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俊的個人經歷
經過實際斗爭的鍛煉,民國17年上半年,王俊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他領導農民協會會員「借走」槎林河奸商吳作謀1000塊銀元,作革命經費。18年11月,燒毀無愁大地主秦建吉的田契。19年1月3日,鎮壓響腸河大劣紳方廷獻;20日,鎮壓無愁大惡霸陳曉初父子,從而導致醞釀已久的請水寨暴動於2月4日爆發。 民國19年5月3日,王俊任潛山縣革命委員會黨團書記兼裁判肅反委員會主任,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如大土豪儲麗生是王步文的表兄,儲道源是儲純一的伯父,二儲被捕後,自認為有親屬擔任共產黨組織領導,定會出面說情。王俊均依法給予應得的處罰。同年6月,王俊任中共潛山縣委書記。當時中共中央巡視員朱瑞來皖西蘇區視察,改編紅軍,取道潛山回中央。黨組織決定王俊、儲述先掩護朱瑞,3人化裝同行,經潛山余家井時被國民黨地保發覺,馬上鳴鑼聚眾,將其圍住。王俊、儲述先為掩護朱瑞脫險而被捕。
潛山縣長崔澍龍,對王俊軟硬兼施,酷刑逼供,而王俊堅貞不屈,始終守口如瓶。9月3日被殺害於天寧寨。
⑵ 王俊的人物簡介
1984、1993、2003年分別從合肥聯合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274012、60674029)、國家863計劃(2001AA247021、2004AA247020、2006AA10Z253)、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03042302)、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50358044)、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006KJ048B、KJ2009A012),合肥學院引進人才項目(07RC13),獨立承擔過一些企業委託項目的開發工作。03年以來,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EI收錄30餘篇。獲09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08-09年度合肥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獲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4項 。
⑶ 王俊的個人簡介
責任副研究員。1987年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得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1987年至今從事海洋生態學和浮游植物生態學研究。曾承擔了農業部重點科研資助項目「黃海深水貝類(魁蚶)資源增殖的研究」;國家「九五」攻關項目「渤海規模化養殖技術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濾食性貝類對浮游藻類群落作用的研究」;國家126專項「浮游植物調查與研究」和「渤海近岸生物資源調查與研究」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渤海生態系統動力學及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科研項目浮游植物生態學和貝類能量學研究。
目前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東、黃海生態系統動力學及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和科技部基礎條件平台工作項目「渤海黃河口鄰近水域資源與環境觀測站建設」,承擔貝類和甲殼類動物能量學研究以及貝類生物沉積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三峽工程對長江流域重要生物資源的長期生態學效應」中「長江口及鄰近海域浮游生態系結構對水文特性與生源要素變化的響應」專題和農業部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開放課題「膠州灣潮間帶底棲微藻群落結構及其生物量的研究」2個課題。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水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獲國家科委「八五」攻關重大成果獎1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
⑷ 王俊的連筆怎麼寫好看
王俊的連筆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⑸ 王俊藝術簽名怎麼寫
王俊藝
⑹ 王俊的介紹
1986年12月入黨,碩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⑺ 王俊的人物生平
做人品性端 作品格自高——花鳥畫家王俊
立足傳統立志出新如何解釋傳統,歷來是我國國畫界爭論的話題之一,其說不一,有全盤繼承論,有另起爐灶論,也有邊繼承邊創新等等。其爭論的焦點均在中國畫的形式和筆墨技巧上,如何認識傳統和傳統的真實意義,是從事中國畫學習和創作的同志,均需認真思考的問題。 傳統是一種精神,是一個民族地域、文化、信仰、氣質等凝聚的現象。
概括為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天人合一的創作方法,深厚雄渾、博大、簡練的藝術風格,容納百川的包容氣度,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即詩、書、畫、印的有機統一的綜合體,而並非是指某種具體畫法與技巧。抄襲前人的作法,絕非是繼承,而是走捷徑、投機取巧的不良行為。我院的畢業生王俊同學,很好地理解了傳統的真實內涵和精神,並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藝術實踐中。學習時一絲不苟,認真完成每一幅作品,反復推敲每一幅創作的構思、章法、色彩和眾矛盾關系的處理,方使作品更加完整與統一,達到形神兼備。在藝術實踐過程中,以生活為基礎,體會大自然的奧妙和神奇,抓住瞬間即逝的印象和感受,使天人合一的創作方法,在他身上得到證實。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山中野花或農間小景或常表現的花卉,都充滿了生活的活力和強烈的感染力。王俊朴實、忠厚的性格,使他在傳統中,尋找到漢畫像磚的朴實與純真,在眾多的石刻中找到了深厚的民族魂,從唐、宋、明的繪畫中,得到了中國畫的精髓。這些均融合到他的作品中,使作品造型簡朴、凝練、筆墨純真,給觀眾留下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印象。王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正走著自己的一條發展畫路,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的作品在全國性大展中多次獲獎,並在太原、天津等地多次成功舉辦個人畫展。他的人品和畫品亦受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畫界前輩的一致好評。但他始終謙遜、謹慎、善於學習,從各種姊妹藝術或不同形式的作品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以豐富自己、充實自己,體現了傳統的包容氣度和容量。為更加突出民族性,他努力學習書法、篆刻、勤於讀書,同時研究筆墨的表現力,來磨練自己的筆墨技巧,從而邁向藝術的更高境界,成為中國畫苑中一枝瑰麗的奇葩。天津美術學院賈寶珉
