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共服務業屬於傳統服務業還是現代服務業
現代服務業
② 現代服務業包括哪些行業
現代服務業往往被劃分為生產性服務業、消費性服務業、公共性服務業和基礎性服務業4大類。其中,與國家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的就是生產性服務業,包括金融、物流、電子商務、電信服務等。與人們生活以及和諧社會相關的,就是消費性和生活性服務業,如餐飲、旅遊等。公共服務業則包括電子政務、醫療、教育等。
(2)服務業與公共服務業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融合的三種形態
結合型融合
結合型融合,是指在製造業產品生產過程中,中間投入品中服務投入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如在產品中市場調研、產品研發、員工培訓、管理咨詢和銷售服務的投入日益增加;同時,在服務業最終產品的提供過程中,中間投入品中製造業產品投入所佔比重也是越來越大,如在移動通信、互聯網、金融等服務提供過程中無不依賴於大量的製造業「硬體」投入。這些作為中間投入的製造業或製造業產品,往往不出現在最終的服務或產品中,而是在服務或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與之結合為一體。發展迅猛的生產性服務業,正是服務業與製造業「結合型「融合的產物,服務作為一種軟性生產資料正越來越多進入生產領域,導致製造業生產過程的」軟化「,並對提高經濟效率和競爭力產生重要影響。
綁定型融合
綁定型融合,是指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實體產品必須與相應的服務產品綁定在一起使用,才能使消費者獲得完整的功能體驗。消費者對製造業的需求一不僅僅是有形產品,而是從產品購買、使用、維修到報廢、回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保證,產品的內涵已經從單一的實體,擴展到未用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很多製造業的產品就是為了提供某種服務而生產,如通信產品與家電等;部分製造業企業還將技術服務等與產品一同出售,如電腦與操作系統軟體等。在綁定型融合過程中,服務正在引導製造業部門的技術變革和產品創新,服務的需求與供給指引著製造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方向,如對拍照、發電郵、聽音樂等服務的需求,推動了由功能單一的普通手機向功能更強的的多媒體手機的升級。
延伸型融合
延伸型融合,是指以體育文化產業、娛樂產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引致周邊衍生產品的生產需求,從而帶動相關製造產業的共同發展。電影、動漫、體育賽事等能夠帶來大量的衍生品消費,包括服裝、食品、玩具、裝飾品、音像製品、工藝紀念品等實體產品,這些產品在文化、體育和娛樂產業周圍構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在為服務業供應上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給相關製造產業帶來了巨大商機,從而把服務業同製造業緊密結合在一起,推動者整個連帶產業共同向前發展。有資料顯示,美國等電影產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票房一般只佔到電影收入的三分之一,其餘則來自相關的電影衍生產品。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整個動漫遊戲的龐大產業鏈中,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利潤是靠周邊產品來實現的。
參考資料:現代服務業三種形態 網路
③ 服務業十二大行業分別是什麼
服務業十二大行業具體包括:
1、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2、信息傳輸、倉儲和郵政業
3、租賃業
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5、金融業
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7、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8、教育
9、衛生和社會工作
10、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1、公共管理
12、交通運輸等
(3)服務業與公共服務業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現代服務業往往被劃分為生產性服務業、消費性服務業、公共性服務業和基礎性服務業4大類。
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它是與製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
消費性服務業是與生產性服務業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它是直接接觸顧客的行業。
公共服務行業,具有非營利性、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等特點。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基礎性科技服務業是指為生產提供基礎技術服務的產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服務業
④ 服務業與第三產業的區別
第三產業的界定採用的剩餘法,即把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所有經濟活動統稱為第三產業,而服務業的范圍是以生產或提供服務來確定的,前者涵蓋的范圍更廣;
另從經濟結構涵義來講,第三產業主要針對國內經濟而言,而服務業則面向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
(4)服務業與公共服務業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第三產業即各類服務或商品。公共服務業,(政治文化業、大型或公辦教育業、大型或公辦醫療業、公辦行政、管理業、公辦金融業、公辦咨詢收費業、聲優動漫製作事務所、公辦客運業、管理人員、科研教育或培訓業、人力資源事務所、大型糧棉油集中購銷業、民族宗教、影視媒體事務所、兵役、)。個體商人服務業,(盲人按摩業、個體售賣座商、個體餐飲業、住宿業、維修理發美容服務性商業、個體加工業、個體文印部、個體葯店、個體洗浴業、個體網吧、回收租賃業、外賣流動商販、流動副業)。綜合服務業,(房地產開發服務業、宇宙開發業)。經濟產業的結構分類之一。
三產業的劃分是世界上較為常用的產業結構分類,但各國的劃分不盡一致。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製造業(不含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等行業。
