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卓尼縣工商局

卓尼縣工商局

發布時間:2021-08-15 08:49:27

Ⅰ 卓尼縣游戲廳審批 允許開游戲廳嗎

1、文化部門的文化市場管理所辦理娛樂場所許可證; 2、公安消防部門辦理消防許可證; 3、衛生部門的防疫站辦理衛生許可證; 4、公安治安部門辦理特種行業許可證; 5、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 6、地稅部門辦理商業執照經營許可證; 7、稅務部門辦。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何為共和

在摧毀舊政權以後,黨和人民政府總結了革命根據地行政建設的經驗,結合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情況,逐步形成省、專區(州、市)、縣(市、區)三級地方行政體制。

1949年8 月甘肅省解放以後,即成立甘肅行政公署,下轄慶陽、平涼、天水、武都、岷縣、定西、臨夏、酒泉、武威、張掖、蘭州11個分區(專區、市)、73縣(局)。甘肅行署隸屬於西北軍政委員會(後改為西北行政委員會,1954年撤銷)。1950年成立甘肅省人民政府,1954年根據內務部的通知精神,將撤銷的寧夏省合並於甘肅省。1955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更名為「甘肅省人民委員會」。以後,根據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決定,1958年劃3個專區(自治州)、19個縣市歸寧夏回族自治區管轄。「文化大革命」中,省人民委員會更名為「甘肅省革命委員會」,1979年復改為甘肅省人民政府。

1950年到1957年,根據中央緊縮機構和關於在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指示精神,對部分區劃進行了一些調整,先後成立了天祝、東鄉、肅北、涇源、肅南、廣通、卓尼、張家川、阿克塞等一批民族自治區(後改為自治州、自治縣)。1950年撤銷張掖、岷縣專區以後,全省專區數由11個減為9個,縣由73個增加到86個,區公所達到503 個,鄉3862個,街公所64個。縣的建制比較大的變動是:撤銷洮沙、曲子縣,成立天水、平涼、臨夏3 市(縣級)和東鄉、天祝自治區(縣級)。夏河縣和卓尼自治區(原卓尼設治局)改為省轄。1953年,增設甘南、西海固兩個專區級自治區(後改為自治州),全省仍設置11個專區、86縣、687個區公所、58個街公所。1954年,因寧夏省合並於甘肅省,增加了銀川專區、河東回族自治區(後改為自治州)、蒙古自治區(後改為自治州)3個專區、 16個縣,又新成立了肅南裕固族自治區、阿克塞哈族自治區、碌曲行政委員會、瑪曲行政委員會、舟曲行政委員會,全省達到14個專區、107個縣、775個區公所,5810個鄉、179個街公所。1955年,慶陽、平涼專區合並為平涼專區,張掖、酒泉專區合並為酒泉專區;撤銷臨夏專署,成立臨夏回族自治州;增設玉門市(縣級);改蒙古自治區為巴音浩特蒙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區為固原回族自治州、河東回族自治區為吳忠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區為甘南藏族自治州。同時,改額濟納旗、涇源、東鄉、肅南、張家川、天祝、阿克塞、肅北等少數民族自治區為少數民族自治縣。改卓尼自治區為卓尼縣,舟曲、碌曲、瑪曲3個行政委員會也分別改為縣。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劃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及所屬叮口、阿拉善旗和由張掖專區代管的額濟納旗自治旗歸內蒙古自治區領導;撤銷鼎新縣,以其原行政區劃歸金塔縣。這樣,到1957年,全省共設11個專區、103個縣,306個區公所,2759個鄉,76個鎮,93個街道辦事處。

1958年到1965年,特別是1958年,全面調整區劃,大規模地並縣,所有區、鄉一律改建為人民公社。同時,根據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將銀川專區的銀川市、賀蘭、永寧、寧朔、平羅、惠農、中衛、中寧、陶樂縣,吳忠回族自治州及所屬的吳忠市、金積、靈武、同心、鹽池縣,固原回族自治州及所屬的西吉、海原、固原縣,平涼專區的涇源回族自治縣和隆德縣,共3個專區(自治州)、19個縣(市、自治縣)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領導。撤銷武都專署,以其原轄的宕昌、文縣、武都、康縣、岷縣劃歸天水專署;設立白銀市(劃皋蘭、靖遠部分區域歸其所轄,委託定西專署代管);撤銷臨澤(並入張掖、高台縣)、崇信(並入華亭縣)、兩當(並入徽縣)、華池(並入慶陽縣)、漳縣(並入武山縣)、景泰(並入皋蘭縣)、會川(並入渭源縣)、玉門(並入玉門市)、庄浪(並入靜寧縣)、靈台(並入涇川縣)、華亭(並入平涼市、涇川縣)、平涼(並入平涼市)、正寧(並入寧縣)、合水(並入慶陽、寧縣)、渭源(並入隴西、臨洮縣)、永登(劃歸蘭州市)、皋蘭(劃歸蘭州、白銀市)、天水(並入天水市)、康縣(並入武都、徽成縣)、甘谷(並入武山縣)、宕昌(並入武都、岷縣)、古浪(並入天祝縣)、民樂(劃歸山丹)、張掖(劃歸張掖市)、卓尼(並入龍迭縣、臨潭縣),撤銷西和、禮縣,合並設立西禮縣,撤銷徽縣、成縣,設立徽成縣,撤銷酒泉、金塔縣,設立酒泉市,撤銷永靖、臨夏縣,以兩縣區劃歸臨夏市,撤銷廣河、康樂縣,以兩縣區劃歸和政縣,撤銷碌曲、瑪曲縣,設立洮江縣,撤銷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設立清水回族自治縣,撤銷臨夏市,設德烏魯市。經過調整,到1958年底,全省共設7個專區(州、市)、42個縣(市、自治縣、區)、574個人民公社、62個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的這種狀況一直到1960年基本沒有變化。

