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改革文化館圖書館合並為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怎麼改
事業單位改革,文化館,圖書館合並為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這個改革方案是不需要你操心的,自有主管部門來合理的改革
⑵ 公共文化服務包括哪些
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公益文化場所提供的文化服務。
⑶ 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繼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影響
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供回了便利條件,這一答惠民政策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和社會的廣泛贊譽。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重溫歷史,開闊眼界;越來越多的人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的設施設備和文化資源,增長知識,感受文化。免費開放激發了人們的熱情,場館參觀、使用人數,以及舉辦活動的次數明顯增加:2013年,全國博物館參觀人數達7.47億人次,比2012年增加0.76億人次,增長11.33%;全國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4.92億人次,比2012年增加0.58億人次,增長13.36%;全國各級文化館(站)舉辦文藝活動、展覽、訓練班等活動共計129.32萬次,比2012年增加8.19萬次,增長6.76%。
今後,各級財政部門將繼續做好博物館、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經費保障工作,加強專項資金管理,並會同相關部門對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推動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工作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⑷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出哪些主要措施
構建現復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制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統籌服務設施網路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建立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整合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設施,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明確不同文化事業單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
引入競爭機制,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培育文化非營利組織。
⑸ 免費開放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到底屬於政府行使什麼職能是文化建設還是社會公共服務
免費開放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是為了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權益,屬於政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⑹ 淺談如何發揮文化館的作用及保障群眾文化權益
摘要:文化館免費開放可以保障群眾享受基本文化權益,對社會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應採取措施使文化館免費開並放充分發揮其作用。
關鍵詞:作用;措施;內容前言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文化館作為政府職能部門,處於群眾文化建設的最底層、最前沿。在文化建設領域政府和群眾之間發揮著橋梁的作用、組織和實施群眾文化活動的樞紐作用以及專業研究、創作、普及與提高群眾文化活動規模和活動水平的作用。新時期究竟如何發揮文化館的職能作用,如何為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呢?本人認為,文化館應站在時代的前列,認清形勢,開拓進取,按照政府賦予我們的職能,大力開展當地的群眾文化活動,提升群眾的文化品味,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就必須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向社會免費開放。文化館免費開放遵從了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可充分發揮文化館的作用,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文化科學發展理念,是在文化領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
1 文化館免費開放的主要作用
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使廣大群眾更好地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各種文化知識為人們的生存發展、立足社會所必需,而藝術素養和能力也是人們愉悅身心、享受高質量生活所必需的。文化館免費開放,更好地實現了現代公民學習科學知識、接受文化熏陶的權益,對他們提高文化藝術素養、陶冶道德情操具有極大的價值。此外,通過參加群眾文化活動,群眾休閑娛樂、愉悅身心的權益得到很好的體現。特別指出的是,通過免費開放,基層群眾、一些特殊群體、弱勢群體的文化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實現。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實現對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共享和放大,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可以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的提升。文化館是青少年塑造心靈的地方,是他們主動求知、接受校外教育的社會大課堂。文化館免費開放會使青少年獲得更多的主動學習、提高綜合素質的機會。還能夠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和文化館各項工作水平的提升。文化館免費開放為改變公共文化服務方式進行了新的探索。新的方式帶來文化館運行模式的變化,對輔導培訓、後勤保障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文化館免費開放意味著文化館要有更加豐富的文化傳播內容、更加細化的服務標准和更高的管理水平。外在的壓力可以轉換為創新的動力。
2 文化館免費開放並使其充分發揮作用應採取的措施
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的歷史背景下,提出文化館免費開放,符合人民群眾對文化發展的新要求新期待,受到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
一是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力度,強化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設方面的責任。文化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其出發點是豐富引領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以最大限度地服務廣大群眾為主要目標。然而,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由於財政投入不足帶來的生存壓力,加之約束監管不到位。導致文化館在實際運作中功能出現某種弱化、異化的現象。所有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文化館功能的發揮,偏離了國家設立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初衷。因此,文化館免費開放後,場地設施的運行、設備購置保養、培訓輔導等費用都需要財政部門的資金保障。
二是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服務模式。在思想觀念層面,免費開放要突破業界一部分人士的一些既有觀念或擔心,如文化館是高雅文化場所,無需免費開放,全面免費開放,財政無力承擔、秩序難於管理,免費開放後群眾整體素質下降導致文化設施、設備等損壞。實踐告訴我們,只要科學預測、系統安排、強化管理,免費開放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從制度層面看,免費開放在文化館的提供方式、補償機制上應有所創新。要推動服務內容創新,面向不同群體組織開展各類新型文化活動。要在運行上優化服務接待流程,加大質量管理力度。
三是牢記文化館的服務性和公益性。文化館作為面向群眾服務的窗口,要時刻牢記服務性和公益性。群眾參加活動時要熱情接待,耐心指導,不辭辛苦,不計報酬。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面對一切需提供服務的人群。因到文化館參加活動的群眾不同於專業人士,受學歷、藝術經歷等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藝術水平、基礎會千差萬別,面對這樣的群體首先要熱情耐心,然後分門別類分開檔次對他們進行指導。對群眾熱情耐心是文化館實現其服務職能的基礎。如果群眾滿懷激情來到文化館,而遇到的是冷冰冰的面孔,其心情可想而知,輔導就不會取得預期效果。要創新輔導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使得培訓輔導生動有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要降低門檻,面向最廣大的基層群眾,保障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實現好每個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這樣做,既符合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也符合現階段社會公共需求快速增長的要求。在免費開放的同時,要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情況,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面向基層,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文化館業務人員要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適應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要求。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館業務人員要不斷創新學習,研究群眾文化領域的新需求、新動向。要不斷更新業務知識,拓寬學習面。業務輔導人員的提升,是帶動整個輔導對象提高的基礎。
3 關於文化館免費開放進一步研究的內容
促進文化館免費開放,就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推進文化館的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對文化館功能定位的理解,繼續創新發展思路。文化館是國家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滿足群眾精神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實現的主要途徑。公共服務的普遍性、均等性、非營利性是它的基本特點。研究構建文化館的新型體制,目前,文化館實行事業單位的體制,其資金主要來源於各級政府財政。其工作人員是國家事業單位編制身份。在績效管理方面,缺乏對文化館全面、科學的評估標准和方法,以行政性評價為主,法制化管理的手段比較缺失。應探索更加科學、分類指導文化館績效評估體系和評估辦法。如將服務覆蓋面和到達率、群眾滿意度、社會影響力等納入評估體系,對財政投入的效果進行科學評估,提高資源利用的有效度。研究建立更具活力的文化館運行新機制,文化館現有的運行機制還不完全能適應新形勢和事業發展的新要求。主要體現在員工身份與崗位管理制度、分配激勵制度等多個方面。如賦予其更多的自主權,在勞動用工和人事管理、崗位設置、崗位聘任、績效考評等諸方面進行大膽改革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