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談談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如何做到「為人民服務」
談談在平凡的崗位上,我們如何做到「為人民服務」?
一是要帶著責任做工作。責任感是一個人的思想素質、精神境界、職業道德的綜合反映。責任感雖然無形無狀、難觸難摸,但是力量巨大,影響深遠。一個人有顧責任感,就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深入扎實的作風、認真負責的精神;就有不甘落後的志氣、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奮力開拓的銳氣;就會有信心、有決心、有恆心;就可以出思路、出辦法、出成績。就大多數人的工作而言,絕大部分是平凡、具體、瑣碎的,看似簡單位和容易,而把認為簡單的事情年復一 年地都做好,就是不簡單;把認為容易的事一件一件地落實好,就是不容易。就是不容易。這就需要責任感,有責任感的人受人尊重、招人欣賞、讓人放心。
二是要帶著激情做工作。激情是吹動船帆的風,船就不能行駛;激情是工作的動力,沒有動力,工作就難以有起色。如同靈感可以催生不朽的藝術,激情能夠創造不凡的業績。如果缺乏激情,疲沓懶散,很可能一事無成。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雖然感到很辛苦,但是有辛苦就會有收獲,特別是一個人能夠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有好的環境和條件,做一點具體的事情,同時自己也相應地得到提高,也許這不是辛苦而是幸運了。再說,如果大家都能同心同德、盡心盡力,把工作開展得有板有眼、有聲有色,讓人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從這一角度看,也許又不僅僅是幸運,而是一種幸福了。
三是要帶著感恩做工作。每個人保持正確的心態至關重要。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心態決定一切。它能夠左右一個人的思想、影響一個人的行為,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心態正確就會寧靜而安詳,感到生活溫暖;就會迸發出干勁和活力,感到工作愉悅。如果心態不好,就會在順利時自以為是、傲氣十足、得意忘形,在逆境時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煩躁不安;就會既笑別人不如已,又怕別人比已好,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甚至會為了牟取一已之利而不擇手段,這樣勢必害事業、害組織,最終也會害了自己。因此,要不斷學會以感激的心態對待工作、對待他人、對待組織。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只要你用感恩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就能給你關心和幫助、給你支持和鼓勵、給你提醒和教導,讓你感受到真誠、感受到友誼、感受到溫暖、使你感動、使你感激、使你增添精神支撐。
四是要帶著清醒做工作。實踐經驗表明,只有始終保持頭腦清醒的人,才能不斷取得成績、獲得成功,才能順利成長、日臻成熟。作為領導幹部要時刻清醒地認識到:在個人與組織的關繫上,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組織的培養和造就;在職務與能力的關繫上,一個人的工作能力不是隨著職務的提升而自然提高,官大了不等於本事大了,地位高了不等於水平也高了;在工作與成效的關繫上,一個人肯幹事是態度、想幹事是熱情、會幹事是能力、干成事才是本事,這種本事靠上級封不出來,靠權力壓不出來、靠自己吹不出來,只有靠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五是要帶著正氣做工作。領導幹部既要有本事,也要守本分,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斷加強黨性鍛煉,提高修養,不斷地防止和掃除自己身上的「灰塵」和「微生物」,始終保持光明磊落、清正謙潔,自覺遵守黨政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有關規定,力求有本事、能幹事、不出事。
㈡ 為人民服務理念在和諧社會中如何體現
在和諧社會中,「為人民服務」我們以人民為主體,把自己作為其中一員,想著,為人民服務,就是為己服務!
