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鞍山和縣是什麼樣
去了你就知道,那消費杠杠的
B. 和縣一中和馬鞍山市安工大附中哪個更好一些
看了網路的說明,個人認為和縣一中遠勝過馬鞍山市安工大附中。和縣一中的全日制教育力量突出、升學率高,師資力量也強。安工大附中的特色教育突出。這二者優劣,自己判斷吧。
和縣一中:http://ke..com/view/2082808.htm?fromId=1077855
教師整體素質較好,師資力量雄厚,年齡結構合理,教學藝術高超。現有在崗教職工168人,離退休教職工53人,專任
教師136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54人,一級教師30人。省優秀教師5人,省級「教壇新星」7人,市學科帶頭人、市教壇新星、市骨幹教師
13人,研究生學歷22人,外聘外籍英語教師3人,一大批教師因工作成績突出,而獲得各種榮譽稱號和獎勵。學校設黨總支,5個支部,共有黨員73名。
1978年和縣一中被確定為地區七所重點中學之一,2001年4月跨入安徽省示範高中行列(是巢湖市最早的五所省示範高中之一,省級示範A類管理學校,名列安徽省前50位之列),是教育部命名的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省第五、第六屆文明單位,市首屆文明單位,市十五創新發展工程先進集體。學校改革內部管理制度,狠抓教研和教改,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台階。2000年以來,學校高考升學率逐年攀升,已為高等院校輸送約1,500餘名合格本科生。本科達線2001年,為135人,2002年,為164人,2003年,為213人,2004年,為308人,特別是2005年,本科達線404人,超額完成縣局下達的高考指標,創造歷史性的輝煌!高中畢業會考合格率達98.5%,優秀率達40.2%。學生在國家、省級學科競賽中獲獎達百人次。在全國愛國主義讀書教育評比等活動中屢次獲獎。
馬鞍山市安工大附中:http://ke..com/view/6421209.htm
安徽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前身是馬鞍山市第八中學,建於1968年4月,是安徽省連續第四、五、六、七屆文明單位,馬鞍山市第四、五輪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優秀單位。學校目前為兩地辦學,8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500餘人。在職在編教職工259餘人。
特色教育
學校還大力實施藝術特色教育「1128」工程,藝術教育碩果累累,2000年被表彰為安徽省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02-2006年,五屆高中藝術班202名畢業100%通過全國藝術專業考試,154人被錄取到中國美院、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天津美院等幾十所本科院校,2003年榮獲全國教育科學「十
五」重點課題(陶藝)實驗基地,1997-2006年,在全國中小學美術作品大賽中,共30餘人次獲全國一等獎,110餘人次獲市一等獎。此外,常年活躍著中學生管樂隊、舞蹈隊、民樂隊、中學生劇團、合唱隊、豎笛隊等。
學校每年有大批優秀畢業生進入高等院校,涌現出如黨的十六大主席團成員、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解放軍二炮某部沈方泉,全國十佳公訴人王為明等突出典型。C. 和縣一中實驗班和馬鞍山二中普通班哪一個更好
肯定是和縣一中實驗班,二中普通班真不怎麼樣,尤其是文科,平均文科普通班十幾個一本的,內馬鞍山容二中管的很松,要想高考考的好,還是縣中的模式好,我都後悔在二中上,和縣一中也是和縣的最好的,千萬別迷信馬鞍山二中
D. 和縣好不好
物價老貴,工資老低,
E. 和縣屬於安徽馬鞍山什麼區
和縣直接歸屬馬鞍山市管轄,不屬於其他區管轄。
和縣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西北岸。東與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南臨蕪湖市鳩江區,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東北與南京市浦口區一橋相連。和縣南北長,東西窄,全縣南北最大距離70千米,東西最大距離36.4千米,總面積1319平方千米。
和縣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和縣猿人、霸王祠、天門山、陋室等4個歷史文化景點入選中小學教科書。和縣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北宋歌豪杜默、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傑出代表戴本孝、「當代草聖」林散之、我國首枚奧運金牌獲得者許海峰等都是和縣的驕傲。
和縣生態環境良好,山水資源豐富,擁有雞籠山—半月湖、香泉旅遊區兩個4A級景區,霸王祠、天門山等5個3A級景區。此外,還有南梁昭明太子蕭統沐浴療痾的「天下第一湯」香泉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是中國最佳溫泉度假旅遊示範縣。
