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市和縣有幾個鎮

馬鞍山市和縣有幾個鎮

發布時間:2021-08-16 11:42:46

Ⅰ 一個縣有多少個鄉鎮

漳州市轄兩個市轄區(薌城區,龍文區)、1個縣級市(龍海市)、8個縣(漳浦縣,平和縣,東山縣,長泰縣,華安縣,詔安縣,雲霄縣,南靖縣)。
具體情況可以看附圖。

馬鞍山有幾個縣

截至2017年底,馬鞍山市有3個縣,分別是當塗縣、含山縣、和縣。

1、當塗縣

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 地處安徽東部、長江下游東岸。東臨博望區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與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隔江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及宣城市接壤;北與雨山區毗連。

2、含山縣

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地理位置位於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巢湖之濱。含山自唐武德六年(623年)置縣以來,已有1380 多年歷史,是春秋吳楚故地,素有吳頭楚尾之稱。

3、和縣

古名歷陽,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縣。地處皖東、長三角地區的邊緣,皖江開發的最前沿,向為江淮水陸之要沖。東南與蕪湖市裕溪口緊連,南與無為縣接壤,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東北與南京市一橋之隔,東面緊靠長江,隔江面對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

(2)馬鞍山市和縣有幾個鎮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吳、越、楚

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

2、丹陽

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縣治今當塗縣丹陽鎮)。 東晉北方戰亂,難民南遷。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徒,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採石)。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

3、當塗

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徒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

4、太平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
明清府治隸屬不變。

5、當塗縣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塗屬蕪湖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

6、馬鞍山礦區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7、馬鞍山市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

8、新馬鞍山市

2011年08月16日安徽省地級市巢湖市被分拆為三個部分,其中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

2012年09月05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調整馬鞍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2〕103號),安徽省正式通知成立馬鞍山市博望區,管轄原當塗縣博望、丹陽和新市三個鄉鎮。

Ⅲ 巢湖市的含山縣、和縣各有多少個鄉鎮

含山縣下轄8個鎮:仙蹤鎮、林頭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環峰鎮、清溪鎮、昭關鎮。和縣全縣轄10個鎮:歷陽鎮、沈巷鎮、白橋鎮、姥橋鎮、功橋鎮、西埠鎮、香泉鎮、烏江鎮、善厚鎮、石楊鎮。縣政府駐歷陽鎮。

Ⅳ 和縣有哪些名稱

和縣,古名歷陽,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縣。

中文名:和縣
外文名:Hexien
別稱:歷陽
所屬地區:中國安徽省馬鞍山市
下轄地區:9個鎮
面積:1319平方公里
人口:54萬(2010年)
地理位置:馬鞍山市西部
著名景點: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霸王祠、陋室公園、歷陽公園、八寶寺

Ⅳ 一個縣有幾個鄉鎮

這是以前延續下來的區劃建制,沒有具體的數字規定。大的區(縣)多則二十幾個,少的則有上十個。但隨時可以申請上級進行撤並或分立

Ⅵ 馬鞍山市有多少鄉鎮

馬鞍山市下轄3區3縣分別是:花山區、雨山區、博望區和當塗縣、和縣、含山縣。
花山區:金回家莊街道、塘西街答道、慈湖街道、江東街道、沙塘街道、解放路街道、湖東路街道、桃源路街道、霍里街鎮,慈湖鄉。(9個街道1個鄉)
雨山區:雨山街道、安民街道、平湖街道、採石街道、 向山鎮、銀塘鎮、佳山鄉。(4個街道2個鎮1個鄉)
博望區:博望鎮、新市鎮,丹陽鎮(小丹陽)(3個鎮)
當塗縣:姑孰鎮、黃池鎮、烏溪鎮、石橋鎮、塘南鎮、護河鎮、太白鎮、年陡鎮、湖陽鎮、大隴鄉、江心鄉。(9個鎮2個鄉)
和縣:歷陽鎮、白橋鎮、姥橋鎮、功橋鎮、西埠鎮、香泉鎮、烏江鎮、善厚鎮、石楊鎮。(9個鎮)
含山縣:環峰鎮、林頭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清溪鎮、仙蹤鎮、昭關鎮。(8個鎮)
馬鞍山的鄉鎮級別行政單位總共48個。

Ⅶ 和縣屬於安徽馬鞍山什麼區

和縣直接歸屬馬鞍山市管轄,不屬於其他區管轄。

和縣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西北岸。東與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南臨蕪湖市鳩江區,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東北與南京市浦口區一橋相連。和縣南北長,東西窄,全縣南北最大距離70千米,東西最大距離36.4千米,總面積1319平方千米。

和縣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和縣猿人、霸王祠、天門山、陋室等4個歷史文化景點入選中小學教科書。和縣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北宋歌豪杜默、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傑出代表戴本孝、「當代草聖」林散之、我國首枚奧運金牌獲得者許海峰等都是和縣的驕傲。

和縣生態環境良好,山水資源豐富,擁有雞籠山—半月湖、香泉旅遊區兩個4A級景區,霸王祠、天門山等5個3A級景區。此外,還有南梁昭明太子蕭統沐浴療痾的「天下第一湯」香泉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是中國最佳溫泉度假旅遊示範縣。

