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告訴我安徽省各市的代碼呢例如:合肥--皖A。其他的呢
安徽省(皖)
皖A
合肥,皖B
蕪湖,皖C
蚌埠,皖D
淮南,皖E
馬鞍山,皖F
淮北,皖G
銅陵,皖H
安慶,皖J
黃山,皖K
阜陽,皖L
宿州,皖M
滁州,皖N
六安,皖P
宣城,皖Q
巢湖,皖R
池州
2. 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的郵政編碼
243000 安徽省 馬鞍山市 雨山區
243071 安徽省 馬鞍山市 雨山區專 銀塘屬
243003 安徽省 馬鞍山市 雨山區 湖南路
243003 安徽省 馬鞍山市 雨山區 西園路
243011 安徽省 馬鞍山市 雨山區 紫霞路
243031 安徽省 馬鞍山市 雨山區 向山鎮
243031 安徽省 馬鞍山市 雨山區 濮塘鎮
3. 安徽省地區編碼是多少
合肥市0551230000 瑤海區0551230000廬陽區0551230000蜀山區0551230000包河區0551230000長豐縣0551231100肥東縣0551230000肥西縣0551231200 蕪湖市0553241000 鏡湖區0553241000弋江區0553241000三山區0553241000鳩江區0553241000蕪湖縣0553241100繁昌縣0553241200南陵縣0553242400 蚌埠市0552233000 龍子湖區0552233000蚌山區0552233000禹會區0552233000淮上區0552233000懷遠縣0552233400五河縣0552233300固鎮縣0552233700 淮南市0554232000 大通區0554232000田家庵區0554232000謝家集區0554232000八公山區0554232000潘集區0554232000鳳台縣0554232100馬鞍山市0555243000 金家莊區0555243000花山區0555243000雨山區0555243000當塗縣0555243100淮北市0561235000 杜集區0561235000相山區0561235000烈山區0561235000濉溪縣0561235100銅陵市0562244000 銅官山區0562244000獅子山區0562244000郊區0562244000銅陵縣0562244100安慶市0556246000 迎江區0556246000大觀區0556246000宜秀區 懷寧縣0556246100樅陽縣0556246700潛山縣0556246300太湖縣0556246400宿松縣0556246500望江縣0556246200岳西縣0556246600桐城市0556231400 黃山市0559242700 屯溪區0559245000黃山區0559242700徽州區0559245061歙縣0559245200休寧縣0559245400黟縣0559245500祁門縣0559245600 滁州市0550239000 琅琊區0550239000南譙區0550239000來安縣0550239200全椒縣0550239500定遠縣0550233200鳳陽縣0550233100天長市0550239300明光市0550239400阜陽市0558236000 潁州區0558236000潁東區0558236000潁泉區0558236000臨泉縣0558236400太和縣0558236600阜南縣0558236300潁上縣0558236200界首市0558236500宿州市0557234000 墉橋區0557234000碭山縣0557235300蕭縣0557235200靈璧縣0557234200泗縣0557234300 巢湖市0565238000 居巢區0565238000廬江縣0565231500無為縣0565238300含山縣0565238100和縣0565238200 六安市0564237000 金安區0564237000裕安區0564237000壽縣0564232200霍邱縣0564237400舒城縣0564231300金寨縣0564237300霍山縣0564237200 亳州市0558236000 譙城區 渦陽縣0558233600蒙城縣0558233500利辛縣0558236700池州市0566247100 貴池區0566247100東至縣0566247200石台縣0566245100青陽縣0566242800宣城市0563242000 宣州區0563242000郎溪縣0563242100廣德縣0563242200涇縣0563242500績溪縣0563245300旌德縣0563242600寧國市0563242300
4. 安徽省各城市的車牌代碼
合肥市(皖A)、蕪湖市(皖B)、蚌埠市(皖C)、淮南市(皖D)、馬鞍山市(皖E)、淮北市(皖F)、銅陵市(皖G)、安慶市(皖H)、黃山市(皖J)、阜陽市(皖K)、宿州市(皖L)、滁州市(皖M)、六安市(皖N)、宣城市(皖P)、池州市(皖R)、亳州市(皖S)。
一、安徽16省各城市車牌代碼劃分
各省車牌號第一個漢字代表省份簡稱,安徽為皖。第二字母則一般按省級車管所以各地級市狀況分劃;(A為省會,B為第二大城市,每個省市不同,有以綜合行政面積,總人口數量,經濟實力等為根據,其後字母不分先後),另在編排城市或其他地級行政區時跳過I和O,O往往被用作警車或機關單位警車車牌。安徽各地市級車牌號以省會城市合肥類推排列。
