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上海工商局網站哪個位置下載「公司章程」的樣本
上海有限公司章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由、和共同出資設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經全體股東討論,並共同制訂本章程。
第一章 公司的名稱和住所
第一條公司名稱:公司
第二條公司住所:
第二章公司經營范圍
第三條 公司經營范圍:
(涉及行政許可的憑許可證經營)。
公司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的,應當在申請登記前報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
第三章公司注冊資本
第四條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萬元
第四章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
第五條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如下:
……股東姓名或者名稱
身份證號或證件號
出資額
出資方式
股東應於申請公司登記之前一次足額繳納所認繳的出資。
(上述表格適用於股東一次繳納全部出資;若股東採用分期繳納的方式出資的,可用下列表格:)
股東姓名或者名稱
出資方式
認繳
出資額
實繳
出資額
出資時間
首期
年月
其餘
公司成立起兩年內
首期
年月
其餘
公司成立起兩年內
首期
年月
其餘
公司成立起兩年內
第六條 股東繳納出資後,必須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驗資並出具證明。
第七條公司成立後,應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置備股東名冊。
第五章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則
第八條公司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是公司的權力機構,行使下列職權:
(一) 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 選舉和更換執行董事、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監事,決定有關執行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
(三) 審議批准執行董事的報告;
(四) 審議批准監事的報告;
(五) 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六) 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七) 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八) 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九) 對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
(十) 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 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作出決議。
對前款所列事項股東以書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開股東會會議,直接作出決定,並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自然人股東簽名、法人股東蓋章)。
第九條首次股東會會議由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依照公司法規定行使職權。
第十條股東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並應當於會議召開十五日以前通知全體股東。定期會議每召開一次。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執行董事,監事提議召開臨時會議的,應當召開臨時會議。
第十一條股東會會議由執行董事召集和主持;執行董事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第十二條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出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股東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
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全體股東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股東會會議作出除前款以外事項的決議,須經代表全體股東二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第十三條股東不能出席股東會會議的,可以書面委託他人參加,由被委託人依法行使委託書中載明的權力。
第十四條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由股東會作出決定。
其中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決議。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該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
第十五條公司股東會的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
股東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
公司根據股東會決議已辦理變更登記的,人民法院宣告該決議無效或者撤銷該決議後,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變更登記。
第十六條公司不設董事會,設執行董事一名,任期三年,由股東會選舉。執行董事任期屆滿,可以連任。
第十七條執行董事對股東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 召集股東會會議,並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二) 執行股東會的決議;
(三) 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 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 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 制訂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以及發行公司債券的方案;
(七) 制訂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八) 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九) 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及其報酬事項,並根據經理的提名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副經理、財務負責人及其報酬事項;(如不設經理請刪除此條)
(十) 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第十八條對前款所列事項執行董事作出決定時,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並由執行董事簽名後置備於公司。
第十九條公司設經理一名,由執行董事決定聘任或者解聘。經理每屆任期為三年,任期屆滿,可以連任。經理對執行董事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 主持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執行董事決議;
(二) 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 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 擬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 制定公司的具體規章;
(六) 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七) 決定聘任或者解聘除應由執行董事決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
(八) 執行董事授予的其他職權。
(註:經理非公司必備機構,不設經理的第十九條不需寫入章程,章程條款序號請作相應調整)
第二十條公司不設監事會,設監事一人,監事任期每屆三年,任期屆滿,可以連任。
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原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監事職務。
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第二十一條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 檢查公司財務;
(二) 對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三) 當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四) 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執行董事不履行《公司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五) 向股東會會議提出草案;
(六) 依法對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第二十二條監事可以對執行董事決定事項提出質詢或者建議。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二十三條監事行使職權所必需的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六章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四條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執行董事擔任。
第七章股權轉讓
第二十五條 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第二十六條 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並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並、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八條 自然人股東死亡後,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
第八章財務、會計、利潤分配及勞動用工制度
第二十九條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建立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並應在每個會計年度終了時製作財務會計報告,委託國家承認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並出具書面報告,並應於每個會計年度終了三個月內送交各股東。
第三十條公司利潤分配按照《公司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
第三十一條公司聘用、解聘承辦公司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由(註:選填股東會或執行董事)決定。
第三十二條勞動用工制度按國家法律、法規及國務院勞動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章公司的解散事由與清算辦法
第三十三條公司的營業期限為年,從《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四條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解散:
(一)公司營業期限屆滿;
(二)股東會決議解散;
(三)因公司合並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五)人民法院依照公司法的規定予以解散。
公司營業期限屆滿時,可以通過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續。
第三十五條 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第三十六條公司因本章程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規定解散時,應當在解散事由出現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對公司進行清算。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向登記機關申請清算組成員及負責人備案、通知債權人,並於六十日內在報紙公告。清算結束後,清算組應當製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並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第三十七條清算組由股東組成,具體成員由股東會決議產生。
第十章執行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義務
第三十八條高級管理人員是指本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第三十九條執行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四十條 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公司資金;
(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三)未經股東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未經股東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五)未經股東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
第四十一條 執行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一章股東會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四十二條本章程中的各項條款與法律、法規、規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為准。
第四十三條公司登記事項以公司登記機關核定的為准。公司根據需要修改公司章程而未涉及變更登記事項的,公司應將修改後的公司章程送公司登記機關備案;涉及變更登記事項的,同時應向公司登記機關作變更登記。
第四十四條本章程自全體股東蓋章、簽字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五條本章程一式份,公司留存份,並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一份。
全體股東簽字(法人股東蓋章):
年月日
股東會決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全體股東於年月日在召開首次股東會議,本次會議由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並形成決議如下:
一、通過《上海 有限公司章程》;
二、會議選舉為公司執行董事;
三、會議選舉為公司監事。
會議一致同意設立上海有限公司,並擬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
全體股東(簽字、蓋章)
㈡ 公司股權轉讓需要哪些材料有範本嗎在哪裡下載
新老股東的身份復印件、原件,公司原章程就章程修正案,股權轉讓協議,你們公司是注冊在哪裡的啊?
