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對商標代理行業影響有多大
近年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廣袤的中華大地不斷涌現並激盪著民族創業精神和創新基因。如今,工商總局也為這「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努力增磚添瓦,其於今年7月14日印發的《工商總局關於大力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在各省市、跨部門、多行業中陸續掀起改革。
該《意見》的推行,可見工商總局對解決急速增長的商標申請量和審查力量不足矛盾的決心,也體現了目前商標審查系統信息化水平較弱、商標申請渠道單一、服務渠道不夠暢通等問題的實際存在。因此,商標注冊便利化勢在必行。
然而,如何正確解讀該《意見》具體內容,並理性判斷其對未來商標注冊情況、激發市場活力、推動雙創事業等方面的影響,也顯得格外重要。如今,筆者想從對該《意見》內容的解讀中,判斷日後商標注冊趨勢及其對商標代理行業的影響。
《意見》部分內容及解讀
一、放開地方受理和京外審查,北京審查中心優勢將減弱
《意見》內容中,要求拓寬商標申請的地理渠道:
(一)委託地方受理商標注冊申請。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受商標局委託,在地方政務大廳或注冊大廳設立商標受理處,代為辦理商標注冊申請受理等業務。2016年在四川雅安、浙江台州等地開展試點,根據試點情況逐步增設。
(二)設立京外商標審查協作中心。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商標申請規模,在京外合理布局,開展設立商標審查協作中心試點工作。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受商標局委託,負責辦理商標審查等業務。2016年開始試點,根據試點情況和業務需求適時增設。
解讀:
(一)改變了必須由商標局商標注冊大廳受理商標申請的單一渠道,雖尚未明確放開到市、縣、鄉哪級行政區域,但已大大便利了想要個人辦理商標注冊的普通民眾,可就近辦理受理業務。
(二)改變了僅由京內審查協作中心負責商標注冊審查的狀況,在京外部分城市增設商標審查協作中心,以分管片區的形式可分流原京內商標注冊審查工作,進而縮短商標審查周期。
二、加大信息化、電子化投入,審查快速通道開啟
《意見》內容中,要求擴大線上申請的方式渠道,簡化流程,縮短辦理時間:
(四)推行網上申請。將網上申請由僅對商標代理機構開放擴大至所有申請人;將網上申請僅接受商標注冊申請逐步擴大至商標續展、轉讓、注銷、變更等商標業務申請。2017年起,申請人辦理商標注冊申請的,可通過互聯網、到所在地商標受理處或者到商標局注冊大廳辦理。
(五)優化商標注冊流程。通過調整內部程序等方式將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發放時間由6個月左右縮短至3個月內。簡化部分商標注冊申請材料和手續。清理商標書式和精簡商標發文。開通注冊商標後續業務快速審查通道。
(七)逐步推進商標注冊全程電子化。改革商標收發文方式,積極推進電子商標注冊證及電子送達工作。開放商標資料庫,引導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運用商標資料庫信息加強商標監管工作。加強內部辦公平台、社會服務平台「兩個平台」建設,提升中國商標網服務體驗,推動網上查詢、網上申請、網上公告系統提速升級。
解讀:
(四)網路申請對個人申請主體的放開,使個人辦理跨越了地理的限制,時間及成本將減少,且將逐步達到業務門類逐步放開,真正做到全民均可申請、商標多業務、多渠道辦理。
(五)(七)通過縮短受理時間規定,推進注冊全程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使得整個辦理過程更加有序無礙。
影響:商標申請總量將激增,代理行業增速將放緩
綜合以上,隨著該《意見》實施的進一步影響,北京原有的受理及審查地理優勢將逐漸減弱,商標代理機構優勢也進而減弱,而民眾個人辦理商標注冊的數量將在便利化推行後激增,然而商標代理行業發展並不會停止增長,而是增速變緩。
該《意見》旨在拓展申請渠道、簡化流程手續、完善機制監管、提升商標公共服務水平,促進品牌經濟發展。
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今天,各商標代理機構未來規劃更要提升自身的專業度,弱化單純的協助辦理功能,強化戰略性智囊團功能,才能有獨特競爭力。
㈡ 企業注冊便利化存問題將會如何改革呢
3月1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表示,在企業注冊便利化方面仍然存在著問題。
三是企業名稱核准問題。因為我們國家企業現在數量比較多,3000多萬企業,名稱登記完全靠政府來審批效率確實比較低。
四是進一步簡化市場退出機制。就是大家常說的「能生不能死」,企業退出比較麻煩。我們要進一步在以前工作的基礎上,加快企業退出市場時間,也是為企業提供方便。
㈢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有哪些意義
有利於降低投資者創業成本,刺激投資積極性;
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並回提高企業資金答使用效率;
有利於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新興生產力的發展;
有利於創造更多的就業與創業機會。
㈣ 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的意義內涵主要特點,以及二者的區別和聯系
從功能上看,負面清單與權力清單、責任清單,都旨在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而從指向上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的指向對象為政府部門,而負面清單的指向對象則為市場主體,其實質是規范市場主體的准入標准。負面清單與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的制定和推動工作必須相輔相成。
