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馬鞍山市當塗屬於哪裡
暈…你自己不都說了是「安徽馬鞍山市」了蠻……
⑵ 馬鞍山市當塗縣總人口多少縣城總人口多少
馬鞍山市當塗縣 為62.86萬 全縣共有16.42萬戶,總人口為62.86萬人
縣城地區有6.2萬人。
⑶ 馬鞍山市當塗縣幾所高中學校
當塗縣公立高中學校共三所,分別為:安徽省當塗縣第二中學、當塗一中、當塗縣石橋中學。
1、當塗一中創辦於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1979年定名為安徽省當塗第一中學,是皖南八校之一。
被評為安徽省示範高中、省綠色學校、省文明單位、全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省先進集體,市先進集體,十多所高校實踐基地,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劃重點科研課實驗基地,省現代技術裝備學校。
2、石橋中學創辦於1965年,50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由最初57名學生、5名教師、3間土牆茅屋組成的一個半耕半讀制初中班。
於1969年改為全日制初級中學,於1973年擴大為完全中學,期間歷經兩次遷址、更名,已發展成為安徽省示範高中、省綠色學校、省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中科大實踐基地,馬鞍山市農村對外窗口學校。
3、安徽省當塗縣第二中學前身是由愛國富商徐靜仁於1921年創辦的當塗縣私立靜仁職業中學,其後學校數次易名,最終於1980年更名為安徽省當塗第二中學。學校現為安徽省省級示範高中、馬鞍山市市級示範高中、市綠色學校、縣文明單位、安徽師范大學優秀教育實習基地學校。
(3)安徽當塗縣馬鞍山擴展閱讀:
截止到2020年7月,當塗一中現有教師211人,其中高級職稱77人,研究生學歷16人,省、市級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36人次,市級以上先進41人次,35周歲以下教師占總數的40%。
學校已經凸顯出一批名師、優師,他們思想活躍,眼界開闊,治學嚴謹,教學多樣,著眼於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致力於教材、教法和課程課堂的改革,教科研濃厚風氣正在形成。
百年文化積淀,當塗一中造就出一支專業基礎扎實、知識視野開闊、理論研究深刻。形成了層次高、教法精、思路活、善創新的教學風格。
網路-當塗縣石橋中學
網路-安徽省當塗縣第二中學
⑷ 當塗縣是屬於馬鞍山的哪個區求解答
縣城距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30公里,距馬鞍山外貿碼頭20 公里,建設萬噸級內貿碼頭一座,距蕪湖灣里軍民兩用機場及蕪湖長江大橋均為20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0公里。交通、通訊、給排水、供電等各項基礎設施齊全。縣鄉公路網路基本建成,鄉級公路均為柏油路面;實現城鄉電話程式控制化,電話普及率在安徽省領先;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電氣化,全縣供電通電率已達 100%。農村集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丹陽、博望、石橋、黃池、太白、塘南列為國家和省、市重點建設集鎮。賓館、飯店等服務設施日益完善。
安徽省和馬鞍山市將當塗縣境內205國道沿線列為江東經濟開發帶,建立了當塗工業園。當塗縣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是理想的投資場所。 補充: 馬鞍山現轄三區一縣,市人民政府駐安徽省馬鞍山市太白大道2008號市轄區雨山區 面積 173平方千米,人口25.17萬。郵政編碼243071。區人民政府駐馬鞍山市湖西路
轄 向山鎮 銀塘鎮 佳山鄉 雨山街道 安民街道 平湖街道 採石街道
花山區 面積 119平方千米,人口23.4萬。郵政編碼243000。區人民政府駐馬鞍山市花山路
轄 霍里鎮 沙塘街道 解放街道 湖東街道 桃源街道
金家莊區 面積 53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243021。 區人民政府駐馬鞍山市金字塘路33號
轄 慈湖鄉 金家莊街道 塘西街道 慈湖街道 江邊街道縣當塗縣 面積1346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243100。縣人民政府駐姑孰鎮。
⑸ 馬鞍山有哪些縣
截至2015年,安徽馬鞍山市轄3區3縣,分別為: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當塗專縣、含山縣、和縣。
馬鞍屬山市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長三角區,地處東經117°53'~118°52'、北緯31°24'~32°02',區域內長江東西貫穿。東鄰南京市浦口區、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北接滁州市全椒縣,西毗合肥市巢湖縣級市,南泊蕪湖市鳩江區、無為縣,東南連蕪湖縣、宣城市宣州區。
⑹ 馬鞍山當塗縣怎麼樣物價和馬鞍山市比呢
由於現在馬鞍山湖西南伸和當塗縣城的振興路相連,並開通202公交車,兩地的物價差不多。只是當塗的居住環境比馬鞍山要好的多。
⑺ 馬鞍山原隸屬於當塗縣,為何很快發展成為了省轄市
