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掙了一輩子,奮鬥了一輩子,為兒子買車.買屋.娶妻生子。到現在,兒子
:沒有一百萬就沒資格做父母是什麼道理10月2日晚,馬鞍山一席高檔婚宴上,丈母娘在女婿改口後給了對方一個價值萬元的驚喜:一輛賓利汽車,驚呆當場全部「小夥伴」。就在酒席宴上,新人親友團中一位看起來30歲出頭的男子當場發起了酒瘋,在新郎張先生過來敬酒時,該男子摟著張先生大贊其丈母娘「大方」,說完話鋒一轉,開始說自己父母「窮」,說到興起時,該男子站起來直指父母怒吼:「沒有一百萬!你們生我出來干嗎!不是害我嗎!」男子的父親一聲不吭坐在座位上,母親則一直默默流淚(10月5日《金陵晚報》)。男子在酒席宴上這樣無端對自己的父母進行指責,大家也都覺得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確實不應該,但也有人算了一筆賬,認為如今城裡結婚、養育孩子的成本確實太高,該男子的酒後真言能夠代表一些已到婚齡卻依然是單身男女的觀念,甚至能代表一些打算生育孩子,卻遲遲下不了決心的年輕夫妻的想法。生孩子要手術費、坐月子要請月嫂、奶下不來要請催乳師……如此算來,酒後真言要的一百萬元還真不多。實話實說,看到這樣的「賬單」,作為「過來人」,筆者實在如鯁在喉。的確,現在經濟發展了,各種生活成本開支增大了,人們追求生活質量等各方面的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看到一些人的父母通過奮斗或各方面原因成為有錢有權一族,他們的下一代不用通過任何努力,就能坐擁一般孩子享受不到的豐厚物質條件,內心感到極度失衡,有意無意的把怨氣撒在辛苦哺育自己的父母身上,不由自主的加入到「拼爹」「拼關系」一族之中。實際上,這是意志頹廢和不求進取的表現,如果不消除這種「不勞而獲」的惰性思維,即使有父母掙下的家產給予,暫時享受到別人享受不到的富裕生活,但這樣的好日子註定不會持續長久。坊間向來有「窮富不過三代」一說,盡管從理論上沒有任何道理,但卻是我們社會幾乎普遍的事實。現在社會上的很多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幾乎極少是從祖先或父母那裡繼承而來並不斷發展的結果,相反大多卻都是自己「一代人」的打拚,祖上幾乎都是「窮光蛋」,而一些現在看起來很「窮」的人,祖上確實「名聲顯赫」,實際上這也是我們很多「國人」小富即安的弊端。從很多家族企業的發展就可以看出,日本東京超過百年歷史的老店甚至多於我國的全部,而我們超過三代人的家族企業非常寥寥。改革開放後涌現出的許多家族企業在迅速崛起的同時,很多便又馬上走了下坡路甚至很快消失,「一代創業二代發三代就剩大褲衩」幾乎就成了「規律」。事實上這也正是畸形財富觀所導致的結果,不少父母辛辛苦苦打拚一輩子的家業,卻因為子女坐享其成不思進取很快被「敗光」,而一些寒門子女,因為貧窮所逼,孤注一擲進行打拚,反而用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事業成功,但同樣也是「好景不長」,再次步入某些富豪敗落的後塵。實際上無論「拼爹」還是羨慕「拼爹」,思想意識中就已經播下「懶惰」的種子,最終都不會獲得持久的成功。我們都知道,包括贈女婿豪車的丈母娘和許多富豪,都是從上世紀改革開放之前一路走來,在抓住機遇並通過半生甚至一輩子的打拚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父輩除了留給他們生命並撫養長大之外並沒有給他們留下成為富豪的任何資本。但恰恰是珍貴的生命和無私的養育才是參與社會競爭的最大資本,如果猜的不錯,包括這位富豪丈母娘和眼下許多富豪,大多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的人,嘗盡了物質貧乏生活的尷尬與艱辛,沒有住結婚,幾百元的婚禮,完全靠自己的養育兒女幾乎是普遍現象。筆者雖然也是這樣一路走來,卻依然像那位被兒子指責的父母一樣,屬於「沒有一百萬生了孩子」的普通一族,但筆者和那位父母所不同的是,盡管沒有給孩子萬,孩子卻從埋怨過他的父母。沒有萬生下孩子有什麼錯?那位給女婿萬豪車的丈母娘在生下女兒的時候也未必就有萬,無論是富是窮,所給子女的那份愛都沒法用金錢可以衡量,窮父母更是把所有的愛和希望都寄託在子女身上,更希望子女能夠通過自己的乾乾凈凈的奮斗實現豐富的人生,即使是能給子女百萬甚至千萬家產的富豪也不希望子女就躺在這些財富上糟蹋人生,只不過為他們的財富人生墊高一個台階而已,也是希望他們更有所作為。一些人用「一百萬結婚生子不算多」來為指責父母的男子做辯解,並舉出了如今結婚生子的成本太高為依據,誠然,如今不僅結婚生子成本太高,各項生活開支其實都不低,但並不是沒有不可節儉或捨去的部分,有可以結婚,沒租依然可以結婚,生子所需要的月嫂、催乳師是需要但非必要,如果年輕的夫妻凡是都要高起點,高享受,還如何談得上共同奮斗?從那位丈母娘的只言片語中我們就可以聽出他們年輕時候,夫妻兩人是如何的不容易,四下尋礦差點死在礦難中,沒有這樣的付出哪有今天的收獲,如果沒有正確的財富觀,只想著父母給自己留下多少來衡量父母的功過,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所有做父母的不尊重,是心態極具扭曲的表現。父母把子女帶入到這個世界,含辛茹苦撫養長大已經盡到了最大能力和義務,有財產也罷無財產也好,無論窮富社會地位如何,他都應成為子女心中最值得尊重和孝敬的對象,「沒有一百萬!你們生我出來干嗎!不是害我嗎!」這樣的言辭,這樣的價值觀,雖然極端錯誤讓父母心寒,但確實並不孤立,一些人將自己所有的失敗歸咎與此,並以此作為人生價值准則來逃避責任,這樣的觀念如果不及早修正,不僅會害了自己,還會害了養育自己的父母甚至危害社會。
㈡ 古文翻譯!
