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2014工商局67文件

2014工商局67文件

發布時間:2021-08-26 10:34:04

1. 如何查詢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文件

網路法律

2. 工商局的批准文件是什麼

工商局只發執照

3. 針對2014年新公司法,國家工商局出台了什麼

2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公司法修正案草案,修改了現行公司法的12個條款。全國人大常委會表示,對公司法所做的修改,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2處修改:

(一)刪去第七條第二款中的「實收資本」。

(二)將第二十三條第二項修改為:「(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三)將第二十六條修改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四)刪去第二十七條第三款。

(五)刪去第二十九條。

(六)將第三十條改為第二十九條,修改為:「股東認足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後,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七)刪去第三十三條第三款中的「及其出資額」。

(八)刪去第五十九條第一款。

(九)將第七十七條改為第七十六條,並將第二項修改為:「(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或者募集的實收股本總額」。

(十)將第八十一條改為第八十條,並將第一款修改為:「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第三款修改為:「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十一)將第八十四條改為第八十三條,並將第一款修改為:「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應當書面認足公司章程規定其認購的股份,並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繳納出資。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第三款修改為:「發起人認足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後,應當選舉董事會和監事會,由董事會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十二)刪去第一百七十八條第三款。

4. 工商局備案文件指的是什麼

  1. 1.網站性質為個人,提供資料:備案書面文檔、網站負責人身份證、域名證書、備案版核驗單(個人簽名)、照片。權

  2. 2.網站性質為企業,提供資料:備案書面文檔、網站負責人身份證、域名證書、備案核驗單(負責人簽名+蓋公章)、照片外加營業執照。

  3. 備案是指向主管機關報告事由存案以備查考。行政法角度看備案,實踐中主要是《立法法》和《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第十二次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應當辦理備案!未經備案,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而對於沒有備案的網站將予以罰款和關閉。

5. 工商總局2014年118號文件

取消垂直--——與其他部門合並(大部制)——再垂直。

6. 國家稅務總局2014年67號怎麼辦理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規范稅務機關、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征納行為,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股權是指自然人股東(以下簡稱個人)投資於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或組織(以下統稱被投資企業,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的股權或股份。

企業通常是指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的自治組織(托馬斯•萊賽爾等著、高旭軍等譯《德國資合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頁),以盈利為目的和具有持續經營能力是其兩大基本特徵。根據所有制形式,企業可以分為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鄉鎮企業、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根據責任承擔形式,企業可分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將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排除在適用范圍之外,則其主要針對個人股東投資於公司形成的股權發生轉讓交易的稅務處理。我國《公司法》將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包括一人有限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由於兩種主要公司形式的投資份額的確認方式不同,相應地,個人股東投資於公司所享有的股權分別稱為「股權」和「股份」,如《公司法》第三章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稱為「股權轉讓」,第五章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稱為「股份轉讓」。《辦法》在本定義條款中將其規制的交易對象歸納為股權和股份,也是符合《公司法》的規定的。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股權轉讓是指個人將股權轉讓給其他個人或法人的行為,包括以下情形:

(一)出售股權;

股權轉讓有多種交易形式,「出售股權」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種方式。

(二)公司回購股權;

與債權投資相比,股權投資的主要區別是投資人不得要求抽回投資,除非被投資公司破產清算或依法減資,這一要求在嚴格的「資本三原則」下表現尤為明顯。我國現有《公司法》雖然改嚴格資本制為認繳資本制,但還是規定「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依法要求公司回購股權。根據《公司法》第七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並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二)公司合並、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三)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新股時,被投資企業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以公開發行方式一並向投資者發售;

上市公司在IPO前,通常已經成立並存續一段時間,大多還是先從有限責任公司改製成股份有限公司後股票上市交易,因此在此之前股東持有公司的股權發生的轉讓交易行為與在公開交易市場上購買股票再轉讓具有本質區別,不屬於《辦法》第三十條規定的適用排外的情形。

(四)股權被司法或行政機關強制過戶;

股東因涉及經濟糾紛被法院強制執行,股權作為其財產當然屬於司法強制執行標的,法院可以對查封的股權進行拍賣或變賣,無須徵求股東的意願,並在變賣或拍賣後進行強制過戶。但是,出於對私有財產的保護,非依法行政機關不得隨意強制過戶股東持有公司的股權。

(五)以股權對外投資或進行其他非貨幣性交易;

