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造句

馬鞍山造句

發布時間:2021-08-18 21:12:15

Ⅰ 安徽馬鞍山方言

你用方言罵他好嘞,馬鞍山罵人的話...其實音有點不一樣,無法用文字實現,你可以罵他港都、頭腦子瓦特了...上海人罵人比較有味道,尤其是婦女,個人意見。

Ⅱ 介紹馬鞍山市的英語短文

性格直率火爆的夏哥哥悄無聲息的走了,迎來的是一位美麗的秋姑娘。
秋姑娘用回她那答細嫩的手輕輕一揮,熾熱的太陽便像是躲進了雲層,失去了原來的威力,如棉花一樣的白雲占據了藍藍的天空,涼涼的微風如仙女的手一般輕輕的撫摸著萬物,一切都顯得那麼夢幻,那美麗的參天大樹們好像是怕大地著涼了似的,紛紛都脫掉了黃色的上衣,大地像穿上了長袍,又像是美麗的地毯。調皮貪玩的風兒從這里跑過,樹葉都紛紛揚起又像精緻的雪花慢慢的降落。

Ⅲ 馬鞍山拼音寫

Ⅳ 安徽馬鞍山方言笑話,謝謝!

1、革么斯啊:干什麼。
2、啊好吃:好不好吃。
3、喝人拔辣地:表示很嚇人。
4、喝七麻烏地(或者「烏七麻喝地」):代表外面很黑。
5、幺的:沒有。
6、胡里八塗:糊塗。
7、哪塊:哪邊。
8、討嫌:討厭。
9、拿翹:故作姿態,借故推託。
10、韶:形容說話嚕嗦。
11、二五:指人神經質,不識好壞。
12、塔僵、夾十:為人不隨和,不好相處。
13、在意:留神、注意。
14、拉倒:作罷。
15、刷刮:做事利索。
在馬鞍山話中,物品的對應叫法如下:
1、玉米:「包盧」
2、勺子:「跳子」
3、癩蛤蟆:「癩癩估字」
4、鞋子:「孩子」
5、廁所:「茅斯」
6、掃把:「條走」
7、腦袋:「老瓜子」
馬鞍山人的說話方式!
①馬鞍山人喜歡在"你```````"後面加個"啊"
比如:普通話:你有沒有錢了?
馬:你啊有錢啦?(同樣,喜歡在句尾+啦\啊?)
普通話:你是不是學生?
馬:你啊是學生啊?你個是學生啊?
②馬鞍山人在疑問前用"個``````"疑問句尾用"波"
比如:普通話:是不是?
馬:個是波?
普通話:有沒有錢了?
馬:個有錢了?或者是:啊有錢啦?
③馬鞍山人喜歡讀前鼻音.不喜歡讀後鼻音.就算是前鼻音,讀的還更前了.
④說話方式:"老子"開頭
⑤對某事不屑一顧:切!社!
⑥喜歡在句尾+噠
比如:普通話:你不知道?
馬:你不(曉得)舀噠?
⑦把"你"字念的很象"泥"
⑧在一個句子中,把"死"字念的很重.
馬鞍山方言對話
1.大姑(哥)阿, 阿七飯過啦?踩個鋼絲車,精扛扛地上該啊?阿不猴窩里歲羔?
喳吧喳吧的,么子事!活丑,還不是ki買點——挑子、條走、搓撥、孩子和包盧(=勺子、掃把、簸箕、鞋子和玉米)。老瓜子犯嫌,荷包揣好了!人五人六的。不要給人家旋跑了,就窩心的要命!哈是的啊?安!
2、水撲得了, 二五啊, 胡里八塗的,你把我東西粗哪塊去啦?
討嫌,攤炮子子的,直不弄冬的,一巴掌呼死你!
3、個人好結石,恩棒棒的。來世得狠呢,阿行啊?
拉倒吧,不頂龍!脾氣塔僵、還夾十!一點不胎氣,動不動就拿翹,癩癩姑子一個!
4、茅斯裡面喝七麻烏地,癔里巴怪,拉個巴巴把老子磕七頭凍得猴猴的!
磨磨幾幾的,這個人真磨啊!活丑

Ⅳ 描寫馬鞍山句子

人們都說馬鞍山是九山環一湖,而湖南路猶如玉帶輕束,將這一碧湖水一分為二,南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高樓林立之中,與北面的雨山湖隔路相望。南湖不大,但如小家碧玉般溫婉可人。春日裡的南湖湖水清澈如鏡,湖邊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漫步湖邊林蔭,柳絲輕拂,微風吹過送來陣陣花香,使人心曠神怡。"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湖的南岸是大片的草地,是小朋友最喜愛的地方,小朋友可以在那裡放風箏、玩游戲,盡情地享受著春天的氣息。

Ⅵ 馬鞍山市用英語怎麼寫

馬鞍山市
[地名][中國]Ma』anshan City
馬鞍山市
[地名][中國]Ma』anshan City

Ⅶ 大家覺得馬鞍山火車站怎麼樣,用一句話概括

還可以
馬鞍山就這么小
蓋個大的浪費
你們以後坐車也不方便
現在新的火車站離城區都遠
我覺得留著好點
你只不過從那下個車上個車嘛
至於售票員的態度
就算蓋新的
她態度還是舊的