魏文侯封太子擊到中山去。過了三年,沒有派使者往來兩國之間。有一位舍人,是趙國人,名叫倉唐的,進諫說:「做人子女的,三年未知父親的消息,不能叫孝順;做人父親的,三年不管兒子,不能叫慈愛。君上為什麼不派遣人出使大國呢?」太子說:「我已經盼望很久了,尚未得到可以出使的人。」倉唐說:「我願意奉命出使。請問君侯有何嗜好?」太子說:「君侯嗜食晨鳧,喜愛北方的犬。」於是就派遣倉唐牽著一雙北犬,奉著一雙晨鳧,獻給文侯。
倉唐到達後,請求謁見,說:「我是您罪孽深重的兒子擊的使者,不敢列於大夫的朝廷,謹利用空閑的時間,奉著晨鳧,敬獻給您的庖廚,牽著北犬,恭敬地上奉給您的近臣。」文侯高興地說:「擊愛我,知道我的嗜欲,知道我的喜好。」因此召見倉唐,說:「擊身體沒有毛病罷。」倉唐說:「嗯!嗯!」這樣一問一答,一共三次,忽然說:「君上派出太子,封他為國君,直呼他名字,是不禮貌的。」文侯吃驚地改變臉色,問道:「你的君王還好嗎?」倉唐說:「我要來的時候,他尚在宮庭里拜送書信呢!」文侯回頭指著左右侍者說:「你的君王,身高和誰一樣。」倉唐說:「按照禮節,比擬一個人必須找適當的對象,諸侯不可有所匹敵,因此找不到比擬的對象。」文侯說:「他身高跟寡人比如何?」倉唐說:「君上賜給他外府的皮裘,還能穿得,賜給他的尺帶,不必再更改。」文侯說:「你的君王研究什麼?」倉唐說:「研究《詩經》。」文侯說:「《詩經》中他喜好什麼?」倉唐說:「喜好《晨風》、《黍離》二首。」文侯自己讀《晨風》之詩道:「那疾飛的晨風鳥,飛入蒼郁的北林了,我好久不見賢明的君上,內心憂愁不能忘懷,奈何!奈何!難道他早已將我遺忘了嗎?」文侯讀完說:「你的君王以為我遺忘了他嗎?」倉唐說:「豈敢,常常想念罷了。」文侯又讀《黍離》之詩道:「那垂垂的黃米,那稷谷的幼苗;我慢慢行走在征途上,心中十分煩惱,了解我的人說我心憂,不了解我的人,說我有何奢求?悠悠的蒼天啊!這是為什麼?」文侯說:「你的君王在埋怨嗎?」倉唐說:「豈敢!時常想念罷了。」文侯於是派遣倉唐賜一副衣裳給太子,命令倉唐在雞鳴時到達。
太子起床迎拜,接受賞賜,打開衣篋,看見衣裳全部顛倒了。太子說:「這是催促我早點動身,君侯要召見我了。」倉唐說:「臣來的時候,君侯沒有下這個命令。」太子說:「君侯賞賜我衣服,並不是因為寒冷的關系。是想召見我,不再和別人計議,所以命令你雞啼的時候抵達。《詩經》說:『東方尚未破曉,做臣下的為了趕上早朝,慌張之間,顛倒衣裳,顛來倒去間,已有人從君侯之處來催召我了。』」於是就西去謁見。
文侯非常高興,擺上酒席,說道:「遠離賢人而接近自己寵愛的人,不是國家的好政策。」就派出少子摯,封到中山,使太子擊回國。
所以說:「想要了解他的兒子,看看他結交的朋友;想要了解他的國君,看看他所派遣的使者。」趙國倉唐出使一次,便使文侯變為慈父,使擊成為孝子。太子用《詩經》的詩句稱贊說:「鳳凰飛來了,發出美妙的叫聲,它們飛翔又落下,棲息在梧桐樹下。周朝的王室,也有眾多的賢能之士,做天子的使者,歸順愛戴天子。」這也是形容倉唐啊!