1961年到1965年,根據中央關於調整、整頓、鞏固、提高的方針,從本省實際情況出發,對行政區劃重新進行合理的調整,使其同社會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幹部的經營管水平相適應。

1961年適當劃小了人民公社的規模,陸續恢復了1958年撤並的專區、縣,恢復酒泉、武威、慶陽、武都4個專區,增設臨洮專區(轄臨洮、渭源、岷縣、漳縣4 縣)。到1962年全省專區(省轄市、自治州)由1958年的7個增加到13個,即蘭州、白銀、慶陽、平涼、天水、武都、定西、臨洮、武威、張掖、酒泉、臨夏、甘南;縣(市、自治縣)由42個增加到81個。區公所由1957年的306個減為6個,人民公社由1958年的574個增加到1935個,恢復了56個鄉、10個鎮,有街道辦事處79個。1963年,又撤銷臨洮專區和白銀市。這樣,省轄專區數減為11個,縣仍是81個。1964年,撤銷了平涼、酒泉、臨夏(暫緩執行)3 市,恢復平涼、酒泉、臨夏3 縣,縮小了蘭州、天水市的郊區。專區和縣的總數沒有變。1965年,增設嘉峪關市(省轄市),以酒泉縣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各一部分行政區域為嘉峪關市的行政區域。全省共有12個專區(自治州、市)、81個縣,32個區公所、1559個人民公社,88個街道辦事處。

1966年到1976年,區劃只是個別調整。從1968年1 月開始,甘肅省人民委員會改為「甘肅省革命委員會」,1969年各專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地區革命委員會。同年,根據中央《關於變更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的規定》,將內蒙古自治區巴顏淖爾盟的額濟納旗、阿拉善右旗劃歸甘肅省後,全省設縣(市、區、旗)83個。1970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嘉峪關市劃歸酒泉地區領導;將武威地區所轄的永登縣、定西地區所轄的榆中縣、皋蘭縣劃歸蘭州市領導。1971年經中央、國務院批准,將嘉峪關地區指揮部、嘉峪關市、三九公司合並成地區一級的市。到1972年全省共有12個地、州、市,84個縣(市、旗、自治縣、區)。1973年撤銷臨夏市。到1975年,全省共設12個地、州、市,82個縣。

1977年到1985年,根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對行政區劃作了適當的調整。1979年,改甘肅省革命委員會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地區行政公署」(州、市為人民政府)。同時,根據中央、國務院的決定,將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調整後全省設12個專署、州、市,80個縣。1981年,設置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設立金昌市(當年成立了籌備委員會,1982年9 月1日正式成立金昌市),全省專署、州、市共為13個,轄81個縣。1983年,為了使鄉鎮的領導體制適應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開始進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試點工作。同時撤銷平涼縣,恢復平涼市,以平涼縣的行政區域為平涼市的行政區域;恢復臨夏市,以臨夏縣城關鎮和城關、南龍、折橋、枹罕4個公社為臨夏市的行政區域。經調整,全省設13個行政公署(州、市),82個縣。1984年3 月,全省完成了政社分設、建立鄉人民政府的工作,鄉鎮以下普遍成立了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到年底,全省設鄉鎮1532個,村民委員會17471個,村民小組100641個。198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天水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天水市升為地級市,下設秦城區(以原天水市和撤銷的天水縣的中梁等17個鄉的行政區域為秦城區的行政區域)、北道區(以原天水縣的渭南等22個鄉和北道鎮的行政區域為北道區的行政區域),並將原天水地區的秦安、武山、甘谷、清水縣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劃歸天水市管轄;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地區行政公署由武都遷駐成縣),將原天水地區的西和、禮縣、徽縣、兩當劃歸隴南地區,隴南地區共轄成縣、康縣、文縣、武都、宕昌、西和、禮縣、徽縣、兩當等9 縣;成立白銀市(地級),將蘭州市的白銀區和皋蘭縣的強灣、武川、水川3個鄉劃歸白銀市,設立白銀區,將靖遠縣的寶積鎮和寶積、水泉、共和、種田、復興等5個鄉劃歸白銀市,設立平川區。同時將定西地區的靖遠縣、會寧縣和武威地區的景泰縣劃歸白銀市管轄。將原天水地區的漳縣和武都地區的岷縣劃歸定西地區管轄。撤銷張掖縣,設立張掖市(縣級),以原張掖縣的行政區域為張掖市的行政區域;撤銷酒泉縣,設立酒泉市(縣級),以原酒泉縣的行政區域為酒泉市的行政區域;撤銷慶陽縣的西峰鎮,設立西峰市(縣級),以慶陽縣的西峰鎮和溫泉、什社、後官寨、顯勝、肖金、陳戶、董志、彭原等8個鄉為西峰市的行政區域。經過調整,1985年全省共設14個行署(州、市),轄86縣(自治縣、市 、區)。

