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陳氏太極拳
我練過陳式太極拳,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如果只是鍛煉身體,學習陳式太極拳第一路(我指的是老架一路74式,非新架一路83式)足夠了;還有練太極拳不能穿拖鞋練,因為穿拖鞋練直接會扭傷腳、膝關節等,再嚴重點會傷害到身體其他部位。
我個人認為,練太極拳最好不要自學,無論怎麼自學都會導致動作上有大量的不規范、不正確之處,再加上陳式太極拳的各個細節有特殊的要求,書上和視頻上不會說到,及時說到自學者是不能理解的,因而更會導致問題的出現,就像你所說的第三個問題,因此你第三個問題是不正常的。
『貳』 陳氏太極拳如何實戰
很難再有能教實戰的老師了,我說的實站不是太極拳和太極拳打,而是太極拳和散打搏擊來戰。
所以,陳氏太極拳如何實戰,一、練好陳氏太極本身的功夫。二、運用太極的功夫,進行實實在在的實戰的訓練,就忘記太極本身的套路進行搏擊訓練。我覺得這樣比較有效。
『叄』 陳氏太極拳第十二圖片代傳人是誰
陳氏太極從陳家溝陳氏第九代陳王庭晚年創編至今歷盡十幾代傳人300多年的傳承發展,現如今已在全世界發揚光大。自從楊露禪偷拳開始,陳式太極拳閉門授拳、一脈單傳、不傳外姓的傳統被逐漸打破。發展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威震武林的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是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中的傑出代表。到了21世紀,第十二代傳人中的優秀人物數不甚數,其中有央視武林大會陳式太極拳擂台賽年度總冠軍王戰軍(王西安之子)、王戰海(王西安長子)、陳丙、陳大虎、陳二虎、陳斌(陳正雷之子)、張寶忠、張福旺、樊帥鑫、郭書辰、任天麟等等,這些只是十二代傳人中的代表,還有非常多的陳氏第十二代傳人散布在世界各地辛勤的傳播太極文化,這里不再一一提起。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陳式太極拳的發展歷史,本人推薦《陳式太極拳志》這本書。
『肆』 馬鞍山哪有教太極拳的是健身的那種 謝謝了
朱然文化公園里有
雨山湖休閑茶廳那
雨山湖兒童樂園處
早上教
你去看看吧
『伍』 陳氏太極拳所有套路的名稱及順序
第一式 太極起勢 第三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二式 金剛搗碓 第三十九式 小擒打
第三式 懶扎衣 第四十式 抱頭推山
第四式 六封四閉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閉
第五式 單鞭 第四十二式 單鞭
第六式 金剛搗碓 第四十三式 前招
第七式 白鵝亮翅 第四十四式 後招
第八式 斜行 第四十五式 野馬分鬃
第九式 摟膝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閉
第十式 拗步 第四十七式 單鞭
第十一式 斜形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第十二式 摟膝 第四十九式 懶扎衣
第十三式 拗步 第五十式 六封四閉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五十一式 單鞭
第十五式 金剛搗碓 第五十二式 雲手
第十六式 撇身捶 第五十三式 擺腳跌岔
第十七式 青龍出水 第五十四式 金雞獨立
第十八式 雙推手 第五十五式 倒卷肱
第十九式 肘底看拳 第五十六式 白鵝亮翅
第二十式 倒卷肱 第五十七式 斜形第
第二十一式 白鵝亮翅 第五十八式 閃通背
第二十二式 斜形 第五十九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三式 閃通背 第六十式 六封四閉
第二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一式 單鞭
第二十五式 六封四閉 第六十二式 雲手
第二十六式 單鞭 第六十三式 高探馬
第二十七式 雲手 第六十四式 十字腳
第二十八式 高探馬 第六十五式 指襠捶
第二十九式 右擦腳 第六十六式 猿猴獻果
第三十式 左擦腳 第六十七式 單鞭
第三十一式 左蹬一跟 第六十八式 雀地龍
第三十二式 前趟拗步 第六十九式 上步七星
第三十三式 擊地捶 第七十一式 下步跨肱
第三十四式 踢二起 第七十式 轉身雙擺蓮
第三十五式 護心拳 第七十二式 當頭炮
第三十六式 旋風腳 第七十三式 金剛搗碓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跟 第七十四式 收勢
『陸』 馬鞍山練太極拳
去幸福廣場吧,有個白法老人~
『柒』 陳氏太極拳新架一路有哪幾個流派
所謂的新架,是指陳發科到北京後傳出的架子。是陳家溝的說法。但陳發科嫡系子孫陳照奎及其子,認為這套架子是老的練功架。而陳家溝所說的老架,是指陳照丕(管陳發科叫堂叔)退休後被請回陳家溝教授的那套架子,當時陳家溝已經幾乎沒有會練拳的了,因此請過當時在世的陳家拳老師包括陳照丕、陳照奎回陳家溝教拳。北京陳式拳會會長曾說過「陳式太極拳反傳 陳家溝」。歷史背景是,八十年代當地陳家溝村(文革時期稱陳家溝大隊)為了發展地方經濟,把教拳作為一個經營項目發展,自上到下從省體委到鎮鄉政府都大力支持。不知是不是因為 陳照丕比陳照奎年齡大,因此他教的稱老架,稱陳照奎的是新架。
其實若論流派,陳家拳在太極拳體系裡,勉強算一個沾邊的流派,雖然陳發科在世時也堅稱陳家拳是炮捶,跟太極拳不同。而所謂的新架老架的諸多傳人練習者形成的不同風格,只能算是多個分支。所謂新架是陳發科陳照奎父子教出來的,因此北京河北有一批包括陳發科的學生多位。再有就是反傳給的陳家溝一些後輩習練者。若論源頭,當屬陳發科在北京教的學生比較接近,有視頻的田秀臣,李經梧,肖慶林等。筆者認為,肖慶林的保留了陳發科的原貌較好。北京武術研究院多年以前曾給肖老製做過錄像帶。
『捌』 陳氏太極拳需要練幾年才能成功|
看你的目的是什麼,想健身的話,用個半年學個套路就可以了,想練練推手,器械這樣的東西,用兩年就能全學下來,想用來防身自衛,用來技擊,大約需要三年,不能再多了,多下點功夫,多跟人實戰交手,三年必須得有所成就,三年時間里要具備跟兩三個人動手的能力,才是練拳人應有的水平,想把太極拳作為自我修行的方式,則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去練習它,探究更高的層次。
『玖』 馬鞍山哪裡有學太極拳
幸福廣場,聽說有位高手,早上6:30的時候你可以去找找!
廣場上有位師傅,可以傳授,真正的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