我國2005年修訂的《公司法》允許以任何可以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其中就包括股權。之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2009年1月14日公布《股權出資登記管理辦法》,並在2014年新修訂的《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中對股權出資重新做了規定。要求以股權出資的,該股權應當權屬清楚、權能完整、依法可以轉讓,且不得具有下列情形:(一)已被設立質權;(二)股權所在公司章程約定不得轉讓;(三)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股權所在公司股東轉讓股權應當報經批准而未經批准;(四)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不得轉讓的其他情形。

(六)以股權抵償債務;

股權抵償債務後,需要過戶至債權人名下,屬於股權轉讓的形式之一。實踐中需要區別以股權抵償債務和債轉股兩種不同的交易形式。

(七)其他股權轉移行為。

此項為兜底條款,上述列舉未能窮盡的任何其他股權轉讓行為,都適用本辦法的規定。

第四條 個人轉讓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合理費用是指股權轉讓時按照規定支付的有關稅費。

對於財產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法》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因此,本條系根據法律規定對個人轉讓股權應納稅所得額特別予以明確。

第五條 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股權轉讓方為納稅人,以受讓方為扣繳義務人。

《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條規定代扣代繳義務只能由法律和行政法規進行設定,否則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繳義務。《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因此本條規定個人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以受讓方為扣繳義務人。需要明確的時,雖然法律要求受讓方應履行代扣代繳義務,但其並不因此成為納稅人,如果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稅款的,稅務機關只能向納稅人追繳稅款,扣繳義務人因其不履行法律規定的代扣代繳義務,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需要承擔處應扣未扣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六條 扣繳義務人應於股權轉讓相關協議簽訂後5個工作日內,將股權轉讓的有關情況報告主管稅務機關。

《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扣繳義務人由限期進行納稅申報的義務,但本條第一款並非對納稅申報的規定,只是要求扣繳義務人報告股權轉讓相關情況,主管稅務機關應為被投資企業所屬的稅務機關。

被投資企業應當詳細記錄股東持有本企業股權的相關成本,如實向稅務機關提供與股權轉讓有關的信息,協助稅務機關依法執行公務。

被投資企業並非股權轉讓交易方,讓其記錄股東持股成本和交易信息有點強人所難,但對於主管稅務機關來說,也只有目標公司才可以控制,否則對於兩頭在外的股權交易而言,就很難向境外的轉讓方和受讓方收繳稅款。

第二章 股權轉讓收入的確認

第七條 股權轉讓收入是指轉讓方因股權轉讓而獲得的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

第八條 轉讓方取得與股權轉讓相關的各種款項,包括違約金、補償金以及其他名目的款項、資產、權益等,均應當並入股權轉讓收入。

第七條規定的股權轉讓價款,第八條實際上指的是價外費用,但由於股權轉讓不同於銷售貨物或提供增值稅或營業稅應稅勞務,後者常發生的如代收款、集資費、運輸費、包裝費、儲備費等費用不可能出現在股權轉讓交易之中,否則就是赤裸裸的做低對價逃避納稅義務了,因此辦法只是羅列了違約金和補償金這兩種常見的價外費用形式。

其中對於違約金,應僅指《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權轉讓過程中取得違約金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6〕866號)規定的股權轉讓交易完成後轉讓方個人因受讓方個人未按規定期限支付價款而取得的違約金收入,如果因受讓方違約,股權未過戶交易,轉讓方依約收取的違約金就不應作為股權轉讓收入征稅。

如果股權轉讓完成過戶手續(工商變更登記)後,因受讓方違約,雙方撤銷交易,受讓方承擔約定違約金,轉讓方扣除違約金後將剩餘的股權轉讓款退回受讓方,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收回轉讓的股權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130號)的規定,轉讓方收回股權應視為第二次股權轉讓行為,第一次轉讓徵收的個人所得稅款不予退還,轉讓方收回的股權計稅基礎應為第一次轉讓股權所收取價款。對於轉讓方扣除的違約金,應視為第一次股權轉讓的違約金並入第一次轉讓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同時增加轉讓方回收股權的計稅基礎。

第九條 納稅人按照合同約定,在滿足約定條件後取得的後續收入,應當作為股權轉讓收入。

在實踐中,受讓方在完成過戶手續時只是支付部分對價,轉讓合同中約定轉讓方對目標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的保證條款,如果目標公司在轉讓成功後約定的期限內達到約定的業績目標,受讓方再根據營業收入或凈利潤的一定比例支付後續費用,該項費用當然屬於股權轉讓對價,應該根據第九條的規定並入股權轉讓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

