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鞍山要劃歸蕪湖嗎
不可能,馬鞍山作為一個市怎麼可能整體劃走,區域調整是會有的,可能會把馬鞍山底下一些小的地方劃去。
那都是假的傳聞,不可信
㈡ 馬鞍山為什麼發展不如蕪湖呢
馬鞍山建市不到60年,無法和蕪湖較傳統大城市比,蕪湖的商業十分發達的,馬鞍山消費水平高是因為旁邊有
南京等江蘇浙江的大城市,才帶動了馬鞍山消費水平,不過錢多發展是總能發展起來的
,時間關系
㈢ 馬鞍山真的要劃分給蕪湖和江蘇了嗎聽說巢湖也是,是不是真的啊在哪能看到確切消息呢
你聽哪些人瞎扯,馬鞍山有馬鋼怎麼會分給江蘇?馬鞍山有全省和合肥一中並列第一的高中二中怎麼會分給蕪湖?你別聽別人瞎傳了,如果真要分我第一個造反。
㈣ 蕪湖地理位置和馬鞍山比較,哪個好,又是好在哪
某網友出帖,對蕪湖之比馬鞍山有些看法,我想對其發言回答如下:
他說:「蕪湖與馬鞍山相比的差距有以下幾方面:1、馬鞍山有全國十大鋼鐵集團之一的馬鋼!實力不言而喻!」
說到實力,不可否認,馬鋼是目前安徽唯一產值過百億的企業(由此可見安徽窮呀)。但馬鞍山2002年GDP(國民生產總值)為155億元,這其中馬鋼佔了近一半。蕪湖GDP是245億元,有海螺、實達、奇瑞、美的、鑫科、港儲等上市公司和大企業。雖說伸出五指,俱不若馬鋼之長,但攥起拳頭,卻遠比馬鋼的「一指禪」有力得多。
一個城市的工業門類單一,是極大的弊病,這一點,早已為歷史所驗證。最近幾年,石化行業普遍不景氣,安慶石化的蕭條,給安慶的經濟帶來沉重的壓力,而銅材的漲價,讓銅陵去年的日子非常好過,因鋼材漲價,馬鞍山這兩年經濟也是如此。但今後怎麼辦呢?皖江四市,除蕪湖外無一不是單一的採掘加工工業,猶如一個人長期只吃一種食物,怎麼不會營養不良呢?環顧國內,大多數單一工業門類城市都陷入廠衰則經濟停滯,廠榮則持之不久的循環,鞍山的鞍鋼,大同的煤礦,吉林的吉化,淮南的電廠……,無不如此。聽說過上海、南京、深圳、廈門靠哪一個企業繁俚穆穡?
他說:「2、馬鞍山區位優越,是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發展潛力巨大! 」
論離南京近,馬鞍山自是優於蕪湖,正如論離上海近,離江浙近,離發達地區近,安徽自是優於湖北湖南河南陝西。但是,離得近就一定能富嗎?安徽省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一點,我已在前文《皖江是如何開發的?安徽的經濟中心在蕪湖嗎?》中表述過了。馬鞍山某網友曾經轉抄過我這篇文章,因未註明出處,被我們制止。我想他可能也知道。
再說,被南京劃進都市圈,蕪湖也在呢。但我懷疑,這根本就是一場鬧劇。爹媽不疼,找個後娘就行了嗎?十幾年前,就有南京經濟協作區了,可省里讓你們合作嗎?能讓早發展了,現在哪兒還有合肥的老大?坐家夜郎自大,寧可全體自宮,不可一地成功。
他說:「3、馬鞍山人均收入和消費經省權威機關統計已在全省多年保持第一!(不信可以去查!) 」
信,自然信,銅陵人均收入也比蕪湖高呢。但一地市在周邊有無影響力,主要看其經濟總量和幅射力。珠海人均收入和消費比上海還高,但誰會把珠海當作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呢?蕪湖自然不能與上海比,但說小點,如果皖江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龍頭的話,非蕪湖莫屬!
他說:「4、馬鞍山是新興移民城市,市民素質普遍偏高!」
說到市民素質普遍偏高的地方,還有湖北十堰,新疆石河子,四川攀枝花等地,都是移民城市,單一經濟。但還是上面的話:要有經濟總量和幅射力的。馬鞍山與蕪湖相比,畢竟城市小一些,人口問題也不大,交通,物流,可發展用地等各方面都弱之。
他說:「5、目前上到國家和省市領導非常重視馬鞍山的經濟發展!有很多優惠政策。而蕪湖所謂的幾項「名」工程,如:步行街、美食街、廣場等大都只是一些政績工程,耗資巨大,成效不明顯,勞民傷財!蕪湖人當真都是過上小康日子,只剩下富人消費了嗎?」
國家給馬鞍山的優惠政策,恐怕不如蕪湖,更不如合肥了。至於蕪湖的「名」工程,我想也不是政績工程,其成效顯著,這可是二百萬市民公認的,誰也不能以一家之言,蔽眾人之口!
