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電子站

馬鞍山電子站

發布時間:2021-08-17 09:07:49

Ⅰ 568護衛艦到底叫「巢湖號」還是「蚌埠號」

巢湖號

Ⅱ 老山輪戰的過程

1979年4月,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42師進入文山州,在雲南省軍區邊防部隊協同下,堅守邊防一線陣地。先後參加了收復羅家坪大山、扣林山等戰斗。至1984年4月27日撤離文山歸建。
1984年1月,昆明軍區陸軍第11軍31、32師共計8932人進入文山州,在西疇縣西灑、蚌谷、董馬等地駐訓;陸軍第14軍40師,41師122、123團共計18297人進入文山,在馬關、麻栗坡等地駐訓。同時進入文山州的還有原昆明軍區炮兵第4師,在硯山駐訓。同年4月,該前述部隊配屬邊防15團(守備2團)先後參加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作戰。共斃、傷、俘越軍6633人(其中11軍斃、傷、俘越軍2128人,14軍斃、傷、俘越軍4505人),該前述部隊犧牲766人(含民兵、民工),其中老山、八里河東山方向犧牲651人,者陰山方向犧牲115人,在老山戰區最為慘烈的「7.12」戰斗中,僅14軍40師119團、41師122團等部隊便犧牲61人。同年8月5日——12月9日,該前述部隊撤離文山州,凱旋歸建。
1984年7月13日,中央軍委命令南京軍區陸軍第1軍1師,第12軍36師,南京軍區炮兵第9師師部率炮兵第3、14團,福州軍區炮兵第3師共計 26624人進入文山州赴中越邊境輪戰,集結於文山、硯山兩縣駐訓,並於1984年12月9日接替陸軍第11軍、第14軍和炮兵第4師在老山、八里東山方向的防禦任務。同時進入文山州參加防禦作戰的還有:北京軍區工兵第15團,福州軍區工兵第1團、南京軍區工兵團,沈陽軍區高炮第18團,武漢軍區汽車第8、12團,昆明軍區工兵第7團以及總參直屬工程建設第115團。 另據總參謀部電示,調武漢軍區第20、54軍,成都軍區第13、50軍,廣州軍區第43軍分別組成以軍為單位的第1、2、3、4、5偵察大隊(五個偵察大隊計有3532人)。該五個偵察大隊於1984年7月27日到達雲南麻栗坡縣茨竹壩、楊萬、八布、猛硐、都龍地區駐訓參戰,歸昆明軍區前指指揮。
1985年1月30日,根據總參電示,沈陽軍區通信干擾營於1985年4月15日前開赴麻栗坡縣,配屬昆明軍區前指,接替總參通信第7團干擾營的任務。調成都軍區汽車第17團接替武漢軍區汽車第8、12團。1985年5月25日,根據總參4月9日指示,第1軍所屬部隊和第1、2、3、4、5偵察大隊,武漢軍區汽車第8、12團全部撤離出戰區,凱旋歸建。同年5月30日,第1軍所屬部隊撤離文山州,凱旋歸建。第1軍所屬部隊共殲滅越5007人,在1984年12月20—21日越軍團級規模進攻中,第1軍所屬部隊犧牲17人,負傷48人,在1985年1月15日戰斗中,犧牲46人,負傷75人。五個偵察大隊與越軍作戰68次,斃敵520人、傷敵140人、俘敵17人。
1985年3月,濟南軍區陸軍第67軍199師、第46軍138師、濟南軍區炮兵第12師共計31146人進入文山、硯山兩縣集結駐訓。該前述部隊於1985年5月30日進入戰區接替第1軍所屬部隊防務。同時進入老山戰區(含八里河東山)的還有第26、46軍組成的第6偵察大隊,空降第15軍組成的第7偵察大隊,成都軍區汽車第17團。同年7月,第67軍200師598團亦進入老山戰區。自接替第1軍所屬部隊在中越邊境執行防禦作戰任務以來,該上述部隊斃敵4000餘人、傷敵4390人、俘敵10人、毀敵車27台、炮225門、工事1150個、繳炮3門、槍141支。第67軍所屬部隊在戰斗中負傷1721人、犧牲413人,其中199師就犧牲300餘人(其中在1985年5月31日—6月11日的戰斗中,僅595團就犧牲120餘人,被俘1人;同年12月22日,597團在進攻405陣地的戰斗中犧牲20餘人)。第67軍所屬部隊是各輪戰部隊中戰果最為顯赫的、但同時也是付出傷亡代價最大的。
