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子牧這個名字好不好
聽起來不錯
㈡ 牧區子女的成長過程
你好,
就把平時發生的事情,
和周圍的環境做一個介紹,
這樣就可以了!
㈢ 馬鞍山有哪些名人他們有哪些事跡
馬鞍山有陶謙,周興嗣,耿詢等等。
陶謙:東漢末年割據群雄之一。擢升陶謙為徐州牧加安東將軍,封溧陽侯。一時割據今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一帶,氣勢很盛。三國演義中寫到,「太守陶謙,字恭祖,為人溫厚純篤」。
周興嗣:南朝梁人,《千字文》作者。 《千字文》是封建社會集識字、書法和教化為一體的問世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幼兒啟蒙教材,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耿 詢:隋人,創造渾天儀,不假人力,以水轉之,施於暗室,候天時皆合。611年為太史丞。著有《鳥情占》。
郭祥正:北宋詩壇主將之一。頻出且有李白遺風,北宋詩壇主將梅堯臣稱其為「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轉承議郎,階至朝請大夫。
潘庭堅:翰林院學士。帥府教授。慎密謙約,為太祖所稱。擢中書省博士。同知府事。主會試。
潘黼:官至江西按察使。會修律令,留為議律官。
陶安:翰林院學士,終為江西參知政事。朱元璋十分寵渥於他,御制門帖賜之曰:「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朱元璋親致祭文,遣使弔唁,謚封「姑孰郡公」。著述頗豐,有《周易集粹》、《陶學士集》(20卷)存世。
邢珣:官至江西右參政。邢因堅持正義,抨擊權臣巨璫惡舉,終被罷官。
蕭雲從:畫家,姑孰畫派始祖。畫《太平山水圖》43幅,此畫是超凡的傑作,鄭振鐸稱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國版畫史圖錄》。另有長達五丈的畫《歸寓一元圖》,畫上有馬鞍山景觀22處和自題詩24首。此畫被人稱為「極品」。
㈣ 寫一位馬鞍山的名人
縱觀歷史,馬鞍山地區歷代皆有名人與這片土地結緣,或在此建立奇功,或寄情山水,雖為客籍,但早已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主要名人有:
(一)楚霸王叱吒風雲。
2200多年前,項羽率8000精兵從採石渡江北上征戰秦兵,創立霸業,後被劉邦挫敗,南逃至烏江,自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遂拔劍自刎。其先行渡江至東岸的烏騅馬見主人身亡,即返身躍江,鞍韉落地,留在江東。相傳,今馬鞍山即為項羽馬鞍幻化。
二)周興嗣朽撰《千字文》。
《千字文》是封建社會集識字、書法和教化為一體的問世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幼兒啟蒙教材,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作者是梁武帝的文學侍從「員外散騎侍郎」、當塗的周興嗣。
(三)李太白魂系江東。
李白曾十多次駐足馬鞍山,60多首詩文是詩人傾瀉給馬鞍山的一腔痴情。晚年,李白病逝當塗。李白是我國詩歌史上少見的天才。可以說,幾乎所有的文化人,都會熟記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天上霜」、「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楊州」等詩句,並從中受到最早的審美啟迪。
(四)樊若水巧駕浮橋。
公元974年,江南進士樊若水經精心策劃,僅用三天時間便在採石江面上建造了一座長達6000米的跨江浮橋。這是歷史上真正的長江第一橋。宋軍藉此橋南下攻克金陵,俘獲南唐皇帝李煜。
(五)郭祥正詩風飄逸。
郭祥正,當塗青山人,北宋詩壇主將之一。郭出生於官宦之家,十九歲中進士,可謂少年得志,但因性情耿介,剛直不阿,官場卻屢屢受挫。郭詩作頻出且有李白遺風,北宋詩壇主將梅堯臣稱其為「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郭有《青山集》30卷存世。
