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
重點改善精神來衛 生、自婦幼衛生、衛生監督、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設
施條件。加強重大疾病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測預警和處 置能力。積極推廣和應用中醫葯預防保健方法和技術。落實 傳染病醫院、鼠防機構、血防機構和其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從
事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的待遇政策。
⑵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其中1-4項為針對所有人群的服務;5-9項為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10-12項為針對患病人群的服務。有部分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僅限於發現有精神病後建立檔案,做記錄、隨訪,其他均是轉到規定有條件的單位);
2、孕產婦健康管理(除產後訪視)。
(2)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⑶ 十二五提出如何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回增加財政投入,深化醫葯衛生答體制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准。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基礎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確保葯品質量和安全,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加強醫學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分工和協作格局。堅持中西醫並重,支持中醫葯事業發展。積極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促進有序競爭,加強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群眾多樣化醫療衛生需求。
⑷ 現階段加快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存在哪些問題
現階段加快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存在哪些問題? (簡答 )
1、關於公共衛專生服務體系建設的認識問題屬。
2、關於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運行的資源投入問題。
3、關於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問題。
4、政府對公共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
5、公共衛生服務的效率低下。
6、政府對公共衛生服務監督職能的缺位。
7、關於基層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問題。
⑸ 現階段加快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存在哪些問題 (簡答
現階段加快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存在哪些問題? (簡答 )
1、關於公共衛生服務體專系建設的認識問題。
2、關於屬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運行的資源投入問題。
3、關於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問題。
4、政府對公共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
5、公共衛生服務的效率低下。
6、政府對公共衛生服務監督職能的缺位。
7、關於基層公共衛生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問題。
⑹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完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多選 )
全選!!!
⑺ 中國加強公共衛生建設的總要求有哪些、
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增加財政投入,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准。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基礎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確保葯品質量和安全,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加強醫學人才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政策。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分工和協作格局。堅持中西醫並重,支持中醫葯事業發展。積極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促進有序競爭,加強監管,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群眾多樣化醫療衛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