㈢ 馬鞍山採石磯有過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
時俊 [宋]
南宋將領時俊,參與了擊退金軍的採石磯之戰。虞允文召集的採石守軍不過一萬八千餘人,完顏亮根本沒放在眼裡,親執紅旗,殺過江來,一時間金軍七十餘船駛到南岸,百餘艘船布滿江面,氣勢洶洶。宋軍有些動搖,虞允文急奔入陣,對統制時俊說:「你膽略過人,聲震四方,現在卻站在陣後,不就和小女人一樣嗎?」時俊大吼一聲揮刀沖入敵陣,將士皆殊死戰,金軍的攻勢暫時被擋住,中部水師以海鰍戰船猛撞敵船,並以裝有火葯、硫磺、石灰的......
甘卓 [晉] (?~322)
甘卓(?-322年),字季思,丹楊(今安徽當塗)人。東晉初期將領,秦國丞相甘茂之後,東吳大將甘寧曾孫。官至鎮南大將軍,王敦之亂時一度起兵討伐王敦,但因為人遲豫不決而延誤時機,最終在王敦擊敗朝廷軍隊並執掌朝政後選擇退回駐地襄陽。不久即被王敦秘密命人殺害。平定州亂東吳滅亡後,甘卓一度退居自守。後來先後任丹楊郡主簿和功曹,後獲察孝廉,舉秀才,擔任吳王司馬晏的常侍。太安二年(303年)十二月,因張昌部將石.....
杭法基
杭法基(1946、12——)安徽當塗人。擅長抽象水墨、國畫、拼貼等。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馬鞍山畫院榮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論文有《後現代主義與中國繪畫》、《當代繪畫的平庸與尷尬》、《進入當代——水墨畫發展一個無法迴避的思考與選擇》等。曾在國內外舉辦過-個人畫展,多次參加全國性美展及聯展。出版有《清晨——杭法基拼貼畫冊》、《杭法基抽象水墨畫集》等。......
潘克黃煒 (1916~1941)
潘克(1916~1941),安徽當塗人。烈士。民國27年(1938年),參加新四軍。民國29年冬,隨新四軍東進來鹽阜抗日根據地。次年2月,任鹽城縣六區-隊隊長。5月,任中共鹽城縣一區區委書記。鹽城縣一區包括城區及近郊,社會情況復雜,特別是日軍佔領鹽城後,多次企圖偽化一區。潘克不畏艱險,同區長崔濟民等率領區隊,向敵偽展開反偽化斗爭。民國30年9月23日下午,駐龍岡偽軍徐紹南部70多人,由漢奸帶路竄至.....]
陶夔 [晉] (335~420)
陶夔,丹陽(今安徽當塗)人,生卒年不詳,約生活於東晉咸康至元熙年間(335~420年),是三國吳交州刺史陶璜後代。東晉太元十九年(394年),陶夔任晉安郡太守(治所在今福州)。任內勤政愛民,尤其重視文章典籍。因見閩地日見開發,卻久無圖志,於是廣徵文獻,博採舊聞,撰成《閩中記》。該書記述晉安郡所轄8縣,即原豐(閩縣)、新羅(長汀)、宛平(福清)、同安、候官、羅江(羅源)、晉安(南安)、溫麻(連江)的......
濮本林
濮本林 (1950~)安徽當塗人。中共黨員。大專畢業。1966年在海軍4310廠參加工作,歷任安徽省文聯委員,馬鞍山市作協副主席,馬鋼文聯副主席,《馬鋼日報》總。1968年開始發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回眸無語》、《暮雲朝雨》,報告文學集《鋼鐵之旅》等。微型小說集《那團雲霧》獲全國小小說優秀作品獎,歌曲《中國突破億噸鋼》、《太陽還會升起來》獲冶金部首屆藝術節金獎,小說《拜年》......
郭翠華
郭翠華 (1954~)筆名華子。女。安徽馬鞍山人。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中文系。1972年起為中學教師,1982年後歷任馬鋼職大、電大教師,馬鋼《江南文學》、副主編,研究員。馬鞍山市作協主席,省作協理事,市政協委員。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紫色的夜》、《指間流水》、《我們這代人》。《紫色的夜》1998年獲省政府文學獎、散文三等獎。......
郭啟林
郭啟林 (1953~)安徽馬鞍山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1974年下放淮北農村。1976年到馬鋼初軋廠工作,歷任宣傳幹事,馬鋼黨委辦公室副主任,馬鋼旅遊公司黨委書記,《馬鋼日報》總,馬鋼新聞中心主任,中國冶金報馬鋼記者站站長。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說集《今夜無電話》,散文集《父親》,中短篇小說集《蕭瑟秋風》。小說《藤椅》獲1991年馬鞍山市首屆太白文學提.....
方全林
方全林 (1948~)安徽含山人。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1960年由解放軍藝術學院招考入伍。歷任學員、文工團員、副指導員,南京軍區文化部文藝處處長、文化部部長,江蘇省文聯第四屆副主席,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國作協上海創作中心主任。現任上海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196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中國革命軍事文學史略》,評論集《星輝集.....