(六)虞允文智破金兵。
公元1161年,南宋江山飄搖欲墜。中書舍人參謀軍事虞允文在採石江邊慰問士兵時,面對金兵的強大攻勢,臨危不懼,親自督戰,智獲全勝,使南宋轉危為安,並延續百年之久。此戰成為戰爭史上1.8萬與40萬的懸殊取勝的千古佳話。
(七)陶主敬恪盡職守。
陶安,字主敬,當塗人。陶少時博覽群書,為官恪盡職實,以政績和品德服人,深得朱元璋賞識。陶曾為翰林院學士,負責議定禮制,終為江西參知政事,卒於任上,朱元璋親致祭文,遣使弔唁,謚封「姑孰郡公」。陶著述頗豐,有《周易集粹》、《陶學士集》(20卷)存世。
(八)邢子用「濟美」故里。
邢珣,字子用,當塗人,明進士,官至江西右參政。邢因堅持正義,抨擊權臣巨璫惡舉,終被罷官。邢回歸鄉里後,廣置義田、贍養老人,致力於慈善事業,其子邢埴、邢址皆為進士,以清謙傳世。為表彰邢氏父子濟世美德,1573年當塗知府丁懋儒等人在大邢村建7米多高的牌樓式石坊「濟美坊」,坊中央鐫刻「恩榮」二字。
(九)蕭雲從畫壇揚名。
蕭雲從,清初畫家,姑孰畫派始祖。蕭雲從以馬鞍山、蕪湖、繁昌三地沿江景點為描摹對象,畫《太平山水圖》43幅,此畫是超凡的傑作,鄭振鐸稱其「幅幅皆精」,全部收入《中國版畫史圖錄》。畫家另有長達五丈的畫《歸寓一元圖》,畫上有馬鞍山景觀22處和自題詩24首。此畫被人稱為「極品」。
(十)徐文靖治學嚴謹。
徐文靖,清史學家,少年矢志治學,青年嶄露頭角,但一生與仕途無緣。晚年靜居當塗故里潛心治學。徐敢於挑戰前人,在歷史學、地理學上多有建樹,其《竹書紀年統箋》、《禹貢會箋》等四部著作被收《四庫全書》。
(十一)黃左田勤政敏學。
黃鉞,字左田,當塗人。清進士,官司至禮部尚書、軍機大臣、戶部尚書,詩書畫自成一體。謚號「勤敏」,以彰其勤政敏學。黃鉞曾致力於書院與管理,創建蕪湖中江書院,主管徽州紫陽書院、皖西六安書院、安慶敬敷書院,為安徽教育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十二)四兄弟各有所成。
夏炘、夏炯、夏燠、夏燮四兄弟生於當塗一書香門第,其父夏鑾對四子嚴慈相融,使四子分別在理學、經學、音韻學、考據學等方面各有建樹。特別是夏燮,在歷史學上引人注目,其《明通鑒》、《中西紀事》兩部史學專著,至今仍是學習和研究明代歷史的必讀書目。
十三)林散之當代三絕。
林散之先生人稱「當代草聖」、「一代宗師」,總書記評價其書法「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其詩作與畫作也有極高造詣,故人稱其為「詩、書、畫」三絕。林老逝世後,馬鞍山市人遵其遺願,在太白樓側建林散之藝術館。主館名「江上草堂」,館內珍藏著先生的藝術作品。先生之墓位於「江上草堂」左側。
㈤ 我有一牧九子一母遼代鐵花錢,市場價格多少錢
宋代一母九子花錢,真品品相好的市場上一般喊價在20000左右;不過今年的行情持續低迷,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㈥ 馬鞍山有過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
陶謙:東漢末年割據群雄之一。擢升陶謙為徐州牧加安東將軍,封溧陽侯。一時割據今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一帶,氣勢很盛。三國演義中寫到,「太守陶謙,字恭祖,為人溫厚純篤」。
周興嗣:南朝梁人,《千字文》作者。 《千字文》是封建社會集識字、書法和教化為一體的問世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幼兒啟蒙教材,可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耿 詢:隋人,創造渾天儀,不假人力,以水轉之,施於暗室,候天時皆合。611年為太史丞。著有《鳥情占》。
郭祥正:北宋詩壇主將之一。頻出且有李白遺風,北宋詩壇主將梅堯臣稱其為「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轉承議郎,階至朝請大夫。
潘庭堅:翰林院學士。帥府教授。慎密謙約,為太祖所稱。擢中書省博士。同知府事。主會試。