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武威地區設立武威市(地級),將原武威市(縣級)改設涼州區。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張掖地區設立張掖市(地級),將原張掖市(縣級)改設甘州區;撤銷平涼地區設立平涼市(地級),將原平涼市(縣級)改設崆峒區;撤銷酒泉地區設立酒泉市(地級),將原酒泉市(縣級)改設肅州區;撤銷慶陽地區設立慶陽市(地級),將原西峰市(縣級)改設西峰區,慶陽縣更名為慶城縣;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定西地區設立定西市(地級),將原定西縣改設安定區。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隴南地區設立隴南市(地級),將原武都縣改設武都區(2004年9月正式掛牌)。至此,我省完成撤地設市工作,全省現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86個縣(市、區)。2004年9月,天水市秦城區更名為秦州區。2005年1月,天水市北道區更名為麥積區。2006年2月,酒泉市安西縣更名為瓜州縣

Ⅲ 我想知道中國最窮的地方 詳細點 鄉鎮都要說出來 嗯 別太遠 比如 新疆 西藏 那麼遠的 不要 謝謝了~

切 你這來樣理解才錯了的
中國最窮的源 並不是在你理解中的新疆西藏
而且這是單從物質層面上來說的窮
最窮的應該是在貴州的西南山區
六盤水市(3):盤縣、六枝特區、水城縣
遵義市(5):正安縣、習水縣、道真縣、務川縣
安順市(4):普定縣、紫雲縣、關嶺縣、鎮寧縣
畢節地區(5):大方縣、織金縣、赫章縣、納雍縣、威寧縣
銅仁地區(7):石阡縣、德江縣、印江縣、沿河縣、松桃縣、江口縣、思南縣
黔東南州(1 4):從江縣、施秉縣、麻江縣、台江縣、天柱縣、黃平縣、榕江縣、
劍河縣、三穗縣、雷山縣、黎平縣、岑鞏縣、丹寨縣、錦屏縣
黔南州(6):荔波縣、三都縣、長順縣、獨山縣、羅甸縣、平塘縣

但是請注意 他們的精神層面卻不一定比上海北京窮

黔西南州(7):望謨縣、睛隆縣、興仁縣、普安縣、冊亨縣、貞豐縣、安龍縣

Ⅳ ゛Shmily〃甘肅新疆區的發展

西北,習慣上僅指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西部大開發戰略納入了南方的廣西和北方的內蒙古。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包括三省三區的廣義的西北。西北六省區都有多個少數民族分布,除陝西的少數民族人口較少外,其他省區都是典型的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也是中國最主要的少數民族地區之一。

一 西北各省區的民族人口及自治區域概況

截至2004年,全國共有659個少數民族縣(旗)(含市轄民族區和縣級民族市),其中,包括廣西(88個)和內蒙古(88個)在內的西部為597個,西北(含內蒙古88個)為230個。西北六省區少數民族人口的大體情況是:

陝西有少數民族人口約20萬,無民族縣。其中,回族人口超過10萬;滿族、蒙古族、壯族和藏族超過千人;朝鮮族、苗族、侗族、土族、白族和錫伯族超過百人。

甘肅有少數民族44個,少數民族人口約250萬,20個民族縣。千人以上的有回、藏、東鄉、土、滿、裕固、保安、蒙古、撤拉、哈薩克;東鄉、保安、裕固族是甘肅特有民族。

寧夏是我國最大回族聚居區,回族人口200多萬,占寧夏總人口的35%和全國回族人口的1/4以上,20個民族縣;此外還有滿、藏、蒙古、朝鮮、東鄉等33個民族。

青海有4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225萬,35個民族縣,佔全省總人口的43%。藏、回、土、撒拉、蒙古族等為世居少數民族。其中,藏族約110萬,回族約76萬,土族約19.5萬,撒拉族約9.2萬,蒙古族約9萬。

新疆有46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1150萬,87個民族縣。其中,維吾爾族約830萬,哈薩克族約135萬,回族80萬,柯爾克孜族17萬,蒙古族16.5萬。

內蒙古有48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500萬,88個民族縣。其中,蒙古族約400萬,其他各少數民族約100萬。回族、滿族在20萬以上,朝鮮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在兩萬以上,錫伯族、鄂倫春族在兩千以上,不足千人的有苗族、土家族、維吾爾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瑤族等。

新疆、甘肅和內蒙古都與外國接壤;尤其新疆,不僅是我國交界鄰國最多、邊境線最長的省區,而且俄羅斯、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塔塔爾、烏孜別克、蒙古等民族在周邊國家都有分布,彼此具有相同的語言和習俗。

西部大開發以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步伐加快。全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和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全部納入西部開發的范圍。國家在新疆布署了西氣東輸、水利開發、流域治理、退耕還林、交通建設、商品棉基地建設、優勢資源勘探等一批重點項目。內蒙古、寧夏投資和經濟快速增長。西北民族聚居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二 西北的民族經濟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推進,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已進入一個持續快速穩步發展的時期。以寧夏為例,近幾年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快速發展,GDP增速連續四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GDP在全國的位次前移了四位;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前移了四位和七位。