朱恩彬
朱恩彬 (1934~)安徽和縣人。中共黨員。1953年畢業於安徽蕪湖師范,1957年畢業於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1963年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研究生班。歷任山東師范大學文學理論教師、中文系主任,教授。教育部赴朝鮮工作組組長,中國古代文論學會理事,山東美學學會副會長、秘書長。196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文學理論基礎知識》(合作)、《中國歷代詩學論著選》(合作),主......
徐名濤 (1964~2013)
徐名濤 (1964~2013.12.14)安徽和縣人。1996年獲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學位。歷任報紙主編、央視節目製片人、公司經理。200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北京往事》、《重復一千遍的謊言》、《越陷越深》,中短篇小說集《開頭》,詩歌、散文集《王蒙山》等。......]
查謙 (1896~1975)
1896年,出生於安徽省當塗縣小丹陽鎮。1919年,南京金陵大學畢業,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助教。1920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留學。1923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回國任國立東南大學物理系教授。1927年,任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教務長。1932年,任國立武漢大學教授。1933年,兼任國立武漢大學理學院院長,創辦物理系。1949年,任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3年,創辦華中工學院。1955至1......
吳泰昌
吳泰昌 (1938~)安徽當塗人。中共黨員。1955—1964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研究生畢業。先後在《文藝報》、《河北文藝》、《人民文學》供職,1984—1998年任《文藝報》副總,編審。現為文藝報社顧問,兼任中國散文學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副會長,《兒童文學》編委,《小說月報》顧問等。中國作協第五、六屆全委會委員,第七屆名譽委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
魏家國
魏家國 (1933~)筆名晚楓。安徽和縣人。196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同年任中山大學助教。1970年後任廣州外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西語系副主任,中國德語研究會理事,廣東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多次應邀赴漢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研究德國文學,應邀赴東京、溫哥華進行學術交流。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唱晚集》、《晚楓散文集》、《一個金......
胡業桃 (1949~1970)
胡業桃,1949年出生於安徽省和縣石楊鎮中士李村。解放前,胡業桃家祖祖輩輩給人當長工,全家在死亡線上掙扎。爺爺累死在雪地里,3歲的姐姐餓死在討飯途中。1949年全國解放後,一家人才脫離了苦海,胡業桃也擁有了一個幸福的童年。1961年,解放軍駐進胡業桃的家鄉開展宣傳學習運動。胡業桃的家裡也住進了4名戰士。12歲的胡業桃整天和他們在一起學唱歌、干農活、進行軍事訓練。部隊的思想和作風,使胡業桃這棵幼苗沐
魯歌 (1913~1988)
魯歌 (1913~1988)原名張肇科,筆名魯戈。安徽當塗人。中共黨員。193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1940年後曾任湖南衡陽《開明日報》,廣西、湖南等地中學教師,南開大學中文系教師,華北大學歷史研究室研究員,北平軍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秘書、秘書科長,1949年後歷任教育部、高教部秘書處處長、研究室主任,《高教通訊》室主任,《人民教育》,內蒙古大學中文系教研室主任,教授,郭沫若著作出版委員會。20..
丁力
丁力 (1958~)安徽馬鞍山人。1980年畢業於長沙冶金專科學校重冶專業。1984年畢業於安徽師范大學化學系。1975年赴建設兵團。1991年從冶金部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下海。1992—2002年在深圳、海南、武漢經商。2001年開始發表小說。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二級。著有長篇小說《高位出局》、《職業經理人手記》、《透資》、《傾斜的天平》、《為女老闆打工》、《從坡坡屋出來的女人》.