配套改革措施保證三張清單順利推行。一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審批事項,確定審批流程,提高審批速度。各省行政機關職權清理效果顯著,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面清理,行政程序標准化、信息化普遍推進。二是商事制度改革推進工商注冊便利化。「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先照後證」等改革手段都已全面推開,工商登記由前置審批改為後置審批,簡化市場主體登記手續,實現企業注冊登記便利化。三是市場監管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將政府管理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後監管,通過強化市場監管行為、夯實監管信用基礎、改進市場監管執法等手段,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推進法治規范的市場環境建設。四是培育社會組織推進政府職能轉移。一些地方已結合本地發展實際,開始就社會組織培育開展多樣化的探索和嘗試。如廣東省深圳市推行社會團體登記制度改革,同時實行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資質申報,推進政府職能轉化;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建立社會組織孵化中心,接受孵化的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活動,分擔部分政府職責。
㈤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什麼時候叫做商事登記制度
您好,2014年2月來7日,國務院自以國發〔2014〕7號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
國務院關於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內容如下:
國發〔201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批准《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予印發。
一、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改革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政府監管方式、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保障創業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二、改革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解決改革中的具體問題。各地區、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快制定完善配套措施。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優化流程、完善制度,確保改革前後管理工作平穩過渡。要強化企業自我管理、行業協會自律和社會組織監督的作用,提高市場監管水平,切實讓這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創業活力,催生發展新動力。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㈥ 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成效如何
9月3日,2017年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工商局長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行。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崔守東對於目前商標改革中的監管部門敢於「放」、做「減法」方面的成效給予肯定。他說,2013年,我們修正了商標法,明確將審查周期規定在9個月;2016年,我們出台了《工商總局關於大力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的意見》,開始了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一年來,改革紅利持續釋放。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商標注冊申請量達280.5萬件,同比增長34.4%;其中網上申請243.5萬件,佔比86.83%,對比去年同期增長48.22%;各地受理窗口共受理商標注冊申請45289件,地方受理點辦理質權登記282起,幫助企業融資66.5億元。
㈦ 我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社會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簡政放權,優化辦事流程。
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要求,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
一是將「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需要取得前置許可的事項,除涉及國家安全、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外,不再實行先主管部門審批、再工商登記的制度,市場主體向工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即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對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持營業執照和有關材料向主管部門申請許可。
二是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
三是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
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主要在於放寬工商登記條件後,如何加強對市場主體、市場活動監督管理,落實監管責任,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一是在工作實踐中進一步積極探索,積累經驗,為商事登記改革穩步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實行寬進嚴管。認真落實「寬進」要求,放寬工商登記條件,建立便捷平等的市場准入制度,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轉變監管理念、釐清監管職責、規范監管行為、夯實監管基礎,努力在推動「寬進」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工作,為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和發展環境。
