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15投訴網勒索企業的膽子何來
CCTV東方時空今晚播出節目名為《維權網站利用投訴信息牟利》的節目,節目中稱315消費電子投訴網利用消費者投訴信息要脅企業成為其會員,勒索其繳納數十萬元會員費。
提起"315",可能很多人想起的是公平、正義,是幫助消費者維權的象徵。現在,這種"樸素"的認知恐怕要被徹底顛覆了。315消費電子投訴網作為一家非常知名的大型維權網站,居然打著"315"的旗號,利用消費者投訴信息向企業明目張膽地勒索錢財!很難想像,收了企業"會員費"的315維權網站,還會理直氣壯地"替消費者說話"。
如此315投訴網站固然該譴責,但我們更該追問:315投訴網站要脅企業的膽子究竟從何而來呢?利用消費者投訴信息牟利,將法律與道義、責任與良心統統棄置不顧,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啊!在筆者看來,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現實生活中的消費者維權機構太不"給力",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小學生查出鮮蘑菇9成漂白,工商局卻說調查不科學,但又拿不出科學的調查結果;"化學火鍋"曝光後,質監局工作人員卻稱,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太多了,她自己也無法明確告知記者這些產品究竟能否食用,而工商部門則說"不好管"…既然網下的維權機構不"給力",那麼消費者也只有無奈地訴諸網上,網上維權機構手頭掌握的"信息資源"多了,慾望自然會漸漸膨脹起來,膽子自然會漸漸壯大起來。
二、沉默的大多數。據該網站負責人宣稱,"很多我們在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家電、通信、金融等領域的大型企業都是網站的會員,盡管這幾年價格不斷上漲,但沒有企業敢不續約。2011年,所有跟我們原來有過戰略合作的企業基本都續約了,都是幾年走過來的,基本上是沒有一個企業敢去斷的,(會員企業)怎麼加起來也得一百多家吧。"一百多家企業,大家都做"沉默的大多數",315維權網站的膽子想不大也難呀!若不是九陽等幾家小企業把真相"捅"出來,消費者還將繼續蒙在"鼓裡"呢?
三、拉大旗作虎皮。打著"315"的旗號一眼便可望穿,而事實上該網站的背後則另有"靠山",有必要提出來說一說。據了解,該網站的主辦單位是中國電子商會,由中國電子商會授權,全權負責該網站的日常的運營和管理。而中國電子商會在業務上受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是目前工信部下屬的電子信息產業流通領域中最大的行業社團組織。一方面,利用"靠山"本身的無形資產與品牌力量,做大做強,博取消費者信任,另一方面,拉大旗作虎皮,相關被掛靠單位又睜眼閉眼、不聞不問,315維權網站的膽子豈能不大?
315維權網站的膽子是"慣"出來的,誰的孩子誰抱走,誰的責任誰擔當,單單譴責315維權網站的無良顯然是不夠的,也是不公平的!
⑵ 工商局的人要我們老百姓的命啊。。。
是違法了,但是也要根據情況處罰啊。告他去
⑶ 真的好後悔,被騙著簽了強盜協議,丟了4200塊錢,白紙黑字簽字了,錢要不回來了,真的好後悔,我挺窮
如果很明顯的是被騙的話,可以到公安局或法院去告他,如果是買東西騙的話,也可以到相關的部門去告他,比如說工商局等等,但是要有明顯的被騙的痕跡,特別是這個協議是違法的,告贏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⑷ 本人希望法律能還一個嚴重至極的公道和公理,本人急切求助一個法律問題
你所說的問題關鍵是舉證,對於刑法來說,觸犯的界限是造成重大損失,根據觸犯的法益不同而有不同的標額,所以說,單純的舉例沒有實際數據是沒有辦法具體闡述的。還有一個問題,如果行政執法部門不理會或者不受理或消極應對,你可以向上一級舉報或行政復議,還有可以去當地的監督部門提出控告。
對於這種事情不要著急上火,辦法總是有的。法律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如果你不了解的話,可以聘請律師或者申請法律援助,單純的靠輿論不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⑸ 我要投訴工商局的強盜!知道的進~!分全給你!