但是,如果受讓方首先支付全部價款,同時規定目標公司業績目標達不到約定金額的情況下轉讓方有義務退還部分股權轉讓價款,到期後沒有達到業績目標,轉讓方退還的款項是否可以從股權轉讓價款中扣除並要求稅務機關退還已經徵收的個人所得稅,《辦法》並沒與對此進行規定。根據稅收公平的原則,稅務機關應退還該部分稅款,但是在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交易雙方最好還是約定上一種對賭機制,以避免不必要的稅企爭議,盡可能降低自己的稅務風險和稅負成本。

實踐中還有一種約定由轉讓方承擔交割前或基準日前目標公司的債權債務的交易模式,《辦法》並沒有對此進行規定,對於此類交易仍然適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收人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7]244號)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條 股權轉讓收入應當按照公平交易原則確定。

本條實際上是為第十一條至第十四條核定股權轉讓價格埋下伏筆。

第十一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一)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

(二)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三)轉讓方無法提供或拒不提供股權轉讓收入的有關資料;

(四)其他應核定股權轉讓收入的情形。

本條的立法依據為《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條,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帳簿的;(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帳簿但未設置的;(三)擅自銷毀帳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四)雖設置帳簿,但帳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帳的;(五)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六)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第十二條至第十四條系對《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核定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7號)關於稅務機關對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而無正當理由進行稅款核定的規定的修訂和補充,該核定權淵源於《稅收徵收管理法》。

關於價格明顯偏低核定稅款問題,基於《稅收徵收管理法》的規定,在流轉稅方面,《增值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和《消費稅暫行條例》均規定納稅人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或提供的應稅消費品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2008年12月15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0號、第51號和第52號公布了修訂後的《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對三個稅收實施細則中的價格明顯偏低並無正當理由的核價順序作了統一和銜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3〕106號)對營改增後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的價格明顯偏低或者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銷售額規定了稅務機關同樣的核價順序。在契稅方面,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關契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4〕134號),以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其契稅計稅價格為成交價格,成交價格明顯偏低的,徵收機關可依次按評估價格和土地基準地價兩種方式確定。在個人所得稅方面,並沒有統一核價規定,除上述提及的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7號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2010〕70號)規定,個人協議轉讓限售股的實際轉讓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依據協議簽訂日的前一交易日該股收盤價或其它合理方式核定其轉讓收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規定,受贈人轉讓受贈房屋價格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可以依據該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格或其他合理方式確定的價格核定其轉讓收入。

第十二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視為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

(一)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的。其中,被投資企業擁有土地使用權、房屋、房地產企業未銷售房產、知識產權、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資產的,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股權對應的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

轉讓價格低於股權對應的賬面凈資產份額應屬價格明顯偏低無疑。但是,在被投資企業持續經營期間,其持有的不動產、無形資產、股權,其價值可能會隨著市場行情不斷攀升,而這部分價值不動產、無形資產或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中一般不會做財務處理。但是,對於轉讓方而言,其轉讓的股權作為長期股權投資處理,根據新修訂的《企業會計准則號第2—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如果轉讓價格低於調整後的投資成本,也可認為收入明顯偏低。

本人曾經手一個股權轉讓的案例,A企業除擁有一項土地使用權和廠房外並無其他重大資產,轉讓方按照A企業賬面凈資產賬面價值對應的份額作為股權轉讓價格,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A企業擁有的不動產的評估價值,按照評估價值確定股權轉讓的應納稅所得額。由於轉讓的股權比例很低,評估費用遠超補征的稅款,最後以當地現在土地使用權公布成交的掛牌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二)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初始投資成本或低於取得該股權所支付的價款及相關稅費的;

但看這一項似乎覺得有點不合道理,舉個例子來說,甲醫葯貿易公司股東的初始投資成本為1800萬,截至股權轉讓合同約定的基準日,公司賬面凈虧損1400萬元,其中大部分為持有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導致的虧損,且不存在任何不動產和其他資產,現股東意欲以1元的價格轉讓甲醫葯貿易公司100%股權,就不能簡單認定該價格明顯偏低。不過,結合第十一條第(一)項和第十四條第(四)項,提供甲醫葯貿易公司財務資料可能解釋具有「合理理由」。

(三)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一企業同一股東或其他股東股權轉讓收入的;

本項「相同或類似條件」應主要是看被投資企業的財務狀況或資產狀況相同或類似,否則被投資企業因某一事項發生嚴重虧損,如房地產企業開發的房屋倒塌,遭遇「樓倒倒」事件,之後的價格當然不會高於之前的轉讓價格。

(四)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低於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類行業的企業股權轉讓收入的;