1.西北民族地區的水利建設

西北民族地區大都少水缺水乾旱、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除南水北調工程外,西北民族地區的水利建設也進一步得到了發展。

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使新疆、寧夏、內蒙古糧食實現了自給。目前,新疆建成水庫約500個,庫容66億立方米,灌溉面積由1600多萬畝增加到6000多萬畝,其中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744萬畝,佔全灌區面積的46%。內蒙古建成各類水庫450多個,萬畝以上灌區198處,灌溉面積達3712萬畝,其中節水灌溉面積達到904萬畝,佔全區灌溉面積的41%。

牧區是西北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區,各族牧民長期逐水草而牧、逐水草而居。西部大開發五年來,西北牧區的水利建設在原有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累計興修各類水利工程近35萬處,發展草原灌溉面積1200多萬畝,林地灌溉276萬畝,改善供水不足草場約5萬平方公里,牧民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雨水集流工程(水窖)既能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又能結合節水灌溉解決部分農田的灌溉問題,很受各族群眾歡迎。內蒙解決了500多萬人的飲水困難,新疆解決了850多萬人的飲水困難。

2.畜牧業

畜牧業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主業之一。中國的五大牧區除四川牧區外,其餘幾乎都在西北的青海、甘肅、新疆、寧夏、內蒙古。改革開放以來,廣大牧區普遍推行了草畜雙承包責任制,將牲畜作價歸戶,草場使用權落實到戶,加強了草原建設和管護制度。一些牧區還出現了以家庭經營為基礎的家庭牧場。由於進行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生產,家庭牧場的生產能力和效益都大大提高了。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人草畜三配套」的新牧區建設更是推進了牧區生態、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目前,西北牧區、半農半牧區年牲畜總頭數已突破一億,適齡牲畜比例提高,牧畜的成活率、商品率都有明顯提高。

3.城市經濟

民族地區的城市集中了大量的經濟資源和非農社會經濟活動,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結點」。五年來,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城市經濟加快了發展步伐,民族自治地方的工業企業數目已達上百萬,基本形成了大型現代化企業、個體工業、商業、服務業等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企業群體。在城市經濟的推動下,內蒙、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的城市化水平已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對民族地區經濟整體發展起到了很強的推動作用。

非公有制經濟成為民族地區城市經濟發展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以青海省為例,近年來的國民生產總值中,非國有經濟的比重已達50%以上。

與此同時,民族地區的一些城市逐步擴大了國際間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目前,西北民族地區已形成一批頗具知名度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品牌,如內蒙古鄂爾多斯羊絨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蒙牛」、「綠鳥雞」等。

三 西北民族地區經濟一瞥

——以甘肅省民族聚居區為例——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甘肅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長江、黃河上游,甘、青、川交界處,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幅員面積4.5萬平方公里,轄合作、夏河、碌曲、瑪曲、舟曲、迭部、卓尼、臨潭八縣(市),州府合作市。全州總人口66.43萬,其中藏族32.56萬,佔49.01%,有藏、回、蒙、土、撒拉、保安、東鄉等23個少數民族。

五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甘南藏族自治州依託資源優勢培育支柱產業,加大了畜產品、水電、礦產、藏中葯、旅遊業等的開發和扶持力度,各項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數均創歷史最高記錄。華羚乳品集團公司、科瑞乳製品有限公司、慧達公司等非公企業成為出口創匯排頭兵,以乾酪素、硅鐵和仿古地毯等產品為主體,2004年1~9月非公企業出口創匯逾億元,佔全州出口創匯總額的87.3%,其中乾酪素出口量佔全國出口總量的91%。臨潭、舟曲兩縣鄉辦地毯廠來料加工生產的仿古地毯,年加工地毯約兩萬平方英尺,產品遠銷西歐各國。

2004年,全州一期農網建設與改造全部完成,二期農網、城網改造進展順利。在國家和省上投資的引導下,大力推進交通建設,99%的鄉鎮和82%的村通了公路。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中部西南黃河上游,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幅員面積8169平方公里,轄臨夏市、臨夏縣、永靖縣、和政縣、廣河縣、康樂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州府臨夏市;總人口有回、藏、東鄉、撒拉、保安等18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90.7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07.75萬人,佔56.48%。

2003年,全州國內生產總值37.14億元,比上年增長10.1%,2004達40億元;出口總額243.2萬美元,同比增長17.8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1.07元,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1181.5元,增長5.1%。

州府臨夏市是全國首批實現電氣化城市。全市人口20.3萬,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各佔一半,少數民族人口和漢族人口各佔一半,少數民族中回族佔94%。西部大開發以來,臨夏市的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經濟指標連續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農村小康綜合評分88.63。

非公有制經濟在臨夏市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65%,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達93.4%,在商貿流通中的比重達90%,在財政收入中的貢獻率達58%。

全州12家對外貿易企業積極開發民族產品,將蠶豆、碳化硅、乾酪素、手工地毯、成品革、清真牛羊肉等銷往美國、日本、韓國、埃及、土耳其、歐盟等國家和地區。2003年1~10月出口創匯額320萬美元。