二、安徽網上選號系統車牌
1、登陸 安徽網上選號系統網址:http://www.ahjtxx.com/query/Navigation.aspx?Param=8
2、選擇安徽省所在城市
安徽網上選號系統已開通城市:
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淮北市、銅陵市、安慶市、黃山市、阜陽市、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宣城市、巢湖市、池州市、亳州市
參考網站:安徽網網頁鏈接
5. 安微省馬鞍山市郵政編碼
安徽 馬鞍山 郵編:243000 區號:0555
6. 安徽各市的車牌代號分別是什麼
安徽省車牌號代碼為皖。
安徽省城市車牌代碼詳細說明:合肥市(皖A)、蕪湖市(皖B)、蚌埠市(皖C)、淮南市(皖D)、馬鞍山市(皖E)、淮北市(皖F)、銅陵市(皖G)、安慶市(皖H)、黃山市(皖J)、阜陽市(皖K)、宿州市(皖L)、滁州市(皖M)、六安市(皖N)、宣城市(皖P)、巢湖市(皖Q)、池州市(皖R)、亳州市(皖S)。
安徽省車牌第二個字母代表的意思,以ABCD為例:
合肥市(皖A):
Ancient(古老)+Alter(改變),合肥,安徽省省會,古稱廬州、廬陽。安徽省的政治、經濟、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城市,長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同時也是華東地區綜合交通和通信樞紐之一。合肥位於安徽省正中央,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襟江擁湖,沿海腹地、內地前沿、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
蕪湖市(皖B):
BrightPearl(明珠)蕪湖,很巧又被成為皖江明珠,安徽省省轄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處在長江南岸,青弋江與長江匯合處。蕪湖是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與省會合肥並稱為安徽省「雙核"城市。蕪湖有文字記載已逾2500年,素有「江東首邑」、「吳楚名區」、「吳頭楚尾」之稱。
蚌埠市(皖C):
Connection(四通八達),蚌埠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京滬鐵路和淮南鐵路交匯點,同時也是京滬高鐵、京福高鐵、哈武高鐵、哈滬高鐵的交匯點。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稱。高校及科研院所較多,為安徽科教文化第二城。
淮南市(皖D):
Deposit(存放、儲蓄),淮南是中國能源之都、華東工業糧倉、安徽省重要的工業城市、國務院1984年13個較大城市之一、安徽省2個擁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之一。北擁淮河,南依舜耕,可謂「山水平秋色,綵帶串明珠」。境內資源豐富,物產富饒,有「五彩淮南」之稱。
7. 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的郵政編碼是多少和縣的郵政編碼是多少快告訴我
238200
8. 馬鞍山市 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馬鞍山市的郵政編碼是243000。
馬鞍山市,簡稱「馬」,中國安徽省內省轄市,安徽東部容,蘇皖交匯之地,1956年10月12日設立,現轄3區3縣,總面積4049 平方公里。
馬鞍山位於安徽省最東部,橫跨長江、接壤南京,曾為六朝畿輔、十代京畿,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早在六朝時期,許多名公巨卿、賢達雅士就流連駐足馬鞍山,留下眾多古跡和文化遺存。
馬鞍山是「全國文明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門戶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試點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
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馬鞍山鄭蒲港繼上海、南京兩個深水港後,長江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岸線碼頭。
9. 安徽省地區編碼是多少拜託了各位 謝謝