本項執行起來有點難度,首先,「同類企業」是指同行業的同類企業還是不分行業的同類企業?不分行業又以何標准確定比較的兩企業屬於「同類」?很多被投資企業都不是上市公司,主管稅務機關又如何掌握同類企業的股權轉讓信息?「相同或類似條件」又如何判斷?等等這些都是在實際中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如果沒有統一的執行標准,只會增加稅企爭議。

(五)不具合理性的無償讓渡股權或股份;

(六)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情形。

(五)和(六)項屬於兜底條款,主動權完全掌握在稅務機關這邊,企業需要謹慎應對。

第十三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視為有正當理由:

(一)能出具有效文件,證明被投資企業因國家政策調整,生產經營受到重大影響,導致低價轉讓股權;

國家政策調整導致企業經營受到重大影響,這一點讓納稅人證明起來難度之高,需要的信息之廣,從國家宏觀到企業微觀存在因果關系,恐怕非要委託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一份報告才能達到證明效果。

(二)繼承或將股權轉讓給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關系證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對轉讓人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首先,繼承並不屬於股權轉讓,在法理上屬於「事件」而非需要雙方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不可能進行有對價的交易,也就不存在轉讓價格的問題,結合第十五條第(三)項的規定,立法者的本意應該是指繼承取得的股權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於三代以內直系親屬之間房地產的贈與,目前有了統一的規定,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金融商品買賣等營業稅若干免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11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繼承土地、房屋權屬有關契稅問題的批復》、《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字〔1995〕48號)等規定,免徵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契稅和土地增值稅。但是,對於股權贈與,雖然《個人所得稅法》規定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言下之意贈與的情況下沒有轉讓收入不應納稅,但在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尚存爭議。《辦法》將親屬間的低價轉讓視為價格明顯偏低的合理理由,並且與「繼承」並列規定,應該是對「贈與」股權不征稅的一種默認,因為在本質上,贈與就是一種零對價的轉讓。

(三)相關法律、政府文件或企業章程規定,並有相關資料充分證明轉讓價格合理且真實的本企業員工持有的不能對外轉讓股權的內部轉讓;

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有了新的稅務籌劃思路,假設B公司實際控制人提供B公司10%的股權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同時章程明確規定用於激勵的股權不得用於對外轉讓,期滿後乙員工獲得5%的股權,持股五年且每年按比例分配紅利,五年後員工希望套利由控股股東回購,可以適用該第(三)項的規定。問題是「轉讓價格合理」作何理解,作為「合理理由」的前提條件是「價格明顯偏低」,既然偏低了又怎麼說是「合理」的價格,如果是「合理的價格」稅務機關有什麼理由認為其「偏低」並要求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四)股權轉讓雙方能夠提供有效證據證明其合理性的其他合理情形。

本項為兜底條款,同樣,到底什麼屬於「合理性」,《辦法》語焉不詳。

第十四條 主管稅務機關應依次按照下列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一)凈資產核定法

股權轉讓收入按照每股凈資產或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

被投資企業的土地使用權、房屋、房地產企業未銷售房產、知識產權、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資產占企業總資產比例超過20%的,主管稅務機關可參照納稅人提供的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6個月內再次發生股權轉讓且被投資企業凈資產未發生重大變化的,主管稅務機關可參照上一次股權轉讓時被投資企業的資產評估報告核定此次股權轉讓收入。

如果有小股東因與大股東意見不合對外轉讓其持有公司全部10%的股權,大股東也不願意行使優先購買權,當然也不願意由其控制的公司聘請或接受小股東聘請中介機構對公司資產進行評估,拿不出資產評估報告,難道稅務機關就要以此認定小股東逃避繳納稅款不成?

(二)類比法

1.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一企業同一股東或其他股東股權轉讓收入核定;

2.參照相同或類似條件下同類行業企業股權轉讓收入核定。

參考第十二條第(三)項和第(四)項的評論意見。

(三)其他合理方法

主管稅務機關採用以上方法核定股權轉讓收入存在困難的,可以採取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其他合理方法」就是對稅務機關的放權,希望各地稅務機關能公平處理。

第三章 股權原值的確認

第十五條個人轉讓股權的原值依照以下方法確認:

(一)以現金出資方式取得的股權,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與取得股權直接相關的合理稅費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二)以非貨幣性資產出資方式取得的股權,按照稅務機關認可或核定的投資入股時非貨幣性資產價格與取得股權直接相關的合理稅費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股東以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入股,《公司法》規定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工商行政機關方可辦理注冊登記手續,工商注冊的檔案資料應為權威信息,按照上述規定,等到公司經營若干年後再由稅務機關認可或核定非貨幣性資產的價格,難道還要把原來作為出資的財產拿出來重新評估一次不成?