臨夏市民族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7月設立的省級開發區,1994年被國家民委和國家體改委確定為「改革開放試驗小區」和「多民族地區經濟開放區」。2004年以來,臨夏市民族經濟開發區正著力建設「西部溫州」。

此外,甘肅省不少少數民族自治縣的經濟社會進步也令人矚目。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農牧民人均凈賺5000元。全縣非公有制經濟大發展,「四不論」深入人心:「不論哪種形式,只要搞活就行;不論哪種所有制,只要繳稅就行;不論哪種方法,只要生產就行;不論哪種級別,只要發展就行。」2003年,全縣吸納各項投資1330萬元;全縣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達415戶,上繳稅金250萬元,佔全縣財政收入的10.4%。「天然林保護工程」、「草原保護工程」等生態建設促進了畜種改良、胚胎移植、暖棚養畜、羔羊育肥、科學防疫等實用技術的推廣,拓寬了增收途徑,農牧民收入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2004年人均凈賺5002元。

——東鄉族自治縣:整體基本解決溫飽。西部大開發五年來,全縣先後建成上馬王家水庫、大塬電灌等一批水利骨幹工程,新建和維修補套中小型電灌工程30多座,新修水平梯田21萬畝,治理小流域面積61平方公里,使貧困鄉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觀。183個乾旱山村的21萬人喝上自來水,20萬貧困人口解決了溫飽,農村貧困面由1982年的95%縮小到2004年的8.52%,低水平實現了整體基本解決溫飽的目標。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農牧民人均收入全省領先。騎著摩托車、手提行動電話在大草原放牧,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隨處可見。2004年肅南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890元,名列全省前茅。在一個個牧民新村,農牧民住著寬敞瓦房,喝著干凈自來水,吃著時鮮果蔬,有說不完的喜悅。

近年來,全縣累計完成綿羊澳血導入改良64.5萬只,絨山羊雜交改良24.6萬只,使牲畜良種率達到96%,牲畜的生產性能和效益大大提高。

「草原圍欄、以草定畜,暖棚養殖、規模發展」「山上放牧、山下育肥」,提高牲畜的出欄率。截至2004年底,全縣人工種草保留面積3.5萬畝,建成暖棚羊舍2900多座;全縣養羊120隻、牛3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達3890戶;建成了30萬只高山細毛羊基地、15萬只優質絨山羊基地、10萬只羔羊基地和3萬頭氂牛基地。還在2001年7月,內蒙古草原興發就在此地投資720萬元,建成一條牛羊分割、包裝、加工生產線,日宰羊2000隻、牛50頭。到2004年,草原興發已與71個規模養殖戶訂立了羔羊育肥合同,全縣畜牧業朝著產業化經營方向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整體基本解決溫飽。禹「道河積石,至於龍門……入於海。」《史記·夏本紀》。作為大禹治水的源頭之地,地處甘肅西南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交匯地帶的積石山縣,是甘肅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縣,也是國家和甘肅省多年來的重點扶貧縣、八七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全縣總面積9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47萬畝,總人口23萬,農業人口佔95%以上;有保安、東鄉、撒拉、回、土、藏、維吾爾、羌、蒙古等9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2%,其中保安族佔全國保安族人口總數95%以上,是全國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西部大開發使積石山縣面貌煥然一新。全縣於2001年底實現整體基本解決溫飽的目標。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70億元,財政收入10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70元。

2004年10月,由沙烏地阿拉伯哈拉梅人道主義基金會和伊麻爾慈善基金會捐助修建的集雨水窖開始發揮效益,解決了140戶人的飲水困難。全縣通過氟病改水、積雨水窖和水池、水管建設,自來水入戶2166戶,數萬穆斯林不僅解決了吃水難,而且喝上了潔凈水。其他如學校、道路、民居、醫院建設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四 西部民族地區發展中的困惑和困局

(1)困惑之一:2005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後一年,隨著「十一五」計劃的執行,中部崛起勢頭日益強勁,東北振興氣氛愈見熱烈,東部騰飛更是一日千里。西部呢?多少有些無助感和失落感。其實質是:西部開發與中部崛起、東北振興和東部騰飛,國家的宏觀戰略管理和發展政策如何均衡?

(2)困惑之二:西部大開發已經五年,盡管國家大力支持西部多方努力,但東西部差距仍然以不可逆轉之勢越拉越大。五年來,西部低出高進的格局並未獲得改善,根由何在?在某種意義上,西部表演的只是小步舞,而東部吹奏的卻是沖鋒號。實施西部大開發是否也有一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軌」?