㈢ 去哪可以下載董事會決議和股權轉讓協議
要想搞清楚股權如何分配?首先來看什麼是股權。從《公司法》上講出資人因出資而獲得參與公司管理獲得經濟收益的權利叫做股權。也就是說,股權包含兩層價值,一個是經濟性的權利,一個是公司的管理權利。
在這里我們只討論非上市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如何分配。
在本人為企業提供股權策劃以及公司糾紛解決方案過程中見過很多因為股權分配不合理而導致的好好的企業最失敗的案例。總體來講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公司股東股權比例不合理。第二,公司股東沒有進出和退出的機制。第三,公司股東之間經濟權利和公司管理權力之間存在沖突。這些矛盾可以通過股權策劃進行科學的股權分配來提前避免。
總體說來,股權分配有以下四個原則:
首先,要有一個老大,也就是有一個公司控制權的大股東。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帶頭人,一個企業更是如此。因此,在股權設計時一定要給創始人或者帶頭人公司的控制權。他的持股比例要到67%或者51%以上。如果不能單獨持股這么多,就需要通過一些協議來聯合持股達到這么多。這樣才能保證公司管理的通暢以及在後邊的融資過程中,公司創始人團隊始終保持公司的控制權。
其次,要有讓步,也就是說其他的小股東把管理權讓步給大股東。而大股東相應的把公司的分紅權,或者是經濟收益的權利讓步給小股東保持雙方之間的公平。這是一個公平原則的體現,也是股東之間互相信任的體現,更是股東之間相互制衡的體現。
第三,要有進退機制。也就是說在公司的股權設計中,一定要對合夥人的進入和退出提前定有機制。這里包含合夥人資格的考評,合夥人進出的方式,合夥人退出的方式等等。任何一個公司的團隊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流水不腐,只有不斷補充新鮮血液,公司的團隊才能保持持久的活力。只有將不合適的合夥人進行逐漸的退出和淘汰,公司團隊才會保證正能量。因此,在股權分配的設計中,需要提前定有股東的退出和進入機制。
最後一點,在股權分配設計中要有餘地。公司日後隨著發展可能需要給員工和其他管理團隊做股權激勵或者新股東的進入在股權上有提前的設計。
上面四點是股權分配設計的四個原則。因為根據合夥人的不同或者公司商業模式的不同需要再進行調整。同時要特別指明的是,除非特殊情況在股權分配設計上嚴禁吃大鍋飯,或者是一家獨大,其他小股東沒有任何的保證。這樣都會為日後的股權糾紛或者是公司控制權糾紛埋下了隱患。
㈣ 關於股權轉讓協議書在哪裡下載
有限公司
股權轉讓協議書
轉讓方(甲方):
受讓方(乙方):
甲、乙雙方經協商,達成如下協議:
1、 甲方自願將其持有的 有限公司的 萬元人民幣(占注冊資本 %)的股權轉讓給乙方。
2、 乙方自願認購甲方轉讓的股權。
3、 本協議自簽字之日起生效,生效前公司發生的債權債務由甲方按所持公司出資比例負責。生效後,公司發生的債權債務則由乙方按所持公司出資比例負責。
4、 本協議從甲、乙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簽字: 乙方簽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㈤ 在工商局備案的股東個人轉讓股權的協議範本
第一個問題:根據樓主描述,這個不叫備案,而是實現股權轉讓的必經程序,工商登記變更完成前,只有A+B承認C公司屬於這八個股東,而這八個股東,雖然付了錢,但除了轉讓雙方外,不能直接代表C公司的名義對第三方(人)開展業務往來,因為除你們轉讓雙方外的第三方只能通過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公司股東來確定C公司真正所有人。這就是「未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的含義。而公司變更登記完成後,等於是工商局將C公司股權變動信息披露給社會公眾,證明這8個股東是C公司的所有人。這次股權轉讓已完成,受法律保護。
第二個問題:如果僅僅更換法人代表,不涉及到股權轉讓,也就不需要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但如果是更換股東,那就需要從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開始一直到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為止,而且,怎樣轉讓、轉讓給誰等等都需要遵守法律和章程的規定。如果更換股東而不辦相關手續,是很危險的哦!要趕快糾正!
第三個問題:工商局辦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是需要申請人提供股權轉讓協議、股東會董事會決議、章程修改案等相關資料的。而且大部分資料都需要其他股東親筆簽字或書面授權律師等參加股東會或董事會的,如果擔任法人代表的股東是擅自申請變更股權至100%的,那麼他提供給工商局的變更資料便是偽造的,其他股東完全可以到工商局查詢後申請撤銷該法人代表變更申請或通過司法途徑撤銷並追究該法人代表股東的法律責任。失去的股權完全能要回來!
僅供參考!由於股權轉讓是個貌似簡單實則復雜的法律行為,具體可以委託律師全貌了解後作出決定吧!不過要抓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