(7)馬鞍山市和縣有幾個鎮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周朝屬揚州之邑,春秋、戰國屬楚。秦贏政元年,置歷陽縣,屬九江郡。漢屬淮南國,晉屬揚州淮南郡。唐為和州,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其中歷陽縣轄39個鄉和西梁山鎮,宋沿唐制。明直屬南京。清屬江南左右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後,改和州為和縣,直屬省都督。1948年,成立和含愛國民主縣政府,11月,和、含分開。1949年1月成立和縣民主政府,後改為和縣人民政府,屬巢湖地區。12月,劃歸南京市管轄。1950年春,仍歸巢湖地區。

1952年,屬蕪湖地區。1958年,和縣與含山縣合並成立和含縣,劃歸馬鞍山市。1959年4月仍歸蕪湖地區,5月,和含縣劃開。1965年,隸屬巢湖專區管轄。2011年劃歸馬鞍山市,現和縣屬安徽省馬鞍山市,轄9個鎮,85個村委會、30個社區居委會。

中國共產黨組織在和縣建立較早,1927年4月,中共和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同年5月,由於反革命逆流波及至縣,境內一些共產黨員仍然以各種形式,堅持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抗日戰爭時期,和縣黨組織逐步恢復建立起來。

自1938年9月開始,先後建立和含臨時前委、和含全縣委、和江中心縣委、和含工委、江和全工委、和含中心縣委。1942年,在和含境內,建立擁有1000人槍的含和獨立團,1943年,擴建為3000人武裝的含和支隊,七師參謀長孫仲德兼任支隊人和政委,馬長炎任副支隊長。

同時,在和含中心縣委的基礎上,相繼建立了和含地委、和含專員公署。從而使這塊根據地逐漸鞏固、發展,成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塊基地,又是溝通新四軍第二師和第七師的重要通道。1945年9月,和含根據地黨政幹部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含和支隊的掩護下,安全撤離和縣抵達蘇北。

1946年7月,在蕪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由王訓友任書記,聯系和含地區沒有北撤的黨員和幹部,恢復革命力量。1947年10月,彭醒夢任中共和含工委書記,並組建和含支隊,積極配合華東野戰軍南下先遣支隊,進入和含地區。

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隊在和縣南鄉司常庄附近,全殲國民黨安徽省保安第六團,打開了和含地區的斗爭局面。1949年2月,人民解放軍抵達長江北岸,約計35000人,分駐在烏江至裕溪口長達60公里的沿江地區。

同年4月上旬,為掃清渡江戰役的障礙,三野三十軍九十師二七〇團,參加進攻西梁山敵軍陣地。朱慕萍團長親自指揮主攻,光榮犧牲。

1949年4月23日,和縣全境解放。中共和縣縣委下轄7個區委、42個支部。7月,屬江全縣、臨江縣管轄的原和縣地域全部劃歸和縣。全縣共建7個區,1個直屬鎮,75個鄉鎮。

Ⅷ 和縣有多少城鎮

和縣現轄9個鎮,85個村委會、30個社區居委會,縣政府駐歷陽鎮新城開發區。

Ⅸ 含山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2020年8月。含山縣下轄8個鎮,另設有3個園區,分別為:

環峰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林頭鎮、清溪鎮、仙蹤鎮、昭關鎮,安徽含山工業園區、安徽含山經濟開發區、含山縣褒禪山經濟園區。

含山縣:

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縣,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東與馬鞍山市和縣接壤,西與巢湖市相連,南與蕪湖市無為縣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縣。介於東經117°53′—118°13′,北緯31°24′—3l°53′之間,總面積1032.8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屬江淮解放區第五專區。同年6月,改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

1952年1月30日改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58年12月15日,含山縣、和縣合並為和含縣,屬馬鞍山市,縣治設歷陽鎮。1959年4月和含縣屬蕪湖專區。1959年6月1日,含山、和縣分開,各還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屬巢湖專區(後專區改為地區、行署),1999年8月5日撤銷巢湖地區設地級巢湖市,屬地級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級巢湖市區域調整,含山縣劃歸馬鞍山市。

(9)馬鞍山市和縣有幾個鎮擴展閱讀

區劃沿革:

1980年,含城人民公社改為環峰鎮,直屬縣。

1983年4月,恢復鄉鎮政權,改人民公社為鄉、鎮人民政府。全縣設5區、22鄉(鎮)、運漕、環峰兩個直屬鎮。

1984年3月,東關鎮上升為縣直屬鎮,其餘鄉鎮不變。

1985年,黃墩、海口兩鄉劃歸運漕鎮管轄。

1988年,環峰鎮成立3個相當於鄉級管委會,即城郊、攀桂、鼓樓管委會。是年全縣轄5個區,3個直屬鎮,21個鄉(鎮),16個居民社區(其中有3個相當鄉級),221個行政村,2749個村民小組。

Ⅹ 安徽和縣 有多少鄉鎮急求。。

行政區劃 和縣現轄10個鎮,107個村委會、32個社區居委會,縣政府駐歷陽鎮歷陽東路87號。版其中歷陽鎮轄權17個村委會、8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歷陽鎮陋室西街;沈巷鎮轄18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沈家巷;白橋鎮轄9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白橋;姥橋鎮轄8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姥橋;功橋鎮轄9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功剩橋;西埠鎮轄11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西埠;香泉鎮轄8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香泉;烏江鎮轄11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烏江;善厚鎮轄7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善厚集;石楊鎮轄9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石楊。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市和縣有幾個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