Ⅷ 馬鞍山英語怎麼寫

外文名稱: Maanshan

Ⅸ 馬鞍山的由來

馬鞍山是傳說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安徽和縣烏江專,自覺無顏見江屬東父老,便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 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馬鞍山的市名因此山而來。

Ⅹ 馬鞍山介紹資料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與六朝古都南京毗鄰,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眾所周知,萬里長江自天門山起折為北上,「碧水東流至此回」,江南變為江東。馬鞍山由此得名為「江東第一城」。馬鞍山地區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屬越國和楚國;秦統一時,屬丹陽。馬鞍山悠久的歷史積淀了璀璨的文化,歷代名人薈萃。1956年馬鞍山建市後,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社會安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當我們以國家衛生城,全國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為榮的同時,還要自豪地強調:地處「江東第一城」的馬鞍山還是一座文化名城!
一、歷史悠久
馬鞍山地處和縣猿人、湯山猿人、繁昌人字洞三處。古人類遺址的中心位置,屬長江流域中華文明搖籃的中心地帶。通過市內眾多的古文化遺址,可以把歷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3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000多件珍貴的出土文物,准確地展示了馬鞍山地區悠久的歷史。
(一)馬鞍山地區早期遺址豐富多彩,文化信息豐富。
煙墩山、七畝塘、高個山、鄭家等新石器時期遺址表明,馬鞍山地區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發達的農業文明。煙墩山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等400多件文物充分證明了馬鞍山地區早在5000多年前,宗教地位和政治地位就已十分顯赫。五擔崗、鄧家、船墩、荒廟墩等遺址的出土文物表明,商周時期,馬鞍山地區手工業文明已達相當高度,人們開始使用製作精美的青銅器物品,根據五擔崗遺址出土的文物類別和遺址布局,可以初步判斷這里是早期的中心城池。
(二)馬鞍山市的源頭可以上溯到三國的姑孰城和東晉的牛渚誠。
公元222年,三國孫權築城姑孰。347年,東晉鎮西將軍謝尚築城牛渚(今採石一帶)。雖然,這「城」與現代的「市」內涵有別,但是,其軍事地位、政治地位顯赫,且有較大的地域規模(牛渚城達10多平方公里),別處無可比擬。由此,我們可以把這兩城視作馬鞍山城市的源頭。
(三)採石磯為群雄逐鹿之地。
馬鞍山市與六朝古都南京近在咫尺。採石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南京的天然屏障,也同時成為著名的古津渡、古戰場,此地曾發生過數十次戰爭,史冊中載有許多劍影刀光、金戈鐵馬的採石大戰故事。
(四)館藏文物類別齊全。
馬鞍山文物管理部門珍藏著豐富多彩、類別齊全的珍貴文物,其中經過鑒定的珍貴文物1028件(套),這些文物絕大部分為我市出土,文化信息准確,文化內涵豐富。其中春秋勾連紋大鐃,三國青瓷雞首罐、青瓷虎子、青瓷羊、 孟府 君墓誌磚、季扎掛劍圖漆盤等一、二級文物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審美價值。
二、古文化璀璨
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馬鞍山地區勞動、生息,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使這一地區以太白墓、朱然墓為代表的墓葬,廣濟寺為代表的寺廟,太白樓為代表的樓台亭閣等古文化資源俯拾皆是。主要有:
(一)朱然墓轟動全國。
馬鞍山地區曾先後出土大量三國、兩晉時期的古墓葬,其中1700多年前的三國東吳名將朱然墓尤其引人注目。其墓葬為目前已發掘的300多座三國東吳古墓中墓主身份最高的大型墓葬。其墓的結構與墓中文物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令世人矚目。尤其是60多件精美的漆器及其繪畫作品,填補了漢代至三國時期漆器工藝及美術的空白。其文物在日本展出期間,曾引發「三國熱」。此墓的發掘,被列為80年代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二)廣濟寺名冠江南。