1986年6月,第67軍所屬部隊撤離文山,凱旋歸建。同時撤離戰區的還有第6、7偵察大隊,成都軍區汽車第17團。
1985年9月,新疆軍區組成的第8偵察大隊,陸軍第19軍組成的第9偵察大隊和陸軍第21軍組成的第10偵察大隊相繼進入戰區,至1986年六七月間,先後撤離戰區歸建。
1985年6月4日北京軍區工兵第16團率14個連(欠舟橋連)共1400人於該日由河北官廳啟程入滇作戰。
奉軍委1985年8月26日命令,蘭州軍區第47軍接替67軍在老山戰區的防務。1986年1月,蘭州軍區陸軍第47軍139師,141師421團、炮兵旅、高炮旅;第21軍61師,蘭州軍區炮兵第1旅、汽車團、電子對抗營共計37351人進入文山、硯山兩縣集結駐訓。4月30日,第47軍所屬部隊進入老山戰區接替第67軍防務。第47軍在老山戰區作戰期間,斃敵2440人、傷敵4151人、俘敵6人、毀敵車22台、炮302門、工事2000餘個。第47軍所屬部隊在戰斗中負傷892人、犧牲149人。 1987年5、6月間,第47軍所屬部隊先後撤離戰區,凱旋歸建。
奉軍委1986年9月1日命令,北京軍區第27軍接替第47軍在老山戰區的防務。1986年9月,北京軍區陸軍第27軍、北京衛戍區、天津警備區組成的第11偵察大隊進入戰區,在文山馬關縣都龍地區執行偵察任務;由陸軍第38軍組成的第12偵察大隊進入戰區,在麻栗坡八布地區執行偵察任務。至1987年2月,先後撤離戰區歸建。1986年12月,北京軍區陸軍第27軍79師,80師,81師241團,軍區炮兵第14師10、37團共計33700人集結文山、硯山兩縣駐訓。1987年4月30日,第27軍所屬部隊接替第47軍在老山戰區的防務。第27軍
所屬部隊在老山戰區作戰期間,斃敵1580人、傷敵1800餘人、俘敵1人、毀敵車35台、炮103門、工事808個。第27軍所屬部隊在戰斗中負傷172人、犧牲63人。 1988年3月27日—6月3日,第27軍所屬部隊撤離戰區,凱旋歸建。 1987年12月,由沈陽軍區第16軍組成的第13偵察大隊;第40軍組成的第14偵察大隊;第64集團軍組成的第15偵察大隊進入戰區執行偵察任務。1989年1月14—16日,第13、14、15偵察大隊先後撤離戰區歸建。1988年1月12日至25日,成都軍區陸軍第13軍37師,38師1、2團,炮兵旅、工兵團、電子對抗營共計17000人進入文山、硯山兩縣集結駐訓。1988年3月25日—4月24日成都軍區汽車第13團入滇作戰。
1988年4月30日,成都軍區第13軍所屬部隊進入戰區,接替第27軍所屬部隊在老山戰區的防務。第13軍所屬部隊在老山戰區作戰期間,斃敵725人、傷敵1062人、毀敵車8台、炮49門、工事228個、彈葯所24個、槍2支、繳炮1門、槍40支。第13軍所屬部隊在戰斗中負傷215人、犧牲26人。
第13軍所屬部隊於1989年5月和10月分兩批(第一批為第109團)撤離老山戰區,凱旋歸建。
自1979年1月至1991年1月,空軍航空兵第5、11、17、21、22、27、28、30、32、33、37、44、45、46師;偵察3團、運輸機團以及北京、沈陽、濟南、蘭州、成都軍區的地空導彈營先後在老山戰區輪戰。航空飛行師(團)駐硯山縣平遠機場,地空導彈營駐麻栗坡縣大坪和馬關縣馬鞍山,輪戰時間為6至9個月。
1989年10月31日,奉總參命令,成都軍區守備第1師部分部隊配屬第40師部分兵力接替第13軍所屬部隊老山戰區對越防禦作戰任務。1990年2月15日,成都軍區雲南前指在正式將老山戰場對越防禦作戰指揮權移交雲南省軍區前指後撤銷。