⑤ 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內涵有何不同
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區別:
1、傳統服務業是指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各種服務的行業,大都歷史悠久,如飲食業、旅店業、商業等。
2、現代服務業是在工業比較發達的階段產生的,主要是依託於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發展起來的,是信息技術與服務產業結合的產物。
所謂傳統服務業,一是指需求是「傳統」的,即其需求在工業化以前就廣泛存在.其二是指生產方式是「傳統」的,所謂「傳統」的生產方式是指「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家僕服務和傳統商業是這類服務的代表部門
「傳統服務業」主要是指商業、修理、理發、餐飲和其他能增進和改善人體體能的服務,「現代服務業」是指金融、保險、旅遊、信息和其他能增進和改善人體智能的服務。
現代服務業既包括隨著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興服務業態,也包括運用現代技術對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和提升。
現代服務業有別於住宿、餐飲、倉儲、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以金融保險業、信息傳輸和計算機軟體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研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房地產業及居民社區服務業等為代表。
(5)服務業與公共服務業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根據英國經濟學家克拉克和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的研究成果,產業結構的演變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生產活動以單一的農業為主的階段,農業勞動力在就業總數中占絕對優勢;
第二階段是工業化階段,其標志是第二產業大規模發展,工業實現的收入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勞動力逐步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轉移;
第三階段是後工業化階段,其標志是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轉為下降,第三產業則經歷上升、徘徊、再上升的發展過程,最終將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的產業。
現代服務業具有「兩新四高」的時代特徵。
一新:新服務領域——適應現代城市和現代產業的發展需求,突破了消費性服務業領域,形成了新的生產性服務業、智力(知識)型服務業和公共服務業的新領域。
二新:新服務模式——現代服務業是通過服務功能換代和服務模式創新而產生新的服務業態。
四高:高文化品位和高技術含量;高增值服務;高素質、高智力的人力資源結構;高感情體驗、高精神享受的消費服務質量。
現代服務業具有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的優點,是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現代服務業在發展過程中呈現集群性特點,主要表現在行業集群和空間上的集群。
現代服務業初步發展於工業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確立於20世紀80年代。
世貿組織的服務業分類標准界定了現代服務業的九大分類,即:商業服務,電訊服務,建築及有關工程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與旅遊有關的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
我國「現代服務業」的提法最早出現於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上。
2007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7號),對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起到了政策支持和促進作用。當前,國內許多城市的現代服務業正蓄勢待發,沈陽市的現代服務業也正在迅速崛起,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持續提高,到2006年達到47.3%。
網路-現代服務業
⑥ 什麼是服務業的概念 種類有哪些
一般認為服務業即指生產和銷售服務商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的集合。 服務業的相關英語解釋 service: A service is something that the public needs, such as transport, 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hospitals, or energy supplies, which is provided in a planned and organized way by the government or an official body. Consumer Services: Consumer Services refers to the formulation, deformulation, technical consulting and testing of most consumer procts, such as food, herbs, beverages, drugs, vitamins, pharmaceuticals, cosmetics, hair procts, household cleaners, paints, plastics, metals, waxes, coatings, minerals, ceramic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plus water, indoor air quality testing, non-medical forensic testing and failure analysis. 在國民經濟核算的實際工作中一般將服務業視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包括除了農業、工業、建築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細分為1、農業,2、采礦業,3、製造業,4、電力、燃料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5、建築業等五大實物商品生產部門)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個產業部門。