馬鞍山,簡稱「馬」,中國安徽省地級市,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1956年10月12日設立,現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戶籍人口227.7萬人,常住人口222.9萬人。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早在六朝時期,許多名公巨卿、賢達雅士就流連駐足馬鞍山,留下眾多古跡和文化遺存。
馬鞍山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試點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首批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等殊榮。
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馬鞍山鄭蒲港繼上海、南京兩個深水港後,長江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岸線碼頭。
㈦ 馬鞍山有什麼好玩的
馬鞍山新十佳景點
五彩斑爛――採石磯風景區
以採石磯為主體,以長江為紐帶的採石風景名勝區,因絕壁磯石而名聞天下,被列為長江三磯之首。
採石風景區以詩人李白為靈魂,以"翠螺出大江"的壯麗景觀和鎖溪河風光為載體,含翠螺山、荷包山、小九華和採石鎮、小黃洲在內的名勝。景區內的太白樓,四角飛翹,斗拱畫梁,古色古香,與黃鶴樓、岳陽樓、騰王閣並稱為「三樓一閣」。沿石級向上,有聯璧台、燃犀亭、三元洞、三台閣、李白衣冠冢等,像一串串珍珠鑲篏在翠螺山上下,五彩斑爛,美不勝收。人類和大自然的和謁,在這里得到充分的詮釋。
詩魂歸里――青山李白墓園
李白墓園位於市東南20公里的青山下。山巒遙接,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南齊詩人謝眺稱作「山水都」,曾築室山南。李白生前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願,於是後人將詩仙葬在這里。
太白墓園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園內青翠沁綠,池水泱泱。太白祠飛檐聳脊,雕梁畫棟。廳內聳立一尊李白塑像,側身而立,氣度非凡。廳堂懸有書法家司徒手書「詩無敵」,兩側壁上鑲嵌著的多塊石碑,是現存較早的文物。祠後為李白墓地,墓碑上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四周柳樹婆娑,盪漾著人們對詩人綿綿的思念之情
詩城明珠――雨山湖公園
雨山湖位於市中心,通過雨山河和長江溝通,水域千畝,與佳山和雨山構成山水相依的景觀。四條繁華的街道環湖修築,沿路栽種香樟、銀杏、迎春花和懸鈴木,不僅給城市增色,也使雨山湖成為一顆亮麗的明珠。
雨山湖及南湖、北湖公園到處是掛滿露水的草坪,每一葉小草,彷彿蘊藏著萬語千言。形態各異的小橋、迴廊、亭閣,引導遊人時而凌波賞荷,時而隔岸觀景。湖中一座人工堆築的小島,成為大雁、鷗鷺和鴛鴦的棲息地,鳥兒成群匯集於此,或戲水啁啾,或引吭高歌,完全融入醉人的綠水藍天之中。
將軍遺夢――朱然墓園
朱然墓園位於市區南,為東吳大將朱然之墓,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然浙江安吉人,13歲過繼給舅父為子,少年時與孫權同窗共讀。三國爭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漢,生擒關羽,成為統領東吳全軍的將領,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終年68歲。
1984年6月,沉睡1700多年的朱然墓被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墓長8.7米,寬3.54米,由墓道、前室、後室等組成,結構嚴謹,布局合理,顯示出古代高超的建築技術。