Ⅲ 伐吳帶4萬人的劉備,在馬鞍山一戰中是屬於放手一搏嗎

夷陵之戰,也是猇亭之戰是奠定三國格局的一戰,和另兩次三國大戰不同,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以少勝多的戰役,但是夷陵之戰戰局對於吳國來說沒那麼不利,也不存在什麼以少勝多,更多的是以多勝少,但是夷陵之戰被認為是三國最關鍵的三大戰役之一,關鍵就在於,此戰之後,劉備和孫權都徹底成為了弱勢的一方,面對曹魏只能是聯盟狀態,孫權也不和曹家保持曖昧關系了,因為聯盟只能是弱者之間的,和強者聯盟只能是找死,所以此戰只守,數十年間都是吳蜀聯盟對抗曹魏的格局,從未變過。

初,權外託事魏,而誠心不款。魏欲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徵任子,權辭讓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在劉備伐吳之初,孫權是向曹魏稱臣的,但是打完了夷陵之戰,同年,孫權就對曹魏沒那麼聽話了,曹魏讓孫權送過去一個兒子當質子,孫權不幹了,這是之前孫權答應的,於是吳王改元黃武,臨江拒守。

帝自許昌南征,復郢州為荊州。想像一下,當時孫權擊敗了劉備,准確的說是擊垮了劉備,西線的威脅不存在了,如果說夷陵之戰,吳軍也是殘勝的話,孫權是沒有底氣,在剛剛結束一場大戰後,立刻和曹魏在打一場的,孫權哪來的底氣,應該就是夷陵之戰吳軍傷亡在可控范圍之內,個人覺得,不會超過萬人,因此孫權才有膽量和曹魏叫板。

Ⅳ 馬鞍山在戰國時期是哪個國的

馬鞍山市歷史悠久,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

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在馬鞍山市現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記載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輿地誌》: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舊有神祠,赤烏二年所建。

馬鞍山地區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治所今當塗縣丹陽鎮)。
東晉咸和四年(329 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徙,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
永和元年(345 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於牛渚(今採石)。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 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
隋開皇九年(589 年),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徙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並迄今相沿未變。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

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 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 年8 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
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 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 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Ⅳ 馬鞍山又叫什麼

馬鞍山地區歷史悠久。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縣治今當塗縣丹陽鎮)。東晉北方戰亂,難民南遷。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徒,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採石)。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徒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塗屬蕪湖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
馬鞍山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崛起的新興鋼鐵工業城市,現轄三區一縣。建市時,馬鞍山建成區面積只有0.7平方公里,人口5.65萬人,經50多年發展與建設,馬鞍山已由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發展為人口達126萬人、國內生產總值428億元、市區面積354平方公里的新興工業城市。馬鞍山不僅城市生態環境優美,而且地理位置獨特,形成了"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獨特的城中有園,園中有城的城市風光。其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先後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多次表彰,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等榮譽稱號,馬鞍山市已成為揚子江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Ⅵ 馬鞍山為什麼叫做馬鞍山

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回漁人將心愛的答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詩句,表達了對這一段可歌可泣的史事的無限感慨。

(6)馬鞍山電子站擴展閱讀: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

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具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

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全市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4.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6公里。