梅馥發苦寒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在天津美術學院任教。一位外貌朴實敦厚,學習刻苦認真,勤學好問的學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尤其是花鳥畫的成績尤為突出,已經初步顯現其藝術天分,是一個可造就之才。這位學生也是我山西的老鄉——王俊。他在學校學習期間,我們多有接觸。他經常拿著他畫的作品來求教。遇到這樣一個好學的學生,我也很高興。1986年王俊從天津美術學院畢業後回到山西。其後一段時間內,也能從一些展覽會或畫集中見到他的作品。尤其是在他畢業十幾年後的本世紀初,他攜帶一批作品回到天津舉辦了一次匯報展出,在這次展覽會上,比較集中地看到了這批作品。不論巨幅大軸,或盈尺小品,都是生機盎然、清新典雅,大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之感。他的畫充滿生機和青春活力,來自於生活的體驗和積累;來自於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感悟;來自於對自然之美的激情。正所謂「畫蒙生活以為營養,生活藉畫以顯精神」。王俊的畫筆墨瀟灑、嫻熟,柔中帶剛頗具韻味。筆墨乃東方繪畫之精髓,中國畫藝術之載體。王俊非常重視對優秀傳統的研究,但他並不是抱殘守缺、墨守成規,而是博採眾長為己所用,對古今各家好的筆墨都能進行深入地研究才有了今日作品中的筆情墨趣。王俊的畫既不狂怪,也不媚俗。在中國當今畫界里,繽紛多彩、流派紛呈。矯揉造作有之,粗俗怪誕有之,但王俊並沒有隨波逐流。「畫為心聲」,他的畫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創新的。雅俗共賞,形似而神備;賞心悅目,明快而清新;是其對自然之美的感悟,是其表現形式與畫面內涵、表現技巧與美學和諧統一之成果。王俊多年來讀書、深入生活,沉心靜氣、鍥而不舍、訪師問友、厚積薄發,方取得如此成就。藝無止境,不進則退,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國畫這門藝術博大精深,正如潘天壽先生所雲:「畫事應有高尚之品德,宏大之抱負,超越之見識,淵博之學問,廣闊之生活,然後能登峰造極。」願以此與之共勉。
⑻ 王俊的簡介
職稱: 講師 專業: 財政學
學位: 博士 擔任職務: 教授
學歷: 研究生 所屬科室:
畢業學校: 中國人民大學
⑼ 王俊的個人履歷
2009.7-2010.12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高級訪問學者 2006.1- 2009.3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農業資源利用博士後 2004.9-2005.6 義大利Salento大學景觀生態學實驗室 進修 2003.6-今 西北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環境科學系 教師 2000.9-2003.6 蘭州大學乾旱農業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理學博士(生態學) 1997.9-2000.6 蘭州大學乾旱農業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碩士(生態學) 1992.9-1996.7 蘭州大學生物系 理學學士(生態學與環境生物學) 1. Wang Jun, Liu Wen-Zhao, Dang Ting-Hui. Responses of soil water balance and precipitation storage efficiency to increase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winter wheat. Plant and Soil, 2011 DOI: 10.1007/s11104-011-0764-4 2. Wang Jun, Liu Wen-Zhao, Mu Han-Feng and Dang Ting-Hui. In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in a calcareous soil receiving 21-years superphosphate application. Pedosphere, 2010, 20(3): 304-310 doi:10.1016/ S1002-0160 (10) 60018-5 3. Liu Wenzhao, X.-C. Zhang, Tinghui Dang, Zhu Ouyang, Zhi Li, Jun Wang, Rui Wang, Changqing Gao. Soil water dynamics and deep soil recharge in a record wet year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0, 97: 1133-1138 doi:10.1016/j.agwat.2010.01.001 4. 王 俊, 楊新軍, 劉文兆. 半乾旱區社會—生態系統乾旱恢復力的定量化研究. 地理科學進展, 2010,29(11):1385-1390 5. 楊小慧,王俊*,劉康,張向龍. 半乾旱區農戶對乾旱恢復力的定量分析. 乾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0, 24(4): 101-106(*通訊作者) 6. 官情,王俊*. 農田土壤呼吸研究進展.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增刊,2010,40:1-5(*通訊作者) 7. 羅隆誠,王俊*. 青藏高原未來氣溫變化趨勢的R/S分析. 雲南地理環境研究,2010,22(4):93-99(*通訊作者) 8. 張益望,劉文兆,王俊. 補充灌溉及氮磷配施對冬小麥產量形成和水氮利用的影響. 生態學雜志,2010,29(7):1307-1313 9. 張益望,劉文兆,王俊,楊玉玲. 輪作及不同施肥措施對春玉米生長、產量及水分利用的影響. 水土保持通報,2010,30(4): 124-128 10. 王 俊,孫 晶,楊新軍,劉文兆,N. Zacarrelli, 張向龍, 汪興玉. 基於NDVI的社會-生態系統多尺度干擾分析——以甘肅省榆中縣為例. 生態學報,2009,29(4):1621-1627 11. 王俊,張向龍,楊新軍,汪興玉,孫晶. 半乾旱區社會-生態系統未來情景分析——以甘肅省榆中縣北部山區為例. 2009, 28(6): 1143-1148 12. 王俊,劉文兆,鍾良平,李玉山. 長期連續種植苜蓿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與土壤水分的空間差異性. 草業學報, 2009, 18(4): 41-46
⑽ 王俊的國籍
滁州 及時調整、發放企業軍轉幹部生活困難補助。2011年來,先後組織各類專場招聘活動15場,提供就業信息400多條,完成900萬小額擔保貸款發放。王俊,男,漢族,1962年2月出生,滁州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