即, 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3、批發和零售業 4、住宿和餐飲業 5、金融業 6、房地產業 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8、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11、教育 12、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1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15、國際組織。 服務業與其它產業部門的基本區別是,服務業生產的是服務產品,服務產品具有非實物性、不可儲存性和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徵。 服務業和第三產業在日常應用上是有區別的。一般地,通過國民經濟具體產業部門如農業、工業、建築業等來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採用「服務業」;通過國民經濟產業發展層次如第一次產業(簡稱第一產業,下同)、第二產業等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採用「第三產業」。 需要說明的是: 1、服務業有服務產業和服務事業之分。以增值為目的提供服務產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集合叫服務產業;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服務產品的政府行為集合叫服務事業。 2、旅遊業不是嚴格意義上相對獨立的服務業部門。除旅行社活動隸屬於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下的服務業小類外,其它如旅遊設施建設、旅遊餐飲、旅遊住宿、旅遊購物、旅遊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等活動均分屬於其它產業部門范疇。這與流行使用概念有明顯差別。
⑦ 什麼是農村生產服務業,農民生活服務業,農村公共服務業
農村生產服務業,顧名思義,就是為農村農業生產提供服務的行業。有植保服務隊(合作社)農機服務隊(合作社)、農資經營部、種子銷售部等;
農民生活服務業,是為農民生活提供服務的行業。有農村小買部、供水、供電、有線電視、電話(含移動)等;
農村公共服務業:是由國家或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在農村興辦的服務業。有供水、供電、公共交通、銀行、信用社、移動、電信。廣播電視等生產生活服務業。
三者的關系是交叉的,公共服務包括生產生活服務,但又要非公共服務業的生產生活服務業作為補充,在有些地方甚至大部分地方是非公有服務業佔主導地位。
⑧ 民生保障與公共服務的關系是什麼
基本公共服務是來指建立在一定社自會共識基礎上,根據一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總體水平,為維持本國經濟社會的穩定、基本的社會正義和凝聚力,保護個人最基本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務,其規定的是一定階段上公共服務應覆蓋的最小范圍和邊界。
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三個基本點,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個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會逐步擴展,水平也會逐步提高。
⑨ 服務業與商業的區別
服務業
服務業概念在理論界尚有爭議。一般認為服務業即指生產和銷售服務商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的集合。服務業繳納的流轉稅,一般以營業稅為主。
在國民經濟核算的實際工作中一般將服務業視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包括除了農業、工業、建築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細分為1、農業,2、采礦業,3、製造業,4、電力、燃料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5、建築業等五大實物商品生產部門)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個產業部門。即,
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3、批發和零售業
4、住宿和餐飲業
5、金融業
6、房地產業
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8、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11、教育
12、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1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15、國際組織
服務業與其它產業部門的基本區別是,服務業生產的是服務產品,服務產品具有非實物性、不可儲存性和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徵。
服務業和第三產業在日常應用上是有區別的。一般地,通過國民經濟具體產業部門如農業、工業、建築業等來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採用「服務業」;通過國民經濟產業發展層次如第一次產業、第二產業等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採用「第三產業」。
商業
商業,一般指商業企業,是指從事貨物批發、零售等商業經營活動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包括以貨物批發、零售為主,兼營工業生產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流轉稅納稅方面,商業企業繳納增值稅及其附加稅。
服務業特別說明:
1、服務業有服務產業和服務事業之分。以增值為目的提供服務產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集合叫服務產業;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服務產品的政府行為集合叫服務事業。
2、旅遊業不是嚴格意義上相對獨立的服務業部門。除旅行社活動隸屬於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下的服務業小類外,其它如旅遊設施建設、旅遊餐飲、旅遊住宿、旅遊購物、旅遊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等活動均分屬於其它產業部門范疇。這與流行使用概念有明顯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