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法經營達不到立案標準是否可以移交工商局
非法經營達不到立案標准就意味著形不成非法,充其量算違規經營,如果不立案而由工商局來辦理,處罰處理或警告處理一下就可以了。
這幾天美國對中興通訊(31.310, 0.00, 0.00%)的「一芯封喉」讓國人知道了專利、技術的厲害!然而,一家日本企業早在中美貿易戰前就在用專利訴訟阻擊我國一家擬上市高科技企業。我國這家擬上市企業就是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如果IPO審核通過,將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我們先看一下方邦電子是做什麼東東的。 方邦電子主營業務為電子薄膜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專注於提供電子薄膜材料產品及應用解決方案。 公司的核心產品為電磁屏蔽膜,其他產品為導電膠膜。 方邦電子的前身方邦有限,成立於 2010 年 12 月 15 日,於 2015 年 12 月 23 日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7年取得了較快的發展,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億、1.3億元、1.9億元及0.98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07萬元、4330萬元、7698萬元及3747萬元。 招股說明書披露行業競爭情況,日本拓自達在2000年首先開發出電磁屏蔽膜,12年後,方邦電子也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磁屏蔽膜產品。而電磁屏蔽膜正是方邦電子最核心的產品,占公司90%以上的收入來源。 拓自達創建於 1945 年,總部位於日本大阪。拓自達以電線、電纜業務為基礎,逐步發展到通信、電子及光電等新興領域,特別是在電子材料相關的功能性材料領域有較大技術優勢,其所開發的電磁屏蔽膜產品被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廣泛使用。 然而,在方邦電子2016年6月16日報送IPO材料6個月後,第一競爭對手拓自達(即原告大自達電線股份有限公司)即於2017年1月6日發起專利訴訟阻擊,起訴於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起訴發行人侵害其專利權號為 200880101719.7 號的發明專利「印刷布線板用屏蔽膜以及印刷布線板」, 並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方邦電子)立即停止侵害原告第 200880101719.7 號發明專利權,包括但不限於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原告專利權的印刷布線板用屏蔽膜,並銷毀專用於生產侵權產品的設備和模具,以及銷毀所有庫存侵權產品; (2)判令被告(方邦電子)就其侵權行為向原告支付侵權賠償,該侵權賠償包括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公證費、調查費、律師費等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 2050 萬元;(3)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2017年4月27 日,拓自達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提交《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請求將原起訴狀中第二項訴訟請求變更為:判令被告就其侵權行為向原告支付侵權賠償以及原告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 9272 萬元。 兩項訴訟請求還是很厲害的,第一項「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原告專利權的印刷布線板用屏蔽膜,並銷毀專用於生產侵權產品的設備和模具,以及銷毀所有庫存侵權產品」,如果拓自達勝訴,對方邦電子無疑是滅頂之災,直接關閉清算的命運。 2017 年 7 月 21 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作出判決,駁回原告拓自達的全部訴訟請求,並由原告拓自達負擔本案案件受理費 505400 元。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拓自達已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雖然一審方邦電子勝利了,但二審結果還沒有出來,給方邦電子的IPO審核增加了巨大的不確定性。萬一二審判決支持拓自達的訴訟請求呢?在二審判決出來之前,發審委員能讓這家企業過會嗎? 即使二審駁回拓自達的訴訟請求,方邦電子是否可以高枕無憂了呢?也不是,從法律上來說,只要使用了方邦電子產品的終端產品如智能手機在美國或日本銷售,拓自達仍然可以在美國或日本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這個專利侵權訴訟中,對方邦電子很不利的一點是,訴訟發起人日本拓自達是這個產品技術的原創發明人,而方邦電子是拓自達發明後12年才擁有這個技術,難免讓人猜測方邦電子侵犯了原創人拓自達的專利技術。 技術密集型公司都把專利作為保護自己、打擊對手的重要武器。國際知名企業英特爾、微軟、高通、蘋果、波音等都擁有強大的律師團隊時不時針對競爭者、挑戰者發起專利訴訟。我國的一些技術企業這幾年也學會了專利戰這一招。據傳,去年12月上旬通過發審委審核的一家深圳公司至今未拿到IPO核准批文,原因就是被一家公司起訴專利侵權。
Ⅲ 工商局有抓人的權利嗎
除司法機關無任何機關可以剝奪公民人身自由。
但公安局要求你去找工商局是對的。因為專現在僅發現有假冒屬公興搬運公司的小廣告,不能證明有犯罪事實,當然不能立案(立案是有標準的)。
工商局查實後可採取行政處罰措施進行處理,按理問題應得到妥善解決的。
僅貼假冒公興搬運公司小廣告這一事實是夠不成抓人的程度的,除非你有其他合法權利受到侵害的證據。
重復一下,國家對有許可權制人身自由單位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其他權利的基礎,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對公民管理的方法很多,但人身自由的限制必須慎之又慎。如有人非法限制你的人身自由,你的想法就會不同。
Ⅳ 工商局受理投訴收費嗎
工商局受理投訴是不收費的。