曹發明
曹發明 (1963~)筆名發明。安徽馬鞍山人。2001年在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進修。1981年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玻璃廠當工人,1984年任玻璃廠共青團書記,1992年調馬鞍山市金屬製品總廠工作,2004年任《國際經貿導報》主任記者至今。1987年開始發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報告文學集《上海商人》、《令人敬佩的水上檢查站站長》、《叢德難盡長霞情》、《踏過這片土地的人》、
白艾
白艾 (1926~)原名蔣志俠。安徽和縣人。中-員。1955年畢業於中央文學研究所。1939年參加抗日隊伍。歷任救亡工作團團員,新四軍譯電員、宣傳員及拂曉劇團團員,《建軍報》記者,前線分社記者,華東野戰軍《拂曉報》記者,新華分社記者,新華總分社記者,志願軍某團政治處主任,總政文化部創作員,《解放軍報》記者,師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部專業作家,正師級。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
焦俊艷 北京電影學院
焦俊艷,1987年5月6日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中國內地女演員,北京拾捌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簽約藝人。2009年出演電影處女作《肩上蝶》受到關注 ,2011年在愛情電影《失戀33天》 中飾演馮佳期 。2012年接拍電視劇《新部故事》[3-4] ,《杜拉拉之似水年華》被觀眾所熟知[5-6] 。2013年主演熱門小說改編劇《遇見王瀝川》贏得書迷一致好評 ,
㈣ 優異成績獻給黨
——記市委辦公室綜合調研一科科長劉煜同志
進入市委辦公室工作以來,劉煜憑借著對文字工作的熱愛,他在綜合文字工作崗位上勤奮耕耘,默默奉獻,從一名普通科員一步一步成長為綜合文字科室負責人,較好地發揮了以文輔政的作用。12年來,他先後兩次被市委、市政府記三等功,榮獲「市先進工作者」、
「市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連續8年在年度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
「既然選擇了文字秘書工作,再苦再累我也要幹下去」
1997年初,市委辦公室面向全市招考文字秘書。劉煜同志從眾多報考者中脫穎而出,從馬鋼公司辦公室考入市委辦公室,成為一名專職文字秘書。文字秘書這個職業,在很多人眼裡是份苦差事,是很多人「能幹又不願干,想干又不一定幹得了」的職業。然而,劉煜同志毅然選擇了這個職業,而且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12年!12年來,他始終以兢兢業業、淡泊名利、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書寫著對黨的秘書事業的無限忠誠,展現了新時期機關工作人員的良好精神風貌。這期間,他身邊的同事換了一茬又一茬,很多和他一起考進辦公室的同志,甚至一些後來進辦公室的同志都先後被提拔擔任領導職務,而他始終無怨無悔地堅守在文字工作崗位上。他不是沒有機會離開,相反,由於他出色的工作業績,很多更好更輕松的崗位曾經向他伸出橄欖枝,但是事業的需要和他自己對文字工作的熱愛,讓他留了下來。文字工作任務繁重,經常需要加班加點。面對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劉煜同志總是不講條件、克服困難、盡心盡力去完成。多少個夜晚,當別人已經酣然入夢時,他卻還在奮筆疾書;多少個假日,當萬家燈火、合家團圓時,他卻在寂靜的辦公樓里獨守孤燈。有一年春節期間,他正在和家人團聚,家裡電話突然響起,辦公室領導通知他立即到單位準備一份緊急的會議材料。放下電話,他簡單地和家裡人說了一下就急匆匆地趕到了辦公室。等到材料完成已是第二天早上了,他這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辦公室。12年來,類似這樣加班加點的情況對他來說已習以為常。因為工作忙,平時家裡的事情他基本上照顧不到。妻子臨產前,他正在辦公室趕寫一篇文稿,孩子出世了,他趕到醫院匆匆看上一眼,又回到了辦公室。父親病危時,他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等他處理完手上的工作,趕到父親的身邊時,卻未能見上父親最後一面。他長跪在父親的身旁,放聲痛哭。自古道「忠孝不能兩全」,是啊,為了心愛的事業,他犧牲了太多太多。他更加堅定地認為,只有加倍努力地工作,不斷做出新的成績,才是對父親最好的告慰。於是他擦乾淚水,匆匆處理完父親的後事,又振作精神回到工作崗位上。看到他日夜忙碌的身影,妻子十分心疼,時常對他說:「我看人家在機關上班也沒你這么忙嘛,再這樣下去,你身體肯定吃不消,還是趕緊換個崗位吧。」這個時候,他總是平靜地安慰妻子:「文字秘書工作就是這樣,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再苦再累我也要幹下去。」
「當好文字秘書,第一位的任務就是要學習、學習、再學習」
市委辦公室作為市委的中樞機關,對每一名工作人員特別是文字秘書的綜合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為適應崗位的需要,劉煜同志始終把學習作為提高自身素質的有力武器,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多年來,他嚴格按照辦公室建設學習型機關的要求,結合文字綜合工作的實際,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中央和省委只要召開了什麼重要的會議或是作出了什麼重要的決定,他總是比別人先學一步、深學一點,通過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重要會議、文件精神,不斷強化武裝頭腦,增強理論思維能力,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同時,他還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在工作中提高,把完成每項工作任務都當作對自己素質和能力的檢驗,進一步提高了學習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他還十分注重鑽研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業務知識,積極參加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班的學習,系統地學習經濟知識,緊緊抓住參加市委黨校青干班學習的機會,加強市場經濟、現代管理、科技、法律、黨建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他的學習態度、鑽研精神,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