Ⅶ 中國是不是有艘軍艦叫馬鞍山號

有 !隸屬於東海艦隊 525馬鞍山艦
有525馬鞍山號護衛艦 ,屬於中國海軍新型導彈護衛艦054型!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海軍的裝備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高速發展階段,隨著世界軍事形勢的不斷發展變化,海軍在新世紀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出來,而海軍建設的快慢將會對我軍能否應對日後所面臨的各種威脅並發揮作用起到關鍵的影響,也是直接影響到能否有效維護領土完整及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剛剛過去的2003年,國內外媒體先後報道了052B和052C兩型導彈驅逐艦和054型導彈護衛艦,這是我國近幾年裝備建設的偉大成就。有關新型驅逐艦的各種報道現在已非常多了,但對054型導彈護衛艦的報道卻很少。筆者根據外媒報道,對054型導彈護衛艦作一分析介紹。
■艦型及動力裝置
據外媒報道,與中國以前建造的護衛艦相比,054型導彈護衛艦可謂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艦體光滑整潔,呈流行的長艏樓甲板、方尾艦型,艦體後有一座與艦體連為一體的直升機機庫,艦首傾斜很大,上面還加有防浪板,可減輕前甲板被海浪淹濕。艦體外飄明顯,橫向剖面為深V型,長寬比較小,估計只有8.5左右。雖然這種艦型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艦艇航行時的阻力,對航速有一定的影響,但同時可減輕艦體的橫搖和縱搖,增強艦體的穩定性和耐波性,適合在中遠海及高海況條件下艦行及作戰。在提高艦艇適航性的同時,054型艦的噸位也有所增加,其滿載排水量可能會達到3400噸以上,筆者認為3500~3700噸較為可能,這已達到了我第一代051型導彈驅逐艦的噸位了。因此,054可裝載更多的燃油及彈葯,自持力和續航力有了很大提高,符合當今世界護衛艦向大噸位發展的總趨勢。054型艦的另一明顯特點是在設計上考慮到提高其隱身性能。整個船體具有很大的外張度,上層建築低矮,尺寸較小,且所有的外壁盡量避免採用垂直面,而是帶有很明顯的內傾,主桅、後桅及煙囪大多採用雙面體或多面體,各轉角處也作成圓弧狀,艦上的救生艇及反潛魚雷發射器也都被布置在艦體內部,外部用金屬屏蔽簾遮蓋,煙囪內也採用了成熟的紅外抑制裝置,減輕紅外特徵。所有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其自身的雷達反射面積及紅外特徵。因此,說054型艦是目前我國建造的最成功的第一種隱身型護衛艦並不為過,對其它艦艇的設計也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
關於054型艦的動力裝置,筆者認為應是全柴動力,並非是廣為流傳的柴—燃聯合動力,這主要是從艦上的煙囪布置情況得出的。我國護衛艦一直使用的全都是柴油機動力,目前裝艦的各型柴油機已達到了很高的可靠性,在性能上與世界先進機型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在「江衛」Ⅱ型艦上裝備的MTU 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機是目前已知最先進的,總體性能十分出色。「江衛」Ⅱ型在使用2台該型機的情況下,可達到25節的最高航速(總輸出功率為14200馬力,「江衛」Ⅱ滿載排水量2250噸)。由此,我們可以對054型的最高航速作一推測:首先,考慮到054型艦噸位的增加及艦型設計對航速的影響,並參考世界一些噸位及艦型相似的其它護衛艦,筆者認為054型艦的最高航速不會超過28節,很有可能只有26到27節的水平。法國「拉斐特」級護衛艦在艦型及噸位上與054型艦都基本相當,使用的是4台柴油機,輸出總功率為23288馬力,其最高航速也只達到25節。所以,如果沒有新型更大功率的艦用柴油機研製成功的話,054型艦上最有可能裝的就是4台「江衛」Ⅱ型艦上使用的MTU 1201163-TB92型高速柴油機,其總輸出功率可達到28400馬力,從其艦體的寬度分析完全能容納下2台一組的布置。作為一型以反潛為主的護衛艦,其動力裝置也採取了降噪措施,以降低其自身雜訊輻射水平,這也是我國以往護衛艦動力系統所沒有的。雖然最高航速並不很大,但對於現代護衛艦來說也完全夠用。對作戰影響最大的還是其續航力的提高,這對054型艦來說更為重要。再者,柴油機采購費用及使用維護費用都要小於燃氣輪機,因此,054型艦使用柴油機無論在費用上還是技術風險及維護保養上都是非常符合其設計初衷的。
■艦載武器
作為一種新型艦,054型艦的武器系統也是十分令人關注的,其艦載武器系統主要取決於其所但負的作戰任務,從目前的資料分析,054型艦應是一型以反潛戰為主的多用途護衛艦。