(5)和縣和馬鞍山哪個好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周朝屬揚州之邑,春秋、戰國屬楚。秦贏政元年,置歷陽縣,屬九江郡。漢屬淮南國,晉屬揚州淮南郡。唐為和州,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其中歷陽縣轄39個鄉和西梁山鎮,宋沿唐制。明直屬南京。清屬江南左右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後,改和州為和縣,直屬省都督。1948年,成立和含愛國民主縣政府,11月,和、含分開。1949年1月成立和縣民主政府,後改為和縣人民政府,屬巢湖地區。12月,劃歸南京市管轄。1950年春,仍歸巢湖地區。
1952年,屬蕪湖地區。1958年,和縣與含山縣合並成立和含縣,劃歸馬鞍山市。1959年4月仍歸蕪湖地區,5月,和含縣劃開。1965年,隸屬巢湖專區管轄。2011年劃歸馬鞍山市,現和縣屬安徽省馬鞍山市,轄9個鎮,85個村委會、30個社區居委會。
中國共產黨組織在和縣建立較早,1927年4月,中共和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同年5月,由於反革命逆流波及至縣,境內一些共產黨員仍然以各種形式,堅持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抗日戰爭時期,和縣黨組織逐步恢復建立起來。
自1938年9月開始,先後建立和含臨時前委、和含全縣委、和江中心縣委、和含工委、江和全工委、和含中心縣委。1942年,在和含境內,建立擁有1000人槍的含和獨立團,1943年,擴建為3000人武裝的含和支隊,七師參謀長孫仲德兼任支隊人和政委,馬長炎任副支隊長。
同時,在和含中心縣委的基礎上,相繼建立了和含地委、和含專員公署。從而使這塊根據地逐漸鞏固、發展,成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塊基地,又是溝通新四軍第二師和第七師的重要通道。1945年9月,和含根據地黨政幹部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含和支隊的掩護下,安全撤離和縣抵達蘇北。
1946年7月,在蕪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由王訓友任書記,聯系和含地區沒有北撤的黨員和幹部,恢復革命力量。1947年10月,彭醒夢任中共和含工委書記,並組建和含支隊,積極配合華東野戰軍南下先遣支隊,進入和含地區。
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隊在和縣南鄉司常庄附近,全殲國民黨安徽省保安第六團,打開了和含地區的斗爭局面。1949年2月,人民解放軍抵達長江北岸,約計35000人,分駐在烏江至裕溪口長達60公里的沿江地區。
同年4月上旬,為掃清渡江戰役的障礙,三野三十軍九十師二七〇團,參加進攻西梁山敵軍陣地。朱慕萍團長親自指揮主攻,光榮犧牲。
1949年4月23日,和縣全境解放。中共和縣縣委下轄7個區委、42個支部。7月,屬江全縣、臨江縣管轄的原和縣地域全部劃歸和縣。全縣共建7個區,1個直屬鎮,75個鄉鎮。
F. 和縣和馬鞍山面積哪個大
馬鞍山面積大,和縣總面積1319平方公里,馬鞍山總面積4049 平方公里。
G. 和縣屬於馬鞍山哪個區
按照國務院的批復「和縣」劃歸馬鞍山市以後,它不屬於馬鞍山市的任何一個「區」管轄;「和縣」直接在馬鞍山市的管轄之下。 《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國函[2011]84號 2011年7月14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撤銷巢湖市及有關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皖政[2011]57號)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撤銷地級巢湖市。
二、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卧牛山街道,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四、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
五、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H. 和縣好不好
消費水平相對縣城說較高,房價也不低,都是5000左右吧。 和縣不小,但是縣城不大。和縣沒什麼風土人情,在外做生意的人多,一到過年街上都是人,這點和南京恰恰相反。至於和縣的姑涼嘜,不錯,可以考慮考慮。
I. 馬鞍山底下哪個縣最強
問這種問題……馬鞍山人來回答你
從1957年馬鞍山建市以來 直到2011年8月 都只有一個轄縣就是當塗縣
直到最近才把原來屬於巢湖的(現在已經被肢解了)含山縣及和縣兩個縣級行政單位劃歸馬鞍山
要說實力 當然還是當塗縣最強悍 不管是哪方面
整個安徽省的縣級行政單位 綜合實力最強的是肥西縣 在下面除了寧國市 應該就要數當塗縣了
不信的話可以去當塗的博望、小丹陽等地看看 到處是私人企業 到處是小洋樓 好車多得是
相對而言 含山縣及和縣在原巢湖行政區劃下 經濟發展比較落後 城鄉建設步伐也比較滯後
J. 想問要去巢湖和縣從合肥,蕪湖,馬鞍山這三個城市哪個比較方便啊還有和縣有條件好一點的住的地方嗎
和縣已經不能再說是巢湖和縣了,因為巢湖肢解後,它歸了馬鞍山。
馬鞍山去和縣方便一些。路途最近,合肥最遠。
你可以用網路地圖一下,就知道了。
住宿,不知道你的好一點指什麼,應該也有物質條件較好的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