您好!很開心解答您的問題。我把真誠折成小紙船,希望它可以給您帶去寧靜的幸福。*^÷^*請您不要著急哦。 安徽省各縣、市、區長途電話區號和郵政編碼表 市、縣、區名 長途區號 郵政編碼 市、縣、區名 長途區號 郵政編碼 合肥市 0551 230000 瑤海區 0551 230000 廬陽區 0551 230000 蜀山區 0551 230000 包河區 0551 230000 長豐縣 0551 231100 肥西縣 0551 231200 肥東縣 0551 230000 蕪湖市 0553 241000 鏡湖區 0553 241000 弋江區 0553 241000 鳩江區 0553 241000 三山區 0553 241000 蕪湖縣 0553 241100 繁昌縣 0553 241200 南陵縣 0553 242400 蚌埠市 0552 233000 龍子湖區 0552 233000 蚌山區 0552 233000 禹會區 0552 233000 淮上區 0552 233000 懷遠縣 0552 233400 五河縣 0552 233300 固鎮縣 0552 233700 淮南市 0554 232000 大通區 0554 232000 田家庵區 0554 232000 謝家集區 0554 232000 八公山區 0554 232000 潘集區 0554 232000 鳳台縣 0554 232100 馬鞍山市 0555 243000 金家莊區 0555 243000 花山區 0555 243000 雨山區 0555 243000 當塗縣 0555 243100 淮北市 0561 235000 杜集區 0561 235000 相山區 0561 235000 烈山區 0561 235000 濉溪縣 0561 235100 銅陵市 0562 244000 銅官山區 0562 244000 獅子山區 0562 244000 郊區 0562 244000 銅陵縣 0562 244100 安慶市 0556 246000 迎江區 0556 246000 大觀區 0556 246000 郊區 0556 246000 懷寧縣 0556 246100 樅陽縣 0556 246700 潛山縣 0556 246300 太湖縣 0556 246400 宿松縣 0556 246500 望江縣 0556 246200 岳西縣 0556 246600 桐城市 0556 231400 黃山市 0559 245000 屯溪區 0559 245000 黃山區 0559 245000 徽州區 0559 245061 歙縣 0559 245200 休寧縣 0559 245400 黟縣 0559 245500 祁門縣 0559 245600 滁州市 0550 239000 琅琊區 0550 239000 南譙區 0550 239000 來安縣 0550 239200 全椒縣 0550 239500 定遠縣 0550 233200 鳳陽縣 0550 233100 天長市 0550 239300 明光市 0550 239400 阜陽市 0558 236000 潁州區 0558 236000 潁東區 0558 236000 潁泉區 0558 236000 臨泉縣 0558 236400 太和縣 0558 236600 阜南縣 0558 236300 潁上縣 0558 236200 界首市 0558 236500 宿州市 0557 234000 墉橋區 0557 234000 碭山縣 0557 235300 蕭縣 0557 235200 靈璧縣 0557 234200 泗縣 0557 234300 巢湖市 0565 238000 居巢區 0565 238000 廬江縣 0565 231500 無為縣 0565 238300 含山縣 0565 238100 和縣 0565 238200 六安市 0564 237000 金安區 0564 237000 裕安區 0564 237000 壽縣 0564 232200 霍邱縣 0564 237400 舒城縣 0564 231300 金寨縣 0564 237300 霍山縣 0564 237200 亳州市 0558 236000 譙城區 0558 236800 渦陽縣 0558 233600 蒙城縣 0558 233500 利辛縣 0558 236700 池州市 0566 247100 貴池區 0566 247100 東至縣 0566 247200 石台縣 0566 245100 青陽縣 0566 242800 宣城市 0563 242000 宣州區 0563 242000 郎溪縣 0563 242100 廣德縣 0563 242200 涇縣 0563 242500 績溪縣 0563 245300 旌德縣 0563 242600 寧國市 0563 242300
10. 安徽省的代號是多少啊
安徽省的代碼是34。
省份代碼是一個省份的唯一符號,見於本省居民身份證號碼的前兩位。
我國其他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的代碼為:
11 北京市 43 湖南省
12 天津市 44 廣東省
13 河北省 45 廣西壯族自治區
14 山西省 46 海南省
15 內蒙古自治區 50 重慶市
21 遼寧省 51 四川省
22 吉林省 52 貴州省
23 黑龍江省 53 雲南省
31 上海市 54 西藏自治區
32 江蘇省 61 陝西省
33 浙江省 62 甘肅省
34 安徽省 63 青海省
35 福建省 64 寧夏回族自治區
36 江西省 6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7 山東省 71 台灣省
41 河南省 81 香港特別行政區
42 湖北省 82 澳門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