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商聯跟工商局是什麼概念
工商聯:是各級工商界聯合會的簡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成立於1953年,簡稱全國工商聯。其性質和地位可概括為: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商界組成的人民團體和民間商會(全國工商聯又稱中國民間商會),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
工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
兩者風馬牛不相及
㈡ 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商局的區別
區別就是相差四個字,其實就是一個意思。工商局的全稱就是工商行政管理局。
㈢ 工商聯和工商局會不會一樣
應該由民政局收取社會團體年度管理費用,工商聯可收取工商聯會員回單位會費,工商局應答該是不能收取社團會費的,他們只能對企業和個體戶收取管理費,但一般各地個私協設在工商局,他們可能會收取個私協會費,票據可能是用的社會團體會費收據。
㈣ 工商局與工商所有什麼不同
工商所是工商局的派出機構,它是按經濟區域劃分的,個體工商戶在所里登記,並版對轄區的所權有企業個體戶進行監管。工商局是機關單位,裡面綜合內容多,它有企業、經檢、合同、市場、商標、廣告等業務科室,企業登記在機關企業注冊。
㈤ 工商聯和工商局有何區別
工商聯:是各級工商界聯合會的簡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成立於1953年,簡稱全國工商聯。其性質和地位可概括為: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商界組成的人民團體和民間商會(全國工商聯又稱中國民間商會),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
工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
詳見:http://..com/link?url=uxq6RF5R5Qr-FwiLvV3NY-3VmDIQF2ZyBz2yEO5uyegCmZH_
㈥ 政協、統戰部、工商聯三者的關系是什麼
政協、統戰部、工商聯三者的關系是: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統戰部黨中央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工商聯是各級工商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業界組織的全國性組織。
統戰部是中共中央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五十年代初,中共中央就為統戰部門確定了「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的基本職能。而全國工商聯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的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
統戰部是黨的工作部門,而工商聯是以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為主體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統戰部和工商聯機關都是公務員序列。工商聯黨組受同級統戰部領導,如:縣工商聯黨組受縣委統戰部領導。工商聯的工作是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和經濟工作的重要內容。
(6)工商局和工商聯的區別擴展閱讀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政協或者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
二,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是黨中央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是黨中央在統戰工作方面的參謀和助手。
三,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業界組織的人民團體,民間的對內對外商會,各級工商聯的全國性組織。它是中國愛國統一戰線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組成單位之一,是一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簡稱全國工商聯。
㈦ 工商局與工商聯的區別
工商聯是組織,工商局是國家機關。
工商聯是各級工商界聯合會的簡稱.中華全國內工商業容聯合會成立於1953年,簡稱全國工商聯。其性質和地位可概括為: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商界組成的人民團體和民間商會(全國工商聯又稱中國民間商會),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
工商局的全稱是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㈧ 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商局的區別是什麼
1、工商局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簡稱,性質是一樣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是負責內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容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2、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國家為了建立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等機關,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對市場經營主體及其市場行為進行的監督管理。
3、建國初期,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內有中央外資企業管理局和中央私營企業管理局,1953年兩局合並,改稱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10年動亂中並入商業部。1978年9月重新恢復,改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4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㈨ 工商聯和商會的區別
1、工商聯和商會的區別是組織性質不一樣。
1)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屬於全國性組織。
2)商會屬於非營利性組織,屬於自建的社會團體。
2、成員不同
1)工商聯會員分為企業會員、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
2)商會是由有獨立的經營單位、事業單位或由自由商人、企業職員等自願組成。
(9)工商局和工商聯的區別擴展閱讀:
商會歷史
1899年,出現了第一個有關商會的民間擬定章程《擬中國建立商業會章程》 ;1902年,上海通商銀行的總董嚴信厚組織成立 了上海商業會議公所,這是近代商會的雛形。
1903年,清政府設立了商部,作為統轄農工商實業的最高管理機構。1904年,根據商部的意見,清廷諭令頒布 了《察定商會簡明章程 》 、《商會章程附則六條》。此項法律文件成為商會成立的 法律依據。1905年1月13日,天津商會正式成立。
到1908年,全國已有58個總商會(其中9個建於海外)和223個分會。1912年商會總數猛增至794個,1915年更激增到1262個。
1915年,參議院代行立法院職權,於第二期常會議定《商會法》,並於 12月予以公布。次年2月,又頒布了《修正商會法施行細則》。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重新修訂了《商會法》和《商會法實施細則》。
1929年,工商部擬定《商會法》草案,同年8月15日公布施行。商會制度從創立時起,就是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的社團組織,與其他形式的社團比較而言,它是當時清政府最為重視也倡導最力的新型商辦民間社團。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網路——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