(3)困局之一: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和利益配置的協調問題尖銳起來。在資源-環境方面,資源粗放開發浪費驚人,環境代價極其慘重,生態工程有功虧一簣之虞。在利益配置的協調方面,突出表現為三個嚴重失衡:中央與地方的失衡、地方官員與原住居民的失衡、開發商與撤遷戶的失衡,因而事端迭起。

(4)困局之二:民族聚居區絕對貧困日益減少,相對貧困日益突出,亟待新一輪扶貧攻堅戰役進入。一是返貧或者脫貧後的鞏固問題,值得重視;二是扶貧方略和機制需要與時俱進進行創新,否則事倍功半依舊;三是反貧困戰略需要系統化、制度化,把中央地方個人、海內海外、財政金融、文教科技等統和起來。

Ⅳ 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是不是貧困縣

貧困縣標准
縣縣為單位,1985年年人均收入低於150元,一些少數民族自治區標准寬松。延續這一標准在1994年,1992年年中,人均純收入700元以上,基本上應該退出國家級貧困縣,低於400元的縣,全部納入國家級貧困貧困縣。
重點縣為國家級貧困縣的數量決定631指數的測定:貧困人口(佔全國的比例)佔60%的權重(絕對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在每個80%和20%的比例);縣與較低的每人均凈收入的農民(佔全國的比重)佔30%的重量;縣與低每人均GDP,縣與低人均財政收入佔10%的重量。其中包括:低人均收入1300元的標准,老區,少數民族邊境地區,1500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700元;人均財政收入是120元。根據上述原則和方法,確定了592個縣(旗,市),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中西部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他們都集中在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包括老的好,副作用少的縣的比例增加了18.43%的「87計劃」,6%?31%,45%, 9%。據初步測算,貧困人口覆蓋面的重點縣(625)佔54%,佔全國的57%的低收入人口(865)。
婺源縣縣2011人均農民5,27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收入是12737元(請參閱的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縣的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為47.7億人民幣,財政收入4.32億多元。高於國家標准,所以它是不。

Ⅵ 杭州卓穎花邊刺綉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浙江省注冊資本:1667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韓卓尼企業類型:私營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控股或私營性質企業控股)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杭州市蕭山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四路以南
法定代表人:韓卓尼
成立時間:1999-09-20
注冊資本:1667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8100013506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四路以南