從目前情況看,054型導彈護衛艦主要由火炮系統、導彈系統和反潛系統組成。
火炮系統。054型導彈護衛艦在艦的武器系統首裝有一門新型100毫米自動艦炮,與我國新建的新型導彈驅逐艦上使用的是同一型號,從而也說明這種新型炮已成為我國第三代驅護艦的標准裝備。外觀採用了隱形設計,稜角分明,可有效減小艦炮的雷達反射截面,與054型艦優異的隱身設計艦體形成完美的結合。該炮與法國克勒索-盧瓦爾公司生產的緊湊型100毫米艦炮非常相似,但在總體性能上要高於它,與以前廣泛使用的79A式雙管艦炮相比,在可靠性、自動化程度及彈道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使用彈種上,除常規彈種外,很可能可以使用制導炮彈,以提高火炮的命中精度。射速很有可能達到90發/分的水平,其最大仰角達到85度,必要時可進行對空射擊,威力及射程上均比原雙管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滿足作戰的需要。不過,受到口徑的限制,其對地的打擊威力有所不足,但這可以通過提高命中精度及射速來進行彌補。
除新100毫米艦炮外,054型導彈護衛艦後部還裝有4座AK-630M型近防炮,每側各裝2座,主要用於近距反導防空作戰。在054型艦以前的二代艦上大量使用的是76A式雙37毫米艦炮,但其反導能力較有限,對多批次導彈的攔截概率不高,不能為艦艇提供可靠的防護能力。而AK-630M則是一種6管30毫米速射艦炮,是俄羅斯大量裝備使用的一種近程反導防空炮,由於採用了多管設計,最大射速有了極大的提高,可達到4500發/分,火力密集度比76A提高3~5倍。每座AK-630M重量只有1噸,且其彈庫的最大備彈量達到2000發,可對多批次目標進行持續攻擊,不僅可對空中目標進行攻擊,還可以打擊水面艦艇,可一炮多用。該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反應速度快的特點,非常適合噸位較小的艦艇安裝。054型艦每側裝有2座,每座可在1分鍾內攔截5個目標,每側可同時攔截10個目標,全艦可在1分鍾內攔截20個低空目標。也許有人對054型艦上為什麼不裝性能更好的國產730系統而感到不解?其實,這里的原因很簡單,筆者分析主要是由於受價格因素所制。據有關資料顯示,一套730系統的采購費用在4000~5000萬人民幣,而一套AK-630M系統(包括4座AK-630M火炮及相關火力控制系統)只有不到2500萬人民幣。這種價格差對於054型這種定位於低價格、並要進行大批量建造的護衛艦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如採用730系統,在花費同等費用的情況下只能裝一座,雖730系統的整體近程反導能力要明顯高於AK-630M(相對於單座AK-630M),特別是彈道性能及精度更是AK-630M所不及的,但與多座AK-630M相比,這種優勢就很不明顯了,特別是同時對付多目標的能力上,單座730系統與多座AK-630M就存在較大的差距了。054型艦每側裝2座AK-630M的火力密集度可達近10000發/分,這樣高的火力密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其彈道性能及命中精度不高的不足。令筆者感興趣的是,用於控制這4座AK-630M艦炮的火控雷達並不是俄原來的MR-123型雷達(西方稱其為「低音帳篷」),而是國產的TR-47C型火控雷達。該雷達是二代艦上的標准裝備,對0.1平方米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為8千米,具有火力分配功能,並有光電探測器(電視、紅外、激光)作為輔助探測手段,具有較強的抗電子干擾能力。以前該雷達主要用來對國產76A雙37毫米艦炮進行控制,如今卻用來對AK-630M進行控制,這也許說明我們已解決了兩者之間的互聯互通及與其它探測系統、作戰指揮系統的兼容性問題。更主要的是,TR-47C型火控雷達的探測精度、控制能力及抗干擾能力均要比MR-123型雷達高,這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AK-630M彈道精度不高的弱點,充分發揮AK-630M射速高、火力密集的優勢。筆者還有另一種推測,就是這套系統完全是我國自產的。
導彈系統。艦艦導彈:在艦體中部布置了多聯裝的艦艦導彈,但其空間卻不是很大,據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發射架。從發射架分析,一種應是已服役的國產新型C803艦艦導彈使用的發射架;而另外一種很特別,其寬度要明顯大於旁邊用於安裝C803艦艦導彈的發射架,而又不同於新建的052C型驅逐艦上裝備的新型艦艦導彈發射架,這說明其所使用的是一種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型號導彈。筆者認為可能有以下兩種可能:1.一種未知的新型超音速艦艦導彈;2.新型反潛導彈。