這些工程,正是蕪湖經濟發展的象徵。不是經濟發展了,不是稅收上來了,政府又怎麼造得起呢?誰能說上海陸家嘴、高架橋是形象工程呢?栽了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也正是蕪湖的這些工程,改善了城市形象,增加了市民自豪感,在招商引資方面更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沒有步行街,怎麼會有聯華、商之都?沒有美食街,怎麼會有馬鞍山人為此特意來蕪湖吃飯?多少外地人來蕪湖參觀鳩茲廣場,奧體公園,他們在蕪湖吃住,用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呀。
蕪湖的富人,肯定比馬鞍山多,但市民從總體上來說,是達到了小康的,去年80億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可不是幾百幾千個富人消費出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達到了6400元。下一步蕪湖要做的,是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回答完他的話,我想就蕪馬之間的問題再深入說明一下:
蕪湖、馬鞍山一依帶水,同屬皖江中等城市,也同屬南京都市圈范圍。從經濟上來講,各有各的特色,但現在各地都在招商引資,蕪湖自然條件、地理位置,交通運輸等方面比馬鞍山優越,資金流入量大一些,作為皖江開放的重點和龍頭,這也是正常的。
但我想,如果省政府在開發開放的道路上走得再快一些,遠一些,再高瞻遠矚一些,皖江地市從中得到的利益,遠非今日蕪馬之爭所可比。
南京的GDP,不如蘇州的一半,我想,作為省會城市,沒有人為設置障礙,攔截資金流,沒有「以政策為借口強調蘇南稅金發展蘇北,以圖平衡」,而任蘇南高速發展,成就今日江蘇全省在蘇南龍頭的帶領下共同發展的一番大好局面,這才真正是開放的意識,開放的胸懷!
作為安徽的兩個相對先進城市,蕪湖應該和馬鞍山攜起手來,在引進外資,道路交通建設,信息溝通,物流,乃至建設用地,行政區劃,開發區政策等方面通力合作,共謀發展之路,才是上上之策。
以上回答是粘貼某網站論壇內容!
作為蕪湖人的我認為蕪湖和馬鞍山各有長處!就連方言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曾有傳言,蕪湖和馬鞍山和並成一個蕪馬市,最終沒能實現,也是有點遺憾
㈤ 和縣劃給馬鞍山,馬鞍山人說不需要還是劃給蕪湖去吧!!
我和縣扒不掉來劃到蕪湖去,源估計現在所以游泳項目都開始步入發展了. 劃到馬鞍山,結果人家把國務院投下來建設和縣的錢,去從新弄了個鄭蒲港新區,國務院不給錢,結果還不是把鄭蒲港扔給了和縣自己搞,劃到馬鞍山,沒個10年和縣,白橋,西梁山等等這些有歷史有風景的地方也發展不起來,要是給蕪湖特么早發展了,順便還可以分點拆遷款,哈哈哈
㈥ 馬鞍山是易並入南京還是易並入蕪湖
樓主你好:為什麼要並入其他城市呢?馬鞍山有它的資源就是馬鋼,我看其他城市都不要並入為好。
㈦ 馬鞍山和蕪湖哪個繁華
蕪湖 。
馬鞍山商業氛圍不濃比較散,而且馬鞍山人喜歡往南京跑本身就說明了自己的城市不夠繁華啊。
㈧ 蕪湖到底是安徽省的還是江蘇省的
蕪湖,馬鞍山這幾個城市比較臨近京。。。。。
所以出門一般都自稱南京人,安徽人。。。。。
像我是馬鞍山人出門都沒人聽過這城市。。。。
很沒面子。。。講南京,比較不會自卑。。。。
㈨ 蕪湖和馬鞍山合並是真的嗎
看到很多人都在議論蕪馬合並,確實感到很好笑,因為他們不知道歷史。
馬鋼為什麼回不能放在蕪答湖?為什麼放在距蕪湖近幾十公里的地方並且新設立一個地級市?
這是合肥及鳥省分而治之的策略,目的就是要保持合肥的一市獨大。
試想,蕪馬兩市合並後,市區人口超200萬的特大城市,經濟指標超越合肥,成為名副其實的長江第五城,合肥及鳥省能坐視這種情況的發生嗎?當年一個奇瑞,合肥都不能容忍其在蕪湖做大,准備利用江淮兼並奇瑞,只在蕪湖留一個生產基地。幸虧老天有眼,在蕪湖市領導的一再堅持下,奇瑞才被留在了蕪湖,此民族品牌才得以倖存。
總之,只想告訴某些人,不要對蕪馬合並抱有幻想。只要合肥還在,蕪馬合並將永遠不可能。蕪馬兩市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的發展好自己的經濟,待機會成熟後和合肥一決雌雄。
㈩ 馬鞍山和和蕪湖哪個好
雖然都不大
但是相比而言
還是蕪湖大
當然純粹收入方面 馬鞍山好
蕪湖人 和 馬鞍山人
都不要生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