「作為文字科室的科長,理所應當要勇挑重擔」
文字秘書的主要任務是為市委領導同志提供綜合文字服務,工作要求高、任務重、壓力大。面對日益繁重的文稿起草任務,作為文字科室的科長,在平時工作中,劉煜同志勇挑重擔、勤勤懇懇、刻苦鑽研、銳意創新,積極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近年來,他先後多次參與市黨代會、市委全委會、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材料和市委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並主動承擔綜合性強、難度大的文件起草任務。他所參與起草的一批文稿質量較高,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和部門領導的充分肯定。2001年和2006年,我市分別召開了第六次、第七次黨代會。通過一份高質量的黨代會工作報告,是黨代會取得成功的重要標志。劉煜同志參與了這兩次黨代會工作報告的起草工作。他和起草組的其他幾位同志一道,廣泛收集了大量的參閱材料,深入研究,認真思考,在市委領導的直接指導下,客觀全面地總結上一屆市委開展的工作,精心謀劃下一個五年市委的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圓滿完成了起草任務,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高質量的報告。兩次黨代會的工作報告,獲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通過,成為指導我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文件。進入新世紀以來,市委順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人民群眾的期待,先後作出了實現「兩個率先」、推進東向發展、建設學習型城市、建設創新型城市、促進城鄉居民增收、構建和諧馬鞍山、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決策,劉煜同志積極參與上述重大決策文件的起草工作,較好地發揮了參謀助手作用。在抓好文稿寫作工作的同時,他還經常擠出時間,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實地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先後撰寫了《全市企業改革和發展情況調研》、《全市國有資產運營情況調研》、《全市實施品牌戰略情況的調研報告》等一批調研報告,較好地服務了市委領導的決策,一些調研報告還在《安徽調研》上刊發。
「作為一科之長,帶好隊伍責無旁貸」
作為文字綜合科室的科長,劉煜同志一方面帶頭承擔綜合性強、難度大的文字材料的起草任務,另一方面注重把提高科室同志的整體素質和能力作為根本任務來抓,切實加強科室日常管理,繼承發揚文字綜合科室的優良傳統,採取各種行之有效措施,搞好傳、幫、帶,提升科室的整體工作能力和水平。「作為一科之長,帶領大家共同進步我責無旁貸」,是他同科室同事交流談心的時候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事實上,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由於綜合文字崗位人員流動比較頻繁,每位同志的情況不盡相同。他針對科里每個同志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同時,自己盡量多思考、多謀劃,和科里的同志一道開展討論,共同訂提綱、出思路,把握領導的要求,設置好文稿的框架,並在起草過程中及時給他們以指導和幫助。文稿形成後,他及時給予修改、完善,提煉觀點,錘煉語句,幫助科里的同志一道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平時,他話語不多,但是講起文稿來,他總是思維縝密、滔滔不絕、旁徵博引,他的言傳身教讓科室的其他同志受益很大,進步也非常快。近年來,一個個年輕同志逐步成長起來,成為業務骨幹,科室文字綜合的整體工作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提高,很好地適應了市委領導工作的需要。
「作為市委領導身邊的工作人員,我就要帶頭樹立機關的良好形象」
市委辦公室責任重大、位置特殊,辦公室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都為廣大幹部群眾所關注,任何一點差錯和閃失都有可能給市委領導機關的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劉煜同志能夠嚴格遵守黨的各項紀律和辦公室的規章制度,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實改進作風,自覺維護市委領導機關的良好形象。他認真踐行辦公室「三個服務」的宗旨,在努力為市委領導提供文字服務的同時,積極為基層搞好服務。經常有一些單位的上報材料需要他把關修改,他總是認真細致地做好服務。在文稿起草前,他主動與服務單位聯系,幫助他們謀劃材料的框架和內容;材料送到他手上後,他認真審閱,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們修改完善,直至最後定稿。一些單位舉辦各類培訓班,邀請他去講課,他總是克服困難,認真做好充分的准備,把自己從事文字工作的經驗和體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參加培訓的人員,得到了有關單位的充分肯定。在為基層單位服務的過程中,他始終堅持從嚴要求自己,自覺做到不該要的堅決不要、不該拿的堅決不拿,從不以此索要任何好處。一次,一個市直部門為市委、市政府代擬一份重要文件,請他幫忙修改完善。當天他正好患了感冒,可一想到這份文件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時間臨近,他當晚就加班加點,第二天便將修改稿送到了這個單位負責人手上。事後,這個單位負責人非常感動,硬要請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吃頓飯,也被他婉言謝絕了。
堅持是一種狀態、一種信念、一種精神。劉煜同志正是通過12年如一日的堅持,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別樣的人生精彩,通過12年如一日的堅持,詮釋著對黨的文秘事業的無限忠誠,樹立了一名勤政廉政優秀領導幹部的良好形象。(張體才)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㈤ 馬鞍山籍飛行員
飛機或其他航空器的駕駛員。多座飛機的飛行員通常只負責駕駛,單座飛機的飛行員除了負責駕駛之外,還要擔負領航、通信、射擊等任務.