墓園內有文物陳列廳、仿古兵器館、朱然家族墓陳列廳等。館外群山遙峙,館內綠樹成蔭,三月櫻花爛漫,八月丹桂飄香,是將軍夢幻中的仙境,也是尋幽探古的勝地。
青山竹海――濮塘自然風景區
濮塘自然風景區分黃庄、劍湖和陵軒三個景區。
黃庄景區位於濮塘東北,山高谷深,竹翠樹密,有幽谷和清泉,篁林古道、九龍戲珠、深谷古庵、龍泉壽樹、星湖山村。劍湖景區位於濮塘西南,山水相連,景觀奇特,有劍湖畫舫、綉簾鳥語、鍾鼓奇觀、龍尖攬勝等。陵園景區是進入黃庄的門戶,這里是烈士忠魂安息的聖地,有供人瞻仰、憑吊的烈士塔、烈士墓。整個景區山巒起伏,竹海泛浪,茶園成片。分布在青山和竹海間星星點點的農舍,正滿懷深情地講述著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流光溢彩――節慶廣場
節慶廣場位於市區以南,是集觀賞休閑和防洪於一體的綜合工程。廣場西至湖西南路,東到湖東南路,近1.5平方公里,是我市面積最大,最時尚的廣場。兩岸的木棧道和景觀橋連為一體,形成以水面為中心的多層次的濱河親水空間。華美的建築,寬闊的水面,給人雄偉壯麗之感。
入夜,華燈初放,這里成了色彩的天堂,五顏六色的光柱在這里交匯。天上繁星點點,地下流光溢彩,偶而有流星墜落,似乎融入廣場上斑爛的色彩,綻出無聲的閃亮,使人恍如夢中。
夢里禪語――小九華
小九華是臨江而立的斷崖山丘,位於採石鎮西北,擎天鎮地,山高百丈。相傳地藏王曾在這里住過,古代就有地藏王殿。由於山巒秀美,酷似青陽九華山,人稱「小九華」。原名望夫山,古時一女子在此盼夫歸來,化為巨石,至今,「望夫石」三字依稀可見。
山間寺廟多座,一年四季遊客不斷,香火極盛。這里樹木茂密,野兔在草叢里出沒,百靈在林間歌唱,使人恍如走進夢幻的天地。桂花、金銀花等具有觀賞和栽培價值的植物隨處可見。如果說人與自然存在著韻律關系,小九華就是最美的旋律。
古塔臨風――黃山塔
當塗縣城北的小黃山,又名浮丘山,相傳浮丘公曾在這里牧雞。山上有一塔,故名黃山塔。李白登臨此山,呤出了「送君登黃山,長嘯依天梯」的絕唱。可見,此塔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南宋詩人陸游在詩中也提及此塔:「可憐黃山塔,突兀暮煙里,依然十年前,看我行萬里」。即使浪跡天涯,詩人也不會忘記黃山塔,這濃濃深情實在令人感動。
古時山上有宋離宮、凌歊台、懷古台、誓清堂等。山頂的凌歊台五尺高,相傳是劉裕避暑的地方。黃山塔雖數次重修,仍帶有宋代、明清時期的風格。
黃山塔是地域歷史的文化標象,像一位滄桑的老人,帶著時代的印記,從千年的風雨中一直走到今天。
放飛心靈――盆山度假村
馬鋼盆山度假村位於市東郊,佔地二千多畝,是集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度假區。
度假村四周奇峰羅列,前有西綿山,後有天鵝峰,左有雙鷺溪,右有金雞嶺。金雞嶺流傳著五隻金雞散步,天鵝峰流傳著88盞油燈至今長明的動人傳說,給這里的山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度假村是野生動植物的家園,植物百餘種,野生食用菌有10餘:動物60多種,其中鷺鳥達10餘種。這里山谷幽深,溪水長流,空氣清新,是天然氧吧。紅瓦白牆的庭院式住宅,風味獨特的農家菜,熱情好客的山裡人家,無不向你訴說,來這里度假,是放飛心靈的最好方式。
登高佳處――佳山公園
佳山原名家山,位於雨山湖東,高百餘米,與雨山遙遙想望。相傳是佳郎的化身,而雨山則是他的妹妹。這一對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年輕人,不顧父母親反對,毅然相愛,卻遭殺身之禍。他們的真情撼天動地,天神將他們化為兩座山。人們說,兩山間的湖水是他們的淚水化成。
山頂曾有一寺,抗戰期間被日本人燒毀。後由南京一位施主四處化緣,在原處建「白雲庵」一座,1958年被拆。
佳山四季常青,松樹繁茂,有十多條道路直達山巔。山頂兩則有望景台,可以觀賞日出,也可俯瞰全市。每天清晨,登山者絡繹不絕,歡聲笑語喚醒了沉睡的山巒。
㈧ 備注喜歡的人牧子的含義
一個人給另外一個人備注為喜歡的人,說明他對於現在這個人只是在暗戀階段,他們兩個並沒有開始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