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發布時間:2021-08-19 01:54:38

1. 斷題(1.0分)通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a

我國山區面積廣復大,約占我制國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山區若不注意生態環境建設,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坡度較大的山區,不適宜開墾耕地,發展種植業;我們應加快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努力改善山區生產生活條件,可以因地制宜在山區地區發展旅遊業、采礦業,加快發展與山區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農產品加工業,提升山區綜合開發層次.
故選:B.

2. 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公共設施性質:由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的、給社會公眾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築或設備,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可以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保障、行政和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

2、基礎設施性質: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

二、特點不同

1、公共設施特點:滿足人們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參與)和公共空間選擇的設施,如公共行政設施、公共信息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公共體育設施、公共文化設施、公共交通設施、公共教育設施、公共綠化設施、公共屋等。

2、基礎設施特點:

(1)先行性和基礎性

基礎設施提供的公共服務是一切商品和服務生產必不可少的,沒有這些公共服務,其他商品和服務(主要是直接生產經營活動)將難以生產或提供。

(2)不可貿易性

基礎設施提供的大部分服務很難通過貿易進口。一個國家可以從國外融資和進口技術和設備,但直接從國外進口機場、公路和自來水廠是不可想像的。



(2)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擴展閱讀:

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所謂「乘數效應」,即可以帶來數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礎設施完善與否,是其經濟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為了應對史無前例的大蕭條,美國總統羅斯福實施了著名的「羅斯福新政」,其中之一就是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基礎設施項目不僅增加了就業和公共收入,也為後期美國經濟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農村基礎設施不足:我國農村基礎設施不足表現為:生產性基礎設施支撐力脆弱,服專務性基屬礎設施執行力減弱,社會性基礎設施安全力薄弱,流通性基礎設施承載力孱弱。

2、資金來源過於單一,農村投資份額偏小:在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所需資金多數是由農村集體及農戶自主承擔,政府投入、外資及金融機構貸款比例較小。

3、重短期效益,輕長期效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道路、供水、供電等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直接作用於城市經濟增長,短期經濟效益明顯,而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雖關繫到城市社會與生態可持續發展。

(3)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擴展閱讀

(1)農業生產性基礎設施:主要指現代化農業基地及農田水利建設;

(2)農業生活性基礎設施:主要指飲水安全、農村 沼氣、農村道路、農村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

(3)生態環境建設:主要指 天然林資源保護、防護林體系、種苗工程建設,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濕地保護和建設、退耕還林等農民吃飯、燒柴、增收等當前生計和長遠發展問題。

4. 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

一個是國家出錢,另一個是國家出錢也可以私人出錢啊

5. 基礎設施與市政公用設施以及公共設施之間的區別!

一、指代不同

1、基礎設施: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

2、市政公用設施:指由政府、法人、或公民出資建造的公共設施。

3、公共設施:指由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的、給社會公眾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築或設備。


二、內容不同

1、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

2、市政公用設施:城市污水排放、雨水排放、路燈、道路、橋梁、隧道、廣場、涵洞、防空等市政設施。

3、公共設施: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三、作用不同

1、基礎設施: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

2、市政公用設施:是滿足人們公共需求。

3、公共設施:是滿足人們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參與)和公共空間選擇的設施,如公共行政設施、公共信息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公共體育設施、公共文化設施、公共交通設施、公共教育設施、公共綠化設施、公共屋等。

6. 當前我國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農民收入水平較低,農村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城鄉差距仍

①財政可以促復進資源的優化配製置。國家對農村的投資可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4分)
②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增加對農村的投入可以促進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建立農村的社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縮小城鄉差距。(4分)
③財政能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國家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4分)