投訴電話號碼12315。
投訴後,工商部門會就展開調查,給予調解處理。
如果處理不了,你還可以向法院起訴解決。
Ⅳ 工商局立案偵查到案件處理結束,按照國家規定是多長時間,多少天。若工商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五十七條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內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容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Ⅵ 14塊錢工商局可以立案嗎
這個的話根本就不可能立案的,立案的標準是3000元起。而且工商局又不是執法部門不可能立案的。
Ⅶ 公司被工商立案了怎麼辦
先看看你為什麼被立案了。能通過關系處理的就通過關系處理,同時也要做好應訴的准備。提前做好接受處罰的心理准備,盡快糾正違法行為。給你提供一段參考,
司法機關對犯罪案件或民事糾紛審查後,決定列為訴訟案件進行偵查或審理的訴訟活動,是訴訟活動的開始階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訴訟案件立案及民事訴訟立案。 公安機關管轄經濟犯罪案件的「范圍」及「立案標准」。
(三)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案(刑法第159條)
立案標准:
1、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給公司、股東、債權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累計數額在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致使公司資不抵債或者無法正常經營的;
②公司發起人、股東合謀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的;
③因虛假出資、抽逃出資,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的;
④利用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所得資金進行違法活動的。
(四)欺詐發行股票、債券案(刑法第160條)
立案標准:
1、發行數額在一千萬元以上的;
3、股民、債權人要求清退,無正當理由不予清退的;
4、利用非法募集的資金進行違法活動的;
5、轉移或者隱瞞所募集資金的;
6、造成惡劣影響的
(三十五)用賬外客戶資金非法拆借、發放貸款案(刑法第187條)
立案標准:
1、個人用賬外客戶資金非法拆借、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2、單位用賬外客戶資金非法拆借、發放貸款,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四十)洗錢案(刑法第191條)
立案標准:
1、提供資金賬戶的;
2、協助將財產轉換為現金或者金融票據的;
3、通過轉賬或者其他結算方式協助資金轉移的;
4、協助將資金匯往境外的;
5、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質和來源的。
(七十六)挪用資金案(刑法第272條第1款)
立案標准:
1、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超過三個月未還的;
2、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3、案件事實的其他證據材料(內容可包括):
(1)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的營業執照等證明材料;
(2)能排除犯罪嫌疑人的行為系單位行為的證明材料;
(3)犯罪嫌疑人辦理貸款的相關文件(包括:貸款申請;貸款理由;有關合同、協議;提保函;抵押證明等);
(4)貸款資金的用途、流向的有關材料;
(5)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催還貸款的有關材料。
太長了,如果沒有,還請你去查明白再對症下葯。
Ⅷ 消費者價值多少工商所能立案調查
【1】不論消費者購買商品多少錢,
只要商家侵犯了消費者利益,消費者可以帶著專證據,
向工商局所屬屬的工商所申請立案。
【2】工商所或者消協只是給消費者和商家進行調解。
【3】調解不成的,(工商所或者消協通知商家,有時候商家拒絕參加調解)
消費者可以去法院起訴自己購買商品的商家。
Ⅸ 工商局處理一個案件規定多少天嗎
一般情況下九十日內。
1、《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七條:適用回一般答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2、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3、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註: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9)工商局立案標准擴展閱讀:
工商局辦案程序:
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工商局有如下辦案程序:
第三條:
1、辦案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條:
1、立案後,辦案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調取證據,並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查。
2、首次向案件當事人收集、調取證據的,應當告知其有申請辦案人員迴避的權利。
3、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時,應當告知其有如實提供證據的義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Ⅹ 工商局如何辦理舉報行為
舉報一抄般有以下幾種情況:電話襲舉報,書面舉報,當面舉報。前兩種還分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工商局接到電話舉報以後,要先做好記錄,並登記在案。然後根據舉報內容進行調查,查清事實後,依法處理。後兩種情況處理方法相同。如果舉報失實,則不予立案。舉報屬實,且案情重大,舉報人可以要求獎勵。舉報者要求保密的,工商局有義務為舉報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