這樣的事情只能提出 刑事訴訟
告公安部
只能這樣
但是警不比軍
我就不好說了
去找律師 或者關系
⑹ 淶水縣永陽鎮工商局行政管理所亂罰款有人管嗎這幫貪污犯跟強盜沒什麼區別,簡直就是土匪王八蛋,
他們抄罰款讓他們出具行政處罰襲通知書,如果你對罰款不服,可以到他的上一級機關或同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可以到法院進行訴訟。別怕麻煩,目前來看,一般行政機關處罰程序都存在問題,你只要一上告,他們心就沒底,很多情況下都會找你協商。而法院在審判過程中,除審查做出行政行為的事實外,還要審查行政行為做出的程序,程序有問題一樣會撤消行政行為。近年來,我國因行政程序不合法導致的行政行為無效的案件越來越多,行政部門有些時候挺被動的,不防你也試一下,不過一定要有證據才行,如果你真有違法之處,那麼罰了也應該認了,否則,要維權。
⑺ 今天工商局的不知道來查什麼 進了店跟一群強盜似的翻抽屜 翻著翻那的 有這么查證的嗎
就是這么查證的!很多法律都給予了工商查證的權力,並且可以對可能涉及違法行為的物件採取翻看,查閱甚至是封存扣押等強制措施!你投訴也沒用,這是合法的辦案程序!難道取證的時候,跟當事人和和氣氣的說把證據交出來,有人會交嗎?
⑻ 分公司在其他地方已經受到行政處罰,總公司在當地工商部門還要受到行政處罰
1、《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認定違法主體有關問題的答復》中陳述道:各類企業法人設立的不能獨立承擔責任的分支機構,均屬於從事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企業和經營單位),依照《行政處罰法》等現行有關規定,該經濟組織可以作為行政處罰案件的當事人;當該經濟組織不能完全承擔有關行政責任時,應由其所隸屬的企業法人承擔。
2、根據上述規定,分公司可以作為行政處罰的當事人。
3、分公司因違法行為被查處後,工商部門不得再以「同一違法」對總公司進行處罰。否則,工商部門的行為就違反了「一事不再罰」的原則,屬於違法。但是,由於分公司不能完全履行行政處罰責任的時候(比如交不起罰款等……),總公司還是要為分公司承擔的。
4、建議你們把分公司已經接受處罰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復印一份給擬對總公司予以處罰的工商部門,向其提出異議。
5、詳細情況難以用一二句話說清楚,要根據你們公司具體的行為,以及工商部門已經做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所列舉的法律依據而定。
⑼ 廣卅市天河區石牌工商所是敲詐勒索的土匪窩 廣州天河區石牌工商所謝文忠副所長發財有「道」! 各位在天河
你應該直接找中央紀委
⑽ 請教律師,南寧市工商局作出如此嚴重的行政處罰是否過重,4000元的罰款是否合法,是否適用法律錯誤。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罰款數額為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的,罰款數額為10萬元以下。
根據你的表述,你總計26件啤酒還未銷售。那麼你可以按照價格計算貨值金額。罰款數額為你貨值金額的3倍!這里的非法經營額即你的貨值金額,如果銷售了的話,則是已銷售的加上未銷售的啤酒總貨值。
二、按照《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也就是說,免於行政處罰應同時滿足三點:1、違法行為輕微;2、已及時糾正;3、未造成危害後果。
就你說的情況看,你是在銷售時被工商查處的,不屬於及時糾正的定義。這就跟刑法中的「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兩者的區別一樣。你的情況屬於《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減輕處罰情形,找找熟人去解釋下,自己也寫一個減輕處罰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