7.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哪些薄弱環節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農村生產力,實現農村城鎮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雖然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比農民的需求來說還有一定的差距,是「三農」問題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關鍵詞:農村基礎設施;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民基礎設施是指相對於農民私有財產而言,用來滿足農村生產與生活需要的設施,具有非競爭性,非它性的特點。它包括政府所提供的全國性公共產品,這些產品覆蓋農村地區,比如農村環境保護,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公共衛生,農村道路建設等,還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農村自己組織修建的地方性公共產品,比如江河的治理,公共水利設施修建與維護,大型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農村電網建設,農村科技成果推廣等。有效的利用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農民生產力的提高和農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加快農村的城鎮化建設,推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農村基礎設施是為發展農村生產和保證農民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務設施的總稱,它由交通郵電、商業服務、農村水利電力、農村能源、生態環境、科教文衛事業等生產和生活服務設施組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於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消費環境的改善、農村內需的啟動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協調城鄉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更是農民增加收入不可缺少的基礎。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
我國是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城鄉存在著兩套完全不同的公共產品機制,由於農民文化素質比較低,導致民主意識薄弱,制約著農村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然而在GDP不斷上升、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耀眼成績下,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越來越凸顯,城市在快速發展,農村發展仍然緩慢。由於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落後,導致城鄉差距大。
農村基礎設施供給總量不足,發展中的中國是農業大國,根據統計到09年,我國農村人口佔有全國人口的70%,全國有34301個鄉鎮,60547個行政村。到08年底,我國還有200多個鄉鎮、48000多個村莊都沒有修通公路,13000個村莊電力沒通,4萬個村莊沒有電話,300多個鄉鎮沒有衛生原,1.3億農戶燃料問題沒有解決,甚至60%的縣都還沒有標準的污水處理廠,還有將近50%的建設村沒有通自來水。和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無論是在教育還是在醫療水平上都遠遠的落後於城市。在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在交通、水電、通訊一家燃料等這么基礎設施方面都與城市存在著很到的差異。農村基礎設施和居民生產與生活直接相關,是城鄉居民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
因為我國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近年來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促進了農民的收入,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在現如今的社會各村必須領會和充分利用中央的扶持政策,堅持中央政府的主導地位,積極協調各方面的資源力量,全面有效的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並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在我國的中西部農村地區較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而言,國家的固定資產投資要少得多。所以想要減小東中西部地區的差距在目前還是比較的困難,因為西部地區受到嚴重的資金限制。對於中西部農村的發展政府對政策傾斜和創新融資機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
對於落後的農村來說在建設的規劃性上比較落後。特別是一些山區縣,由於地勢特殊,居民居住比較的分散,對於山區的建設也缺乏整體規劃,房屋修建、道路河道設施建設都缺乏長遠的打算,建築物排列無序,隨意修建房屋,畜牧圈舍大都與房屋相連,缺乏意識等等,這些現象嚴重的影響著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在建設上主體單一。農村在建設基礎設施的過程當中,由於政府是主要的投資者,所以老百姓就存在著嚴重的依賴心理,思想不積極,並且各個村集體和村民們在參與修建基礎設施的時候都不積極,導致在修建過程中建設力量薄弱。而各村委會的「一事一議」機制並沒有得到充分有利的運用,因此在籌集資金修建基礎設施的時候資金困難,致使公共的修建存在嚴重的問題。再加上農村落後的社會經濟,使得農民的生活條件本來都不富足,哪裡還有多餘的錢用來修建基礎設施。各村委會對各自的生態、旅遊等可以加大經濟發展的行業,認識不到位,發展不充分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並且修建村裡基礎設施外來企業大都不願投資,因為在邊遠山區投資風險大資金回籠速度慢,這也是建設資金缺乏的一個原因。
在農村由於人們思想覺悟不高導致對基礎設施建設的破壞嚴重。項目與項目之間的協調能力不強,就連一些通村工程、飲水工程都要多村多鄉聯合才能夠完成。但是由於各村分散爭取國家資金,只看中眼前利益,導致各個項目的人為分裂,在修建中自然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比如在修建通村公路的時候,出現的斷頭路就是因為各村的分散爭取資金造成的。這類問題在農村修建基礎設施中並不少見,因為人為的分裂以及區域劃分的阻隔,造成的各鄉鎮、各村、各鄉之間難以溝通,所以對基礎設施建設自然而然的就造成了嚴重的人為影響因素。並且在修建基礎實施上也會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佔用不必要佔用的土地資源。
在修建起的農村基礎設施上,由於村內管理基礎設施能力不強,導致損壞嚴重特別是在公有設施上,國家也缺乏一系列的公有設施保護制度。再就是自然災害的損壞,由於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工程質量差,在受到自然災害對基礎設施破壞的時候,及時修復欠缺。使得公路、水電線等等破壞相當嚴重,需要連年重建,這樣就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和國家資金。 3.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對策
當地的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與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存在著很大的關系,而當地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主要是取決於農村基礎設施存量。農村基礎建設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推進和開展。首先要利用政府的政策作為引導,創造一個和諧的融資環境促進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投資期限長、盈利能力差、投資風險大等不利條件所以是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的。在財政上當地農村想要吸引非財政資金進入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領域,但是由於農村基礎設施的獨特性質,使得非財政資金融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比較的困難,所以要吸引非財政資金的融入就必須要有吸引力的財稅優惠政策以及和諧的融資環境作為前提。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必須建立完善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法律法規體系,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者的財稅優惠力度,以及建立和完善政府擔保機制,還要完善政府基礎設施項目融資中的監督和管理職能。

與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