強化監管,醫政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繼續開展了「醫療質量安全萬里行」、「 醫院管理年」、「衛生院質量提高年」活動,深入查找了醫療安全隱患,落實了醫療安全責任,防止了重大安全事故和醫療糾紛的發生,為努力提高醫療質量和水平,制定了活動方案。對全縣醫療護理質量進行了監督檢查,並召開了醫療質量專題會議,對全縣醫護質量進行了點評,查找不足,減少差錯,保障安全。規范了《新病歷書寫》和學習《侵權責任法》,8月9日-11日舉辦了《新病歷書寫》和《侵權責任法》培訓班,要求各醫療單位統一全縣的醫療表格書寫,加強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了對全縣從事影像專業的人員的培訓,8月由北京婦產醫院的專家給予講課,參加培訓人員達到70餘人,此次培訓提高了我縣影像專業的技術水平。加強了急診急救醫院的網路建設,7月份全市的急診急救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受到與會代表的好評。為充分發揮我縣級醫院醫療機構龍頭作用,貫徹落實衛生部「志願護理服務」和寧城縣衛生局開展「踐行科學發展觀,落實惠民服務16條活動」中為農民送醫、送葯、送健康的文件精神,從6月下旬開始,縣醫院抽調業務能力強、管理經驗豐富、高年資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下鄉醫療隊,深入到全縣13個鄉鎮的27所衛生院進行巡迴醫療,通過義診、查房、講課,為百姓送醫送葯送健康,對鄉鎮衛生院幫技術、幫管理、幫服務。目前已經完成7個鄉鎮的巡迴醫療工作,受到鄉鎮衛生院和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順利完成了自治區中蒙醫現狀調查工作任務。完成了執業醫師考試報名、執業醫師、執業護士注冊等日常工作。八是超額完成了白內障復明手術60例。
五、外引內聯,加強人才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
繼續貫徹落實科教興醫發展戰略,堅持「創新發展、實用為主、普遍提高、終生教育」的衛生人才培養工作方針,遵循在職培訓教育為主、學歷教育為輔的人才培養原則,全力推動全縣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和服務能力的提高。截止8月,接待北京等大醫院來我縣口支援80餘人次,共派出進修人員300餘人次,基層衛生院到縣直單位達到100餘人次。
『貳』 如何寫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工作隨訪總結
2010年,我站在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認真貫徹落實《包頭市201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方案》以及衛生局各類文件精神,加強內部管理,嚴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充分調動全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我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落實情況
(一)、居民健康檔案工作
根據《201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區衛生局統一部署下,我院於今年3月份開展了2010年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工作。
一是爭取領導重視,搞好綜合協調。為迅速落實建檔工作,我院多次向辦事處 居會等基層管理組織單位進行協調與溝通,得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領導親自組織召開協調會,親自安排部署,使居委會對居民健康檔案工作十分重視,每個轄區都安排專人負責協助建檔工作。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為確保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的順利進行,我站專門成立了由站長任組長的居民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整個街道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組織領導,制定了操作性強、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成立專門建檔工作小組和居民健康體檢小組相互積極配合採取進入戶調查統一體檢服務的方式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建檔工作。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主動建檔意識。為提高我轄區居民主動參與建檔意識,我站大力宣傳發放各類宣傳材料讓每一名社區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檔案,積極主動配合我院建檔工作小組順利完成居民建檔工作。
四、加強人員培訓,強化服務意識。為確保居民健康檔案保質保量完成,我站對每一名參與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多次業務培訓,讓每一名工作人員熟悉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練掌握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建檔程序。
截止2010年11月底,我站共為七社區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紙質檔案3974份,並把紙質居民健康檔案完善合格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據《包頭市201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工作方案》及區衛生局要求,我院開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
一、結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對我街道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並對所有登記管理的老年人免費進行一次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及空腹血糖測試,並提供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
二、開展老年人健康干預。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進行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且未納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進行定期隨訪,並告知該居民一年後進行下一次免費健康檢查。
截止2010年11月,我院共登記管理65歲及以上老年220人。並按要求錄入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據《包頭市201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慢性病管理項目工作方案》及區衛生局要求,我院對我社區居民的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檔案,開展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隨訪管理、康復指導工作,掌握我街道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死亡和現患情況。
1、高血壓患者管理
一是通過開展35歲及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血壓;健康體檢測血壓;和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高血壓患者。
二是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並提供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詢問病情、測量血壓,對用葯、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
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一次免費的健康體檢(含一般體格檢查和隨機血糖測試)。
截止2010年11月,我站共登記管理並提供隨訪高血壓患者為204人。並按要求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過健康體檢和高危人群篩查檢測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患者。
二是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並提供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空腹血糖和血壓測量等檢查,對用葯、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
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含一般體格檢查和空腹血糖測試)。
截止2010年11月,我站共登記管理並提供隨訪的糖尿病患者為125人。並按要求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嚴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務規范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區衛生局及上級部門的各項健康教育項目工作。採取了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健康宣教、設置宣傳欄的各種方式,針對重點人群、重點疾病和我蘇木主要衛生問題和危險因素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
今年共舉辦各類知識講座和健康咨詢活動15次,發放各類宣傳材料12200餘份,更換宣傳欄內容48次。
(五)、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工作
一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以及傳染病報告與處理規范要求,建立健全了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對本單位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的培訓;採取多種形式對我街道社區居民進行傳染病防制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了社區居民傳染病防制知識的知曉率。
三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要求嚴格執行傳染病報告制度。
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難
201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難:
(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投入不足,制約了基本衛生服務的發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醫師人員不足,影響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開展進度。
(三)、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降低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工作熱情。
(四)、居民基本衛生服務認識存有距離,上門建檔和隨訪主動配合存在一定困難。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強化職能,加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投入。
(二)、加大宣傳力度,認真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通過宣傳—吸引—再宣傳,以逐步改變社區居民的陳舊觀念,促使其自願參與到社區衛生服務中來。
(三)、加強專業技術隊伍建設,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四)、配套合理的激勵機制,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熱情。
(五)、落實各項服務規范、強化各項規章制度,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可持續健康發展。
在衛生局和上級各部門的督促和指導下,我站全部員工將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積極、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精神, 不斷的創新思維 精心組織力爭將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西腦包辦事處綠苑小區社區衛生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