Ⅶ 張維的社會活動

1985年參加書法家協會、美術家組織的赴東北沈陽市、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遼陽、鐵嶺、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綏化、大慶市書法、美術采風團
1986年克拉瑪依市書畫美術展。參加中國教育書法美術委員會組織的赴甘肅的西北民族學院、蘭州大學、合作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甘肅政法學院、甘肅中醫學院、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蘭州商學院、蘭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甘肅農業大學、蘭州醫學院、河西學院、蘭州鐵道學院、甘肅工業大學、天水師范學院、慶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聯合大學書畫下基層獻藝采風活動。
1986年新疆石河子市人民政府主辦、石河子大學邀請全國著名書畫家聯誼活動。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瑪依市礦史陳列館舉辦的書畫活動。
1986年1月至1987.年3月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隴南市的武都區、宕昌縣、禮縣、西和縣、文縣、康縣、兩當縣 ,甘南州的臨潭縣、舟曲縣、卓尼縣 、夏河縣、合作市,臨夏州的臨夏縣、和政縣、積石山縣、廣河縣、康樂縣、東鄉縣、永靖縣,天水市的張家川縣、武山縣、清水縣、甘谷縣、秦安縣、麥積區, 平涼市的 庄浪縣、靜寧縣,慶陽市的華池縣、環縣、合水縣、寧縣、鎮原縣,定西市7縣的安定區、通渭縣、臨洮縣、隴西、渭源縣、漳縣、岷縣。歷時一年多時間,創作作品達18600餘副。
1988年新疆烏魯木齊鐵路局邀請中國著名書畫家全疆采風活動。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書法美術展覽,伊寧市書畫展覽,塔里木石油會戰指揮部書畫展、吐魯番-哈密油田書畫展。
1988年9月—1992年12月多次赴甘肅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慶陽水文局、鎮原縣水利電力局、鎮原寺馬水電站、鎮原孟壩鎮人民政府、肖金鎮、彭陽鄉、平泉鎮、早勝鎮、西華池鎮、寧縣、合水縣、後官寨鄉、驛馬中學、白馬鎮、慶陽地區工商銀行、慶陽師范學校、慶陽林業學校、慶陽師專、涇川縣、平涼水資源勘測局、平涼市人民政府、平涼市委等單位和地方為廣大農民、知識分子、工人、幹部書寫作品4000餘副,以此表達對故鄉人民的愛心。
1991年上海中青年書法展。中華書法協會書法年展。
1991年為河北省固安縣環境保護局、固安縣旅遊局、固安縣師范學校、固安縣第二中學、固安縣廣播電視局、固安縣煤業集團、固安縣中學等書寫書法作品。
1991年甘肅玉門市書法美術展覽。
1989年5月至1989年12月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蘭州市的榆中縣,白銀市的會寧縣,武威市的天祝縣,古浪縣、迭部縣、慶城縣、永登縣 、皋蘭縣、靖遠縣、景泰縣、平川區、白銀區、隴南市的成縣、徽縣,甘南州的瑪曲縣、碌曲縣 ,平涼市的崆峒區、靈台縣、崇信縣、華亭縣、涇川縣,天水市的秦州區慶陽市的正寧縣蘭州市的七里河區,武威市的民勤縣涼州區,張掖市的甘州區、肅南縣,酒泉市的玉門市。酒泉市的肅州區、肅北縣、瓜州縣、金塔縣、敦煌市、張掖市、臨澤縣、高台縣、民樂縣、山丹縣,金昌市的金川區永昌縣、嘉峪關市。歷時兩年時間,創作作品達26000餘副。
1990年上海中青年書法展。中華書法協會書法年展。
1990年甘肅玉門市書法美術展覽。
1991年洛陽中國牡丹書畫展。
1991年5月至1992年12月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延安市的子長縣、安塞縣、延長縣、延川縣、吳旗縣、宜川縣,銅川市的耀縣、宜君縣、印台區,渭南市(的畲陽縣、蒲城縣、白水7個月時間,創作作品達8400餘副。
1991年5月至1992年12月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咸陽市的永壽縣、彬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寶雞市的麟游縣、太白縣、隴縣,漢中市的洋縣、西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歷時4個月時間,創作作品達2500餘副。
1992年延安「迎香港回歸」書畫展。
1991年為平涼市環境保護局、崆峒區旅遊局、平涼師范學校、平涼第二中學、平涼廣播電視局、平涼華亭煤業集團、涇川縣荔堡中學、涇川縣西王母宮等書寫書法作品。
1993年參加「紀念西安事變」名家書畫筆會。
1993年至1994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榆林市的清澗縣、子洲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橫山縣、靖邊縣、定邊縣、府谷縣,安康市的漢濱區、漢陰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鎮坪縣、甸陽縣、白河縣,商洛市的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1994年參加陝西省禮泉縣邀請陝西名家書畫筆會。
1995年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老幹部書畫展。
1996年參加重走長征路名家書畫開筆筆會
1997年甘肅省迎回歸書法展覽。到山西的陽高縣、左權縣、和順縣、武鄉縣、壺關縣、平順縣、平陸縣、婁煩縣、右玉縣、神池縣、寧武縣、五台縣、河曲縣、靜樂縣、偏關縣、五寨縣、保德縣、繁峙縣、代縣、岢嵐縣、托克托縣、和林縣、清水河縣、武川縣、固陽縣、達茂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縣、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寧城縣、敖漢旗、庫倫旗、奈曼旗、准格爾旗、鄂托克前旗、杭錦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科右中旗、扎賚特旗、太僕寺旗、多倫縣、化德縣、商都縣、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察右後旗、四子王旗 、大安市、通榆縣、鎮賚縣、靖宇縣、汪清縣、安圖縣、龍井市、和龍市綏濱縣、甘南縣、同江市、樺南縣、延壽縣、林甸縣、饒河縣、泰來縣、杜蒙縣、湯原縣、撫遠縣、蘭西縣、樺川縣、拜泉縣書寫書法作品。
1997年參加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老幹部書畫筆會。
1996年至1997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陽原縣、崇禮縣、赤城縣、尚義縣、萬全縣、懷安縣、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蔚縣、淶源縣、阜平縣、順平縣、南皮縣、鹽山縣、東光縣、海興縣、孟村縣、獻縣、大名縣、豐寧縣、廣平縣、廣宗縣、巨鹿縣、寬城縣、臨城縣、靈壽縣、隆化縣、灤平縣、平泉縣、平山縣、青龍縣、涉縣、圍場縣、魏縣、武強縣、武邑縣、贊皇縣、唐縣、臨 縣、石樓縣、方山縣、中陽縣、興縣、嵐縣、大寧縣、永和縣、隰縣、汾西縣、吉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縣書寫書法作品。