位於翠螺山南麓的廣濟寺,又名資福院,始建於三國時間,後毀於戰火。清光緒年間,重新建造山門、大雄寶殿和觀音閣,氣勢壯觀,為江南名剎之一,素有安徽佛教「祖庭」之譽。
(三)黃山塔鎮守市口。
此塔位於寧蕪路東側的黃山之頂,為當塗進入市區的標志物。此塔由南朝宋武帝劉裕建造。原塔前有凌敲台,後有懷古亭,為武帝避暑離宮,李白有「長嘯倚天梯」詩句贊其雄姿。
(四)謝公宅爭輝青山。
謝公宅位於當塗青山,為南朝宣城太守謝脁故宅。環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謝脁詩、書、文俱佳,尤擅五言山水詩,有山水詩祖之稱,李白對其推崇備至,曾明確表示死後要與謝脁結為「異代芳鄰」,留下了文壇千古佳話。
(五)太白墓古樸典雅。
太白墓園位於當塗青山西麓,佔地6公頃。李白逝後初葬龍山,後人遂其「與謝脁為鄰」之願遷葬青山。園前立挺拔的牌坊,園內有李白墓、太白祠、青蓮池、十詠亭等古跡,其古樸典雅的布局與李白曠達的情懷、浪漫的詩風相得益彰。啟功、趙朴初、林散之、舒同、司徒越等書畫大師的題額更使墓園增色。宋碑「大唐翰林李公新碑」2000餘字,是今人研究李白最重要的資料。
(六)謫仙樓輝煌壯美。
謫仙樓,太白樓別稱。因李白人稱「謫仙人」而得名。此樓始建於唐元和年間,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合稱「長江三樓一閣」,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美譽,為歷代文人雅士所鍾情。李白祠、清風亭,同風閣等建築與太白樓相互呼應,構成了別具特色的太白樓古建築群。
(七)昭明閣遺跡猶存。
昭明,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謚號。蕭統博覽群書,編纂現存最早的詩文選集《昭明文選》。昭明閣,系昭明太子讀書處,位於慈姥山,原有閣、廳、樓和碑刻,現留殘碑一塊,上刻有昭明讀書的形象。
(八)三元洞臨江欲飛。
三元洞原為採石江邊懸崖絕壁中的天然石洞,清康熙年間,一僧人依崖造屋,設天、地、水三官神位於內,三元洞由此得名。整修後的三元洞,三面臨江,躍躍欲飛。遊人入洞後,可直達江底;返登其上,既可極目遠眺,也可俯視江流。三元洞的有關傳說,折射著中國文化人的道德追求、政治想往和價值取向。
(九)峨眉亭江月盡攬。
峨眉亭與三元洞緊鄰,因亭飛檐如峨眉而得名。北宋沈括詠其「雙峰秀山兩眉彎,翠黛依然鑒影間」。此外,文天祥、趙孟兆頁等人均登亭攬勝,留下佳作名篇。現亭內存碑五塊,元碑《過采江詩》尤為珍貴,郭沫若稱其為不可多得之物。
(十)翠螺山古跡薈萃。
翠螺山一面臨江、三面環河,其山上的燃犀亭、醉月齋、赤烏井、懷謝亭等文物古跡隨處可見,尤其是與李白有關的李白衣冠冢、捉月台更具文化韻味。更值得一說的是翠螺山的自然景觀十分幽美。長江三磯之首的採石磯突兀江流,有「千古一秀」之美稱,是如今長江下游唯一的岸蝕景觀。歷代文人孟浩然、劉禹錫、王安石、陸游、蘇軾……均到此漫遊。李白曾多次登磯游覽,寫下《橫江詞》、《牛渚磯》等不朽詩章。
(十一)明皇窯遙傳輝煌。
當塗青山有兩座窯場遺址。南窯專制琉璃,北窯專制磚瓦,是明洪武年間為燒制鳳陽皇陵而特建的皇家窯場。現此窯已廢,但透過窯址隨處可見的琉璃瓦碎片及斷磚,不難發現其昔日的輝煌。
(十二)古詩文爭奇斗艷
馬鞍山地區的山水為歷代文人雅士推崇備至。著名南齊山水詩人宣城太守謝朓迷戀當塗青山,稱其為「山水都」並築室鑿井,作《治宅》《游山》詩作,當為名人為馬鞍山地區留下的較早的佳作。李白一生酷愛山水,尤其鍾情馬鞍山地區,給馬鞍山留下了60多首(篇)詩文。其中的《登天門山》、《姑孰十詠》、《橫江詞六首》、《夜泊牛渚懷古》等成為千古絕唱,廣為傳誦。李白逝世後,劉禹錫、白居易、賈島、李紳、杜牧、韋庄、梅堯臣、杜荀鶴等一大批詩人即到馬鞍山拜謁李白墓,李白祠和李白衣冠冢,留下了大量的華章佳句。其中劉禹錫的《泊牛渚》、白居易的《李白墓》、杜牧的《牛渚》等詩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對李白的仰慕之情。截止清末明初,馬鞍山地區已積淀了贊詠李白及其勝跡的詩文1100餘首(篇),楹聯130多幅,各類碎文、序文、祭文數百篇,涉及文化名人和文臣武將600多人。
(十三)古碑刻豐富多彩。
大量的古碑刻散落在城鄉各地。其中太白墓內的李白全身像碑、唐李華《古文翰林學士 李 君墓誌》、劉全白《唐古文翰林學士 李 君碣記》和裴敬的《翰林學士李公墓碑》以及范傳正撰寫的《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為考證李白生平創作與思想提供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採石峨眉亭內的宋碑、元碑、明碑,被 郭沫若 先生稱之為「不可多得之物」。此外,橫山「石門、慈姥山「昭明太子碑」、太白樓內的重修太白樓記碑、梅花碑、虎字碑、然犀亭碑等均有極高的文化價值。馬鞍山麓的「江東第一城」雖然為當代人所刻,但其社會價值也絕不可小視。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造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