飛行員的服裝:民航飛行員的衣服,夏天都是白色的襯衣,冬天一般都是黑色的西服,顏色基本上全球統一,但是款式是自己各個公司制定的,每個公司都不是相同的。
部隊飛行員的衣服夏天是草綠色的,冬天穿皮膚,是棕色的。
民航飛行員粗略分為機長和副駕兩等級,但是機長和副駕裡面又分成好多等級,副駕駛一般又分為二副,一副,機長又分為機長,教員,模擬機教員等等。
部隊的飛行員,分為三級飛行員,二級飛行員,一級飛行員,特級飛行員
飛行員有許多常見病和職業病:
因為飲食無規律常患各種急性或慢性腸胃疾病;
因為長期保持坐姿又缺乏時間運動常有關節炎、頸椎腰椎疾病;
因為在空中飛行客艙氣壓的經常變化,大多飛行員都有鼓膜內陷的毛病;
由於經常帶病飛行或受帶病飛行的飛行員、乘務員影響(人員緊張領導經常會勸說患小感冒的飛行員堅持飛行,對乘務員更是惡劣,一年只能請3次病假)慢性鼻炎咽炎更是高發;
因為高空輻射和相對缺氧,老飛行員們大多比同年紀的人顯得衰老,皮膚差,頭發掉得厲害。
王牌飛行員又稱擊墜王牌或ACE,有時亦簡稱王牌。這個稱號最早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般是指擊落敵機超過5架的飛行員。世界第一位王牌飛行員是法國飛行員阿道夫·佩古德。
一戰中德國最偉大的王牌飛行員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綽號「紅男爵」擊落飛機80架。
世界上擊落飛機最多的幾個王牌飛行員均出現在二戰時的德國,德國個人戰績百架以上者就有107人,王牌飛行員總人數超過3000人,其中排名第一的埃里希·哈特曼(Erich Hartmann)擊落敵機352架。相對而言盟國的王牌飛行員要遜色很多,英國的頭號王牌飛行員馬馬德克·帕特爾(Marmake Pattle)少校的戰績是40架,蘇聯伊萬·闊日杜布的戰績是62架。
二戰後隨著戰爭的減少王牌飛行員也越來越少。二戰中708個美軍飛行員達到王牌飛行員的標准,朝鮮戰爭中這一數字降為39個,在越戰中只剩下區區3個,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名王牌飛行員[1]。
在二戰中,這個稱呼也曾被用於陸軍的裝甲部隊上,譬如德國陸軍也對他們擊毀敵軍戰車數目很高的戰車指揮官給予王牌的稱呼。賦予這種正式稱號在其他軍種的表現上則較為少見。
大王牌飛行員
傳奇人物——杜立特爾
第一位突破音障的飛行員——耶格爾
空前絕後的超級王牌——二戰中擊落352架飛機的超級王牌哈特曼
第一名女王牌飛行員——李托娃
蘇維埃空戰之父——波克雷什金
美國二戰的頭號王牌——理查德.邦
垂直機動的創始人——殷麥曼
二戰前蘇聯和反法西斯同盟第一王牌——闊日杜布
紅色男爵——里希特霍芬
歷史上第一位王牌——加洛斯
飛行員徽章
Pilots Badge
德文「Flugzeugführerabzeichen」。設立於1936年1月19日(也有說在1935年12月,赫爾曼·戈林Hermann Wilhelm Goring便下令設立)。主要授予完成全部飛行訓練的人員,屬於資格證章。
徽章授予標准
主要授予完成全部飛行訓練,取得飛行員資格的人員,屬於資格認證章。從授予條件看,不應該算做獎章范疇。
徽章技術信息
飛行員徽章主體是一隻展開巨大雙翼突然攻擊的鷹,鷹爪抓著萬飾疊加鉚在一半橡樹葉並有橡樹果(右),一半月桂樹葉(左)的橢圓形飾環上。樹葉飾環延續了早期德皇時期飛行員徽章的設計,但更為簡練。 飛行員徽章現在被確認有很多種材質和製作工藝,像鋁、鎳銀、銅鋅合金電鍍,合金電鍍還有鋅塗亮漆全部被使用過。早期版本傾向於高質量的鎳銀和銅鋅合金(tombak);中晚期版本傾向於合金和鋅塗亮漆。鋁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使用,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沒有普及並迅速停止使用。原先的鋁質徽章因為停止製做而稀少,被收藏愛好者珍藏。早期版本的別扣及掛鉤組件通常是鎳銀或者銅鋅合金;中晚期版本類型經常由鋼或者合金做成。 在製造工藝方面,鷹飾和樹葉飾環由高品質的金屬製造具有精湛的工藝。很多早期高品質版本使用熱模鍛造(die forging)技術,大家都知道金屬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有延伸性。金屬材質在模具中鍛造加熱時持續加壓,成品後除去模具並且冷卻。這一技術需要製做具有復雜圖案和立體設計的模具,成品部件有十分突出的鍛造痕跡。冷卻過程中金屬經常會形成小的裂縫,裂縫看起來象極小的褶層,在放大情況下可看到。這部分是手工完成,任何一枚徽章即使相同的製造廠商也會有略微的差別。這個特徵在鷹飾羽毛、鷹爪、萬飾區域和樹葉飾環非常明顯。