Ⅷ 馬鞍山 當塗 歷史上發生過哪些戰爭

關羽抄被吳國殺死後,劉備非常生氣,帶兵攻打吳國,可惜吳國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劉備大敗,損失慘重,差點死在吳國,逃跑時在馬鞍山駐扎

自古以來,馬鞍山都是軍事要地,易中天在評三國中多次提到馬鞍山

另外,和朱元璋一起爭奪天下的陳友諒在馬鞍山稱王,雖然最後沒有奪取天下,但是此人在歷史上也有一定的分量

Ⅸ 馬鞍山歷史上的傑出人物

對秦始皇的評價對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評價?自秦亡後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人盛贊他為「千古一帝」(李贄《藏書·卷二目錄》);有的人說秦始皇「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記》);有人歌頌秦始皇的統一事業:「秦主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自《秦王掃六合》)他們都高度評價秦始皇的功績,肯定其對歷史的作用,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另一些人則咒罵秦始皇「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 「以暴虐為天下始」(賈誼《新書·過秦論》);「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貞觀政要》卷八);「始皇剛毅戾深,樂以刑殺為威,專任獄吏而親幸之,海內愁困無聊」(引自陳登原《國史舊聞》)。他們都指斥秦始皇統治的殘酷,是暴君。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於評論者的立場和出發點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應當歷史地看問題,即把秦始皇置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他的功過是非,去研究他的貢獻和罪惡。而在研究秦始皇所處的歷史環境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戰國末期歷史發展的一般趨勢,尤其要注意秦國自建國以來所形成的歷史特點,以及它們對秦始皇的影響。這後一點是迄今以來,對秦始皇評價中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的問題。當我們系統地研究過秦史以後,再評價秦始皇,則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較為合乎歷史實際的結論。

根據這樣的觀察,應當說,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他的功績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蓋罪惡;他的罪惡是深重的,但也不應因此抹煞其巨大的歷史功績。

秦始皇的最重要歷史功績,在於完成了統一事業,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當然,秦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客觀形勢已經為統一造成條件,秦始皇是在統一果實成熟了的時候來到果園中的。但這種歷史必然性並非意味個人的作用無足輕重。為什麼統一由秦國來實現?完成統一的時間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這些方面顯示了秦始皇的個人作用。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就逐漸強大,從各方面都表現出新興封建制旺盛的生命力。昭王統治後期,秦國並吞六國的條件已逐步形成。秦始皇執政以後,盡管在如何統治中國的方法上與呂不韋有分歧,並從而引起一場屠殺,但在向東發展消滅各割據的諸侯國的基本方針上,他始終堅持秦的既定國策,沒有絲毫動搖、猶豫,他認清了有利形勢,當機立斷,一鼓作氣的完成了統一事業。只要看看秦始皇執政以後的日程表,就可看出秦國進軍的步伐幾乎是馬不停蹄: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電子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