三是要加快構建服務型工商,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企業、行業和社會組織的作用,實現共同治理、共擔責任。
四是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以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契機,激發市場主體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把工商職能切實轉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
㈧ 電子營業執照可靠嗎,有什麼政策支持
近期,《電子商務法》實施在即(2019年1月1日施行),將電子營業執照的推廣與普及推上高潮。實施上,電子營業執照的推廣與普及工作起源較早,並且也在我國發展迅速。
2015年7月,河南全省首張電子營業執照誕生。
2015年12月,內蒙古發放首張電子營業執照。
2016年1月,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將《上海市電子營業執照登記管理試行辦法》印發給各區(縣)市場監管局,各分局,市局各有關處室、直屬單位。
2016年11月,陝西省頒出全國首張微信版電子營業執照
2017年4月,工商總局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推進工商登記注冊便利化,在總結試點省份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現就在全國全面推行電子營業執照的發放和應用工作。
加快建立全國統一標准規范的電子營業執照模式、電子營業執照管理系統和電子營業執照管理機制,推進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子營業執照庫,確保在2017年10月底前各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都具備電子營業執照發放能力,逐步實現電子營業執照跨區域、跨部門、跨領域的互通互認互用。
2017年4月,遼寧發出首張全程電子化登記企業營業執照。
2017年5月,雲南發出首張全程電子化登記企業營業執照。
2017年6月,河北發出首張全程電子化登記企業營業執照。
2017年7月,浙江首張全程電子化登記營業執照在金華頒發。
2017年11月,甘肅省首批電子營業執照正式頒發。
2017年12月,廣東首張個體工商戶電子營業執照發放。
2018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決定在前期已實現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的基礎上,推行企業登記「無紙」全程電子化及「無介質」電子營業執照。
2018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在全國推廣通過手機使用電子營業執照,隨時驗證核實證照使用人的身份和用途,目前已在天津、江蘇開展試點應用。
2018年4月,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東疆港片區首批發放和應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手機版電子營業執照,此次發放的電子營業執照在全國首次實現了電子執照「無介質」,同時也實現了電子營業執照的跨領域共享互認,打通了企業網上申報、登記審核、執照發放以及銀行開戶等一系列環節。
2018年6月,河北省發放首張無介質電子營業執照。
2018年6月20日,為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力提升工商注冊便利化,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雲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決定從20日開始在全省全面發放企業電子營業執照。
2018年8月1日,雲南省頒發首張個體工商戶全程電子化營業執照,個體工商戶全程電子化登記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2018年9月28日,吉林省第一張全程電子化營業執照在長白山首發。
2018年10月,根據青海省工商局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的實施意見》,全省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從2018年10月1日起,向企業發放電子營業執照。
2018年11月,湖北省《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所稱的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是指申請人通過登錄湖北政務服務網上的企業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以電子文件、電子簽名形式向登記機關申辦企業登記業務,登記機關進行網上受理、網上審查、網上核准、網上發照、網上公示和網上歸檔的企業登記服務方式。
2018年12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廣泛調研、深入分析的基礎上,起草形成了《電子營業執照管理辦法(試行)》,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㈨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
你好:
你問的這個問題,可能是工商局的人都想知道的事情。
現在相關文件版還沒有傳達出來。
但總體權上來說,對於公司的注冊要方便很多。
1、不要注冊資本金的審計。(這里要節約很多錢)認繳是說,你想注冊多少就注冊多少,沒有時間限制你多久交清,但你對注冊資本金承擔有限責任。如果你認繳1億,你就得承擔1億的有限責任,如果你認繳10元,你就承擔10元的有限責任。
2、不強求要公司注冊地址;
3、減少很多前置條件,並不是全都減了,現在好象還留了40多項。
意思是好,如果你是注冊一個一般的公司應該一個小時內能搞定。現在不年驗,搞年度報告制度,對於年度報告制度,現在工商局內部都還沒有搞懂是個什麼意思。這個報告是要做成什麼樣子。
目前就只能了解這么多了。
對於所謂的嚴管,這個問題只有在公司法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進行修改後,再知道管些什麼,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