貫徹為人即是為己!這樣就體現了在和諧社會中的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㈢ 是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要求在職業道德中的具體體現
熱愛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計個人得失,奉獻在崗位。這是當前社會極缺少的。
㈣ 青年學生如何在實踐中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自覺地遵守青少年法律法規,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做好自己分類的事(如,在學校做到尊敬老師,團結同學,
在家裡做到,孝敬父母,關愛親人,等等)
㈤ 談談在工作中怎樣做到為人民服務
1、以「公平和正義」為原則和標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堅守做人的底線和做事的原則。如果「做人沒底線」、「做事沒原則」,那隻能說明還沒有真正樹立起為人民服務思想。
2、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人民大眾利益的關系」,就要在任何涉及個人利益的時候,都不要忘記還有人民大眾的利益。個人利益與人民大眾利益發生沖突時,要毫不猶豫地放棄個人的小我利益,以服從人民大眾的利益。
(5)談談為人民服務在公共管理中的體現擴展閱讀:
為人民服務思想的本質,就是公平和正義。公平和正義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公平」和「非正義」,都是違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都是與為人民服務思想相悖的。
廣大人民群眾只有樹立為人民服務思想,才能真正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等社會主義意識,才能真正理解共產主義不是虛無縹緲的幻想,才能真正為實現全世界勞苦大眾的幸福而自覺努力,也才能找到個人的真正幸福。
從人生的動力角度看,只有樹立為人民服務思想,堅持為人民服務,這樣的人生才會有不竭的動力源泉。
㈥ 結合自身認識,談談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
因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這是由工人階級同最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利益的一致性決定的。
㈦ 在公共管理中引入道德規范將會使社會治理發生哪些變化
對公共管理者的素質要求是由公共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決定的,其素質的基本內容也是由角色界定的。公共管理者要想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的需要,成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就必須具備良好的素質。公共管理者的素質是與社會和法律對其基本技能要求相對應的,其主要基本素質包括以下幾點:1)公共管理者應具備較高政治覺悟和政治素質。政治覺悟是指公共管理者首先要承認黨的地位,積極擁護黨的政治主張,牢固掌握黨的基本理論知識並認清黨的大政方針。政治素質是指公共管理者的政治立場和思想作風,它同時也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綜合體現。政治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公共管理者的責任感。公共管理者的政治素質應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①公共管理者必須要忠於政府,報效國家,服務公眾。這是公共管理者所必須具備的首要的政治素質。②公共管理者必須要把公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時刻為人民謀利益。鄧小平明確指出:「領導就是服務。」在公共管理活動中,公共管理者要堅定地站在國家和人民的立場上,要始終牢記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一切從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③公共管理者應該顧全大局,具有較高的政治責任感。公共管理者在公務活動中必須要有全局觀念,從大局出發,統籌協調好個方面的關系,對國家和人民負責,同時正確地看待自己手中掌握的一定權力,對國家和人民負責,並科學、規范地行使自己的職權。④公共管理者要注重其公信力。吳家慶認為,執政黨公信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兌現承諾的能力,能激起民眾對其信心的承諾如果不能兌現,那麼民眾的信心就不能持久,「政治誠信是基本的政治道德」。公共管理者應該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2)公共管理者應具備較高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法律意識是指對法律的認識或認同,法律素質則是指掌握法律知識、運用法律的綜合能力。提高全體公民首先是公共管理者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的要求和重要目標。公共管理者具有法制觀念,能做到遵紀守法,依法事,才能遏制腐敗的蔓延,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使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得以順利進行。公共管理者的法律素質是實現依法治國、建立廉潔政府的根本保證和重要前提。公共管理者的法律素質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①公共管理者必須扎實地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守法的基本前提是知法,公共管理者只有熟練掌握憲法和相關的法律知識,尤其是履行管理職責所必需的各種法律法規,如行政法規、經濟法規等方面的知識等等,才能提高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能力的水平,才能在新時期更好地勝任工作。②公共管理者必須要有相關的法律觀念和正確的法治意識。劉作翔認為,法律實施應該成為下一階段中國法制建設的重點;在法律實施中,法律觀念、法律意識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法治意識是公共管理者對法治現象的一種主觀反應。公共管理者的法治意識,直接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法治水平。因此,公共管理者必須增強法治意識,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建立起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和依法事的意識,從而提高依法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③公共管理者必須要依法行政,以法律為准繩。馬懷德指出:「政府負責意味著什麼,需要在依法行政和建設法治政府的大框架下思考。」[6]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關鍵是依法行政。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共管理者在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時候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活動,把法律作為自己的行為規范,做到依法管理社會公共事務。3)公共管理者應具備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性格。①思想品德是意識行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公共管理者的思想品德包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個基本要素,簡稱知、情、意、行。人們常說,萬事德為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公共管理者更不列外,當代公共管理者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於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背景中,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完善自己的性格,重視自我修養,做到修身律己顯得尤為重要。公共管理者應該堅決抵制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要做到為人思想端正,公道正派,光明磊落,從嚴律己,忠於職守,潔身自愛。要對大社會的治理有一個清醒的認識。②性格是人的具有核心意義的且比較穩定的的個性心理特徵,主要表現在對人對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語言和行為方式上。性格與社會密切相關,在性格中也包含著許多社會道德的含義。布萊尼次曾經說過:「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世界上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我們不要求公共管理者都擁有完全一樣的性格,那也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在社會道德的框架內為公共管理者界定其應該具備的良好性格範圍。公共管理者都至少應具備擔當、膽識、沉穩、誠信、細心、大度等等這些良好性格,這樣才能加強治理公共事務的主觀條件。
㈧ 談談怎樣為人民服務的演講稿
網友:給你一演講稿參考一下,具體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寫哦。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⑴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⑵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⑶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⑷,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今後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㈨ 關於公共管理
張思德生前系中央警備團戰士,1944年9月5日,在陝北山中燒炭,因炭窯崩塌而犧牲。毛澤東在演講中說:「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為人民服務」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立黨宗旨的概括性語言。「為人民服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還被中國共產黨各級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作為行動口號加以使用。
為人民服務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毛澤東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⑴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⑵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⑶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採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⑷,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今後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裡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