1996年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老幹部書畫展。
1997年至1998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利辛縣、霍邱縣、壽縣、霍山縣、舒城縣、裕安區、金寨縣、岳西縣、太湖縣、宿松縣、樅陽縣、潛山縣、長豐縣、無為縣、石台縣、涇縣
1998年參加絲綢之路名家書畫筆會。
1999年參加蘭州鐵道學院邀請全國名家書畫筆會。
1999年至2000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興國縣、寧都縣、於都縣、尋烏縣、會昌縣、安遠縣、上猶縣、贛縣、井岡山市、永新縣、遂川縣、吉安縣、萬安縣、上饒縣、橫峰縣、波陽縣、余干縣、廣昌縣、樂安縣、修水縣、蓮花縣書寫書法作品。
2001年至2002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嵩縣、汝陽縣、宜陽縣、洛寧縣、欒川縣、新縣、固始縣、商城縣、淮濱縣、光山縣、虞城縣、睢縣、寧陵縣、民權縣、新蔡縣、確山縣、平輿縣、上蔡縣、淅川縣、桐柏縣、南召縣、社旗縣、台前縣、范縣、沈丘縣、淮陽縣、魯山縣、封丘縣、蘭考縣、滑縣、盧氏縣
2002年至2003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恩施市、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鶴峰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鄖縣、房縣、丹江口市、英山縣、羅田縣、麻城市、紅安縣、蘄春縣、長陽縣、秭歸縣、孝昌縣、大悟縣、陽新縣、神農架林區
2003年至2004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古丈縣、瀘溪縣、保靖縣、永順縣、鳳凰縣、花垣縣、龍山縣、桑植縣、平江縣、新化縣、安化縣、新田縣、隆回縣、沅陵縣、桂東縣、通道縣、城步縣、邵陽縣、江華縣、汝城縣
2004年至2005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環江縣、羅城縣、南丹縣、天峨縣、鳳山縣、東蘭縣、巴馬縣、都安縣、大化縣、田東縣、平果縣、德保縣、靖西縣、那坡縣、凌雲縣、樂業縣、田林縣、隆林縣、西林縣、馬山縣、隆安縣、天等縣、龍州縣、三江縣、融水縣、金秀縣、忻城縣、龍勝縣
2005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1996年至1997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保亭縣、瓊中縣、五指山市、陵水縣、白沙縣
2006年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城口縣、巫溪縣、巫山縣、奉節縣、雲陽縣、開縣、萬州區、秀山縣、黔江縣、酉陽縣、彭水縣、石柱縣、武隆縣、豐都縣。
2007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古藺縣、敘永縣、蒼溪縣、朝天區、旺蒼縣、馬邊縣、儀隴縣、嘉陵區、閬中市、南部縣、屏山縣、廣安區、宣漢縣、萬源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壤塘縣、黑水縣、小金縣、石渠縣、理塘縣、新龍縣、色達縣、雅江縣、昭覺縣、布拖縣、美姑縣、金陽縣、雷波縣、普格縣、喜德縣、鹽源縣、木里縣、越西縣、甘洛縣
2006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雷山縣、望謨縣、納雍縣、晴隆縣、沿河縣、三都縣、水城縣、冊亨縣、赫章縣、松桃縣、從江縣、黃平縣、平塘縣、大方縣、劍河縣、紫雲縣、榕江縣、織金縣、思南縣、長順縣、羅甸縣、威寧縣、石阡縣、印江縣、貞豐縣、黎平縣、普安縣、道真縣、麻江縣、丹寨縣、關嶺縣、台江縣、江口縣、德江縣、興仁縣、岑鞏縣、錦屏縣、務川縣、正安縣、習水縣、六枝特區、普定縣、三穗縣、荔波縣、天柱縣、鎮寧縣、盤縣、施秉縣、獨山縣、安龍縣書畫作品交流。
1996年至1997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寧蒗縣、永勝縣、瀘水縣、蘭坪縣、貢山縣、福貢縣、廣南縣、馬關縣、硯山縣、丘北縣、文山縣、富寧縣、西疇縣、麻栗坡縣、梁河縣、維西縣、中甸縣、德欽縣、東川區、祿勸縣、尋甸縣、永仁縣、雙柏縣、南華縣、大姚縣、姚安縣、昭陽區、武定縣、富源縣、會澤縣、威信縣、綏江縣、鹽津縣、彝良縣、大關縣、魯甸縣、巧家縣、永善縣、鎮雄縣、施甸縣、龍陵縣、昌寧縣、綠春縣、紅河縣、元陽縣、屏邊縣、金平縣、瀘西縣、永德縣、鳳慶縣、滄源縣、鎮康縣、雲縣、臨滄縣、雙江縣、墨江縣、瀾滄縣、鎮沅縣、孟連縣、景東縣、江城縣、普洱縣、西盟縣、彌渡縣、洱源縣、南澗縣、永平縣、巍山縣、漾濞縣、鶴慶縣、劍川縣、雲龍縣、勐臘縣
1996年至1997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延長縣、延川縣、子長縣、安塞縣、吳旗縣、宜川縣、府谷縣、橫山縣、靖邊縣、定邊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洋縣、西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漢濱區、漢陰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印台區、耀縣、宜君縣、合陽縣、蒲城縣、白水縣、永壽縣、彬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麟游縣、太白縣、隴縣
1998年參加絲綢之路名家書畫筆會。
1994年至1995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武都縣、宕昌縣、禮縣、西和縣、文縣、康縣、兩當縣、臨潭縣、舟曲縣、卓尼縣、夏河縣、合作市、臨夏縣、和政縣、積石山縣、廣河縣、康樂縣、東鄉縣、永靖縣、張家川縣、武山縣、清水縣、甘谷縣、秦安縣、北道區、庄浪縣、靜寧縣、華池縣、環縣、合水縣、寧縣、鎮原縣、定西縣、通渭縣、臨洮縣、隴西縣、渭源縣、漳縣、岷縣、榆中縣、會寧縣、天祝縣、古浪縣
1996年至1997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大通縣、湟中縣、平安縣、樂都縣、民和縣、循化縣、化隆縣、尖扎縣、澤庫縣、達日縣、甘德縣、玉樹縣、囊謙縣、雜多縣、治多縣 、西吉縣、海原縣、固原縣、隆德縣、涇原縣、彭陽縣、鹽池縣、同心縣
1995年至1996年參加國家支援貧困地區書畫活動,到墨玉縣、塔什庫爾干縣、皮山縣、於田縣、英吉沙縣、洛浦縣、疏附縣、策勒縣、和田縣、阿克陶縣、葉城縣、柯坪縣、伽師縣、阿合奇縣、岳普湖縣、莎車縣、民豐縣、疏勒縣、烏恰縣、托里縣、尼勒克縣、烏什縣、阿圖什市、巴里坤縣、察布查爾縣、青河縣、吉木乃縣
1998年參加絲綢之路名家書畫筆會。
2000年參加北京大學邀請全國名家書畫筆會

閱讀全文

與卓尼縣工商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伏開口有效期 瀏覽:455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