(三)通過無償讓渡方式取得股權,具備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二項所列情形的,按取得股權發生的合理稅費與原持有人的股權原值之和確認股權原值;

本項借鑒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無償受贈房屋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8號)的規定「受贈人轉讓受贈房屋的,以其轉讓受贈房屋的收入減除原捐贈人取得該房屋的實際購置成本以及贈與和轉讓過程中受贈人支付的相關稅費後的余額,為受贈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四)被投資企業以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個人股東已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以轉增額和相關稅費之和確認其新轉增股本的股權原值;

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目前尚為爭議問題,總局曾在答疑中明確「按照國稅發[1997]198號和國稅函[1998]289號等文件規定的精神,對股份制企業用股票溢價發行收入形成的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除此之外,其他資本公積轉增資本應徵收個人所得稅」,但是各地稅務機關對此問題處理意見各不相同。《辦法》仍然迴避此一爭議問題,略有遺憾。

另外,此處所謂的資本公積應為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包括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計量模式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產生的資本公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產生的資本公積、金融資產重分類時的差額產生的資本公積不能轉增資本的資本公積,其須在相關資產處置時抓入當期損益。

(五)除以上情形外,由主管稅務機關按照避免重復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原則合理確認股權原值。

第十六條 股權轉讓人已被主管稅務機關核定股權轉讓收入並依法徵收個人所得稅的,該股權受讓人的股權原值以取得股權時發生的合理稅費與股權轉讓人被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股權轉讓收入之和確認。

假設甲將其持有被投資公司股權以1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乙,稅務機關核定股權轉讓價格為120萬並據此核定甲轉讓股權的個人所得稅,此時乙取得股權的計稅基礎不是支付的100萬而是變成了120萬(假設不考慮其他稅費),在雙方均自願交易且符合市場原則,豈不是甲為乙未來轉讓股權時承擔了20*20%=4萬元的個人所得稅?

第十七條 個人轉讓股權未提供完整、准確的股權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股權原值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股權原值。

第十八條 對個人多次取得同一被投資企業股權的,轉讓部分股權時,採用「加權平均法」確定其股權原值。

第四章 納稅申報

第十九條 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被投資企業所在地地稅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

「鐵打的公司流水的股東」,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能夠掌控企業所有信息,當然也方便徵收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款。

第二十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應當依法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一)受讓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

(二)股權轉讓協議已簽訂生效的;

(三)受讓方已經實際履行股東職責或者享受股東權益的;

(四)國家有關部門判決、登記或公告生效的;

7. 2014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

目前,個體來戶的年檢都暫停了,自去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就下發了文件。如下:
國家工商總局關於暫停個體工商戶驗照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精神,總局正在抓緊制定出台包括《個體工商戶年度報告辦法》在內的相關配套管理辦法,個體工商戶驗照將改為年報制度。鑒於此,請各地自2014年1月1日起暫停個體工商戶驗照工作。
工商總局 2013年12月10日

個體戶年檢由原「驗照制」改為「報告公示」制了,但國家相關辦法還未出台,等等吧,不會罰你的,全國都是一個政策。
如果相關辦法出台,還像以前一樣,到工商局網站上申報,至於是否還需要把年檢表下載列印交到工商,並在執照上加蓋年檢印章,目前沒有說法。
建議經常到工商局網站上看看,如果可以年報了,那上面一定會有通知和相關表格的。別著急。

8. 《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 )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的相關稅法規定不僅適用於個體工商戶,也適用於個人獨資企內業和合夥企容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在計算方法上,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2011年9月1日(含)以後的生產經營所得應適用稅法修改後的減除費用標准和稅率表。
由於新稅法的施行時間是在年度中間的9月1日,年終匯算清繳時涉及分段計算應納稅額的問題,需要分步進行:1.按照有關稅收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計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2.然後計算前8個月應納稅額:前8個月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的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8/12。3.再計算後4個月應納稅額:後4個月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後的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4/1。4.全年應納稅額=前8個月應納稅額+後4個月應納稅額。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也是比照這個計算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計算方法僅適用於納稅人2011年的生產經營所得,2012年以後則按照修改後的稅法全年適用統一的稅率。

9. 2014年個體工商年檢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暫停個體工商戶驗照工作的通知》工商個字(2013)191號文件規定: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精神,總局正在抓緊制定出台包括《個體工商戶年度報告辦法》在內的相關配套管理辦法,個體工商戶驗照將改為年報制度。
鑒於此,請各地自2014年1月1日起暫停個體工商戶驗照工作。

目前為止,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對個體年檢沒有最新政策。

閱讀全文

與2014工商局67文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