眾所周知,我國華東地區自然條件非常優越,物產資源也相當豐富,並且工業技術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方便,所以可以說是我國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而在華東地區有一個叫馬鞍山的城市,它如今的名氣非常大,但是在歷史上卻是很長一段時間默默無聞,馬鞍山原本是隸屬當塗縣的一個小鎮,後來憑借豐富的礦產資源而迅速地發展成為了省轄市。
最後,馬鞍山抓住了資源的優勢,抓住了機遇快速發展,從而才能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從隸屬鎮變成了省轄市。
⑻ 當塗是哪一年劃給馬鞍山市的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當塗解放。8月,析當塗縣城置當塗市,縣、市同屬皖南行版署蕪當專區,專權署駐當塗市。
1950年5月,撤當塗市入當塗縣,為第一區。不久,蕪當專區撤銷,當塗縣改屬宣城專區。1952年2月,劃屬蕪湖專區。1971年3月,蕪湖專區更名蕪湖地區,縣隸屬關系不變。1980年1月,蕪湖地區行政公署更名宣城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由蕪湖遷宣城,當塗縣屬之。
1983年7月,大橋公社全部劃歸蕪湖市,當塗改為馬鞍山市屬縣。
⑼ 安徽省馬鞍山市的無為縣和當塗縣哪個好一點
第一
無為不屬於馬鞍山,屬於蕪湖的。第二,當塗絕對比無為好,當塗的經濟開發區已經和城市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離馬鞍山市區也很近,已經不像是一個縣
而像馬鞍山的區,發展前景也非常好,有很多企業,工廠。
⑽ 馬鞍山有幾個縣
截至2017年底,馬鞍山市有3個縣,分別是當塗縣、含山縣、和縣。
1、當塗縣
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 地處安徽東部、長江下游東岸。東臨博望區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與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隔江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及宣城市接壤;北與雨山區毗連。
2、含山縣
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地理位置位於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巢湖之濱。含山自唐武德六年(623年)置縣以來,已有1380 多年歷史,是春秋吳楚故地,素有吳頭楚尾之稱。
3、和縣
古名歷陽,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縣。地處皖東、長三角地區的邊緣,皖江開發的最前沿,向為江淮水陸之要沖。東南與蕪湖市裕溪口緊連,南與無為縣接壤,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東北與南京市一橋之隔,東面緊靠長江,隔江面對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
(10)安徽當塗縣馬鞍山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吳、越、楚
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
2、丹陽
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縣治今當塗縣丹陽鎮)。 東晉北方戰亂,難民南遷。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徒,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採石)。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
3、當塗
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徒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
4、太平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
明清府治隸屬不變。
5、當塗縣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塗屬蕪湖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
6、馬鞍山礦區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7、馬鞍山市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
8、新馬鞍山市
2011年08月16日安徽省地級市巢湖市被分拆為三個部分,其中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
2012年09月05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調整馬鞍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2〕103號),安徽省正式通知成立馬鞍山市博望區,管轄原當塗縣博望、丹陽和新市三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