所有的飛行員徽章,即使劣等材質製造的,也是鷹飾抓著萬飾與樹葉飾環分兩部分疊加,由兩個鉚釘沖壓連接,鉚釘的大小與形狀隨徽章製造廠商和材質品質優劣而變化,高品質版本傾向於小、勻稱圓潤的精密鉚釘,劣等材質版本使用大鉚釘甚至出現沖壓擠爛變形,Gebruder Wegerhoff of Ludenscheid (GWL)是高品質製造廠商的典範,使用一種極小精緻的中空鉚釘。高品質飛行員徽章還有一個特徵是在鷹的背面鉚釘基座周圍沖壓焊接非常平整,這有助於鉚釘堅固並為鉚接提供一個平整的表面,這種獨特的鉚釘沖壓接觸面,在私人認購的「額外替代品」和仿品上很難看到。高品質飛行員徽章常常平整焊接著桶式別扣,別扣直接焊接在樹葉飾環的背面,劣等材料飛行員徽章經常焊接有各種各樣的別扣基座,別扣和樹葉飾環接觸焊接面積較大,飛行員徽章上的別針大都是圓針類型,高品質版本,別針直接焊接在桶式別扣基座,劣等質版本別針可能如曲把拐杖形狀穿過圓型基座中軸,下圖的四種別扣和鉚釘沖壓對比,相信很容易分出品質。
飛行員徽章鷹飾被化學氧化使其變黑,銀色的樹葉飾環凸起部分細致磨光,凹進粗糙的地區留有陰影,結果是形成一個顯著三維表情和異常有吸引力的徽章。高品質版本由鎳銀或者銅鋅合金,劣等質章的章體更薄,使用亮漆塗抹,即使為同一廠商,與他們的高品質相似的徽章相比也非常蒼白。飛行員徽章尺寸(這是1936被正式授權生產的尺寸,會因為不同生產廠商的模版、製造工藝而略微有所差異),鷹的翼展為65mm,萬飾的高度(寬度)為15-16mm,鷹飾的厚度為2.5mm,樹葉飾環寬42mm;高53mm;厚2.5mm。
㈥ 我姓遲,老家是馬鞍山當塗的,我想找點有關我們家族姓氏的信息,不要常見的,謝謝
不太清楚哦
㈦ 歷史專家請進,知道明初歷史的請進……
S
㈧ 幫忙算個命運
性別:男
公歷:1986年6月9日1時
乾造:丙寅 甲午 甲申 乙丑 9歲運
大運: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性格分析:(www.nao.net.cn 百腦算命)
●天分奇高,才華在很年輕時已得到肯定,不過受到打擊後,容易一蹶不振。具有多重性格,有時是 一個博愛的人,但有時卻是一個感情吝嗇鬼。
●具直覺力,善用技巧處理職務,即使面對困難仍能堅忍果斷,會帶給你成功和財務上的獨立。你選擇朋友和同伴是有分別的,而且相當保守,會克服不合意的困難。有易感的天性和急躁的脾氣。
命造簡批:(www.nao.net.cn 百腦八字算命)
◎人際關系:可以受到姊妹或女性朋友的幫助
◎須多注意身體,進行適度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
◎一生住所或事業多變動,運勢低迷時奔波勞碌,受苦受累。運勢上揚時則躍馬揚鞭,上升迅速。
◎其人溫良恭儉,信守傳統,待人親切,樂善好施,深具公德心。
◎命中有貴人相助,能得上司賞識提拔,遇難呈祥,逢凶化吉。
◎祖業貧薄,上有兄姊,父母家產被爭分。
◎為人光明磊落,對朋友熱心,但容易受兄弟或朋友的拖累、破財。
◎與兒子的緣份薄,或生不肖之子,或因子女而花費大量錢財。
◎受祖上福蔭,出身書香門第,幼年生活快樂,平安福祿。
◎兄弟緣薄,手足不和,或兄弟姐妹之一人出現重大災難。
◎才華橫溢,自命清高,目空一切,內心寂寞狐獨,女命不利婚姻。
◎晚年幸福,子孫有積蓄,且孝順長輩。
■為人衣祿不少,心性溫柔,出入壓眾,初年顛倒,晚歲利達,興家豐隆,夫妻和合,兒女見遲,女人操持興旺,榮隆之命。
■適合的職業:商業、技師、官吏、學者、飲食、加工。忌木類。■應該注意年限:十八歲,廿三歲,卅一歲,四六歲,七二歲。
㈨ 農歌會上馬鞍山當塗民歌叫什麼名字
大河網訊 2008年11月9日在來農村改革起源自地——安徽省滁州舉行的首屆中國農民歌會上,一位來自安徽當塗的37歲農民女歌手將一首當塗民歌《唱得綠海泛金波》唱得婉轉悠揚,令現場觀眾如痴如醉。這位農民女歌手叫做陶小妹,多次在國家和省市級民歌演唱比賽中獲獎,在當地有「民歌歌後」之稱。
陶小妹家住馬鞍山市當塗縣城關鎮五一村,當塗素有「民歌之海」的美譽。生在民歌的海洋,陶小妹自幼便在民歌聲中長大。懷著對當塗民歌的熱愛和執著,從農家走出來的陶小妹在2004年舉行的第二屆全國農民歌手電筒視大賽的舞台上憑著民歌《打麥歌》脫穎而出,摘得大賽二等獎以及優秀新人提名獎。
第二年,陶小妹演唱的當塗民歌《唱得綠海泛金波》榮獲第三屆安徽民歌歌會決賽業余組一等獎。當年底,受安徽省文化廳邀請,陶小妹參加了安徽省新年音樂會。2007年,陶小妹被評為第九屆當塗縣「十佳青年」。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用自己的歌聲,為我們農民自己歌唱,歌唱我們農民自己的生活,展示當塗民歌的風采和新農村的新風貌,讓更多的人去喜歡和關注民歌,讓這些優秀的民間文化能一代代傳承下去。」陶小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