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大學佔地面積多少平米
山東大學總佔地面積約5333333平方米。
解析:官網信息顯示,山大總佔地面積8000餘畝。一畝等於合666.67平方米,約667平方米,由此推算山東大學佔地面積應該為總面積約為53360000平方米。
據2018年8月山大官網信息顯示,山大總佔地面積8000餘畝(含青島校區約3000畝), 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威海、青島)八個校園(濟南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興隆山校區及威海校區、青島校區)的辦學格局。
山東大學(Shandong University),簡稱山大(SDU),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山東大學是中國目前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在綜合性大學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教育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
歷史沿革
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其醫學學科起源於1864年,開啟近代中國高等醫學教育之先河。
從誕生起,學校先後歷經了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以及由原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並組建的新山東大學等幾個歷史發展時期。
1997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序列。
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山東大學設立研究生院。7月,由原山東大學、原山東醫科大學、原山東工業大學合並組建新的山東大學。
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2011年11月22日,學校決定將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更名為山東大學(威海)。
2012年3月17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奠基典禮舉行。
2016年9月16日,山東大學青島校區迎來了首批新生報到。該校區從2016年新生開始,試點運行書院制,全體本科生分屬「一多書院」「從文書院」。
2017年9月,山東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018年10月18日,經學校研究,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更名為山東大學(青島)。
Ⅱ 安徽省當塗第一中學的百年歷程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太平府知府汪麟昌奉令將翠螺書院改建成太平府學堂,校址設在當塗縣農機廠附近,任命張維、魯崇雲、劉鎮相繼為校長。
宣統二年(1910年),太平府中學堂首屆畢業生38人,且全部進得貢生。
宣統三年(1911年)太平府中學堂奉令改文實兩科(實:指實業)。
民國元年(1912年)繼續開辦。
民國三年(1913年)因經費困難停辦。
民國九年(1920年)太平府中學堂易名為省立第八師范。
民國十二年(1923年)省立第八師范經省教育廳批准改為省立第十初級中學。1928年校址遷至當塗城關八六醫院大門右側,易名為當塗縣立初級中學。
1932年,增設女子部一班。
1937年日寇入侵,當塗倫陷,學校文書檔案、校舍全部被焚。
1943年春,張四朗、唐師銘等官紳倡議恢復當塗縣中,並招收初一三個班學生112人,校址擇定在城東南文昌宮、呂祖祠(即老校址)。
1944年6月25日新校舍落成,並刻碑紀念。
1946年在原有五個初中班外,增設簡易師范兩個班。
1949年4月24日當塗解放,學校於解放後的第三天即復課。
1950年,師生積極投入至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中,除開展政治活外,師生捐款三十三萬二千四百元;同年,招收高中班。1951年,採石私立大江中學並入該校。
1952年,陳法周同志調任黨支部書記、副校長,高啟沃同志任校長。
1953年當塗中學首屆高中畢業生18人順利完成學業,其中15人升入大學,3人參加工作。
1954年學校遭受水災,當塗縣初師三年級及和縣中學、南陵中學高三並入該校舉行第一次校慶活動。
1955年建行政樓,教學樓、師生宿舍,和縣高三高二又並入該校舉行第二次校慶。
1958年學校改為蕪湖專區工業學校,普通班並到當塗初中(當塗初中改為當塗中學)。
1959年蕪專工校改為蕪專化校,機械兩班並到蕪湖電校,冶金二班采礦一班並到馬鞍山鋼校。
1961年蕪專化校改為蕪專水校。
1962年學校恢復為當塗中學,原蕪專水校仍存在。
1963年水校遷至蕪湖,該校成為單一的普通完中。
1964年安徽省少年乒乓球賽在該校舉行。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
1969年創辦校辦工廠。
1976年興建教學北樓(兩層)。
1977年興建教師宿舍樓。
1978年興建教學主樓。
1979年當塗中學改為當塗一中,邢誠同志任黨支部書記。
1980年教學主樓落成,教育廳明克城廳長來校視察。
1981年該校高中恢復三年制。
1982年沿江和省江南片化學會議在該校舉行。
1983年7月1日,當塗縣由宣城行署劃歸馬鞍山市;同年,學生宿舍樓落成使用。
1984年三年制高三學生畢業,7月18日學校校級領導班子體改結束,仲偉連同志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85年3月13日省教育廳朱仇美廳長來校視察工作。
1986年學校被命名為馬鞍山市首屆衛生文明單位、市文明單位。
1987年教師職稱評定工作結束,教師業務檔案進入規范化程序,同年,科學館建成使用。
1988年學校建立崗位責任制,同年5月15日國家教委副主任王明達來校視察。
1989年縣政府撥款8萬元,並征地3.6畝,學校建成具有400米跑道及開展多項運動的大操場。
1990年學校首次進行教師任職資格年度考核工作。
1991年12月,副省長杜宣瑾同志陪同老校友天津市副市長錢齊璈同志來校視察,並看望老教師。
1992年該校獲得市高中組田徑運動會第一名。
1993年張明同志調當塗一中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同年,在縣政府主持下,經一中、酒廠、養殖場三方協商,墩塘使用權正式交由一中管理。
1994年7月教學大樓(現為2號樓)竣工。
1995年經縣教委評估驗收,確定為縣重點中學,同年五縣一中聯誼會正式啟動。
1996年12月學校舉行盛大校園文化節,新大門開通。
1997年教工住房實行房改,正式結束了福利分房。
1998年當塗一中高考突破歷史記錄,曹傑同學以614分獲省文科狀元,縣政府頒發嘉獎令。
1999年元月承良惠同志調當塗一中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同年高考創歷史最好水平,趙揚同學獲省理科第一名,縣政府再次頒發嘉獎令,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2000年經馬鞍山市教委評估驗收,學校正式確定為「馬鞍山市示範高中」;綜合樓工程啟動。
2001年高考達線再創歷史紀錄,縣政府第三次頒發嘉獎令;投資400萬,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綜合樓投入使用。
2002年學校啟動申報省示範高中工程,同年4月被評為第五屆省級文明單位、省級綠色學校;同年,征酒廠12畝214萬元,為初中部剝離作準備;教師住宅樓(5號樓)完工。
2003年經省示範高中專家評估組驗收,正式批准為省級示範高中;同年,學生公寓及食堂一期工程完工,校園網建成;初中部正式剝離,合辦民辦姑孰初中誕生。
2004年高考再創佳績,縣政府第四次頒發嘉獎令;學生公寓二期工程、學生浴室及配套工程全部完工,被評為第六屆省級文明單位;黨支部升格為總支。
2005年高考創歷史輝煌,縣政府第五次頒布發嘉獎令;投資500萬,其中國債100萬,面積6000平方米的實驗樓交付使用,百年校慶進入籌備階段;同年,被市政府命名為先進單位。
2006年迎來建校一百周年,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高級顧問、我國著名熱力渦輪機和熱能工程專家徐大懋院士,我國著名作家、文藝理論家吳泰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駐安徽總代表林富生等該校共計57屆3000多名校友也從全國各地趕來慶祝母校建校一百周年。
2013年遷至新址。
Ⅲ 馬鞍山市培正學校初中怎麼樣
我很不幸的告訴你
培正很那啥。。
如果讓我在培正和十三中兩個學校做選擇的內話。
我肯定會選十三中、
還有容,孩子,你要是想擁有一個完美的初中,,就別來成功和二中實驗。。。
話說我們二中實驗比較慘無人道的說,
體育課隔一天有一節,很可怕的。。
而且要是臨近考試兩個星期 ,你所有復課都別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